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开国第一战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作者:吴 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闸门紧锁三所里钢浇铁铸

威名远播万岁军劳苦功高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韩军第二军团几乎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样一来,东西两线“联合国军”本来就似有似无的联系被彻底割裂了,美第八集团军的侧翼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见缝就打钉子的毛泽东、彭德怀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那还不敲他几记重锤!

根据志愿军总部的部署,志愿军西线部队打击目标转向美第九军的美步兵第二师、美步兵第二十五师和美骑兵第一师。

从11月27日起,按预定部署,第三十八军和第四十二军部队开始向“联合国军”纵深迂回。

其实,早在第三十八军向德川实施总攻击时,梁兴初就已经在考虑下一步任务了。

27日11时,德川战斗刚一结束,他就与韩先楚副司令商定了第三十八军下一步具体部署:第三十八军分三路包围集结于价川地区的美军部队,第一一三师由德川西南穿插至价川以南的三所里;第一一二师沿德川至价川公路北侧的乡间小道,向价川攻击前进;第一一四师沿德川至价川公路攻击前进,迅速占领戛日岭。

这个部署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部分,是第一一三师穿插到位,断绝敌人南撤退路。

虽然志愿军总部的电报只命令他们到达三所里,但久历战阵目光敏锐的几位战将都发现,与三所里相距不远的龙源里也是条要道,虽然图上标明是乡村小道,但也不可忽视,因此特别提醒第一一三师注意这个地方。

第一一三师师长江潮与政治委员于敬山决定,除第三三九团留下第一、第二两个营打扫战场外,其他部队立即出发,向三所里、龙源里前进。

前卫团是第三三八团。

连续几天几夜的奔波战斗,第三三八团已经疲惫不堪。

团长朱月华一手端着碗稀粥,一手用筷子搅和,突然眼皮一沉就睡过去了。

一碗稀饭全泼在桌子上。

战士们就更是如此了,稍一坐下,马上鼾声大作。

可军情急如火,还得起来上路。

正抱着电话机睡觉的第三三八团参谋长胡光被师长江潮的电话震醒。

一听是有新任务,胡光马上来了精神。立刻展开作战地图根据师长指示标示行军路线,并在地图上记下了三所里、龙源里的地名。

被叫醒的团长朱月华、政治委员邢泽伏到地图前一看:

乖乖,部队现在必须马上绕德川西南沿大同江向安山洞、沙屯、新兴站至价川以南向三所里攻击前进。

行军全程145华里。

朱月华、邢泽立刻招来营长、教导员们,边吃饭边交代任务。

营长、教导员又对连长、指导员如法炮制。

然后赶紧上路。

对班排和党团员的动员和传达都只好在路上了。

后勤人员拦在路口给部队补充粮弹,全是缴获的物资——德川战斗缴获的物资和装备海了去啦。

第三十八军多数团队都用美式装备换下了自己那些破玩艺儿,每班两支汤姆式冲锋枪,一挺加拿大轻机枪。

将就着美国家伙揍美国佬,那份得意真是没得说。

哈,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烟民们也很高兴,每人得了几包“三五”。

老行伍沃克当然知道这个缺口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他急调土耳其步兵第一旅由价川向德川方向、美骑兵第一师由顺川向新仓里方向机动,准备恢复德川地区的部署,堵塞这个缺口。

你想想彭德怀还能让他抢到这一步?

第一一四师与土耳其步兵第一旅还未交手就展开了比赛。

戛日岭离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出发地价川20多公里,离第一一四师出发地德川18公里。土耳其步兵第一旅乘车行军,第一一四师徒步机动。

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过汽车轮子,第一个回合,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占了上风——27日下午14时30分,当第一一四师刚上路时,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先头部队一个加强连已经占领了戛日岭。

韩先楚对梁兴初说:“今晚要拿下十八盘!”

“你放心,他们拿得下来!”

已经找回了感觉的梁兴初气壮多了。

土耳其步兵第一旅一上来先传了个“捷报”给沃克。

旅长塔辛·亚基希准将对沃克电称:他们在首次与“蜂拥而至的中国人”交战中守住了阵地,并用白刃格斗赢得了一场“浴血战斗”,还抓了“几百名中国俘虏”,云云。

美步兵第二师师长劳伦斯·凯泽少将当然大喜过望,当即令情报部门赶紧派人审讯俘虏。

情报部门一审送回来的俘虏,全傻了眼。

这是一些时运不济的韩军官兵,他们在溃逃时涌入了土耳其步兵第一旅的阵地,被土耳其穆斯林们迎头堵住,糊里糊涂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穆斯林们觉得牛了一把。

结果打死或用“白刃格斗”解决的“中国人”全是些韩国人!

踩着溃逃韩军的脚后跟,第一一四师一路疾行来到戛日岭下。

垭口公路旁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土耳其士兵们正在烤火取暖。

前卫团第三四二团团长孙洪道、政治委员王丕礼觉得这样的敌人最好偷袭。而且第一次战役他们在这儿打过仗,地形熟悉。

跟进指挥的江拥辉副军长和翟仲禹师长觉得这点子不错。

因为此战关系重大,决定第三四二团两位主官一人带一支突击队。

当下敲定:团长孙洪道带第八连从侧面攀登悬崖陡壁迂回,政治委员王丕礼带第七连从正面偷袭。

土耳其兵们围着熊熊大火取暖抽烟,没有干透的柴火噼噼啪啪地爆着火星,看不清也听不见周围的情况。

灯下黑,火边暗。叽叽喳喳听不见。

一看就知道这帮敌人根本没正经打过仗。

为了不惊动敌人,王丕礼和战士们都脱下大头鞋,光着脚丫踩在雪地上,悄悄向敌人凑了过去。

看看就要跟对方鼻子碰鼻子了,王丕礼给大家分配好对象,然后喊出一声“打”。

话音刚落地,10多个火堆中每个都爆响了十来颗手榴弹。

土耳其兵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不到20分钟就被拾掇干净了。

孙洪道团长率领的第八连从悬崖爬上来一看,垭口上的仗已经打完了,敌人正乘着汽车沿盘山公路拼命逃跑。

“给我追!”

孙洪道带头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下滑。

战士们当然不能落在团长后面,纷纷连滚带滑冲下山去。

第一辆车还算运气,跑掉了。

第二辆车被第八连一顿手榴弹打得起了火,把路堵住了。

敌人乱作一团,既没人指挥,又不去占据有利地形,全往汽车底下钻,整个儿一个没章法。

确实是支没经历过什么战阵的队伍。

但没章法也有没章法的麻烦。

敌人全躲在汽车下面乱放枪,喊英语喊朝鲜语喊破嗓子都听不懂,死活就是不出来。

孙洪道、王丕礼又急又气,只好让警卫连机枪上来,每辆车底下不管是死是活都给突突一下。

这才彻底老实了。

28日拂晓,梁兴初已经站在戛日岭主峰上了。

后来有美国战史学家称沃克调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去堵塞战线右翼缺口的举措,是“用一个阿司匹林药瓶的塞子去堵一个啤酒桶的桶口”。

笔者很有些替沃克不平:难道他不堵这个口子才算正确?

扯淡!

不过这啤酒桶确实也堵不住——梁兴初并不只是在一处下手。

在第一一四师攻击戛日岭的同时,左路第一一二师27日连夜翻过月峰山、西木岭,前卫第三三六团于28日拂晓到达戛日岭西南渔木站一带,迎头将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和美步兵第二师一部堵住。

前卫第一营营长崔纪山正指挥全营展开迎敌,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政治教导员董书堂迅速接替指挥,在营指挥所三面临敌的情况下,毫无畏惧,指挥机炮连以准确的炮火把敌人坦克后跟进的步兵驱散。

失去步兵支援的坦克不敢再往前冲,也跟着缩了回去。

第二连一个白天打退美步兵第二师两个营的8次冲击,最后只剩下政治指导员卢从周在内的5个人。

5个人也守住了阵地,一直等到师主力赶到,把敌人死死顶住。

这一下,沃克恢复德川阵地,堵塞战役缺口的企图彻底泡了汤。

至此,美第九军之美第二师、美步兵第二十五师、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及美骑兵第一师一部已陷入包围之中。

现在就看第一一三师能否穿插迂回到位了。

第一一三师还是那个章法,每个营连都准备当前卫。遇上敌人,前卫截住打,二梯队变前卫继续前进,不纠缠,不恋战,按时走到就是胜利。

刚走出德川20公里,就逮住一个韩军电话兵。一审问,说是前边沙屯有个美国黑人团。

娘的,又钻出来个黑人团。

江潮心说这回你是什么团老子也不怕你。

前卫第三三八团立即进入战斗行军状态,指挥员们利用短暂休息时间三言两语商量好通过沙屯的战斗方案,部队即向沙屯扑去。

沙屯根本没有什么黑人团,只有一些从德川逃下来的韩军散兵游勇,枪一打响就跑得没影了,只抓了30多个俘虏。

那小子说谎,想唬人哩!

拂晓前,第一一三师已到达大同江边,离三所里还有30多里路。

天要亮了,敌人飞机也出来了,要不要继续往前赶?

师首长让部队短暂休息,各团干部上来碰个头,研究天亮还继不继续走。

因为要保持无线电静默,他们没有和上级联络。当然也就无从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节骨眼上。从彭德怀、韩先楚,到梁兴初、刘西元,全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消息,所有的电台都在呼叫他们,盼望得到他们的讯号。如果他们不能穿插到位,及时地堵住敌人,那么毛泽东的设想也好,彭德怀的部署也好,统统都要泡汤。这时部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而且还没吃上饭。

师长江潮也发高烧躺在了担架上。

于是有人就说上级只说尽快,并没有给我们规定什么时间到,我们应该有个群众观念,赶紧让大家吃好饭睡一觉,休息好了才能打胜仗嘛。况且白天在敌人飞机下行军也会暴露我们的意图。

有人帮着说:“彭总说28日晚向军隅里、价川攻击前进嘛,现在还早着哩!”

“不行,军长命令我们迅速插到三所里,迅速就必须争分夺秒!”

第三三八团政治委员邢泽坚决反对。

“对,不能停下来,提前到位,准备充分,减少伤亡,这才是最大的群众观念。”副师长刘海清支持邢泽。

“刘副师长说得对,早到早主动,主动比被动好嘛!”政治委员于敬山投了关键的一票。

“走!”躺在担架上的江潮心说那还废什么话,赶紧走吧!

正在鼾声如雷的战士们跳起身来又继续往前走。

这叫慈不掌兵!

几个小时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正确!

怎么估价它的意义都不会过分。

第一一三师继续往三所里赶。

美国飞机也的确讨厌,一个编队一个编队的接着来,还有那个“黑寡妇”侦察机,没完没了地在头上转来转去,弄得部队也没完没了地隐蔽防空,走走停停,把人急得要死。

副师长刘海清说咱们还是玩点儿土八路的绝活吧!

一声令下,所有人干脆去掉伪装不躲不藏大摇大摆排成整齐的队形往三所里走。

这下把美国飞机给糊弄住了,把他们当做从德川退下来的韩军,还通知三所里的韩军治安队给烧水做饭准备迎接国军到来。正准备给国军上饭上菜的治安队,被前卫第四连一顿冲锋枪手榴弹打得血肉横飞,到死也没明白这“国军”怎么会伸手就打笑脸人,拿着美国家伙对自己人下手。

其实没有什么不明白的,治安队就是朝鲜地主的还乡团,土改翻身的农民最痛恨的就是像他们这样只会祸害人糟践人的地头蛇。

战场都还没来得及打扫,就看见敌人北援的先头部队向北奔来,第四连和第九连迅速占领了公路两侧的有利阵地,突然开火,把敌人车队打瘫在公路上。

第三三八团团长朱月华率团指刚赶到三所里东山,就听见北面前卫排枪声大作。

朱月华连忙举起望远镜:

好家伙,公路上烟尘滚滚,敌人大队退下来了。

低头一看表,28日晨7时。

哈,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赶紧向彭总报告。

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师报务主任张甫,立刻驾机发出事先按规定编好的几组密码:

“我部到达三所里。”

“敌人企图经三所里南撤。”

“请示我部任务。”

刚才还一边走一边睡觉的战士们一听见枪声就知道堵住了敌人,全来了精神,纷纷扔掉背包和米袋,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前跑。有的战士累倒了又爬起来,除了枪和子弹,把身上能扔的东西全扔了,继续往前跑。

还有累倒了再也爬不起来的。

当场休克了八个。

可第八集团军的美国鬼子立马就要休克一大堆。

第三三八团一夜行程145华里,早于敌人5分钟抢占三所里,抢占了有利地形,全歼韩军一个连和美骑兵第一师第五团一个先遣分队30余人,关死了三所里的“闸门”。

时间就是军队。

28日早8时左右,正在大榆洞等得焦急万分的彭德怀突然听到报务员的一声大叫:

“有了,有了,第一一三师讯号!”

哗啦一下,大家全围了上去。

“一夜行军145里,神速,神速!”邓华大声称赞。

听完第一一三师的报告,满面笑容的彭德怀大手一搓:

“立即给第一一三师,不,直接给第三三八团回电:坚决堵住经三所里南逃之敌!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给梁兴初发报:第三十八军主力迅速向第一一三师靠拢,从东向西侧击三所里。”

哈,这下要让麦克阿瑟好看了。

参谋长解方从地图上抬起头来;

“彭总,这儿,龙源里还有一条公路,敌人会不会改道从龙源里逃跑?”

彭德怀凑过去一看,笑容消失了:

“再给第一一三师发报,让他们派一个团到龙源里堵住敌人。”

28日上午10时,西线志愿军各部队都接到了彭德怀的电报:清川江北美军主力各师正向南退缩,“我军应根据毛主席电令切断敌退路,分割包围,完成歼灭西线美军4个师及英二十七旅的任务”。

就在彭德怀给西线部队下达攻击命令的同时,南逃的美骑兵第一师第五团向三所里涌来。

据守公路两侧的第五连和第八连同时向敌人开火。

骑五团也是来者不善,先展开一个步兵营在那儿候着,坦克也欺负中国兵们没什么特别管用的反坦克手段,放胆冲到百米开外,咣咣地就向公路东侧第八连阵地猛烈射击,飞机也扔下凝固汽油弹,把阵地烧成一片火海。

步兵看看差不多了,这样上面还能有什么活物,冲吧。

就在美国鬼子像潮水一样漫到阵地20米开外眼瞅着就要漫上阵地的当口,只听阵地上猛然一阵爆豆似的机枪和咣咣的手榴弹响,美国兵横七竖八倒下一片,又像潮水般一样地退了下去。

一个上午,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回,最后骑一师还是啃不动这个硬骨头。

王牌对王牌,彼王牌不敌此王牌!

第五连阵地也一样,被骑五团5辆坦克和千余步兵接二连三的集团冲锋纠缠住不放,伤亡越来越多。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指导员来到第七班阵地,只见战士张志财一个人在投手榴弹,便问道:

“七班在哪里?”

“七班就是我,我就是七班!”张志财大声回答。

“好样的!”指导员热泪盈眶。

他全明白了,冲上前去和张志财一起向敌人猛掷手榴弹。

打着打着弹药快没了。

深入敌后的部队哪有弹药库跟着呀,朱月华团长想想还是老章法,到敌人那儿取去!

黄昏时分,第三三八团突然扑出阵地,冷不丁打了骑一师一个防守反击,抢下不少枪支弹药,再将就这些美国家伙跟美国鬼子接茬干。

与此同时,第四连和第九连也死死顶住北上增援的美骑兵第一师主力,使南逃北援之敌,虽声气相闻,却始终不得一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况几百条好汉把住的这闸门!

这时,第三十八军主力已逼近了军隅里,江拥辉副军长指挥第一一二师和第一一四师向军隅里、价川之敌发起猛攻。

第一一四师于28日22时进抵阳站。

阳站是价川的屏障,有土耳其步兵第一旅一个营和工兵连驻守。

您甭说,土耳其的穆斯林们比娇生惯养的美国大兵可硬气多了,虽说没什么战斗经验,可顽抗起来也着实招人生气。

第三四二团在第三四〇团配合下攻打了半个晚上还是没得手。

最后突击营第一营营长曹玉海换了一招,把部队撤了下来,采用小群多路攻击战术,先把阳站北山敌人的炮兵部队解决了。

这一锤砸在土耳其人的腰眼上,立马就散了气。

紧接着进入巷战,打地道战出身的土八路们很快就占了上风,把穆斯林们通通从鸭绒睡囊里提溜了出来,打得满地乱跑。

土耳其兵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当俘虏,要么见真主。

还是选择当俘虏的多。

天亮时,第三四二团已经在打扫战场了。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牟森也跟着参加了这次战斗,拍摄下不少珍贵的历史镜头。本来还在一辆中卡上发现了许多摄影器材,把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可上去一看却很扫兴,摄影机被炸坏了,胶卷被想瞧西洋景的土包子们曝光了。

又是一场空喜欢。

这时三所里反而平静下来。

骑一师看看冲不过第三三八团这堵钢浇铁铸的闸门,赶紧扭头就跑。

极度疲乏的江潮、于敬山、刘海清等却很着急,大批的敌人没有来,肯定还会从另外的道路逃跑。虽然我们已经深入敌后堵击了敌人,但不能说占领了三所里就算是完成任务啊。

任务的实质是堵住敌人的退路。

这时机要员送来军部的电报,要求他们分兵龙泉里。

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求战的意识,驱使他们主动地对任务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和思考。地图上龙泉里在三所里北面,显然,敌人不可能往北边军主力的口袋里钻。出发前军部曾提醒他们注意的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虽说图上标示的是乡间小道,却有一条铁路线经过,敌人很可能从那里南逃。看来,军部电报中的“龙泉里”显然系龙源里之误。

对,赶紧分兵龙源里,在那里堵住敌人。

第一一三师师首长们当即作出部署:第三三八团第三营继续留三所里截击南逃之敌,第一营、第二营追歼逃敌;第三三七团向龙源里急进,断敌退路;第三三九团第三营继续向安州、肃川方向实施破路炸桥任务。

要知道,这些指挥员从25日攻击德川以来,已经几天几夜没打过盹了。战士们还有短暂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