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一叫作天时,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不清楚的地方在哪儿?以上讲多方咨询。
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不断创新的,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算当初你是拔尖的优秀分子,隔了一段时间不学习,照样会落于他人之后。何况,现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各门各科分得如此细,越发隔行如隔山,不懂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谁的知识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靠个人努力探索、学习、累积的。
要想不断地完善超越自我,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学习的路上,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向任何一个熟悉此方面知识的人请教,哪怕对方在其他各方面均不如你。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孔圉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呢?”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这很恰当啊。”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常用来形容谦虚、好学。当我们能厚着脸皮不耻下问时,意味着我们努力探究不懂的问题,积极从基层中寻找答案,也意味着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有不少人遇到问题时,明明知道身边有人比较熟悉这个领域,但因为对方职位低于自己很多,便拉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宁肯自己慢吞吞揣摩,不肯开口向别人请教。肯慢吞吞自己揣摩的,还是好的;更有甚者,有人不懂装懂,滥竽充数,最后不仅阻碍了自己的进步,而且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
燕姐是公司里公认的司花。她这朵花可不是花瓶的花,她是有真材实料的。国内名牌大学毕业,不仅长相好看,打扮得体,工作能力也不可小觑。典型的上得厨房下得厅堂,在公司里膜拜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有一次,燕姐在业务处理中突然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原来是一个客户在给她的订单中用的是外文,而燕姐习惯了被人高高仰视,看到非英语的外文报表的当下,什么也没有问,通过自己查网络字典去翻译,最后却因为语法问题把意思理解错误,险些酿成损失几十万的大错。燕姐惊出一身冷汗,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懂一定要及时开口问。
一个不肯向别人请教任何问题的人,会给人一种傲慢的印象,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相反,一个职位很高的人,敢于向任何人请教他不熟悉的问题,非但不会影响他原本高大的形象,反而会给他锦上添花。“不耻下问”历来都是美德!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其实,问不光可以促使我们掌握新知识,问还是产生新知识的法门。被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从小就喜欢发问。不仅难懂的疑点他会问,就连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也会发问。有一次,他看见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吧嗒一声掉在了地上。这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而牛顿却问出了:“为什么苹果落在了地上,而不是飞上了天,飘向空中呢?”后来,牛顿一层层追本溯源,终于找出了为什么苹果往地上落的原因,成就了著名的“万有引力”。牛顿因此也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闪耀的星星之一。
即使不是为了成为学问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问也是更彻底、更便捷地掌握知识的渠道。“学贵质疑”,意即学会质疑,学会发问,才是真正在学习!勇敢去问,将“天时、地利、人和”都问到手,才会是生活中的常胜将军!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