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而且,不是青饶策批这一个派驻此地的藏官才如此行事。“唐古特自有瞻对以来,所有派来番官,惟以剥削为事。近来新派之番官青饶策批刻酷尤甚,视百姓若马牛,横征苛敛,殆无已时”。
不仅如此,瞻对藏官还插手相邻土司事务。青饶策批到瞻对后,邻近的土司地面发生民变反抗土司统治,青饶策批立即驱使瞻对壮丁出境援助,“替土司攻其百姓”。战争中,瞻对百姓耗去生命和财产,藏官非但不加体恤,还要趁乱渔利。史料有载,仅其中一次助战,青饶策批“其子与随员扎阿色、夺结扎对及传号等互相为恶,杀人抄家,总计赚银二万数千”。
瞻对百姓见藏官行如此苛政,便派人到西藏申诉苦情,同时也派代表前往打箭炉向清政府衙门投递“夷禀”,要求瞻对脱离西藏管辖,再归四川。但“清大人”高高在上,说这些事由都属“蛮触相争”,些许小事,非关国体而不予置问。又十多年后,有新任清廷驻藏官员路过康区前往西藏,在打箭炉查阅旧档,才发现光绪年间那番官“肆为无道,民不聊生,因而叛藏归川,诉呈至百余件之多”。但那些诉呈积压在清朝的地方衙门中十多年,无人过问。
康巴地区人民一方面号称强悍,但经过上千年佛教思想的熏染,深信天命,对于封建等级制度从来逆来顺受,不思反抗。此时,投诉苦情的“夷禀”都如石沉大海,忍无可忍,才由一个叫撤拉雍珠的铁匠带领,起而反抗。
撒拉雍珠的身世,在瞻对人上给清朝官府的“夷禀”中保存下来。
他本不是穷苦人,出身于一个小头人家庭。
他父亲叫作阿噶,“在前任藏官彭饶巴任内小心当差,并无过错。后任藏官索康色因与彭饶巴不睦,迁怒于阿噶。又因阿噶之兄松郎觉美手摹藏官图记,被索康色抛河溺死,抄没全家”,并将小头人阿噶带同儿子撒拉雍珠拘囚三年。
这位索康色任满回西藏前,才把他们父子从牢中提出来,令他们在神前赌咒发誓,此后不准到汉藏官员面前申诉冤情,又诈取银钱若干,才将撒拉雍珠和其父亲释放。到此,全家人一贫如洗,形同乞丐。
撒拉雍珠做了一个身份低贱的铁匠。
在我心目中,这位撒拉雍珠才是真正的瞻对英雄。他心怀深仇,除打造些日用器具出售谋生之外,“每一刀成,不售,择其亲戚之有才艺者予之,嘱其好好收藏。即使有以重价购买者,也不理会”。他其实是心怀大志,借此集聚反抗的力量。
1889年秋天,撒拉雍珠和本地僧人巴宗喇嘛等领导的反抗藏官的暴动全面爆发。
暴动前夕,撒拉雍珠集众宣誓:“我欲为民除害,勿杀好人,勿掳财物,封其府库,以待汉官。有违者吃吾刀!”
瞻对全境,参加暴动者达六千余众,藏兵各驻扎地和藏官官寨都受到攻击。很快,驻瞻对藏兵即被击败,或死或逃。被围困于官寨中的藏官青饶策批这时只好哀求说,既然你们不愿归我西藏管辖,我回西藏好了。
暴动百姓要他先交还搜刮的银钱,可是大部分钱财早已运回西藏,只剩下新搜刮而不及运走的很少部分重归义军手中。
暴动百姓本欲将此藏官杀之而后快,这时,瞻对境内各寺院有头脸的喇嘛出面调解,说杀了藏官,就是违犯王法,只需将他留下姓名,准其回藏,还给以盘缠,鞍马并枪刀,往西北方礼送到德格土司地面。
这位青饶策批并未老实回藏,而是南下潜逃到里塘土司境内,伺机反扑。
撒拉雍珠和巴宗喇嘛领导瞻对百姓暴动胜利后,“上、中、下瞻对均各动兵”,分头把守出入瞻对的各个隘口关卡,“无论何人不容进出”。
同时,撒拉雍珠等继续向清廷呈递“夷禀”,控诉藏官,要求内附。
时任成都将军歧元,在所上奏折中说:“臣等前接该暴动首领的信折,陈述藏官种种贪虐,不愿隶藏之意,尚无悖谬之词,其派兵守隘,亦在瞻境,并未扰及邻界。”
驻藏大臣的奏文中,虽然也承认此次民变起因是“番官苛敛”,却诬蔑撒拉雍珠等“勾结野番谋叛西藏,并围困官寨,肆行焚掠”。
其实撒拉雍珠只是激于义愤,率众起事,消灭了驻瞻对藏兵,驱逐了藏官后,就迭次上书清廷,请求脱藏内附,而且也没有像从班滚到贡布郎加等暴乱首领那样要做瞻对以致更大地域的“王”的野心。
他们起事成功后,听说贡布郎加的一个儿子邓登贡布,兵败后潜逃到了果洛地方的游牧部落中,便和大家商议要迎他回瞻对,拥立为义军领袖,并派义军二号人物巴宗喇嘛亲自前去果洛迎请。
巴宗喇嘛果然在果洛游牧部落中找到了邓登贡布。这时的邓登贡布已经须发半白,在当地也能号召数千人众。而且,邓登贡布经过二十多年前的惨败,知道无论如何不能与清廷为敌,便对巴宗喇嘛说,他要“奉大皇帝谕旨,赏给翎顶,准回瞻对”,有“字样可凭”,才敢率其属下“野番”回归瞻对。他转而推荐其兄弟东登贡布之子,也就是贡布郎加之孙贡布确邛出山,“彼在山中牧羊,先将此人迎回瞻对,暂立为主”。
于是,巴宗喇嘛便先带了贡布确邛回到瞻对,撤拉雍珠等便将其拥立为主。《清季外交史料》中载有撒拉雍珠等上呈清廷的“夷禀”译文:“现经瞻民迎回贡布确邛为瞻对头目,誓不归西藏管辖,愿归大皇上为良民,不能滋事,求照各土司例归内属。”
其实,这位新主贡布确邛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撤拉雍珠和巴宗喇嘛还是暴动民众的实际领导者。
这时的清廷当然已经清楚知道瞻对暴动的发生,只是反对贪官苛政,和此前几次反抗朝廷统治性质大不相同,却不顾瞻对方面的一再申诉,一面命令驻藏大臣要噶厦政府将“办理不善之代本青饶策批革职查办”,一面又谕令成都将军歧元、总督刘秉璋,“派兵镇抚,设法解散”,“亟应查明为首各犯擒拏惩办”。
总督刘秉璋奉旨后,立即派试用通判王延龄、候补知县张炳华、巴塘都司李登山等“密带兵勇”进剿瞻对。
清廷第五次用兵瞻对是为有清一代,第五次对瞻对用兵征讨。
于是,清廷调派的汉、土官兵又一次向瞻对地面合围而来。
和前几次用兵瞻对时那些欺下瞒上的清朝官员不同,这次领命的几位,官位不高,对于清廷来说,倒确实是几位“实心任事”的干练之员。
他们率清军由章谷土司地面到达瞻对边界,陈兵此地,一面防备邓登贡布率果洛“野番”从北方草原南下;一面征调瞻对东面的明正土司,瞻对南面的里塘、巴塘等土司“率土兵严堵要隘”。
做好这些准备后,张炳华和李登山也深知瞻对此次民变并不是反抗朝廷,所以敢轻骑简从,借勘查瞻对和各土司界线为名,深入瞻对各地,大做分化瓦解的工作。而撒拉雍珠和瞻对百姓,终于盼到朝廷命官,对他们并不戒备,任其在瞻对全境自由行动。张炳华和李登山等在瞻对民众中声言“有大皇帝做主”,定要废除藏官苛政,欺骗起事群众放下武器,以此孤立暴动首领。很多群众果然中计,便收起刀枪,回家生产。
张炳华还通过一名叫李朝的通事(翻译)收买了撒拉雍珠的侄儿,也是暴动领导人之一的撒拉阿噶和一些大小头人,利用这些叛逆之人“与以机宜,自相劝解,俾其藩篱自开,自释众惑,继解胁从,党羽散去,瞻对势孤无助”。
做好这些准备后,1890年3月间,驻防打箭炉的阜和协副将徐联魁率汉土官兵急行军潜入瞻对,将撤拉雍珠及所率民兵重重包围。至此,撒拉雍珠才明白“清大人”不是来替瞻对百姓做主的,反而要对他们痛下杀手。他知道自己上了大当,便率众拼死突围。战斗中,撒拉雍珠奋勇作战,不想却在冲锋时让已被清军收买的亲侄子撒拉阿噶从背后放枪击中,死于突围战中。
突围不成,巴宗喇嘛接过指挥权,率众在寨中坚守。
后来,又一任驻藏大臣长庚在《瞻番就抚首恶次第歼擒折》中这样追述当时的战斗情形:“寨外墙高数仞,围房数层,中有大碉高插空际,寨外小碉回环相应,巴宗喇嘛分布胁从,在内持枪死拒。”这样,战斗持续了半月有余,清军终于攻抵寨前,“命精锐各顶方板,掘挖寨墙,用柴薪堵塞寨门”,准备放火攻寨。
孤立无援的巴宗喇嘛见寨破在即,只好率众突围,力战被俘。从果洛迎回的贡布郎加之孙贡布确邛也于突围时被枪击而死。
于是,瞻对地面这次真正意义的民众起义被清廷镇压了。
到此为止,清军已经是第五次用兵瞻对。对于那些真正反抗朝廷的战斗,每一次都代价巨大,虎头蛇尾,不得善果。倒是这回镇压一心要归附朝廷的瞻对起事百姓,如此迅速就得了完胜。这是瞻对百姓的悲哀,在一直声称要“用德以服远人”的清廷,则是一个荒诞无比的巨大讽刺。
清廷此次用兵,不是不明白民变情有可原,而是出于所谓“大局”的考虑。这个大局,就是清朝中央与噶厦政府之间此时已相当微妙的关系。镇压瞻对起事百姓,意在安抚西藏上层。所以,事后对俘虏的巴宗喇嘛毫不容情,“瞻对叛番巴宗喇嘛首先造意煽乱,勾结野番夺寨逐官,情罪重大。现经长庚等审讯明确,即著正法枭示,以昭炯戒”。这个炯戒是什么呢?那就是噶厦政府官员,无论僧俗,无论如何以一己之贪残,虐民于水火,老百姓都得各安天命,不得反抗。历朝历代,所谓治藏安疆,都是笼络上层僧俗权贵,而于民意民情则无所体恤。这样的治藏政策,于今思之,仍不无教训的意义!
有此指导思想,瞻对第五次乱平后,清廷一些善后措施,比如所谓列出“应禁苛政酌议八条”,“以安地方”等,也都是官样文章。
两年后,驻藏大臣升泰上奏,是关于那位促成了瞻对撒拉雍珠事变的藏官青饶策批的处理意见:“讯明已革瞻对番官青饶策批参案苛虐情状,皆其头人四郎旺堆勾同其子坚参扎巴所为。”也就是说,这个人回到西藏后,不知又使了多少从瞻对勒索而来的银子,大事化小,终于申明自己没有苛虐之罪,至多是失察之过,所以,驻藏大员要上奏“请免治罪”。
得旨:“允之。”
此时,新的藏官已经在瞻对上任,重演旧事了。
哀哉,铁匠撒拉雍珠!
哀哉,巴宗喇嘛!
呜呼,瞻对百姓!
可以补充一点的是,这段历史事实也被西方人以他们的方式加以独特的关注。在意大利人毕达克著《西藏的贵族和政府》一书中,对这件事情是这样记载的:“1889年,那个地方爆发了动乱,驱赶首席西藏地方长官……形势要求四川总督再次加强汉人的直接统治。面对这一困难局势,拉萨政府派霍尔康赛和堪布洛桑扎西前去调查。不久,霍尔康赛接任高级地方长官职务,成功地平息了这场叛乱。四川总督将一位首领——巴宗喇嘛当众处死,并依法对他主要的追随者起诉。”
需要指出一点,这时的中国,是清朝满族皇帝的江山,不是“汉人的直接统治”。
这是一本很有权威的学术书,那样的血雨腥风在优雅的学术文体中是多么平静啊!但倾向性还是难于掩饰的,只是同情没有落在最该得到同情的撒拉雍珠和巴宗喇嘛们身上!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