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 > 第六十二章 图书馆:等一个人

第六十二章 图书馆:等一个人

作者:陈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如果说一个人活着,那么他就不仅有呼吸,有心跳,还要有思想,有情感。可我们伤心地发现,普天大众越来越沉迷于一种物质的生活,他们最关心的是三市:车市、房市、股市。当然如果谁要是不关心这些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但生活也并不是就此完了,我们还可以读一点哲学,欣赏一点艺术,研究一段历史,吟诵几首诗歌,但在有些人眼里这么做是精神有病,其离经叛道程度跟传统中的败家子相类似。

范小西坐在一家即将倒闭的书店里面,其心情并不比黛玉葬花好到哪去。国内的民营书店在不断地倒闭,这当然有网络书店的原因、盗版的原因、数字阅读兴起的原因,还有阅读本身的原因。也许,我们只能在回忆中,重温一下在灯火通明的书店里,静静地捧着一本书,专心阅读的美好。

毕业之后范小西每20天要去一次图书馆。因为一本书最长可以借10天,续借最长10天,所以20天是一个周期。图书馆坐落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夏天的时候都是骑车去,冬天多半是乘坐公交。每次可以借的书也并不多,只是两本。看起来挺少的,每次范小西在书架间徜徉的时候,恨不得自己能借10本书。可是就是这可怜的两本书,范小西也从来没有看完过。他总是把书借到家里,随手翻看几页,就去做别的事情,再也不会翻它们。20天看起来很长,其实很短暂,范小西忽然想到某本书要到期了,就忙不迭从一堆杂物中将那本书翻出来,骑车或者乘坐公交,把它还回去,再借两本新的书回到家里,周而复始以上的过程。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有的时候范小西想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可笑。生活就这样以20天为一个周期地向前发展着,一本本书在他的手里重复着这样无聊又寂寞的旅行。有的时候范小西想放弃这样小狗咬尾巴式的努力,可一旦他走进图书馆,站在书架前,又会觉得那么不甘心。范小西想起了书带给自己的东西。读寄宿学校的时候,每周都会盼着回家的时候路过那个有书店的广场,每次进去都会饱读一番。现在我们坐在电脑前,用鼠标点击网络书店上的书,能看见它们的封面和详略不等的内容简介。可那个时候我们站在书店里,看一本完整的书。当时很多书对于范小西来说都显得深奥而神秘。那个时候看见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撼动,他几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浏览了该书的绝大部分。那是在一天的傍晚,夏日的天气是燥热的,房间里白炽灯发出的亮光显得暧昧,范小西第一次发现,读书的滋味是如此美妙。

上大学后,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范小西都会背回家很多书。每次范母都怜其瘦弱负重、怒其执迷不悟,气愤地说,下次一本书都不要拿回来。因为范小西把那么多书背回家里,却几乎没怎么翻过,开学又背了回去。所以,范母的气愤是可以理解的。范小西不记得自己认真读过什么书,几乎没有从头到尾地看过一本书。但又一直被书包围着。在身边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捧书阅读的兴奋感也一点点变淡,一直到读书跟网上浏览网页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一种信息的提取,阅读变得苍白而乏味。所以范小西觉得,“90后”是很遗憾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唾手可得的。他们没挨过饿,就不知道酱油拌饭是多么好吃。他们一上网,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就不知道朦胧的美好。他们生活在纸质图书面临淘汰的时代,就不会站在书店里,捧着一本书阅读的那种幸福。青涩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情感,而他们却没有过。

夕阳西下,范小西坐在图书馆的沙发里,捧着一本书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在潜意识里他觉得自己是在等一个人,稚嫩而丰盈的自己。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