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 > 第五十四章 写作从哪儿开始

第五十四章 写作从哪儿开始

作者:陈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网络让这个时代的表达更加自由,无论你是发一条短信,还是写一封情书,你都在写作。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出于本能在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但是范小西产生了一个很功利的想法,要成为一个作家。苏北北说,你已经够宅了,难道还要出家吗。范小西又假装矫情地解释说,关键也不是这个名头,叫不叫作家都无所谓,叫写手也行。关键是我有一种欲望,就是有些东西不写出来,就觉得十分忐忑。苏北北说,那你为我写首诗吧,要有风,要有月,要有驴……范小西险些没被一口水呛着。

范小西一直觉得,诗是天使的语言,并不是随便写几句话,分段排一下,就称其为诗。没有仙性的人根本就写不了诗。必须要说明一点,范小西认为人有三性即人性、兽性、仙性,三性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关键看一个人怎么发扬壮大某方面的性体。范小西举例说,一朵桃花为谁开,这根本就没有仙性在里面,不能叫诗。苏北北很认真地反驳,说这叫诗,这叫艳情诗。范小西说,我经历肤浅,我写不了艳情诗,你说我该写什么。范小西很少这样向苏北北不耻下问。苏北北立马挺直了胸脯,表现出一个女人的学识,那意思是,这个问题你算问对人了。她说,你想写什么,诗歌、散文、戏剧,还是小说。这句话表明苏北北对文类掌握得还是很清楚,毕竟有科班出身的功底。她为了这点优势曾多次鄙视半路出家的范小西。范小西说,我想写一本小说。说完,他觉得自己有点出汗了。苏北北哦了一声说,写小说是需要有独特经历的,光有经历不行,还必须独特。

“你的经历很丰富吗?咱们先从情感经历说起吧,交过几个女朋友。”

“咱们在说正经的呢,你不要把这种严肃的学术交流变成个人隐私发布会好不好。”

“我当然是在说正经的。我可以跟你郑重承诺,我现在非常正经。你说,你写出来的东西要不要出版,没有人看你还写个屁啊,自己说梦话不就得了。”

“我想,最好能出版。”

“好,你要出版,那你去楼下的书店转一圈,你看看现在都在卖什么书。养生保健类你写不来,投资理财类你也不行,那你说,你不写言情说爱类,你丫还能写什么?”

“……”

“我跟你说,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好了,你好好反思吧,段四约我晚上去KTV,我先走了。我给你叫了外卖,一会儿就送来了。”

范小西目送苏北北像一个胜利者一样风风火火地走了。她关门的时候向范小西嫣然一笑,显得那么阴险。

要有经历,难道卡夫卡交往过很多女朋友吗?浅薄。范小西觉得苏北北的一番话充分证明了,女人头发长,见识未必也长。

他打开电脑,迅速打出几个字:怎么成为作家。

看到如下的一段话:

首先,要看别人写的东西,因为文学是有传统的,很多名家最初的作品,都是受到前辈的影响,所以,书写自己是从阅读别人开始的。至于该从哪些书读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一般读经典是不会有错的。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用相对有限的时间来阅读经典,会有最大化的收益。所谓经典,就是那些经得起时间和读者考验的作品。比如说《红楼梦》、《金瓶梅》,都是要做文本细读的。建议读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都要读一点,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谈到的,搜集各家绝学,融会一身。

为了比较完整地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可以阅读一些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还可以读一读其他国家的文学史,比如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东方文学史》,虽然很厚,但写的并不艰深,可以读一读,即使不为了写作,了解一些东方历史文化也很好。文学理论方面的书也可以看看,大多探讨什么是文学,但有些术语用得比较多,晦涩难懂,怕是没读完就对写作已经丧失了兴趣。

其次,要读一点学术著作。现在中国作家写作水平不是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作家的学养不够深厚,缺乏见识。对于教师,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写作也是如此,你想给读者一本书,自己最起码要看过很多有理论高度的书。这里我们要澄清两点:一、并不是一个人只要读过一麻袋的书,他就可以写书了。读书只是写书的必要条件,想写书,还要很多条件,比如还要有一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想象。二、很多人没怎么读书也写出书来了。这当然是个别天才的独特性,我们只是针对一般人的写作提出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不可偷奸耍滑。一般来说,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灵魂,或者说主题。要有思想的内核,阅读学术著作对于激发写书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还要阅读一点历史。即使是写穿越文也是发生在某一历史时期。虽然有的文章会淡化时代背景,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时代的思考。看过历史书,写出来文字的境界不会促狭。

多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很多作家都是文科出身,科学知识非常有限,有时写出来的东西就不符合常识。有人曾提过这个问题,李白的《静夜思》头两句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有逻辑上的问题,既然第一句已经说明是明月的光,第二句怎么又忽然怀疑是地上的霜呢。据说外国人把这一句翻译成“床前明亮光,疑是地上霜”,这就合理了。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外国人太较真了,他们那种思维方式根本就欣赏不了中国的诗,像他们这么一改,是符合逻辑了,可诗的韵味就没了。这个问题争论起来不是三句两句能说完的,但是在我们的写作中如果完全不符合常识,信马由缰地乱写一气,还美其名曰是先锋派写法,只会让读者耻笑。

要写读书笔记。读文学作品不像读报纸,了解完资讯也就完了。当你带着写作的目的去读书,要把你看到的好的句子,自己的感觉都写下来。读到这里,范小西深深地点了点头,因为老范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导师常说,读书一定要动笔,读书不做笔记就白读了。”范小西回忆了一下,自己还真的很少写读书笔记,只是在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时在书上写过一些感想,却被同桌发现。那是一个豪放讲哥们义气的女生,她大肆夸奖其为才子,那敬仰崇拜的眼神,范小西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羞赧。

读了多少最终还是要落实在笔上,很多人不敢写,在电脑前坐了半个小时,一个字也没打,后来手痒得不行,找出来一个游戏打。也有的人是写了几十个字,但在关电脑之前把这些字都删除了,理由是自己觉得太难看,还恶心,唯恐被他人看见。其实,这都是一种心理障碍,就像我们打一个游戏,没有人一开始就全能过关,总是要多打几次才能够熟练。写作也是这样,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像高考作文,越看越觉得像高考作文,其实像高考作文也没什么,这个时候第一点要坚持写下去。第二点是看别人怎么写的,该怎么写对话,怎么安排动作,怎么设计情节,怎么揣摩心理。都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总结为一句话,写就有,不写就没有。

最后一点,就是人生经历。想成为作家要有传奇经历。就像一个没做过警察的人很难写警匪片。所以想当一个好的作家,虽然不是必须要人生道路波澜曲折,最少也要经历坎坷,这样的人多半不会被打倒,但却从中体悟到生活的本质。最好能有一点悲剧感,喜剧的东西太容易漂浮在表面。范小西含恨将网页关了,他想,不幸被苏北北言中,果然要有一些人生经历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蛮曲折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话是写给所有人的,因为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短信,每个人写东西的机会都多了,尤其是网络的推波助澜,让世界看见我们的文字已经成为越来越容易的一件事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