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 > 第二十六章 语言之美

第二十六章 语言之美

作者:陈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论文还没写完,范小西就开始到处忙着找工作了,因为苏北北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现在不找,毕业的时候人家都招满了,到时候就去喝西北风吧,我可不养吃软饭的小白脸。范小西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落魄了,苏北北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但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有了丝丝的凉意。他一脸茫然地对苏北北说,又到找工作的季节了。正要大发感慨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个女生,苏北北很灵敏地把耳朵凑上来听,范小西不耐烦地说,听什么,是导员。苏北北低声说,导员怎么了,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搞师生恋。导员是个很漂亮的女生,博士刚毕业,她跟范小西说,鉴于你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你现在要写一篇获奖感言,发表在校报上。范小西放下电话就蔫了:“发点钱唯恐天下不知道,看来我又要请客了。”至于感言,范小西是这样写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考试的人,在本科阶段虽然也得过奖学金,但几乎都是末等奖。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能得一个一等奖学金,其分量还是沉甸甸的。我本科学的是管理专业,研究生改学语言学,是机缘巧合,上研之前对语言学也没有多少深刻的认识,但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在“国际音标、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积极修辞、消极修辞、配价语法、隐喻、象似性、空语类、会话含义”等语言学术语的浸染和熏陶下,在诸位恩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摸索中,还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语言世界的窗户,虽然仍未登堂入室,只是惊鸿一瞥,语言世界之梦幻瑰丽,也已让人心醉神迷了。

语言学相比于文学还是枯燥很多,最起码给大家的印象是这样。我的一位搞音韵训诂的老师就说过搞起语言学研究来像搬运工一样,不像搞文学研究的,有一种灵性的舒展;不像搞哲学研究的,有一种阔大的境界。但语言学的研究,若能沉下心,深入进去,确是别有洞天的。我跟朋友说起要去学语言学,他们都笑了:“话谁不会说啊,还去学?”他们都是北京人,用京腔说出来这句话,把我都逗笑了。在他们看来,若是学个英语、法语还情有可原,可汉语都说20多年了,还学什么啊。其实当时我也是懵懂的,这种懵懂从我决定报这个专业的时候开始。我本科在读期间对汉语言文学并没有过接触,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对外汉语这个专业应该是文学方面的,一直到我买到《现代汉语》那本书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上当了。开学后经过深入学习,给我感受最深的一个词就是“习焉不察”,大家都知道人类会说话,可为什么会说话,说话时又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大家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还比如大家都识字,但汉字里蕴藏着多少先民的思维方式,承载着多少民族文化的密码,大家也不甚了了。语言学在一张枯燥面具背后掩藏的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所以说语言学不是一门浅尝辄止的学问,只向那些耐得住寂寞的钻研者才一展她迷人而魅惑的微笑。学过语言学后,偶尔我会惊诧于自己会连续不断地说出那么多话来,而且都是不假思索的。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转眼就要结束了,学习不是一种摆设,也不是一纸文凭,如果为了修养,那么在大学校园三年的浸泡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收获;如果为了就业,那么三年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我们关注的就是产出了什么,增长了什么,三年前和三年后有什么不同。在我本科的时候,学了四年,真正有收获的是考研时系统地看了一些书,掌握了一种管理专业的思维方式和观察问题的角度,那么研究生的三年我觉得如果说有收获,就是一种语言学的思维方式。行政管理讲国家治理,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一门宏观的学问,而语言学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是拨云见日的,一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思维路径。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存在主义哲学讲诗意地栖居于语言,人类学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借重,南怀瑾在讲国学时也十分强调文字、训诂等小学是掌握古典文化的钥匙。人们常说,语言学是文科里的数学,但它不仅有逻辑的严整性,还有认知的主观性。语言学就像万花筒一样,有一种让人言之不尽的语言之美。

这篇感言可以说一气呵成,写完之后,范小西还很得意地给苏北北念了一遍,其摇头晃脑,很有学识的样子。念完之后,范小西问苏北北写得怎么样,他仰着一张等待夸赞的小脸望着苏北北。但是他只得到了苏北北的一个字,她说:“呸!”可能觉得还不过瘾,她又补充道,“你可真没白学这三年。”

范小西撸起袖子说,看来小爷今天要大开杀戒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