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曾经有一位大师,广收门徒,他的弟子跟从大师修道三年,就要毕业了。一天,他们都来到大师面前,说,师父,我们想要下山看看这个繁华的世界。大师明白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弟子们的意思是他们已经学成圆满,该毕业了。大师闭着眼睛说,那好,你们清苦三年,也该去见识一下世间荣华了。但是,我问你们一个问题,答上来,就可以下山。弟子们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不知道大师会问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大师问,天上有几个月亮?
如果是心直口快的人很可能会抢答,天上当然只有一个月亮。但是几位弟子跟从大师多年,知道其中必有深意,都没吱声。他们心里想,这是一个大师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先天性盲人的问题。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坐着,坐了很久,便一个个都回去了,没有人说天上有几个月亮。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几个我。当我一直懵懂地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范小西的时候,却不知道我在别人的眼里,只是一处风景,或者只是一种工具,更有甚者可能只将我看成是透明的空气。所以这种主客观认知不能统一的矛盾就显得十分尴尬。我后来发明了一个短语来形容这种尴尬,叫“井底之蛙的不可知论”。西方人也发明了一个词形容这种尴尬,叫“他者”,以此来彰显别人存在的意义。根据我国传统的民胞物与的精神,我又发明了“他物”来表达其他物种、地球和宇宙存在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在我的叙事里,如果用我做第一人称,对他人或者他物做评头品足的评论是不尊重,也不严谨的,而且这种单一的视角也是线性的。所以我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并用的叙事方法,希望列位看官能从其中体验到那种变幻和多维的用意。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在我思考的时候,世界上有两个我,在我说话的时候,世界上却只有一个我,因为在我思考时,虽然没有面对镜子,却能看见自己。有时情况却正好相反,当我思考的时候,世界上只有一个我,在我说话的时候,却觉得有两个我,因为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却觉得那样陌生。所以,本书中的两个范小西,有一个作为“我”在活着,有一个作为“他”在活着,有一个在生存,有一个在思考生存,想象生存。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