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 纸业辉煌?催人振奋奔波

纸业辉煌?催人振奋奔波

作者:余贻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览馆。这是林县人民为解决水资源困难,从邻省山西调水。最令我钦佩的工程,除了悬空凿石开渠的惊险作业、浩大的土石方工程量,最感人的是他们竟能主要依靠一个贫穷小县的人财物力,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他们用的简单手工凿挖工具、爆炸用火药,都在县里自造,县委书记一直在施工一线指挥并参战,施工设计的技术负责人竟只有一位相当年轻的中专毕业的技术员。整个工程质量优良,输水顺畅,这位年轻技术员,可能由于操劳过度,红旗渠建成不久就去世了。这样英勇的人民,忠诚实干的领导,勤劳智慧的技术员,令我由衷钦佩。当天我这个88岁的老人,参观时连续走了两小时多没有休息,使同行较年轻的游伴都感到劳累。红旗渠这一动人奇迹,确实给了我分外的力量去瞻仰,河南人创造的人类奇迹值得世人敬佩。

废纸是促进我国造纸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纤维原料我在编辑1986年《中国造纸年鉴》时,比较惊奇的发现广东省造纸企业名录中,竟突然出现了一家年产纸量达6万吨的莲花山造纸厂,因为当时全国年产纸3万吨以上的企业,我几乎全部考察过,这个从不知名的莲花山造纸厂的6万吨年产量是真实的吗?1988年我乘到广东开会之机,特别到虎门附近参观访问了莲花山造纸厂。虎门为广州至香港水运必经之地,该厂利用广州和香港的废纸为原料,产品运销广州和香港两大市场都非常便利。该厂原只有一台日产50吨的纸板机,由于经营效益好,连续三年,年增加一台同样纸板机扩产,我参观时已经有4台纸板机运行,确实具有年产6万吨的能力与生产实绩。这让我较深刻认识利用废纸迅速发展造纸工业的重大作用。大概在1991年,受中国造纸学会的委托,我为了考察可能建设中国造纸博物馆的地点,与学会副秘书长曹朴芳一同专门到了浙江的富阳市(属杭州市的县级市)。该市曾有生产竹制手工纸的历史,产量很小,但当时新办了许多小造纸厂,主要利用废纸生产白纸板,年产纸量达到我难以相信的30万吨,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但企业规模都很小,最大的永泰造纸厂也不过年产3万吨,全县为造纸服务的行业众多。特别让我关注的是其废纸购销方式,除了专门的废纸收购商外,每天早6~8时,该县城市周边公路均停满由浙江和邻近的上海、江苏、江西、安徽众多地区满载各类废纸的数百辆卡车待售,形成相当固定的废纸交易市场。富阳许多造纸厂的采购人员,现场观察并当场谈判成交,废纸直接送厂,因为这个市场的供货量一般还不能满足造纸厂的需求,到早8时市场结束,全部废纸车都卸荷空车开走。与我同时参观这一自发废纸市场的,还有一家美国驻上海的商贸公司的几名观察人员,他们竟对此市场闻名而来调研,并认为废纸在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这是极为有趣也值得研究的交易市场。

大约在1996年,上海造纸公司原副经理、老友陈炎生退休后,利用他的灵敏目光和各方人脉关系,联系韩国的韩松纸业、美国的潜力废纸公司的技术、投资和废纸供应,取得上海市的批准,在宝山新建了韩松潜力纸业公司,国内第一家全部利用废新闻纸和杂志纸为原料,在每分钟1300米的高速造纸机上,生产出与进口优等新闻纸媲美的产品。一台造纸机及配套的废纸制浆设备,年产新闻纸15万吨,从开始施工到试车投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建设周期远低于人们的预料。职工不过400人,厂内极为整洁,吨纸用水量不到20吨,排水也经过严格处理,达标排放,是国内最早建成投产的新型废纸造纸现代化企业。当时陈炎生代表美方潜力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他亲自陪同我参观并介绍情况,该厂技术工人都是招聘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送往韩国培训,没有用当地老造纸厂下岗的老师傅,他认为知识比那些老经验更重要。他的介绍也让我既看到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与采用废纸原料发展我国造纸工业的重大作用,也为比较古老的上海造纸工业的全面改组改造提供了经验。我所熟悉的在市区内的老造纸企业目前已只剩下改为私营的江南造纸厂一家,部分纸板厂则集中到奉化县重建。原进口积压的成套草浆制造设备,更廉价转让给了新疆博斯腾苇浆公司。

大概在2000年左右,商情周刊的徐卫东主编告诉我,广东东莞市利用废纸原料生产包装类用纸的发展非常惊人,值得去看看。他陪同我和曹振雷去了东莞,由当时东莞中堂镇潢捅开发区、村办的潢捅造纸厂厂长黎祖球接待,参观了他们不断由小变大,由慢变快的众多机台,主要以废纸为原料,年生产总能力已达30万吨。黎先生是完全从实践中锻炼成长的优秀企业家,他的永不自满和敬业钻研精神促成以后银州纸业、金州纸业和建辉纸业的成长发展,他掌握的造纸生产能力已超过百万吨。同在中堂镇的理文造纸厂(港商资金)当时已有两台年产纸板5万吨纸板机,并正在安装调试一台年产能力约15万吨的纸板机,所用原料除少量商品木浆外,基本都属废纸。当时据称东莞的纸和纸板年总产量已达100万吨以上,2000年以后,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玖龙纸业在东莞投产,加上原有各厂的新扩建,据统计,当前东莞一个市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年纸张总生产能力已超过400万吨,这数量接近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的全国机制纸的总产量,确实惊人。

受改革开放政策促进较大的江、浙、沪造纸工业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好,又是老工业基地,文化商业重心,但改革开放前,其造纸工业在全国并不显赫。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三省市机制纸年产量都未超过30万吨,企业设备陈旧的老厂多,草浆厂多,规模能达到3万吨的就算重点企业了。当时我到上海去得较多的主要是江南造纸厂、中国纸板厂、华丽铜板纸厂几家;江苏则主要是镇江的镇江纸浆厂、大东造纸厂,苏州的华盛造纸厂、红叶纸板厂;浙江则是以生产卷烟纸为主的嘉兴民丰造纸厂和杭州华丰造纸厂,还有生产特种薄纸的新华造纸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地理交通与市场优势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促进了规模效应、管理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三省市的造纸产业逐步呈现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上海较早建设的首家合资的新闻纸厂韩松潜力纸业公司,让我看到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化造纸厂的模样,后来台湾正隆纸业在上海投资兴建的年产40万吨的中隆纸业公司(包装纸板厂,职工仅233人),以及原有造纸企业的合并重组,使我近年高兴看到上海造纸工业的基本现代化新貌。2003年,上海造纸学会理事长刘福玉,乘几个造纸老友到沪参加学术交流会之机,招待我们乘坐了去机场的磁悬浮列车,体会时速达400余公里的地面交通工具,也游览了上海的新标志性建筑--位于浦东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从塔中部观望黄浦江及较熟悉的浦西外滩景色,都让我赞叹祖国大都市变化之神速。

江苏造纸工业是外资进入较早较多、企业面貌变化很大的省,近年该省纸产量已跃居国内的四位。印尼金光集团的亚洲浆纸公司(APP)较早就收购了镇江的镇江纸浆厂和大东造纸厂。我在收购后曾到两厂参观了解情况,APP对两厂人员基本未作大的变动,只由公司派了两名财务管理人员。工厂利用收购款充实了周转资金,采取了一些小技术改造,生产经营有改进,据参观时厂内老友介绍,APP对两厂每年的利润都不提走,留做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有功人员激励奖金,但可能由于原有厂区发展条件有限,APP也不投入新资金进行大扩展。他们选择了镇江市靠长江的大港地区,开始新建了年产百万吨级铜版纸的金东纸业公司,开始即拥有两台幅宽10米,设计车速每分钟1500米的大型造纸机和配套的涂布机等国际一流设备,该厂主要以商品木浆为原料,不断改进扩大,产品优良,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友好企业的荣誉称号。

2002年,我与几位在上海开会的纸业同仁到江苏苏州市参访造纸工业,原有熟悉的寒山寺畔的华盛造纸厂和红叶造纸厂都被拆除,不复存在。华盛与红叶两厂名称,由APP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的生产无碳复写纸的金华盛纸业公司和生产生活用纸的金红叶纸业公司冠以“金”字所取代,并以十分先进的设备,投入运行。两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共50万吨,我们是在周末假日前往访问,该厂领导照常值班,热情接待。苏州还有由国内设计,港资兴建的紫兴纸业公司,设计年产铜版纸20万吨,我们参观时,该企业已由世界第二大纸业公司ENSO-STORA收购经营。我们在周末前往参观,除约好的接待人员引领外,办公楼是封锁的,部分生产车间满地水湿,其所呈现的管理状态,似乎与ENSO-STORA的国际地位不大相称。

除苏州外,江苏的常熟市和靠近上海的昆山市,都有大型外资造纸企业和为造纸服务的相关企业,如芬兰UPM公司拥有的年产90万吨的常熟芬欧汇川纸业公司,昆山的VOITHPAPER造纸城(生产和维修造纸机零部件、造纸机脱水器材等),港资的玖龙纸业、理文纸业都在兴建较大规模的包装纸厂。我觉得江苏能充分利用地理与政策优势,大量吸引外资,成功促进了其造纸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很值得钦佩。

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机制纸不足23万吨,居江、浙、沪三省市之末,但到我退休的1988年已增产至72万余吨,居三省市之首。2006年纸产量更达104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显示了“浙商”的智慧和能力。退休后我只是通过一些与纸有关的会议,既了解该省纸业发展情况,也接触一些新的景色。大概在1991年专程考察了杭州市属富阳市年产已达30万吨的造纸产业,看到该地规模有序的废纸市场,当时并未看出利用废纸为原料,生产包装用纸板对推动浙江造纸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1991年参加中国造纸学会在宁波举行的学术年会,由宁波白纸板厂负责具体接待组织工作,并欢迎代表们参观了该厂。当时他们年产3万吨的白纸板,管理较好,产品质量优良,供不应求,参观生产车间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该厂宽阔的废纸纸浆处理车间既有进口设备,也有国产设备,当时两者能让我一眼就能加以区分,几乎凡外形精致色彩大方的都为进口设备,相比之下,国产设备在外观上就显得拙劣,如果不是当时外汇难求,该厂全部采用进口设备是很可能的。我对当时主要都属国营的造纸装备制造业的改革相当失望。该厂此后由金光集团APP介入,扩资组成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将纸板年产能提高到120万吨以上,成为浙江最大的外资造纸企业。宁波会后我陪同学会王毅之理事长从宁波乘船游览了舟山群岛,重点是佛教圣地普陀山,那里遍布规模不大的礼佛寺庙,供奉的都是观世音菩萨,几乎都有专门为善男信女租用,为其先人超度亡灵的颂经堂,不少都被外地大陆人预定,逐日安排得很满,诵经声、木鱼声和虔诚礼拜的中青年男女,突现了部分中国人的孝道和佛教信仰仍然相当浓厚。大约在2001年,我应邀参加二次纤维(废纸)协作中心在绍兴举行的年会,该市一家利用废纸生产包装纸的企业,是由面临关停危机的小型发电厂改建而成的,发电厂成为造纸厂的热电供应车间,这种形式也成为部分单纯供电小型发电厂的重要出路之一。初次到绍兴市也让我拜谒了炎帝陵,游览了由于王羲之而留名的兰亭遗迹,参观了鲁迅故居和他著作中提到的咸亨酒店,并泛舟景色独特(其一面为古代采石遗留的石质峭壁)的绍兴东湖。这是我仅有的一次绍兴行,留下较深印象。2003年,我应邀参加了中国造纸化学品协会在杭州举行的该会学术年会,受到协会领导姚献平、夏华林等的热情接待,我在会上作了加强造纸行业与造纸化学品行业相互了解、联系的发言,从大的方面加强两个行业的协作的有关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我们也参观了生产变性淀粉等造纸助剂为主的纸友化工公司,公司郑丽萍总经理引领参观了相当精致的生产车间,她曾获得中国造纸学会颁授的青年科技奖,已从科研人员步入企业家行列。我们看到了为造纸工业服务的相关产业,正在大步配合发展。杭州会议的组织者,少不了安排游览西湖,这次我主要参观了龙井的茶园和制茶工艺,也观赏了新修复的雷峰塔,这座以镇压“白娘子”故事闻名的古塔,竟然修成安装了滚动电梯的现代化塔亭,这种景点已了无古意特色,古迹的现代化看来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湖南家乡行远离家乡就业的人,一般在退休后都愿回家乡探望故居和访问亲友,我只是由于两次湖南造纸企业讨论发展规划的邀请,顺便探望了故乡长沙。一次是1990年参加湖南湘阴县造纸厂规划讨论会后,该厂一位长沙籍的杨科长,很了解长沙余家情况,极力劝我回长沙故居去看看,并自告奋勇担任探路与陪同。我到长沙市后,特别选住在中山马路湘江宾馆,这家宾馆利用原省主席何键公馆改建而成的,因为我1937年离开长沙时,中山马路是当时市内最宽最长的街道,何公馆也是一般人难窥究竟的处所。但与许多新修马路相比,中山马路已成最窄最旧,不太显眼的一条,而作为湘江宾馆的何公馆,也只要有钱就可入住了。市内两个年纪最小的弟弟柏森和济人,以及两个侄女晓燕和晓兰,都初步摆脱了“文革”造成的失学与贫困,工作奋发努力,让我欣慰,虽然生活条件都有改善提高,经济都还不够宽裕,但对我这个老大哥和大伯的家乡行,举行了多次热情聚会,我们之间的相互慰勉鼓励,备感亲情欢乐。与此同时,杨科长已为我到长沙市东郊,探明了前往我儿时故里余家的义学故居,以及我外祖父在百亩塘的张家大屋的道路。这两处距市中心约35公里,但交通不便,原来都只能依靠步行、独轮车和抬轿子,须花将近七八小时才能到达。经杨科长实地调查探明,两处当时已靠近简易公路,汽车都能直接开到屋前,约一小时车程即可抵达。据此我要了一辆旅行车由杨科长随同引路,首先到了余家义学,这里大约住了20户人家,但无余姓,住户们知道余家来人,都热情招呼,但据介绍,只有一家蔡姓独居老人是我认识的,他当时外出不在,因而未入任何人家探视。故居印象大体依稀记得,但似乎有不小变化,最突出的是原有的部分两层西式楼房,已全部成了单层平房。加上住户多,相当杂乱,已无儿时记忆的风采,能得再见一次,余愿足矣。随即驱车往访百亩塘外祖父的张家大屋。我们车到张家门前晒谷场停车时,我的表兄张国栋正在晒场守候,张家表兄共有四人,国栋是仅存的一位,是年龄比我仅大两岁的最小表兄,这是分别五十余年后的难得会面。相伴进屋,他的夫人和子女及孙辈十多人,都是希望与我相会,集中迎候我的。张家大屋与余家义学不同,一直只有张家人居住,嫁出去的女儿,也都迁往男家,因而房屋显得特别宽敞。表兄的四个儿女,每人都至少有两个儿女,看来独生子女政策,在乡下管的并不严格。他们告诉我,农村变化最快的是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主要表现在交通方便了,汽车能开到家门前,他们家也拥有一辆货运卡车,可以跑跑买卖,当地基本家家通电,电灯、电话、电扇都用上了,生活有较大改善。表兄特意介绍他的名叫厦厦的小孙子,并说,这孩子出生时,张家大屋正在搞装修,意图使之成为类似城市大厦,所以为孩子起此名留念,但大厦工作仍在进行中。他们为我准备了非常丰富的午宴,叙谈到午后4时才全家送别到车前,此行除重睹儿时故居,会见亲人,还大体了解了家乡农村的巨大变化。另一次在1994年,我应邀参加了湖南最大的造纸企业--岳阳造纸厂的发展规划研讨会,这家企业的技术扩改建工作和管理机制都取得很大进展,气象欣欣向荣,该厂杨伯钧总工程师是东北老同事,他特别引导我观看并介绍了其新闻纸机改造的重点细节,以及其进口化学机械浆系统逐步摸索达到正常生产的技术要点,使我受益匪浅。巡视全厂发现该厂生产厂区已挤满规模不大的浆纸车间,我们建议今后发展,可能必须利用厂内的堆苇场或拆除原有的低效小车间,因而需通盘考虑许多相应问题。会后,岳阳厂派专车送我到长沙市的中国轻工长沙设计院访问并探亲,该院设计的纸板厂最多且运行效益好,因而国内颇负盛名。院领导们对我的访问热情接待,张礼门书记陪我参观了各设计室,设计人员都利用计算机制图,设计室基本没有站在绘图板前画图的人了。这已比我1979年在北欧看到的设计室进了一大步,我看了很高兴。陈鄂生副院长为我派了院部小轿车专供我在市内使用,这使我仅用三天时间,几乎遍访了知道信息的亲朋友好,他们中大部分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对我接待也特别情深意挚,往往盼我能留宿或至少餐叙,都让我感到为难。长沙雅礼中学是培育我5年的母校,学校原址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的长沙大火,已迁址新建,我既凭吊了面目全非的老校址,也专程访问了学校新址,看望了负责校友会的老同学。我还游览了中学时代常去的湘江西岸岳麓山,湘江上架起的两座新桥,使岳麓山已成为市内公园,山区的学校和民居建筑大量增加,变得十分繁荣。

北美探亲1989年与大女儿晓青在美国布发罗市纽约州立大学小聚后,她于1991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经过一年在宾州大学教学实习,取得绿卡后转到纽约州SURACUSE大学的UTICA学院任助理教授。1998年暑假期间,她作了不少准备,接父母前往美国和她小聚并旅游,我虽然当年已80高龄,但感觉健康良好,很希望和老伴一同看看女儿的生活情况。我们的旅程是北京到韩国汉城(首尔)转机到纽约,再转机到SYRACUSE,晓青开车到该地机场接我们去UTICA。这是我们夫妇结婚后第一次两人相伴最长途的旅行,在汉城机场候机3小时,不能离开候机楼,看看对汉城的介绍资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汉城的交通图,图上显示汉城竟有密布全市的17条地铁线路,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汉城能举办一次奥运会,韩国确不可小视。转乘汉城到纽约的航班,是飞经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到纽约的,飞行很正点,但很不凑巧,由于飞机将近纽约时,恰逢纽约上空雷雨交加,只得临时在较近的费城机场降落,等待近3小时后才飞抵纽约,在接机久候的友人家中住宿一夜,晚了一天才得与焦急等待的晓青在SYRACUSE机场见面。女儿为让父母在美生活能感到舒适,专门新买了一栋花园别墅,我们抵美几天后即迁往漂亮的新居。她领我们参观了UTICA学院校园,访问了她当地的一些同事朋友,并驱车带我们去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在瀑布公园的草坪上,成群的海鸥并不畏人,只要你在身旁扔出食物,它们就会飞近取食,特有风味。我们还接受曾担任晓青博士导师FERREL教授的邀请,前往他家做客,参与其全家陪同的丰盛午宴,餐后一同到他们家花园拍照,并在园中游泳池畔闲坐聊天,观看其孙辈儿童的水中游戏,这种亲切的家庭接待,在美国亲密朋友间也是少有的。晓青记得我的80岁生日这一天,她专门在一个有名的红虾餐厅安排了生日家宴,还给我买了一套电子按摩器作为贺仪,让我度过一个特别愉快的80岁生日。过去我在公费留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时,听不少朋友说过,美国的赌场一般规模很大,了解美国也值得一看,但都因为害怕影响不好,一直不敢一探。这次私人探亲,估计去看看无妨。与女儿商量,据她一位熟悉赌场情况的朋友WELLS先生介绍,纽约州是禁赌的,但州内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却可以不受州法律禁赌的限制,开设赌场,并由他在一次晚餐后,驱车带同我们父母女三人去了设在保留地的一家赌场观光。宏大的赌厅内,灯火辉煌,各色赌具齐备,几乎每种赌坛都有赌客。赌场附设的餐厅、舞厅、游泳池和旅社也一应俱全。WELLS先生领我们参观后说,既然到了赌场,何妨试一试运气,WELLS先生建议选择了人较多而又安静的六合彩试一试,大概每15分钟就摇奖一次,我买了两次10美元的填号票,摇出的彩号,两次全输。我立即住手观看WELLS先生继续赌、继续一无所获,晓青问我为何只输20元就不玩了,我告诉她,这么豪华的建筑与设备,大量的人员与运行费用开支,加上赌场的利润,必然都从希望侥幸赢钱赌客身上挤出来。我花20元,既试了运气,也等于对不收门票的赌场,支付了应付的门票费,我没有义务对赌场多做贡献。晓青称赞父亲的自控能力太帅了,她说她过去随朋友参观最有名的拉斯韦加斯赌场,小试输了70多美元才收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