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统一大业 > 支持蒋氏父子跟美国人斗

支持蒋氏父子跟美国人斗

作者:郭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面对金门前线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中共中央当即决定采取“联蒋抗美”的政策,一方面在华沙揪住美国人讲讲道理,一方面对金门、马祖采取打打停停的策略,对蒋介石既不放松,也不逼得太紧。

当毛泽东得知杜勒斯要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的讲话后,十分重视。

他拿着译稿对翻译说:“请你重新核对原文。杜勒斯所使用的‘stupid’与‘foolish’在英文词典中,有几层意思?”

翻译说:“主席,这两个词含有愚蠢的、蠢笨的、不明智的、昏乱的、没有头脑的等意思。”

毛泽东幽默地说:“杜勒斯骂蒋介石老祖宗了!”

在一旁的周恩来说:“《纽约时报》9月下旬公布了一份材料,说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收到了五万封公众来信,有百分之八十的信件反对美国为台湾防守沿海岛屿。英国、加拿大、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都纷纷表示不愿卷入台湾冲突里。艾森豪威尔迫于国内外压力,要求美国制定放弃卷入金门、马祖的政策。”

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杜勒斯的声明,表明美国打算逼蒋介石从金、马撤退。我们要是收回金、马,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美国当前的政策是脱身金、马,霸占台湾。看来,还得我们来帮助蒋介石守住金、马呢,要搞‘联蒋抗美’了。我不肯听赫鲁晓夫的指挥棒,蒋介石也不愿完全听从杜勒斯,我喜欢他这一点。”

周恩来赞同说,那就支持蒋氏父子跟美国人斗。

毛泽东又说:“让蒋介石跟美国人斗,蒋介石和蒋经国都有一点反美的积极性。美国要派大批陆军到台湾驻扎,蒋介石不同意,只允许美国派团一级的部队驻在台湾。我们和蒋介石是有共同点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联合反美的,不让美国完全霸占台湾。”

周恩来笑说:“外国评论家说,毛泽东是台湾最好的代言人呢。”

毛泽东笑了:“代言人何止我一个。开政治局常委会!”

在中南海勤政殿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周恩来首先说:“杜勒斯的讲话,表明美国想趁目前这个机会,制造‘两个中国’,要我们承担不使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以此为条件,美国可能逼迫台湾从金、马撤退。一句话,是以金、马换台、澎。这同我们在华沙中美会谈上摸到的底牌是一样的。”

台海交锋六十年全景纪实刘少奇说:“中美双方都在摸底,在华沙如此,在金门也如此。现在双方都比较了解对方的意图了,美国人也知道我们并不想在最近时期解放台湾,也并不想同美国迎头相撞。”

邓小平说:“公平地讲,在台湾海峡的对峙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我们在八九月间的火力侦察是对的,迫使美国人不得不考虑怎么办。同时,我们只打蒋舰,不打美舰,这也是谨慎的,克制得当。”

毛泽东接着说:“侦察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棋怎么走呢?对于杜勒斯的政策,我们同蒋介石有共同点,都反对将台湾海峡作为隔绝国共双方和分裂中国的界峡,都反对‘隔峡而治’,都反对两个中国。他自然坚持他是正统,我是‘匪’;第二,都不会放弃使用武力,他念念不忘反攻大陆,我也绝不会答应放弃台湾。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在一个相当时期内不能解放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呢,连杜勒斯也认为‘假设成分很大’。剩下的问题是对金、马如何?蒋是不愿撤出金、马,我们也不是非登陆不可。可以设想,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如何?”

周恩来说:“留在蒋介石手里比较可靠,为了回大陆,他死也不会放弃金、马。那就总有一天会回到大陆上来。”

毛泽东把话说得更透彻:“这样做的好处是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需要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点,不死不活地吊在那里,可以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对于我们来说,不收复金、马并不影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反之,如果我们收复金、马,或者让美国人迫使蒋介石撤退金、马,就把蒋介石逼上绝路了,会在事实上形成‘两个中国’。”

邓小平心领神会:“这样好,让蒋军留在金、马,使美国人背上这两个包袱,时不时挨我们踢一脚,提心吊胆。”

周恩来又说:“美国可能在中美会谈时提出三个方案:一是要我们停止打炮,蒋方减少金、马兵力,美方声明金、马在《共同防御条约》范围之内;二是要我们停止打炮,蒋方减少金、马驻军,美方宣布《共同防御条约》仅限于台、澎;三是要我们停止打炮,蒋方从金、马撤退,双方承担互相不使用武力义务。这三个方案都不能接受,因为三者的实质都是制造‘两个中国’,使美国霸占台湾合法化。中美会谈拖下去也好,可以拖住美国人,力求避免美方或其他西方国家把台湾问题提到联合国去。”

毛泽东总结道:“拿下金门,虽然也会胜利一时,痛快一时,但海峡两岸拉大了距离,势必为最后的统一大业带来更多的麻烦。我们的方针还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打也不是天天打,打打停停,一时大打,一时小打。但宣传上要大张旗鼓,大喊大叫。我们跟蒋介石呢,还是通过谈判来解决金、马,以至台、澎问题。”

散会出门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你可以见见曹聚仁,把消息向他透露一点,让他把我们主要是对美不对台的底细,转告蒋氏父子。他是名记者嘛,跟蒋经国有交情。”

周恩来顾虑地说:“我就怕他像上次那样,又拿到报纸上去捅。”

毛泽东说:“我准备在10月6日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他没有必要提前去海外报纸发消息嘛。”

毛泽东意识到,如果再向蒋介石施压,势必导致蒋介石向美国就范。那么,金门岛上的蒋军除了崩溃外,就只有重演一次大撤退。如果只能夺取金、马两岛,而不能同时解放台湾,那么国共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将由不足十公里,扩大至一百多公里,且隔着一道台湾海峡,接触就更不方便了。

因此,毛泽东决定把绷紧的弦松一松,指示福建前线暂停一两天直到一个礼拜不打炮,又发展到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并于10月6日发表亲自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

有趣的是,在毛泽东《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前一天,即10月5日,那家与曹聚仁关系密切的《南洋商报》,发表了独家重要新闻,署名“本报驻香台海交锋六十年全景纪实港记者郭宗羲三日专讯”。新闻称:

据此间第三方面最高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迹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一项默契,中共方面已同意从10月6日起,为期约一星期,停止炮击、轰炸、拦截台湾运送补给在金门、马祖的一切船只,默契是这些船只不由美舰护航。

一家远在新加坡的民间报纸,能够事先准确披露北京高层的重要决策,引起有关各方的刮目相看。蒋经国就非常关注来自《南洋商报》的特殊消息,他知道老朋友曹聚仁的身影活跃在这些特殊消息之中。

一直陪同曹聚仁的徐淡庐后来回忆说:“金门炮战开始后,毛主席、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都接见了曹聚仁,让他赶快回到香港收集海外对金门炮战的反应。金门炮战间中央派我到广州蹲点,派曹聚仁去香港,我在广州等待曹聚仁的消息,让他将消息告诉我,由我打长途电话给总理办公室。”

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金、马、台、澎军民同胞书》,却使蒋介石与杜勒斯的斗气升级。因为在《告金、马、台、澎军民同胞书》中提到了杜勒斯的谈话,并说:“美国人总有一天要抛弃你们的,你们不信吗?历史巨人会出来作证的,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端倪已现,站在你们的立场,能不寒心?”

这又把蒋介石的火气挑起来了。他火速召来“外交部长”黄少谷,说:“杜勒斯的那个谈话影响太坏了,共军现在就用他的谈话挑拨我们与美国的关系,你知道吗?”

黄少谷说知道了,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的确糟糕透了,其副作用已显现出来。

蒋介石说:“我已考虑了两个意见:其一,马上以外交部的名义向美驻台大使庄莱德作交涉,强烈要求美国国务院否认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其二,我马上举行美英记者会,反驳彭德怀的那个东西。”

这天晚上,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美英两国驻台记者会,他说:“内地的广播都是骗局,目的是离间台美关系。金门之战台美合作打胜了一个回合,只要继续合作就可以击败大陆中共。大陆提出的停火是恶毒的阴谋,在于打击台湾的民心士气,台湾方面绝不予以理会。”

蒋介石跟杜勒斯的义气虽然还在,中美大使级会谈却照常进行。在1958年第八十次会谈上,中国大使宣布了中国停止炮击的声明,但同时指出,解放军暂时停止行动跟美方在两次会谈中提出的停火建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这天正值双日,即我军不向金门打炮的日子。

缺乏幽默感的比姆,突然高兴地说起幽默话来:“今天是双日,是贵军不向金门打炮的日子,真是令人高兴。我希望永远停止炮击。”

王炳南笑着说:“比姆先生,打炮不打炮,是我们的单方面行动,与中美会谈无关,会谈应该讨论美国全面地从台湾撤军。”

比姆尴尬一笑,随即收起笑容,不再言语。

中美会谈虽然在攻打金门的炮声中恢复了,但会谈除了更明确了各方的意图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王炳南在有一次的会谈结束后对比姆大使说:“大使阁下,你刚才的讲话使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个成语‘旧瓶装新酒’。你不能企图仅仅更换一个标签,中国就把那杯酒喝到肚里去。”

比姆苦笑着说:“王大使,美国的苦酒你无法下咽,而中国的烈性酒看来我也难接受。”

双方还得继续谈,中国人还得揪住美国人继续讲道理。

“停停打打”的炮击方式,让美国人迷惑不已。中美会谈仍在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继续,中美双方显然都愿意保持这个对话渠道,两国大使虽然以各说各话的方式交流,但谁也不愿意把会谈的大门关上。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