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炮击原定于7月25日发起,但此时,国民党有两个师将要开往金门换防。中央军委根据情况变化,决定将炮击时间推迟至27日。
7月27日凌晨,福州前线参战的三十个炮兵营,已全部进入发射阵地,做好了射击准备。
黝暗中,炮兵阵地上,大炮抬身翘起,四周是炮兵战士快速往炮膛填充炮弹的忙碌身影。
7月26日深夜,毛泽东已熄灯躺下,却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干脆翻身起床,走出房门。月光下,卫兵有些局促和拘谨地向他敬礼。
他微笑着拍拍小战士的肩膀,信步沿着曲折幽深的小径踱去。
曼妙的月光轻轻抛洒,中南海波光粼粼,这是寂静中的灵动。毛泽东依岸而立,一手叉腰,一手夹烟,衣摆微风,剪影伟岸,恰似一尊冷峻的雕塑。
听到前门火车站一声鸣笛,他收住思绪,轻轻弹灭手中烟蒂,将之碾碎,返身快速向屋里走去。
毛泽东走回房里,伸手揿亮台灯,坐在藤椅上,缓缓地点燃一支香烟,拿起叶飞报来的作战方案看了起来。
他在烟雾中伏桌提笔,给彭德怀和即将接粟裕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写信。
到了27日早晨,毛泽东的思虑终于落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为使炮击准备更加充分,决定炮击时间再推迟一步。当天,他给彭德怀、黄克诚的信中说:
德怀、克诚同志:
睡不着觉,想了一下。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彼方换防不打,不换防也不打。等彼方无理进攻,再行反攻。中东解决,要有时日,我们是有时间的,何必急呢?暂时不打,总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这个主意,你看如何?找几个同志议一议如何?政治挂帅,反复推敲,极为有益。一鼓作气往往想不周,我就往往如此,有时难免失算。你意如何?如彼来攻,等几天,考虑明白,再作攻击。以上种种,是不是算得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我战则克,较有把握呢?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个原则,必须坚持。如你同意,将此信电告叶飞,过细考虑一下,以其意见见告。
晨安!
毛泽东七月廿七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国防部彭德怀办公室,彭德怀看着信,很不理解地对总参谋长黄克诚说:“克诚,我给毛主席的信说,经过军委和福州军区讨论,拟定在七八月份调空军进福建,并准备炮轰金门、马祖,主席是批示同意了的。现在又说不着急了,好像我们反倒着急了,他又有什么考虑呢?”
黄克诚说:“也许是从国际形势考虑,谁知道,叫停就停吧。”
了解毛泽东的彭德怀说:“暂停炮轰的命令传下去,还是继续准备,他随时都可能改变主意的。”
毛泽东推迟炮击金门,很主要的原因是等待来自“远方”的一位尊神——赫鲁晓夫的造访。
1958年7月31日,“图-104”客机滑向南苑机场的候机楼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依次迎上前去。
赫鲁晓夫走出舱门,脸上的笑容凝住了。
没有红地毯,没有仪仗队,也没有拥抱,他习惯的隆重欢迎不见影子。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只是握了下手,便彼此寒暄着走进候机楼里的会客室。
陪同赫鲁晓夫的有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外交部副部长费德林等人。
“我们现在确实是出现了‘大跃进’。”坐下后,毛泽东介绍说,“农村形势很好。”
刘少奇接着说:“我们现在发愁的不是没粮食,不够吃,而是粮食多了怎么办?”
质疑中国“大跃进”的赫鲁晓夫,脸上露出一种叫中国领导人见了不舒服的怪怪的笑容:“那好办。粮食多了你们不好办,可以给我们嘛。”
不冷不热,略有微讽,一开头气氛就不佳。
毛泽东陪着赫鲁晓夫进入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请赫鲁晓夫坐下,自己也坐下了,开门见山问赫鲁晓夫:“尤金向我讲了,你们有那么个意思,建立联合舰队,但说不清楚究竟你们是出于什么考虑。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自己来了,这很好。我们欢迎,我们一起谈谈好。”
这个话题显然不是那么好“谈谈”的,因为它的缘由错综复杂,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心事。
随着国内“大跃进”的狂潮汹涌,中国的外交也开始进入到一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毛泽东1958年2月撤换周恩来的兼外长职务时,已经在酝酿外交的革命化了。但是,毛泽东当时大概也没有想到,他所积极推行的革命外交,会把一心要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苏联首脑推上一种尴尬而恼火的境地。1958年至1959年,中苏之间出现了一系列摩擦与冲突。
1958年的头几个月,中苏关系基本上还是在一种平静的气氛中度过的。毛泽东虽然不大满意周恩来推行的旨在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用陈毅取代了周恩来的外长职务,但中国的整个对外关系,包括对苏关系,总体上还是平稳的。
6月7日,毛泽东读到国防部长彭德怀5日提交的一份报告,说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4月18日写信给他,表示苏联过去援助中国建设的三个长波电台功率太小,不足以指挥其在远洋活动的潜艇,希望双方合作,在中国南方花四年时间建设一座大功率长波电台,总投资一亿卢布,苏方出资七千万,中方出资三千万,使用时间各占50%。彭德怀当即复函,主张苏方出技术及设备,由中方投资,所有权属中方,建成后双方共同使用。他没有想到,长波电台当时在苏联还是属于尖端技术一类,而苏联军方并不情愿把自己的这类技术无偿让中方拥有,他们也不理解由他们投资控股在中国建设这样一个先进的技术装置,由双方共同使用,对中国有什么不好。因此,苏联军方仍坚持自己要有控制权。
对此,毛泽东显然不能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外经贸关系中,中共中央始终认为,可以互通有无,也可以贷款或者援助,但不可以让外资介入国内建设,无论是投资或是合股,只要所有权有一点不在自己手里,都是有损国家主权的行为。为此,新中国政府成立以后,很快就将一切外资公司和企业统统搞掉了,对于在苏方要求下组建的四个合营公司也想方设法废止了,对于斯大林提议的什么由苏联出资建设菠萝罐头加工厂和橡胶种植园之类的建议,也是极端反感,一概拒绝。
现在苏联又要采取投资控股的方式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毛泽东的反应特别敏感:既然你的东西要建在中国,所有权当然必须是我的。于是,他在彭德怀的报告上明确批示:“钱一定由中国出,不能由苏方出。如苏方以高压加则不要回答,拖一时期再说。”不过,他这时似乎还没有把这件事同赫鲁晓夫的中央联系起来,只把它看成是苏联军方的一种意见,因而特别强调“此事应由两国政府签订协定”。
如果仅仅是一个长波电台的问题,毛泽东也许还不会大发脾气。但紧接着发生的共同舰队问题,就使得在主权问题上极端敏感的毛泽东马上把两件事联系起来,怀疑赫鲁晓夫在搞斯大林时代的大国沙文主义那一套了。在斯大林问题已经揭露,波匈事件已经发生,中共中央领导人已经多次直截了当地批评过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毛泽东自信已经在各国共产党人中树立起了正确的权威地位之后,苏联人居然又想出这种公然损害中国主权的主意来,这不能不让毛泽东大为恼火。
由共同舰队事件引发的这场风波,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1958年6月28日,周恩来根据国防部的建议,致信赫鲁晓夫,希望苏联能够在建造核潜艇和快艇方面为中国提供技术帮助。核潜艇的制造,又是苏联当时的一项较为尖端的技术。但在中国方面看来,既然是同志加兄弟,生产原子弹、导弹的技术都可以提供,那么提供制造核潜艇的技术也理所当然。殊不知,当年如果不是赫鲁晓夫因处境不妙而极力坚持,转让导弹、原子弹的技术本来也是难以实现的;现在再要转让核潜艇技术,就几乎是不可能了。只是由于苏联军方这时正在设想借用中国沿太平洋的海岸线,使载有核弹头的苏联潜艇能够有效地靠近美国,赫鲁晓夫仍不能不认真对待周恩来的来信。
颇感为难的赫鲁晓夫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既不用转让技术,又能满足中苏军方愿望的合作建议来。他当即要正在莫斯科述职的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中共中央转告这一提议:赫鲁晓夫同志希望与中国同志一起商量一下,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
现在,赫鲁晓夫当着毛泽东的面拉开架势讲了起来。毛泽东神色肃穆,不停地吸烟,望着赫鲁晓夫默默地听着。赫鲁晓夫搞不清毛泽东的态度,越说越得意,有点手舞足蹈:中国应该有一支强大的、装备着导弹的潜水艇舰队,装有导弹的鱼雷快艇和驱逐舰,苏联有的东西都可以给中国。对于长波电台,所有权可以是中国的,由中方投资,苏联只要在协议的基础上,有权使用这个电台来指挥自己的舰队就可以了。我的意思,是否可以根据一项协定,苏联的飞机可以在中国的机场停留加油……
见赫鲁晓夫在绕圈子,毛泽东抬手做了个断然而简洁的打住手势,不耐烦地对他说:“你讲了很长时间,还没说到正题。”
赫鲁晓夫一怔,他努力笑一笑,喘口气说:“台湾海峡紧张,美国第七舰队活动猖狂。我们愿意和你们搞个共同舰队,对付美国的第七舰队……”
早已不耐烦赫鲁晓夫遮遮掩掩的毛泽东,眼里打闪似的闪亮了一下,将手向下一顿,直抓要害:“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共同舰队?”
“嗯,嗯。”赫鲁晓夫有些支吾,做出个莫名其妙的手势说,“所谓共同嘛,就是共同商量商量的意思……”
“什么共同商量?请你说明什么叫共同舰队?”毛泽东咄咄逼人。
赫鲁晓夫忍住气说:“毛泽东同志,我们出钱给你们建立这个电台。这个电台属于谁对我们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用它同我们的潜水艇保持无线电联络。我们甚至愿意把这个电台送给你们,但是希望这个电台能尽快地建起来。我们的舰队现在正在太平洋活动,我们的主要基地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毛泽东打断说:“你们大使尤金说的是搞共同舰队。”
赫鲁晓夫辩解道:“尤金说得不对,我们没有要搞共同舰队的意思,是中国政府给苏联的信里,提出要搞核潜艇舰队。”
尤金听着既生气又害怕,当场要晕过去。
毛泽东在听李越然翻译时,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的大手忽然拍在沙发扶手上,已经愤然起身,伸手一指:“什么叫共同商量,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了?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毛泽东将手一划,划出中国海岸的弧形,愤怒中不乏讥嘲:“我们的一万多公里海岸线,你们都拿去算了!!”
陪同赫鲁晓夫参加会谈的苏联副外长兼翻译、汉学家费德林,在外交场合没有见过这种火药味那么强的争吵,用俄语对赫鲁晓夫说:“毛泽东可真动火了!”
赫鲁晓夫很窘,耸耸双肩,摊开双手,嘟哝着:“不要误解。中国同志说我们要搞共同舰队,把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搞到中国来,我听了很伤心,觉得中国同志不相信我们,对我们的政策理解不对,这触犯了我们的自尊心。”
重新坐下的毛泽东一听又恼火了,十分生气地反驳他:“什么?触犯了你们的自尊心?是谁触犯了谁的自尊心?你们提出搞共同舰队,正是触犯了我们的自尊心嘛!我得出一个结论:你们不信任中国,搞联合舰队要搞‘合作社’,这是政治问题,这是政治条件。”
赫鲁晓夫哪受过这个憋,忍不住了,也发起火来,把眼睛眯成一条缝,目光被聚光之后凝成犀利的一束,大声抗议:“我没有料想到你们会这样粗暴地理解我们。就是因为你们粗暴的理解,我才急忙赶来亲自澄清。”
毛泽东拍了桌子,声调也提高了:“谁粗暴?是你派的代表尤金,在北京向我们五次提出要搞共同舰队。当时我们理解,你们就是要搞共同舰队,否则就不给援助。我们说,我们一万年不建设海军也没有关系,你要搞共同舰队我们就不干。我们可以分工,你们去搞核潜艇舰队,我们去打游击。”
赫鲁晓夫明确地说:“现代战争条件下,打游击不行!”
毛泽东说:“不行也没有办法。你捏住中国人的鼻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赫鲁晓夫想了想,建议道:“毛泽东同志,我们能不能达成某种协议,让我们的潜水艇在你们的港口加油、修理、短期停泊,等等?”
“不行!”毛泽东断然拒绝,把手从里向外一拂,“我不想再听到这种事!”
“毛泽东同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在互相合作和后勤供应方面没有什么麻烦,可是我们这里竟连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都达不成协议!”赫鲁晓夫有些愤怒了。
毛泽东反而平静了,甚至慢悠悠地吸起了香烟。他像给赫鲁晓夫上课一样继续讲道:“英国人、日本人,还有别的许多外国人已经在我们国土上待了很久,被我们赶走了。赫鲁晓夫同志,我想最后再说一遍,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话讲到这一步,赫鲁晓夫不再抱任何希望,缓和一下气氛说:“不同意就不同意吧,我们不提这个建议了。”
似乎就此结束,他也不好下台,便又将眉毛耸了耸,暗示和提醒说:“我们今后还要打交道吧?怎么打?毛泽东同志,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误解我们呢?你是知道的,我们苏联对你们中国做出了许多援助,而且正在继续援助。1954年我到这里来,那次你们很热情,因为我把旅大港归还了中国,放弃了在新疆成立的联合股份公司的股份,这比你和斯大林所签协定规定的日期提前了二十五年,而且我们还增加了对你们的经济援助。”
“你是做了好事,可这是另一回事。”毛泽东肯定了赫鲁晓夫做的好事,用柔和的声音将援助和主权问题区分开,礼貌而不失坚定地重复一句,“是另一个问题。”
毛泽东这么一说,凝聚的乌云开始散开了。
中南海游泳池是室外游泳池,阳光照射在清澈透底的池水上,浅水泛青白,深水泛幽蓝。白瓷砖亮得耀眼。池边摆了藤椅,藤桌上有茶水和香烟。藤椅摆放的样式是准备会谈的。
8月1日,毛泽东换了游泳裤,穿一件浴衣,在池边做准备活动,等待着赫鲁晓夫。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来了,他们也将参加今天的会谈。毛、刘、邓都很能抽烟,周恩来基本不抽,偶尔拿支烟摆摆样子。毛泽东显得随便,穿一件浴衣,光脚踩着拖鞋。另外三位领导人都穿着整齐,立在池边,抽烟聊天。
“我们要学点唯物论、辩证法。”毛泽东一边吸烟,一边对环立左右的战友们说,“这里可有学问哩!客观事物复杂着呢,一切都处于运动中,一切都在变化,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毛泽东在暗示他的战友们:中苏关系也是有可能变化的。
赫鲁晓夫终于到了。双方握手寒暄了几句。他见到毛泽东光着身子穿一件浴衣,赤脚踏一双拖鞋。就这样会谈?是轻视还是亲切?他皱了皱眉。
双方在藤椅上坐下来,开始了第二次会谈。
今天谈国际形势,对形势看法双方还是有一致的地方。可也仍然有矛盾,有争吵。毛泽东、赫鲁晓夫两人的神情一会儿谈笑风生,一会儿又绷紧脸孔,尤其是赫鲁晓夫,时有不加掩饰的愠怒。
“大跃进”、人民公社谈不拢,赫鲁晓夫话锋一转,回到国际关系话题,说:“对亚洲,对东南亚,你们比我们清楚。我们对欧洲比较清楚。如果分工,我们只能考虑考虑欧洲的事情,你们可以多考虑考虑亚洲的事情。”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闹上了别扭,几乎没有一件事随声附和赫鲁晓夫,他做个手势说:“这样分工不行,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有的事你们比我们熟悉一些,但各国的事情主要还是靠本国人民去解决,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别的国家不好去干涉。”
会谈结束,毛泽东请赫鲁晓夫游泳。赫鲁晓夫赶忙走进更衣室。
不一会,赫鲁晓夫也换上了游泳裤头,两人相视而笑,一道入水游泳,互相饶有兴味地欣赏着对方的泳姿,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赫鲁晓夫游泳水平一般,只能停留在浅水区,游不出什么姿势,只是手脚乱刨,“刨”几下就沉不住气,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爬上岸,套了救生圈才重新下水。
毛泽东喜欢看赫鲁晓夫笨拙的泳姿,看过后不动声色,走到深水区下水,用蛙泳离岸,换了侧泳向浅水区冲击,肩部冲激起朵朵浪花,就像鱼雷一样向前飞进,眨眼间已游近赫鲁晓夫。
“我早就知道你是游泳能手。”赫鲁晓夫伏在救生圈上嘟哝。毛泽东微笑作答,又转身折向深水区。他的侧泳换成仰泳,游到了泳池中间。
毛泽东游得心满意足,而后靠近赫鲁晓夫,不再是官方会谈时的严肃表情,换上了个人交往的比较轻松自由的气氛聊天。
“中国人是最难同化的。”毛泽东望一眼赫鲁晓夫,意味深长地说,“过去有多少个国家想打进中国,到我们中国来。结果呢?那么多打进中国来的人,最后还是都站不住。我们现在有了七亿人,谁想征服中国人,同化中国人,那是不可能的。”
赫鲁晓夫听这段话时面无表情,他听得出毛泽东的话中之话。
聊着聊着,毛泽东的话头又严肃起来:“你不必搞什么联合舰队,你只要收回28日的建议,不要跟美国开什么最高会议,这比联合舰队更能对付美国人。我们坚决反对和那些仍然支持台湾的美帝国主义去搞什么最高级会议!”
赫鲁晓夫来北京的三天前,他建议召开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和苏联的最高级会议,这是迄今为止他要采取直接和西方大国领导人打交道这种方法的最明确的姿态。
“你也不要总想用武力去试探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性。”赫鲁晓夫对毛泽东反唇相讥。
毛泽东把话题拉到台湾问题上来:“你既然一贯支持我们解放台湾,那好嘛,我们感谢。台湾是靠美帝国主义支持才站住脚的,对待美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原则问题。”
赫鲁晓夫在毛泽东的原则面前又一次皱眉,又一次沉默地抵抗。
游了一会,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双双爬上岸来,裹上毛巾毯,舒适地斜靠在躺椅上。
赫鲁晓夫说:“三天的会谈,头一天不太愉快,有些误会,第二天双方意见基本一致,希望明天意见完全一致。”
毛泽东笑容满面,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说:“吹过一片乌云,就天晴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