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人们对镜子的主要功能向来都有共识,就是可以看到外界眼中的自己。不过,镜子也是面窗,透过它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或者,也是更重要的,镜子会促使人们做内心希望的自己。透过镜子看自己。能让我们做出更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亚瑟·比曼教授在万圣节前夕做过一个关于镜子的实验。这次的实验地点不是在大学实验室,也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选中的18个住户的家里。
当前来要糖的孩子敲开家门时,化装为住户的研究助理接待了他们。问过孩子的名字后,研究助理指向家中桌子上的糖果盘,表示每个孩子都可以拿一块糖。说完后,他就借口有事离开了房间,其实是躲起来偷偷观察孩子们背地里会不会多拿糖,而孩子们并不知道有人会在暗处看着自己。
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多拿了糖,确切地说是337%的孩子。接下来,镜子要出场了。研究人员想证实镜子是否能减少这类不诚实的行为。于是他们提前在糖果盘边摆了面镜子,使孩子拿糖果时能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影像。这时有多少孩子多拿了糖呢?只有89%。
此外,卡尔·格林教授也做了一个实验来证实个人影像的反射是否能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学期初,格林教授先调查了实验对象对乱扔垃圾的看法。过段日子后,研究人员假装让这些人到图书馆协助完成心跳实验,并提前在图书馆显眼的地方摆放了两台闭路电视。这两台闭路电视,一台会直播拍到实验对象的身影,而另一台播放的是些几何图形。当实验对象到达图书馆后,将他们分成两组,置于不同的闭赂电视环境下。
这时研究人员表示,需要在他们的手上涂些凝胶来做心跳监测。当实验对象认为监测结束后,研究人员会递给他们一张纸巾用来擦拭手上的凝胶,同时告诉他们可以从楼梯走出去。接下来才是实验的真正目的:观察有多少人会把纸巾扔在楼梯上。
结果,在闭路电视里没看到自己影像的那组受试者中,有46%的人把纸巾扔在了楼梯上。而另一组能从闭路电视中看见自己影像的人,只有24%的人乱扔纸巾。这个实验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乱丢垃圾的人能时刻从镜子里看见自己。那么他们还会这么做吗?答案是:不会。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镜子的微妙之处来说服他人按社会期望行事。例如,在合适的地方安放一面镜子,能促使孩子们真诚地对待他人。同样,发现下属在公司储藏室里顺手牵羊的,也可以借用神奇的镜子来制止偷窃。这种场合下,镜子可以代替摄像头,不仅节省了费用,还能避免让员工产生不被信任感。最重要的是能达到减少偷窃行为的效果。
如果碰到不适合放镜子的场合呢?此时,有两种做法能产生与镜子相同的效果。第一种方法是心理学家爱德华·迪纳尔发现的。那就是,事前询问人们的名字,同样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说,为孩子或员工贴上姓名标签的同时,也为规范他们的行为打下了基石。
第二种方法是由梅丽莎·贝特森教授提供的。他认为在墙上贴张印有眼睛图案的海报,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研究人员为此做过实验,他们在某公司的公共区域摆放了需要付费饮用的咖啡或茶水,同时在一旁的墙上挂上一幅画。画的内容每周更换,这周是花朵,下周就是眼睛,依次类推。实验显示,当画的是眼睛时,会为饮料付费的人数是当画改为花朵时的25倍。拾柒短缺原理:怎样做才能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为什么人们对“新可口可乐”的喜欢度比传统可口可乐高出16%,而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还是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告诉管理者若不对产品进行改进。每年将减少20万元的收入”比“若对产品进行改进,每年将增加20万的收入”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在谈判时对方总喜欢把时间拖到最后一刻?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