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培养中学生坚强自立的128个哲理故事 > 断箭

断箭

作者:姚鹏程,赵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写作关键词所向披靡、失去支柱、意志坍塌

写作论点1.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2.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心灵格言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敲起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出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坠马而死。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经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拔出了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

原来自己一直带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捡起那支断箭,沉重地说:“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心灵感悟当我们把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寄托在一件事物上时,其结果就会像故事中的儿子一样,是非常可悲的。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争取呢?看了这个故事后,相信你一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的。

文化资料库《春秋》,又称《麟经》(《麟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