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诸葛亮 > 三气周瑜得荆州

三气周瑜得荆州

作者:乾坤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赤壁兵败,曹操留下曹仁、徐晃镇守江陵,乐进镇守襄阳,自己则退回北方。从军事态势看,曹军在荆州处于战略防御,而孙刘联军则转入战略进攻。

周瑜、刘备率领联军沿长江乘胜向江陵进发,诸葛亮留在江夏,孙吴军屯驻柴桑,分别为刘备和周瑜的后援。

此刻,诸葛亮在江夏,一方面密切注视着江陵方面的战事,一方面思考着下一步的战略行动。诸葛亮认为,江夏郡绝非久留之地,它靠近孙吴,如果周瑜再拿下江陵,江夏郡正好把孙吴军分成两截,处于孙吴势力的腹心地带。孙吴是不能容下这个肉中刺的,一旦周瑜拿下荆州,孙吴军在外界压力减弱的情况下,会东西夹击拔掉这颗肉中刺。到那时候,诸葛亮等人就危险了。

然而现在又必须留在江夏,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江夏郡对于刘备发展,有着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优势。在江夏郡的西面,只有周瑜率领的三万孙吴军队与曹军作战,而孙吴的大部分军力在江夏郡的东面。诸葛亮率刘备集团主力二万多人驻扎此地,一旦向西南荆州方向发展,动作要比孙吴迅速得多。

以后的事实证明,诸葛亮先屯驻江夏,以后不失时宜地离开江夏,都是同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密切相关的。

诸葛亮以为,江夏郡绝非久留之地,它靠近东吴,如果周瑜再拿下江陵,江夏郡正好把东吴分成两截,处于东吴势力的腹心地带,东吴是不能留下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的。

然而,现在又必须留在江夏,因为在这个特殊时刻,江夏郡对于刘备的发展,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的优势。在江夏郡的西面,只有周瑜率领的三万东吴军队与曹军作战,而东吴的大部分军力在江夏郡的东面。诸葛亮率刘备三万多人驻扎在此地,一旦向西南荆州方向发展,动作要比东是迅速得多。因此,诸葛壳在谋划攻打南郡,扩大地盘。

赤壁大战,周瑜收军点将,各各记功,大犒三军,却听说刘备、诸葛亮都已移到江油屯住,不禁一惊,暗道:“如此,他必有取南郡之意。我们费了这么多力气,眼下南郡反手可得,他们却怀有不仁之心。要真让他们得去,除非我死了。”

于是亲自来到江油。见过刘备,之后问道:“豫州移兵到此,是不是有意要取南郡呢?”

这一切早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刘备依诸葛亮之计答道:“要是都督不取,我便一定要取。”

周瑜笑道:“我们东吴早就想吞并汉江之地,如今南郡可以说已在手中了,怎么会不取呢?”

刘备道:“胜负还说不定呢。守南郡的曹仁勇不可当,只怕都督难办啊。”

周瑜道:“要是我拿不下来,到时任你们去取。”

刘备道:“子敬、诸葛亮也在这里,他们可作证人,都督可不要反诲!”

鲁肃心里踌躇不定,可周瑜已经答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周瑜回到营中,开始调兵遣将。命蒋钦为先锋,徐盛、丁奉为副将,带五千精锐兵马,前去攻打南郡。谁知在城外被曹仁一战打政。

甘宁领兵击攻彝陵,被曹洪围困。周瑜亲自统兵去救,才使甘宁化险为夷。吴军遂围困南郡。

后曹仁拆开曹操临走时交给的密信观看,叫军士五更造饭,天明,大小军马尽皆离城,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军分三门而出。

周瑜见曹兵分三门而出,墙边虚插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包裹,他暗忖可能是曹兵要逃走。于是命令韩当、周泰带兵追击,亲自引人前来抢城。

周瑜率数十人进入瓮城,徐晃、陈矫埋伏在此,两边弓弩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城的,都跌入陷坑内。周瑜急勒马回时,被一箭射中左肋,翻身落马。徐晃、陈矫、牛金等将从城内杀出,周瑜被部下舍命救走。营仁、曹洪又返身杀回,吴军大败,死伤无数。

周瑜回到帐中,用铁钳子拔山箭头,将金创药敷上伤口,疼难当,饮食俱废,医生说:“此箭头上有毒,急切不能痊愈。若怒气冲激,其疮将复发。”

程普等人只好按兵不动。

曾军连日挑战,周瑜心生一计,军中尽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奏起哀乐,军土皆披麻戴孝。曹仁闻听周瑜已死的消息后,只留陈矫领少数军士守城,其余军兵尽起,杀向吴军大寨,谁知却中了埋伏,东边韩当、蒋钦,西边周泰、潘璋,南边徐盛、丁奉,北边陈武、吕蒙一齐杀来,曹兵被圈困在核心,阵势大乱,首尾不能相救,死伤无数。

曹仁、曹洪、徐晃不敢回南郡,引败残军马投襄阳大路而行。局瑜、程普收住众军,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满布,城楼上站着一将,银盔银甲,威风凛凛,大声叫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丰我家军师之命,已将南郡取了,都督休怪!”

周瑜大怒,下令攻城。城上箭如雨发,周瑜只好退兵,商议先去取襄阳,回头再来取南郡。忽然战马来报:“夏侯在襄阳,诸葛亮派人诈称夏仁求救,引夏侯出兵,却让关云长取了襄阳。”

周瑜闻之大叫一声,金疮迸裂。众将再三劝解,助于气愤的说:“我不杀掉孔明,怎么能泄我心中这口怨气,程德谋可助我攻打南郡,一定要夺回南郡。”

正说话间,鲁肃来了,周瑜对他说:“孔明欺人太甚,我要出兵攻打刘备和孔明,决一雌雄,复夺南郡,望子敬帮我。”

鲁肃说:“不可,如今与曹操对峙,尚未分出胜负,主公现攻合肥不下,孙刘两家互相吞并,倘若曹操趁机偷袭,则危险之极。而且刘备曾与曹操有些交情,如果逼的太急,刘备投靠曹操,一同来攻打东吴,可就难办了。不如让我到刘备那边走一趟,设法说服刘备,要他将这几座城还给我们,如果他不肯,再动手也不迟。”

鲁肃遂辞别了周瑜,来到了南郡。赵云说刘备同诸葛亮一同正在荆州。鲁肃便又径直来到了荆州。

到了荆州,鲁肃看到刘备的军容整齐,时期王生,心中暗暗的佩服:“孔明当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得知鲁肃来的消息后,诸葛亮打开城门,亲自出迎。

鲁肃说:“这次曹操带领了三十万的大军南下,主要的目的是在进攻刘皇叔,那是,我们东吴也出动大病,才救了刘皇叔。所有荆州八郡,应该归东吴所有,现在,你们却用计谋夺占了荆州,恐怕是于理不顺。”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为什么今天说出这样的话呢?正所谓‘物必归主’,这荆州八郡并非是东吴的领土,而是刘表的基业,刘备乃是刘表宗族兄弟,刘表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刘琦还在,刘皇叔以叔父的身份帮助侄儿管理荆州,岂不是也名正言顺。”说道这里,便让刘琦出来拜见鲁肃。

鲁肃闻言,心中吃惊,一时默默无语,待刘琦走后才说道:“刘公子在一天,刘皇叔便代管一天,倘若公子去世了,荆州就必须还给东吴。”

诸葛亮自然是很高兴的同意了。

鲁肃回去后,周瑜听了鲁肃的叙述,当下气愤的责备鲁肃说:“你又上了孔明的圈套了,刘琦年纪轻轻的,怎么会那么快死呢?他不死,东吴永远拿不到荆州。”

鲁肃说:“我看那刘琦满脸发青,已经是病入膏肓,不过半年必死。那时候再取荆州,刘备就没有什么托词了。”

果然,鲁肃的眼光不错,刘琦就在半年之后患了肺病离开了人间。

荆州雄跨东上游,由剂备占领,孙权感到卸掉了承担西线曹兵压力的担子,另一方面又在上游悬起一把时时部可能劈下来的利剑。把荆州让给刘备的担心、不甘心的情绪,时时袭扰着孙权。而在刘各方面,进攻的重点方向是从荆州向西、向北,向东进攻东吴则没有列入诸葛亮的“草庐对”议事口程。

因此,如何与东吴搞好关系,巩固联盟,让孙权对荆州不感到威胁、担心,是诸葛亮治理荆州时所考虑的问题之一。

鲁肃是东吴政权中颇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央的态度。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始终与鲁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孙刘没有刀兵相见,使请葛亮顺利地夺得了江南四郡。

正在这时,人报公子刘琦病亡。谙葛亮一面料理丧事,一面派大将前去襄阳镇守。

刘备问诸葛亮:“如今刘琦已死,东吴必来讨荆州,如何对答?”

诸葛亮说:“若有人来,我自有言对答。”

过了半月,果然人报鲁肃前来吊丧。

鲁肃意见到孔明,立刻表示:“听说刘琦不幸病故,所以周都督派我特地奔丧。”

诸葛亮心中知道鲁肃的来意,只是故意装作不知。预备尚好的酒席招待鲁肃。酒过三巡,诸葛亮始终不提归还荆州的事情,鲁肃终是忍耐不住,开口对刘备说:“以前,孔明亲自承诺,如果刘琦去世,立刻把荆州归还给东吴,现在,刘琦既然去世,就请将荆州还给东吴吧。”

刘备未及回答,请葛亮变色说道“子敬好不通理,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当今皇上之叔,岂不分茅裂土?何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弟承兄业,有何不顺?刘琦虽亡,其于、其弟犹在,尚轮不到东昊。你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县,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设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你主姓孙反要强争,且赤壁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单凭东吴主力,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江南一破,休说置二乔干铜雀台,就是公等家小,也不能保。刚才我主人没有答应,乃是以子敬为高明之士,公为什么没觉察到呢?”

一席话说得鲁肃缄口无言,过了半天才说:“孔明说得不错,只不过对我来说不大好看。要我死倒没关系,只怕弄得两家不和,倒不太好。”

诸葛亮说“曹操百万大军,我们也不害怕,何况周瑜个毛孩子,如果怕先生脸上不好看,我劝主公写个凭据,只说暂惜荆州,将来我们主公得了西川再变还东吴。”

鲁肃没办法,只好答应。

于是,刘备亲自写了凭据,鲁肃签了字,保人诸葛亮也签字画押。

鲁肃回到柴桑,见到周瑜,鲁肃把借荆州的凭据拿了出来,周瑜看后顿脚说道:“子敬中了诘葛亮的计。你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打下西川,如果十年打不下来,就十年不还,这个凭据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他们长期不还,主公怪罪起来,恐怕要连累你了。”

周瑜一番话,说的鲁肃也不由担忧了起来。

过了几天,有军士报说荆州城里人都挂了孝,刘备的夫人去世了。

周瑜喜上眉梢,对鲁肃说他有一条计策,管教刘备逃不出手掌心。

周瑜对鲁肃说:“刘备的夫人才死不久,我们主公孙权有一个妹妹,不但人长的非常漂亮,而且还有一身武艺,她的房间里面经常陈列着很多的兵器,她非要嫁一个有本领的人不可,所以到今天还是待字闺中。我们就以招刘备入赘为借口,等他到达时,就将他扣留下来作为人质,逼孔明拿荆州来还。”

周瑜和鲁肃商量妥当后,便由周瑜写了一封信,要鲁肃亲自送给孙权,征求孙权的同意。孙权对于周瑜的美人计十分赞成,便挑了一个办事最牢靠的吕范到荆州去做媒。

自从甘夫人去世后,刘备昼夜烦恼。正在这时,东吴提出与他们联姻|,要将吴主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诸葛亮看出是计,决定将计就计,让赵云护同,把刘备送过江去结亲。

由于孙夫人和吴国太不知孙权与周瑜的策谋,加上诸葛亮神算,结果弄假成真,刘备与孙夫人喜结良缘。

一计未成,周瑜又生一计,想用华堂美色将刘备留在东吴,缠住不放,渐日与诸葛亮、关、张等疏远,则荆州可图。

眼看到了年关,赵云忽然想起离开荆州时,军师给了他三个锦囊,在南徐开了一个,要他到年终开第二个,危急无路之时开第三个。于是忙拆开来看,原来如此神策。赵云当日便来见刘备,装作失惊的样子对刘备说道:“今早诸葛亮派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之恨,率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而来,情况十分危急,请主公这就回去。”

刘备于是入见孙夫人,声泪俱下,请夫人放他回荆州。孙夫人表示愿陪他回去,又怕孙权和国太那里不放,孙夫人说可以推称到江边祭祖,然后不告而去。

第二天,孙权听说刘备走了,急忙派人追赶。刘备一行一路颠簸,前有拦截,后有追赶。赵云这时拆开来第三个锦囊给刘备,刘备看了,忙到孙夫人车前哭告周瑜、孙权的阴谋,求夫人解难。

孙夫人听罢怒然说道:“我兄既然不把我当作亲骨肉,我有什么面子再要去见他。”于是,亲自出马,与赵云挡住前后四将追赶。

后面蒋钦、周泰追来,对前面四将道:“奉吴侯之命,先杀他妹,后斩刘备。”于是一同追赶,又派二将回去飞报周瑜,叫人水路去赶。

刘备等到了岸边,追兵在后尘土冲天,危急之时忽见岸边抛着篷船二十只,子龙忙引刘备、孙夫人及五百军士上船。只见船舱中走出一人,羽扇纶巾,笑道:“主公且喜,诸葛亮在此等候多时了。”

船中扮作客人的原来都是荆州水军。刘备大喜。不多时,后面四将追赶而来,诸葛亮对岸上道:“你等回去转告周郎,不要再使美人计了。”岸上乱箭射过来,船却早已开远了,四将只好呆看。

刘备与诸葛亮正行之间,忽然江声大震,周瑜亲自带水军追来,快似流星。诸葛亮教停船上岸,车马登程。

周瑜等也追上岸来,都是步行水军,只有为首官军骑马。追到黄州界首,已望见刘备车马不远。正赶之间,只听一声鼓响,山谷内一队刀手拥出,为首一大将正是关羽关云长。两军杀出,吴军大败。周瑜等溃逃,急急下得船时,却听岸上军士齐声大喊道:“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大怒道:“可再登岸决一死战!”众人忙劝住。他暗自思量道:“我计没有成功,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在船上,众将急救,却早已不省人事。

周瑜大意失荆州,幸亏孙权的度量大,不但没有责备周瑜的失算,闹出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还安慰周瑜,叫他不必生气,好好静养,等病好了再报仇雪恨不迟。

周瑜一直想着要报仇,见荆州之事一拖再延,刘备说要取西川,只是不动兵,便上书孙权派鲁肃再去催。

诸葛亮知道鲁肃这次来又是为了归还荆州之事,便让刘备等鲁肃一提到荆州之事,便只管放声大哭,自己则躲避在屏风后面,静观其变。

鲁肃到来与刘备寒暄一阵之后,果然说道:“我这次来一方面是为了看你,一方面还是为了荆州的问题。当初你借荆州,是我做的证人,现在,东吴一定要收回荆州,我不能不负责将荆州交还,请你把荆州还给东吴吧,我做为证人也好有个交代。”

鲁肃话说到这里,刘备已经放声大哭了起来。

鲁肃正感到莫名其妙,诸葛亮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一面安慰刘备,一面度鲁肃说道“西川益州刘璋是我主之弟,都是汉朝骨肉,要是去夺他的城池,怕会遭天下耻笑。若要不取,还了荆州,又无处安身,真是两难。”

刘备这时不由得又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起来,请鲁肃能再容几时。鲁肃是个宽厚的长者,见此情景,只得应允,回去禀告周瑜。

周瑜听了一跺脚,说道:“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便叫鲁肃去告诉刘备,由东吴出兵去取西川,作为孙权之妹的嫁资给他,叫刘备交还荆州。

鲁肃道:“西川那么远,取它怕是不容易啊。”

周瑜道:“子敬真是老糊涂了。你以为我真的会取了西川给他?我只是以此为借口,实际上是要取荆州,且叫刘备没有提防。我们东吴兵收西川,路过荆州时,向刘备索要钱粮,刘备一定会出城劳军,那时我们就乘势杀了他,夺取荆州,雪我心头之恨。”

鲁肃一听大喜,便又往荆州来,告之刘备。

诸葛亮早就知道鲁肃的来意,让刘备尽管门口答应。

刘备拱手称谢道:“这都是子敬好言出的力啊。雄师到来,我一定出城劳军。”

诸葛亮也道:“吴侯真是好心!”鲁肃暗喜,宴后告辞。

诸葛亮对刘备道:“这叫‘假途灭虢’之计。虚名收川,实取荆州。‘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次周瑜到来,他即便不死,也将九分无气。”

鲁肃回去后,告诉周瑜刘备、诸葛亮满口答应之事,周瑜便派甘宁做先锋,吕蒙、凌统做后盾,亲自与徐盛、丁奉领中军,出动水陆大军无万人,向荆州而来。

到了城下却不见动静。周瑜命军士叫门。忽然一声梆子响,城上军兵一齐竖起刀枪,赵云出来对周瑜道:“都督之计已被我军师识破。我家主公与刘璋皆为汉室宗亲,不能背义而夺西川。”

周瑜一听,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计策,拨马便回,早被诸葛亮四路人马围杀,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都要捉住周瑜。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又裂,坠下马来。左右急忙救上船去。

军士传话说:“刘备、诸葛亮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大怒,咬牙切齿道:“你以为我周瑜取不了西川,我发誓一定取下。”便下令催军队前进。

行到巴丘,诸葛亮已派二将领军截住水路,并让人给周瑜递来一封书信,周瑜拆开看道:“亮与公瑾自从柴桑一别,至今非常想念。听说足下要取西川,恐不可举。益州民强地险,完全能够自守。公瑾如今劳军远征,转运上万里路,要想收到全部功效,就是吴起、孙武也难以做到。曹操在赤壁一战失利,岂能不立志要随时报仇?现在足下率兵远征,倘若曹操趁虚而入,江南就会全跨。事关重大,我不能不管,请足下三思而行。”

周瑜看罢,长叹一声,叫人取来纸笔,上书吴侯。同时,把众将聚到左右,说道:“我并非不想尽忠报国,无奈天命已绝。你们好好扶佐吴侯,共成大业。”说完,昏了过去。

周瑜再次醒过来时,仰天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享年36岁。

周瑜死后,孙权遵循他的嘱托,任命鲁肃为都督,总统东吴兵马,一面发周瑜灵柩回葬。

诸葛亮在荆州,知周瑜已死,便对刘备说:“我得往江东走一趟,以吊丧为由,以安抚东吴将士之心。”

刘备道:“只怕东吴的将士会加害于先生。”

诸葛亮道:“周瑜在时我都不怕,如今还有什么好怕?”于是带上赵云等五百军士便走了。

诸葛亮到了柴桑之后,鲁肃以礼迎接他。周瑜部将都要杀诸葛亮,因看到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诸葛亮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祭酒,跪在地上,口读祭文。

诸葛亮祭完,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众将都相互说道:“人人都说公瑾与诸葛亮和不来,今天看诸葛亮的祭奠之情,恐怕是人们都说错了。”※虽然是敌人,但诸葛亮依然十分的敬重,所以,我们青少年们也应该从小培养宽阔的胸怀,学会真诚待人。

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也十分感伤,暗暗想到:“诸葛亮本来是个多情的人,而公瑾气量就过窄了,自己害了自己呀。”

鲁肃设宴款待诸葛亮,共同商议御曹之事,两家关系趋于缓和。宴罢,诸葛亮便告辞要回去了。

诸葛亮刚要下船,却见江边有个人,穿着道袍,头戴竹冠,一把抓住诸葛亮大笑道:“你气死周瑜,却又来吊孝,明明是欺负东吴没有人了嘛。”

诸葛亮一看,也不由大笑起来,原来竟是凤雏,庞统庞士元。两人携手一起登船,相互倾心交谈。,交谈中,诸葛亮知道庞统现在在东吴并不得意,便给庞统留下一封信,叮嘱道:“我想孙仲谋必不能重用你。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和我一起共同扶佐刘备。这个人宽仁厚德,一定不会辜负兄平生之所学。”

庞统答应了,和诸葛亮告别,诸葛亮回了荆州。

鲁肃在诸葛亮走后思索,刘皇叔有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来帮助,对于东吴实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他自己的本领却不如孔明的十分之一,为了东吴,应该再找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来协助自己。不由想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