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金山讲故事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同一年,作为回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
中国在见闻部分有一段文字: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二十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国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如今再看这两段结论,似乎都错了……
金山:生活中确实会有这种情况,或许人家并没有动心思,可是自己就是较劲儿,还觉得自己赢了,特别陶醉。想起老人们讲五六十年前,卖给美国人一篮子鸡蛋,其实只有上面两层,下面都是草,但是美国人很傻,不会伸手往下摸。收拾东西赶快换地方的卖鸡蛋的人就是聪明的赢家吗?
最近一对已经移民美国的夫妇,带着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回到祖国,却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对一些现象不解,问:
1.为什么街上的汽车不给行人让道?
2.为什么街上那么脏,大家还随便往地上扔东西?
3.为什么人们那么粗鲁?
4.为什么那么臭的厕所门口还有人收钱?
5.为什么人们讲话那么大声,好像在吵架呢?
6.为什么很多人不分场合抽烟?
7.为什么走到哪里总有一群人非要卖东西给自己呢?
……
我们是不是能将心中的答案告诉孩子,或者说告诉他们我们已经习惯了?
1.事实上,下雨天更糟糕,在马路边的积水旁是很危险的,因为往往汽车疾驰而过之后就是路人满身的泥水。汽车就应该给摩托车让道,摩托车应该给自行车让道,自行车应该给行人让道,为什么?因为行人的两条腿是最正常的交通工具,这样做才是“以人为本”。汽车占的空间那么大,而且都是公共空间,就应该让路。同样飞机给汽车让路,因为它占空间更大,所以到天上飞,而同理火箭只有到更高的太空中去才能翱翔。生活中过马路的行人都会给左转弯的汽车让路,即使是绿灯,因为汽车很少避让,所以只能站住让它先转弯。
2.新开通的小清河也只是一段可以参观,其他水段还是很脏。包括已经配套完成的设施,投入成本这么大,总是被弄脏、破坏,能只是怪老百姓素质低吗?国外的人也是有便宜就贪呀,关键得有相应部门管理,这就不是光靠自觉的事儿。小清河的水又脏了,究竟是谁搞的?该追究谁的责任?这才是该被关注的,而不是转移到百姓的自律上。
欧洲的司机是不会疲劳驾驶的,即使你多给他钱也不能打动他两个小时必须休息的原则。因为他说如果自己有了这种贪财心理,一旦被抓住,就会被罚得倾家荡产,所以不敢。而我们恰恰总是对“投机”很有兴趣,对实实在在的“投资”不感冒,甚至把“投机”当成一种智慧来炫耀,哪怕是算计了朋友的钱,仍会心安理得。
3.因为很多人把“粗鲁”当潇洒。
4.大家的承受力在提高,对“厕所味儿”已经很习惯了。包括繁华商业街的公共厕所总是没有水,最简单的卫生习惯——便后洗手,公共设施是不支持的。有时候还会惊讶:“这个厕所怎么没有味儿呢?”
5.因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越来越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都在随时盯着自己的“地盘”是否受到侵犯?在这种自私和强烈的占有欲之下,就会是暴躁和易怒。
6.不只是公共场合,连一些没有窗户的车里,也会有人抽烟。7.似乎每个旅游景点都是这样的。在享受风景的同时,总会在旅游的心理上刻下“被强迫”。
这对夫妇说,美国人其实很单纯,平日从不会想到会有人存心骗你。大家说话办事也是直来直去,就事论事,用不着花时间和精力说半截话,或者揣摩别人的一句话后面是否还有更深的含义。更不用说时时提防别人设圈套来坑自己。这样的生活能不让人变“笨”吗?
金山点金总之是一种行为观念的误区,把违法、违规当“能力”,把无知粗鲁当潇洒,把东施效颦当时尚……用钱锺书的话说就是:小城的摩登,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学洋人穿西装,把两个补丁也当时髦缝上了。
而此篇开头的两份报告,在时间长河中证明是两个错误的预言。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2003年世界共产生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占了半数左右。
两份预言有着令人回味的深意。在报告中,美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中国教育界的重视,因为教育者一直在嘲讽中沾沾自喜,而这种极端的行为延续到现在又是另外一种极端——对外国的教育生搬硬套,全盘抛弃我们的传统教育,大谈特谈素质教育的同时,放纵孩子沉溺于游戏世界中。
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看看英国、美国和瑞士对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是如何教育的:
幼儿在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往往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有的母亲往往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来个“包办代替”。但绝大多数英国父母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予以积极鼓励。
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父母的迁就造成的,因而特别重视在孩子幼儿时期拒绝他偏食、挑食。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接近等人见人厌的性格。三岁以上的孩子进餐时不慎弄脏了桌面,父母即会教其向旁人道歉,并立即找来抹布令其自行清理。英国父母认为,此举一可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二可帮助他学会礼貌待人。
在美国,孩子7—8个月就可坐着特制的桌子自己抓饭吃。他们不担心孩子弄脏了衣服,只是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在孩子处理日常事务上,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当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两岁孩子洗澡时,妈妈只帮孩子放好水,脱下衣服,然后孩子自己爬进澡盆,在水里玩一会就自己抹香皂,洗干净后再自己爬出澡盆。极像《小鬼当家》的主人公,自己在家洗澡,往腋下喷香水的那一幕。绝大多数十八岁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挣钱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美国小学教育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在瑞士,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出息和可耻的。所以父母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等孩子大一些了,就把他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孩子经常会被送到另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