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李洁陈雯
题记: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冒着12月的广州特有的寒气。我们约在周五的下午见面,正好是王娅没课的日子,她轻盈地为我打开家门,笑容可掬,声音特别温柔地招呼我随便坐,为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浓浓暖意。她穿着棉质的休闲衣,头发散在肩头,透着大学老师特有的知性和干练范儿。她声音清亮、透彻,不急不缓地和我讲述着生养孩子的种种酸甜。
一走进王娅家中,我立刻就被整齐地摆放在沙发上的各式娃娃所吸引,顿时觉得整个屋子充满着可爱又温馨的味道。客厅不大,积木、游戏毯……错落地排列着,大部分空间都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布置,可以看出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很高。
客厅的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茶,普洱茶、乌龙、红茶、绿茶、咖啡等,王娅细心地询问我喝哪一种,还拿出了专门冲泡的精致茶具。显然,这是一个懂得照料自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女人。
高龄生娃挺难的(你生第一个孩子时是怎样的状况?)因为念书的关系,之前在国外,回国之后我30岁才结婚,这在高校里其实是比较普遍的状况,但在同年龄层的女性中已经算是比较晚的了。婚后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是很好,需要我和先生花比较多的时间照料。而且我也算有一点小小的事业心,不想一结婚马上就成为家庭妇女,毕竟接受了这么多的教育,念了这么些年的书,所以我们就没有立刻要孩子。等后来父母身体状况稍微好一些的时候,我怀孕到宝宝出生时,就已经33岁了,算是高龄产妇。各方面比起更年轻的妈妈都会显得困难一些。在刚开始怀孕的时候,我的反应就特别大,不仅吃不下东西,还一直呕吐,体重也是起起伏伏,一度瘦了20斤不止。直到宝宝五个月的时候,妊娠反应也依然很大,吃不下睡不着的,整个人状态都不佳。也许是因为高龄生产,所以对各方面的考虑都会多很多,最担心的就是宝宝的健康,每次去医院产检做筛查的时候都很害怕,担心孩子出生之后有问题,一家人都难过,那段时间自己还经常哭,都有些轻度抑郁了。还好是先生一直陪着我、鼓励我,我才能坚持下来。现在再回想起来,那种害怕的感觉都还依然强烈,真的特别感恩我的先生、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不然就没有我可爱的女儿了。
(高龄生产,孩子的身体状况怎样?)孩子小的时候特别容易生病,抵抗力比较弱,感冒、发烧、拉肚子都是家常便饭。而且,就比如说拉肚子这件事,我和先生单是去医院化验宝宝的大便都不知道多少回了,医院的儿科医生现在都成为了我们家的朋友。其实新生儿有这些状况是很常见的,医生也经常宽慰我们,让我们放宽心,但每次孩子只要不舒服开始哭闹就会很担心。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些,怕孩子有什么意外,所以对她的这些反应都格外在意,一家人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自己照顾还是父母帮忙照顾的呢?)孩子基本上是我和先生一手带大的,父母年纪大了,能帮忙的地方也十分有限,有空的时候会帮我们做做饭什么的,但我们也不忍心让他们那么劳累。白天照料、晚上起夜,这都是特别耗时耗力的事情,我和先生轮班来做,但每个做妈妈的人都有体会,爸爸还是粗心很多,所以大部分还是我来料理,先生在旁边帮忙的状况。在高校,相比于其他单位,工作时间弹性比较大了,又基本不用坐班,已经是相对自由了,但我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安顿好孩子躺到床上都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踩在棉花上一样。生了孩子才能体会到做妈妈是多么不容易,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添了一个小生命我又多了很多新的人生体会和生命感悟,要学会感恩。
事业VS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你觉得生育孩子和自己的职业发展间的冲突大吗?)当然大了,而且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照顾宝宝是一件特别耗时耗力的事情,至少三年时间,事业上基本不会有上升的可能。我休完了大概一学期的产假时,白天要上课,要料理学生,心里还牵挂着在家的宝宝。回家之后趁着孩子睡着了,还得开始备课,熬夜是家常便饭,整个人都很疲惫,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焦虑的。而且这还只是基础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的科研任务真的就有些顾不上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候我想去图书馆看看书、写写论文,但是老觉得心里不踏实,担心宝宝在家里是哭了、闹了、不舒服了还是怎样,这可能就是做妈妈的心情吧,心疼孩子太小了。不仅整块的时间占用得多,零零散散的时间也花费得不少,总之,前几年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真是分身乏术,孩子就是“timekiller”。我有个同事,情况和我差不多,但她更严重的是,要晚上靠药物来提神备课搞科研,时间久了,身体也垮了,最后还去住院了,也是挺让人心疼的。显然,一件事情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在学术上花的时间和心思少了,那能力又怎么会有提升呢?所以,学会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方面我做得就不够好,把自己弄得很疲惫,这是我需要好好调整的地方。
生二孩是一件鸡肋事儿(现在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你有考虑再生一个孩子吗?)目前来说,如果可控我是不打算生第二个宝宝的。无论是经济因素、社会压力还是对未知的恐惧,都让我对生二孩望而却步。
在大城市生活,养育两个孩子经济压力实在是有点大。现在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不断上升,我和先生一直主张尽可能给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创造好的条件让她成长,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实在是有些难以负担。算算育儿的巨大经济成本,就会让我们不得不再多考虑一下。我和先生都是工薪阶层,也都对生活质量有要求,不想因为多生一个孩子而降低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
此外,生了二孩社会压力也会很大,我和老公现在就处于两夫妻养“四老一小”的状态。父母们年纪都大了,身体也都不是很好,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照料老人们的生活,让他们有一个相对舒适的晚年。所以,生第二个孩子,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想就好”的鸡肋事儿一件。
最重要的是,高龄产妇对未知的恐惧是十分巨大的。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一直担心她可能不健康,更何况现在的我已经37岁了呢?如果我知道生下来的宝宝一定是健康的、聪明的,我有可能尝试,但我实在没有信心去试,因为会害怕。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这种概率事件,中了就是灭顶之灾,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巨大的痛苦。况且现在的社会压力如此之大,就算他是健康的,但是智力平平,需要我们花很多的精力去培养,面临以后的生存压力,这也是得不偿失的。
(那你先生也赞同你的想法吗?)对,我和我先生的意见比较一致。其实,另一半对于要不要二孩的态度往往和他的工作性质、工作压力、工作收入各个方面的状况是高度相关的。就我们家来说,我先生和我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我们都想要过品质生活,在现有的工作收入和工作强度下,全心全意培养好一个孩子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没必要把自己弄得太疲惫。但是,我先生单位的一些女同事,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政策一出台,就在计划要二孩,她们可以休两年左右的产假,有充足的时间让她们可以陪伴孩子成长。我们都知道,3岁前的孩子是最需要花费心力的,不仅要照顾他们的身体,还得陪他们玩儿,还得玩儿出花样,这样耗费的精力就会多很多。而且,她们不用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最担心的就是高龄产妇的孩子质量问题,因为风险还是有些大,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了,但她们担心的还是比较多。
(其他家人也是这样想的吗?比如父母。)我们的父母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再多生一个孩子的,因为觉得我女儿一个人也实在是有些孤单,况且现在政策出台了,身体也还可以生,最好还是再生一个。老一辈“儿女双全”“好事成双”的思想还是比较重的。他们有时候还会跟我女儿说:“让妈妈再给你生个弟弟好不好啊?”给她灌输一些这种思想。
(那你是怎么应对父母想让你生二孩的这种状况呢?)老人家嘛,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自己都有很多兄弟姐妹,很注重兄弟情义。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为难之处,所以有效地避开找托词就好了,也不能为了这个惹老人家生气,毕竟年纪也大了。还好我先生的想法和我比较一致,要不然我真的有可能就孤立无援,被迫要生个二孩了。所以,这件事上,关键还是得看夫妻双方的意愿和态度。因为孩子还是得自己带,老一辈和我们的育儿观差太多了,这也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尽量协商就好。
一个宝宝已经是最好的礼物了(有和第一个孩子聊过关于二孩的问题吗?)有时候开玩笑的时候会提起,其实我们家的孩子还是挺想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和做伴的,一个人毕竟是有些孤单的。她经常看一些文学作品,对姐妹情还是挺期盼。我记得带她去看《冰雪奇缘》时,她看到里面爱莎、安娜两姐妹很开心地团聚时,竟然有点想哭的样子,很激动地跟我说:“妈妈,你给我也生一个妹妹吧。”我能感受到,她是不抗拒的。而且,她也4岁了,上幼儿园也有了新的小伙伴,她也渐渐能体会到陪伴、玩耍的乐趣,学会了和他人的交流与分享。现在4岁的小朋友都爱玩儿过家家的游戏,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我女儿在客厅里把娃娃摆成了一排,取了各种名字,不一会儿,她就哭着跑过来对我说:“妈妈,莉莉打我。”我问她:“莉莉是谁?”她指着其中的一个娃娃说,那就是莉莉,惹得我哭笑不得。她一个人还是需要玩伴的,所以要是家里有个新的小生命她应该也是会开心的,接受度比较高,我们家的问题其实不在我女儿的身上。
(出于为女儿的考虑你才不想要二孩的吗?)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觉得第一个孩子已经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了,我最近时常会因她不动声色的成长和变化而惊讶。每天睡觉之前,我都会给她讲故事,想让她睡得安心一点。我一直以为这就只是个讲故事的动作而已,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我女儿对着复读机在复述我给她讲过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神采飞扬的。我才意识到,原来以为只是打发睡前时间来做的一件事,却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这让我特别开心。而且,她的成长不仅是智力上的变化,情商也在发展。有一次我和我先生吵架了,我先生买了一束花,女儿兴冲冲地捧着花过来对我说:“妈妈,你别生爸爸的气了,你看,爸爸都买花了,我们都好爱你的。”听了这番话,我真的是特别感慨,没有人刻意去教她说这些,但她就学会了。在我和先生相处的过程中,女儿学会了感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真的让人感动。
说实在的,我不敢贪心再要第二个,不想因为精力上照顾不过来,而让第一个孩子有了受冷落的感觉。而且因为我第一胎是女儿,如果再给她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觉得她要照顾弟妹,以后的压力会很大,这样对她不太好。如果是哥哥妹妹的组合,我倒还愿意试一试,因为男孩子承担的多一些也是磨炼嘛。另一方面,我担心如果要了第二个孩子,事情一多,人一忙乱,就可能会经常心情不好,我特别担心自己冲孩子发脾气,毕竟她是这个家里最容易受到斥责的,我觉得这样对她特别不公平,我也会经常想一些这种问题。
做好规划,坦然应对(你认为高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呢?)女人年纪大了要孩子,最显著的就是体力可能会有些跟不上,容易累,而且也没有年轻的时候生产恢复得快。以前我是比较苗条的,生了孩子体重起起伏伏,一直都不太能恢复过来,这也真是挺让人苦恼的。但是要说起优势的话,高龄妈妈一般来说会相对理性一些,考虑的问题也会更加全面、实际,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会更长远,毕竟年纪长一些,经历多一点,还是要成熟一点。这就像是找对象,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最强调的是感觉,等过了28岁,年纪大了些的时候,找对象就会更看重物质层面的东西了。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这确实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吗?
(你认为什么时候要孩子比较合适呢?)不管女性处在什么阶段,未婚还是已婚,有了一个孩子或者想要二孩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规划,不要丢失掉自己。如果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对象的话,最好把这件事稍微放在心上,争取有个适合的可以结婚的对象。如果确定以后要有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话,宜早不宜迟。我身边多是高校老师,结婚生育普遍比较晚,大家都或多或少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以调和的矛盾。早些生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这些问题,而且身体恢复起来也相对容易很多,和孩子之间的差距也不会太大。不然你看着自己一天一天地老去,终究会离开,而孩子的生命力却越发旺盛,朝气蓬勃,对你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弱,你有时候会遗憾怎么就不能多陪她一段时间呢。
(你对打算生二孩的妈妈有什么建议吗?)对于打算要第二个宝宝的妈妈来说,一定要慎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被迫听从家人的意见压迫性的而要二孩,要考虑得全面一些。而且最好能和自己的先生做出一个大致的计划,包括孩子出生之后该怎么如何分配家务和时间,如何照料两个孩子,都协商好之后再考虑会省心不少。最好不要让年迈的父母帮忙照看孩子,因为毕竟育儿观相差比较多,这样能有效减少家庭矛盾,这也是出于对孩子、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对于职业女性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能把一个孩子全心全意地养大已经很了不起了。
后记一进入王娅的家门,我就被家里浓浓的温馨的生活气息所打动,一切布置都以孩子为中心,但又不失自己的格调与品位。我们从王娅的第一个孩子说起,谈及怀孕、生育、照顾宝宝的种种,王娅对于家庭与事业的纠结选择,与家人的机制斡旋……作为高龄妈妈的睿智和理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以及自己事业的追求,王娅都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和想法。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恐惧是她放弃生二孩的最主要原因,论及现实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她心态挺好,显得很豁然。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是现代女性追求自我意识的一个体现。
在交流中,王娅也指出了,即便在只生一个的情况下,女性在职场上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性别歧视”,收入和晋升的机会在整体上劣于男性。二孩政策出台,如果在家人的压力下,生两个孩子成为标配,女性的职场之路将会更加艰难,自己做选择也显得很奢侈了。
那么,二孩政策与高知女性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处理上的诸多关联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受到更全面的关注。若高知女性盲目跟风或在家人的压力下不情愿地生了二孩,这不仅对第一个孩子不公平,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