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猫咪家庭医学大百科 > C 耳朵的疾病

C 耳朵的疾病

作者:林政毅,陈千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耳朵发炎依部位来区别,大致分成外耳炎(外耳:外耳壳、外耳道)、中耳炎(中耳:鼓室、鼓膜、耳小骨)、内耳炎(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耳朵发炎会造成耳垢异常增加,过多的耳垢堆积在耳朵内可能会造成猫咪的听力降低。外耳炎的发生原因大多数与细菌性、霉菌性和寄生虫(耳疥虫)感染有关;食物性及过敏性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反复性、慢性耳炎的发生。中耳炎大多数是由于咽部和鼻腔发炎,经由咽鼓管而引起;此外,耳疥虫感染造成的慢性外耳炎恶化会造成鼓膜破裂,导致中耳炎形成。而当有内耳炎时,猫咪会出现斜颈、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此章节主要是介绍猫咪较常见的外耳炎,让猫奴们能够更了解猫咪耳朵的构造、耳朵发炎的原因及如何治疗。

外耳炎外耳炎是指外耳壳或外耳道的发炎反应。耳壳疾病包括撕裂或脓肿、肿瘤以及耳血肿,耳朵的肿瘤较常见的则是鳞状细胞瘤、肥大细胞瘤或耵聍腺瘤。另外,一些外耳道疾病,如细菌、酵母菌、耳疥虫的感染、过敏或肿瘤,都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的发炎反应。耳朵发炎会造成耳道红肿、狭窄,耳朵的腺体也会因发炎而分泌大量暗褐色的耳垢,造成外耳道阻塞和损害听力,更会使得耳道内潮湿、温暖,使得细菌或霉菌增长。

细菌性或霉菌性外耳炎外耳感染通常源自细菌或霉菌,症状包括摇头、搔抓耳朵和耳朵分泌物。严重且未经治疗的感染,特别是伴随严重面部皮肤炎时,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狭窄。一般来说,外耳炎的发生是因为耳道环境被改变,有利于细菌或真菌生长,在耳镜下会看到大量黑褐色或是黄绿色的耳垢,严重的甚至无法看清楚耳道内的状况。

诊断严重耳道感染的猫咪可以做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及用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

使用含抗生素或抗霉菌成分的耳药滴入耳内,1~2周后就可以有效改善耳朵发炎的状况。不建议猫奴自行用棉签清理耳朵,因为棉签会将耳垢往耳道内推,如果要清洁耳朵,可以使用清耳液有效且安全地去除耳朵表面的耳垢,或者也可以在麻醉猫咪后,将其耳道冲洗干净。

特异性(环境过敏)和食物敏感性外耳炎特异性相关的外耳炎通常会比食物过敏常见。特异性或食物性过敏的外耳炎,症状可能比其他皮肤过敏更早出现,而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只有耳朵受到影响,且通常是双侧性。此类外耳炎常会继发细菌性和酵母菌性感染。特异性过敏外耳炎特别容易引起耳血肿。

诊断感染这类外耳炎时,猫咪耳道红肿,耳内会有大量黄褐色的分泌物出现,甚至有些猫奴清完后隔天又出现一堆分泌物。而且猫咪会极度地搔抓耳朵、甩头,严重时,猫咪甩头还会听到“滋滋”的水声。

治疗严重耳道感染的猫咪可以做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及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过敏性耳炎的治疗是直接缓解继发性感染,减少发炎和移除耳内耳垢,给予局部耳药(抗生素、类固醇或是抗霉菌剂)治疗。如果是食物敏感性则需先排除过敏的食物,慢慢转换食物找出过敏食材,或是换成低过敏性的水解蛋白饮食。环境中容易造成过敏的物质,如花草、灰尘,则应尽量减少。

耳疥虫症状耳疥虫是非常小、白色、像小蜘蛛的体外寄生虫,寄生在猫咪的耳朵内,会造大量黑褐色的耳垢产生,猫咪会因为耳朵非常痒而一直搔抓。大部分感染是经由经常接触已感染耳疥虫的母猫或是其他猫咪而染上。

搔抓耳朵或是甩头的次数变得很频繁,褐色至黑色的耳垢也异常增加;有些猫奴会发现每天清理耳朵,隔天却还是会有很多耳垢出现,主要是因为耳疥虫会刺激耳朵的耵聍腺分泌耳垢。有些猫咪因为过度抓痒而造成耳朵周围、耳朵内和颈部的皮肤发炎及出血,甚至是耳血肿的形成。

诊断以耳镜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小小白色的耳疥虫在耳朵内爬行。以棉签采取少量的耳垢,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半透明像蜘蛛的耳疥虫。

治疗耳疥虫的生命周期为21天,因此一般是使用外用寄生虫药,如宠爱或心疥爽,及耳药治疗至少3~4周。家中若有其他未感染的猫咪,也需一起点外用寄生虫药,以预防耳疥虫的感染,而若全部的猫咪都感染,就得一起点耳药了!

预防避免直接接触感染的猫咪,如果家中有新进猫咪,除了要先检查外,还必须隔离至少一个月。此外,每个月定期滴体外除虫药,也可以达到预防效果。

耳血肿外耳炎或耳疥虫的感染是最常引发猫咪耳血肿发生的原因,而食物过敏性皮肤炎、耳道息肉或肿瘤是其他可能的发生原因。外耳炎或耳疥虫会造成猫咪过度瘙痒和甩头,剧烈地摇晃造成耳朵皮内出血,蓄积的血液造成耳壳肿大。耳血肿肿大的程度不一,小的直径约1厘米,大的甚至会到整个外耳壳。

诊断经由耳镜检查来确定是否为耳疥虫感染、外耳炎或耳道息肉所引发的耳血肿。如果有息肉或肿块,必须做组织病理学的采样,来确认病因。

治疗除了治疗耳血肿外,也必须治疗引发耳血肿的根本原因。给予耳药治疗外耳炎或耳疥虫14~21天,必要时也给予口服抗生素来治疗严重的感染。此外,也可以施用外科手术治疗耳血肿。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