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阳光生活 禅意心态——生活、职场中的智慧禅 > 六十五 紫罗兰浸染的田野

六十五 紫罗兰浸染的田野

作者:王超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蜷川新左卫门是一位写韵诗的诗人,也是禅的忠实的热爱者,他希望成为著名的禅师一休的门徒。一休是大德寺的住持。应该说大德寺是诗意的,青山碧水,鸟语花香,那是禅者最现成的诗。“天下名山僧占多”,自然和禅的精神是不二的,因为大自然比朝廷、比市井纯净得多。大德寺就是坐落在一片深紫罗兰浸染的田野上,所以大德寺又有一个十分诗意的名字“紫野”——紫罗兰色的田野。

就在大德寺门口,蜷川拜见了一休,下面是在寺庙门口发生的对话:

一休:“你是谁?”

蜷川:“佛教的忠实信徒。”

一休:“你从哪里来?”

蜷川:“你的地方。”

一休:“这些天来那里正发生什么?”

蜷川:“乌鸦呱呱呱,麻雀喳喳喳。”

一休:“你认为你现在在哪里?”

蜷川:“在一片深紫罗兰浸染的田野里。”

一休:“为什么?”

蜷川:“紫罗兰花,晨光青花,干红花,菊花,紫苑满天星花。”

一休:“那么它们谢了之后呢?”

蜷川:“是一片秋花盛开的田野。”

一休:“在那片田野里发生了什么?”

蜷川:“小溪流过,清风吹过。”

惊讶于蜷川禅一样的语言,一休引他进了房间并给他敬茶,然后即兴说了一首偈:

“我想款待你美味佳肴,哎!禅宗什么东西也拿不出。”

蜷川随即应对道:

“那用‘无’来款待,我的头脑本来就是空的,它是美味佳肴中的美味佳肴。”

大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学到很多了。

天真就是诗意的,这也许是诗人不落尘俗的美质,像没有污染的山泉,像没有脚印的雪野,让心灵之歌自然地流淌,一种天真的快乐,如野紫罗兰般的快乐。诗是当下的、即兴的,靠思考来写诗,那不是诗,那只是文字游戏。诗人是不惯于粉饰浮华的人,诗人没有文身,有的只是质朴纯粹的真,那正是诗人所特有的敏锐,天才般地对自然的洞察。

一旦空灵的心与自然的美相撞击,才能看到那真实的,这正是诗的成因,一种永远新鲜的体验。诗意是短暂的禅境,禅意也是当下的、即兴的,诗是瞬间的灵感、是闪电式的禅境。

禅者是另一类诗人——生命的诗人,因为他的诗是关于生命的。禅者也像诗人般地流露出孩童般的天真,只有安徒生笔下的天真的孩子才会说“我们的皇帝根本就没有穿衣服”。诗人鲍尔吉·原野问女儿鲍尔金娜:小河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小河在水里。我想,你若问一个禅师:春天在哪里?得到的回答也一定是:春天在春天里。能说出这种话来的除了小孩、诗人外,只有禅师了。

没有世故,天真最美。

盘圭大师圆寂后不久,他的一位盲人邻居对他的朋友说道:“因为我是一个瞎子,看不见别人的面孔,因此只能从对方说话的声音判断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个人对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语中听出他的嫉妒声音;也可从他对不幸者或失败者所发出的安慰语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满足感,仿佛他可从那些慰祝语中得到某些利益似的。”

“但是,”盲人继续说道,“在我所有的体会中,盘圭大师对人说话的语气始终是真诚无伪的。每当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时,我只听到快慰的声音;而当他向人一吐愁肠时,我只听到愁苦的声音。”

诗人的天真没有城府,禅者的天真有一种深度,所以诗人总是在禅院的门口徘徊。来!我们欣赏在大德寺门口,禅者与诗人的精彩的对话:

一休问:“你是谁?”

蜷川答:“佛教的忠实信徒。”

你是谁?做个自我介绍吧!通常人们会非常客气地拿出一张名片,某某公司的总裁、某某著名的作家、某某体育赛事的冠军、某某协会的理事……人们总是不失时机地、非常谦虚又非常微妙地滋润一下自己,满足一下虚荣心。我必须再一次强调,关于“自我”“虚荣”这两个概念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变得很麻木、很模糊了,但却根深蒂固地僵固在人们的头脑里。“自我”是一种癔症,“虚荣”当然是虚假的荣耀。

一休问,你是谁?蜷川非常低调,他并没有告诉一休大师说自己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知道自己,他知道在大师面前自己只是小弟,他希望成为一休的俗家弟子。他说,我只是一个佛教的忠实信徒,我希望成为你门下的人——禅宗的人。

一休问:“你从哪里来?”

蜷川答:“你的地方。”

这是一个隐喻,隐喻总是诗人和禅师的方式。你从哪里来?蜷川暗示说,和你一样,我也来自你的地方,我们都是原乡人。我们来自同一个子宫——宇宙的宫殿,我们都来自宇宙深处——那原始无为的地方。

一休问:“这些天来那里正发生什么?”

蜷川答:“乌鸦呱呱呱,麻雀喳喳喳。”

这些天来你的地方正发生什么?当然,人们的回答往往会是这样:谁家女儿嫁了富翁;谁的老婆跟人跑了;谁家昨夜死了人;菜市场的物价又上涨了;邻家的母猫生了一窝崽……当然,你没那么俗气,也没那么无聊,你关心的总是重大的事件:我们的总统又去哪里访问了;哪个国家又发射了某种导弹或航天器;哪个足球队赢得世界杯;新的医改出台了……

禅不关心外界的事情,禅不关心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禅不是过去时,禅当然也没有将来时,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到来。禅是现在进行时,禅只关心正在发生的;禅只关心此时此刻在真实的存在里,正在发生的,那是唯一真实的事件。所以,蜷川回答,你听!此时此刻,在这深紫罗兰浸染的田野,乌鸦呱呱呱,麻雀喳喳喳。你看!紫罗兰花,晨光青花,干红花,菊花,紫苑满天星花……

诗人和整个存在融为一体,这正是当下正发生的最伟大的事情。

一休:“那么它们谢了之后呢?”

蜷川:“是宫城野——一片秋花盛开的田野。”

一休:“在那片田野里发生了什么?”

蜷川:“小溪流过,清风吹过。”

花开、花谢,花谢、花又开。春花谢了,秋花又开;秋花谢了,来年春暖花又开。没有什么区别,清晨,太阳升起;黄昏,太阳落下,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我们出生,我们死亡;我们死亡,我们出生,也没有什么区别。

蜷川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诗人,在寺庙的门口,蜷川并没有把尘俗的东西带入。他没有污染大德寺的风光——一片深紫罗兰浸染的田野——紫色的田野。

惊讶于蜷川禅一样的语言,一休引他进了房间并给他敬茶,然后即兴说了一首偈:

“我想款待你美味佳肴,哎!禅宗什么东西也拿不出。”

蜷川随即应对道:“那用‘无’来款待,我的头脑就是本来的空,它是美味佳肴中的美味佳肴。”

一休说,禅宗什么东西也拿不出来,“空”是禅者款待来宾唯一的菜肴。自我、我执就是束缚;无我、空就是解放、自由。所以蜷川答道,那用空无来款待我的,正是我来自本性里的芬芳,那就是美味佳肴中的美味佳肴。茶禅一味,喝禅宗的茶,你会醉的,那是生命的滋味。

大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学到很多了。

蜷川希望成为一休的弟子,在大德寺门口发生的对话是一场面试,无疑大师是满意的。大学招生是要考试的,但寺庙没有,寺庙的门槛很低。所以据我所知,现今,寺院里的和尚大多数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基本是盗版的,因为他们很少参禅!

1409年的一天,16岁的一休看到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脸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首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

一休29岁时,有一次大德寺举行盛大法会,僧侣们极度奢华,身着光彩夺目的袈裟前往,唯有一休足踏草履、身披墨染法衣。此举令师父华叟感叹不已,说“虽云疯狂,但乃赤子”。这一行动也表明一休不甘与庸俗同流。他曾以诗言志,“破烂衫里盛清风”,“身贫道不贫”。

1428年,师父华叟病故。一休的师兄养叟,立即在大德寺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禅堂,并自称是华叟的继承人。一休十分厌恶这一行径,认为这既不符合师父本意,且违背纯洁信仰。于是他脱离大德寺,云游四方。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僧尼们,他们念的是哪一门的经,可不要盯着香客口袋里的钱;我们也看看现在的香客们,他们拜的是哪一门的佛,求官、求财、求子……佛门毕竟空,禅拿什么来满足你。

而对于禅门外的诗人蜷川来说,对禅有这么深刻的理解实属不易,一休大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学到很多了。能理解禅,并认同禅,实属不易啊。

禅,很深、很内在。更多的人只是鹦鹉学舌,附庸风雅。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