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阳光生活 禅意心态——生活、职场中的智慧禅 > 四十一 白居易问禅

四十一 白居易问禅

作者:王超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唐代鸟窠道林禅师9岁出家,初随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后学参禅,参谒径山国一禅师得法,并成了他的法嗣。

南归后,道林见杭州秦望山松林繁茂,盘曲如盖,便住在树上,人们遂称他为“鸟窠禅师”。

元和十五年,大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白居易对禅宗非常推崇,听说高僧鸟窠住在秦望山上,非常高兴,决定抽空上山探问禅法。

一天,白居易上山后,望着高悬空中的草舍,十分紧张,不由得感慨:“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哪!”

鸟窠禅师回答说:“我看大人的住处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身为要员,镇守江山,有何危险可言?”

鸟窠禅师回答说:“欲望之火熊熊燃烧,人生无常,尘世如同火宅,你陷入情识知解而不能自拔,怎么不危险呢?”

白居易若有所思,又换了个话题,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讥笑说:“这话连三岁小孩都知道。”

鸟窠禅师说:“虽然三岁小孩都知道,但八十岁老翁却未必能做到。”

白居易默然,施礼而退。

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禅宗讲究言出法随,反对空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是老幼皆知极为平常的道理,但八十岁老翁虽阅历不浅,未必能做到。这番禅语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尤为重要。有些人在平日的生活里,虽然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涵养,但“我念(私心)”并未根除,当涉及个人利益的重大事情时,掩藏着或压抑着的私心就会显露出来,那平日看来不错的道德涵养就会被无情抛掉,并表现出令人失望的行为。

大贪官成克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是:“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但他天天却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当他搂着情妇睡觉时,可曾想过始终在水深火热中苦苦煎熬的广西民众——他的衣食父母。如果那些贪官污吏有那么一点点的智商、一点点的良知,应该知道是谁养育了他们。另一巨贪胡长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但价值500多万的真金白银照收不误,毫不迟疑。深圳市长许宗衡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可最终他也因腐败而落马。举不胜举!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啊,可不要吃白饭啊!

北宗神秀对戒定慧的解释是:“戒”是“诸恶不作”,“慧”是“诸善奉行”,皆是对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只有“自净其意”的“定”,才是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针对此说,慧能提出:“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

很多大贪官满嘴的清正廉洁,却阳奉阴违,我听说,有位市长前一天还在大会上教育属下严于律己、洁身自爱,第禅析:

二天就因为腐败问题而锒铛入狱。所有的事情,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内在情感的真实流露,都是美好的。否则,如果你的思想不是发自内心,而是社会强加于你的,你必须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做表面文章,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致,必然是丑态百出。所有的关系,亲情友情、上下级、同事之间,若是出于真善本心,才是美好的。否则,只能是表面的、温温的、不痛不痒的,一种交际式的关系。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