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每天学点实用口才学 > 对朋友的秘密守口如瓶

对朋友的秘密守口如瓶

作者:赵雅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古时候,有个小国的使者到相邻的大国朝见,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非常精致,皇帝高兴极了。

可是这小国的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但没有发现任何区别,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禀呢。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耳朵,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回答:“答案正确。”

第一个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掉出来,这是指这个金人听事却不记事;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出来,就是说这个金人听事后就随意传播出去;而最后那个金人,稻草却掉进了肚子里,说明他把事情保守得很好,不会轻易向他人宣扬。我们做人也应该是这样,只有保守秘密不传闲话的人才最有人缘。

美国人交朋友有不少准则,而交友的第一条准则是“为朋友保守秘密”。乍一听,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别的,偏偏把“为朋友保守秘密”定为第一准则呢?

秘密,是任何人都有的。一个孩子长到十来岁,自我意识增强了,他就开始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别人保密,即使是对最亲近的父母也不例外。可是,对自己的好朋友,他却可以敞开胸怀,交出自己的秘密。但是,他要求朋友为他保密,不然,以后他就再也不会把秘密告诉对方了。这种要求朋友保密的愿望,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

每个人总有一些属于个人隐私的东西,既然是“隐私”,就不会广为人知,有的就只能在挚友之间“你知、我知”。

隐私权在西方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公民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比如,自己的私生活,一般不会让朋友过问;自己的财产,也不会轻易向朋友公开;除非受到邀请,否则是不会随便去朋友家中“串门儿”的……

事实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早已有之,古代圣贤大儒均视其为人性的基本部分,对其极为尊重。

汉朝的张敞是一个高官,更是一个情种。他与妻子非常恩爱,还常常为妻子画眉,一时在京师长安传为佳话。但有伪道学家以“有伤风化”为由,向皇帝告了御状,想让皇帝摘下“道德败坏”的张敞的乌纱帽,以“匡正世风”。但皇帝并不听伪道学家的使唤,他不仅未责怪张敞,反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画眉是夫妻间的事,我管不着。夫妻间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儿,我也去管吗?”

有的人每当遇上些伤心事,譬如涉及家庭纠纷、生理缺陷和个人安危之类的“隐私”,一个人闷在心里实在很不舒服,往往希望能在挚友面前倾诉,但倾吐的秘密不希望让其他人知道。

因此,只有为朋友保守秘密、守口如瓶,才能得到朋友的信赖,友谊才能不断加深。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