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坎卦
--君子宁陷,不改气节“原文”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字词意”
坎:是陷阱的意思,在此处象征环境的艰难险阻。
习:是鸟重复地叫,有重的含义;习坎:是重重险难的意思。
洊(jian):古同“荐”,再次;屡次的意思;洊至:是接连一再来到的意思。
坎坎:是前临是险,后倚有险的意思。
窞(dan):是深坑的意思。
樽:是酒器;簋(gui):是装谷物的竹盘;缶:是没有文饰朴素的瓦器。
约:是勤俭的意思;牖(you):是窗户的意思。
际:是两墙相合的界线,有相合相亲的含义。
祗(zhi):是敬慎的意思。
徽:是三股的绳;纆(mo):是两股的绳。
“释义”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这一卦上下卦都是坎卦,一阳陷在二阴中,而且两个重叠,象征重重的险难,然而在重重险难中,才能显示出人性的光辉,这种超越重重险难,意志坚定而不退缩的刚毅行为,是崇高的。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坎卦的形象,与古字的水相似,而水德性质,正如孟子所说:“不流满坑穴,不会再往前流。”所以,不论前方有多少障阻,流水决不违背这一本性,坚定的信守。所以,“卦辞”说“有孚”,以启示无论经过多少险难,也不可以丧失了诚信。“维心亨”,是说“九二”“九五”都阳刚得中,具备刚毅中庸的德性,不论前面有任何险难,心中也能够豁然贯通。“行有尚”,是说“九二”与“九五”,以刚中的德性,前进必然会成功。天高得不能升上去,地是以山河丘陵为险阻,王公效法天地,设置人为的险阻,以巩固国防,可见险难因时制宜的效用。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坎卦是水,这一卦由两个水重叠;所以说水一再到来,不分昼夜,滚滚而流。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片刻不可停顿,不断进修自己的德性学业,熟习教化他人的方法,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境界。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六”柔弱,在坎卦重重险难的最下方,是陷中的陷,亦即陷的最底层,无法脱身,所以凶险。《象传》说:到这种地步,已经失去脱险的方法,凶险到了极点。这一爻,告诫不可深陷于险中,以致不能自拔。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九二”也在艰难中前方又有险阻,不过,“九二”阳刚得中,虽然不能完全克服险难,但所求不大时,仍然可以达到目的。《象传》说:这是由于还在危险中,没有脱离的缘故。这一爻,告诫在险难中,不可操之过急,应逐步设法脱险。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六三”阴柔,不正不中,而且夹上下两个坎卦的中间,进退皆险,处境既险,且倚赖奸险之人,是入于险地,已经陷人危险的深处,任何行动,都不会有用。所以《象传》说:终久都不会成功。这一爻,告诫在重重险难中,不可妄动,应先求自保以待变。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六四”接近尊位的“九五”,本来君臣之间的分际,非常严格,但在险难的时刻,刚强的君与柔顺的臣,就不能不省去一切繁文缛节,而以诚意代替了。就像一樽酒、一盘饭,再用朴素的瓦器陪衬、不经由正门,由窗户将简单的食物送给君王。正门是正当出入的场所,窗户使光明进入;亦即不经由正规的程序,以见微知著的方法,启发君王的明智;这样,才能度过险难,终于没有灾祸。《象传》说:这是刚与柔能够坦诚的来往,合作无间的缘故。这一爻,说明险难中,应不拘泥于常规。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九五”在上卦“坎”的中央,水还在流入,没有溢出,还不能脱险。但“九五”阳刚中正,而且在尊位,无论德性与地位,都是以拯救天下的艰难为己任;而且,“九五”已在接近坎卦结束的位置,相当流入坎中的水。已到达平面,不久即可溢出,亦即脱险,所以无咎。
《象传》说:“九五”虽然得中,但还不够大。这一爻,说明虽然有希望脱险,也应把握最有利的时机。
上六: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上六”、阴柔,在坎卦的终极,就像用绳索重重束缚,放置在荆棘丛中,三年都不能走出,所以凶险。《象传》说:这是“上六”违背了道理。这一爻告诫,在险难轻举妄动,愈陷愈深,就无以自拔了。
“总结”
坎卦,阐释突破艰险的原则。当我们身处绝境之时,心态不能过分沉闷多虑,否则会像陷入深渊之水,不可自拔。更不可轻举妄动,应先求自保以待变。须知,环境越是艰险,就越能表现出人性的光辉。
君子宁陷,不改气节苏武,字子卿,武帝时承袭父亲之职为郎,后被提拔为移中厩监,公元前100拜为中郎将。当时匈奴政权发生变化,且鞮单于即位。他害怕受到汉王朝的打击,就主动请和。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就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匈奴想趁机拉拢苏武叛汉投降,于是,就派苏武的昔日好友卫律前来劝降。
卫律说:“苏兄,你如今深陷险境,何不学学我卫律,弃暗投明呢?想当年我背弃朝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兄,倘若今日投降,明日不也就像我这样飞黄腾达了嘛。你又何苦作践自己,吃尽苦头呢?”
苏武毫无反应。卫律又接着说:“倘若你今天顺应了下来,你我还是好兄弟。如果你执意不改的话,恐怕我也爱莫能助了,你好好考虑吧。”
苏武听罢,破口大骂道:“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盛怒之下就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此时,正是冬季寒冷的时节,外面飘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单于见折磨他也无济于事,就痛下狠心把他发配到了北海,即今天的今贝加尔湖一带,去放羊,临行时单于对苏武说:“君若回来,除非等公羊生了小羊。”
试问,普天之下,哪有公羊会生小羊的道理呢,单于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要把苏武长期监禁起来。
北海乃苦寒之地,借用柳宗元的一首诗形容,那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这茫茫雪原里,唯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他每天都拄着这根符节,白天用它来放羊,晚上就抱着它入睡。久而久之,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就这样,苏武在北海苦熬了五六年的光景。直到有一天,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了。那年的冬天,丁令人又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再次陷入了穷困。
公元前85年,匈奴单于死了,匈奴再次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就再次派使者来求和。当时,汉武帝已驾崩,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求单于放回苏武,匈奴则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
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我大汉皇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罢,立刻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在历经十九年的折磨之后,终于在公元前81年,回到了长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屯卦--天道草昧,不懈者胜“原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字词意”
屯:原意是草木萌芽于地,有生的开始的含义。草木萌芽,充满生机,又有充满、充实的意思。另外,草木萌芽的过程,相当艰难,也有艰难、停止的意义。
磐:是大石;磐桓:比喻前进不得,踌躇的意思。
邅(zhan)如:是难行不进的意思。
乘马“是四匹并列的马;”班是行动不一致。
字:依据《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等而字。”亦即,古时男子成年戴冠,女子出嫁用簪将发束起,这时,于本名以外,再起一字(号),以便于别人称呼,不必直呼姓名,因而,女子出嫁说是“字”。例外,古代没有出嫁,也被说成“字”。但是,在此处,字应当作怀孕解。
虞:是古代管理山林的官名。
禽:同擒,当猎物解。
吝:是惜、恨、耻的意思。
涟:是落泪的意思。
“释义”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象征生的开始、充满与艰难。天地的生机,酝酿于冬季,草木萌芽,开始于寒冬,但却生气蓬勃,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祥和的,纯正的,创世了生-命。所以说,屯卦也具备创始、亨通、祥和、坚贞,亦即“元、亨、利、贞”四种德行。然而,草木刚刚萌芽,非常脆弱,仍然不能利用,也没有用处;因而“勿用”,不可轻举妄动。由于,当草木萌芽之后,就坚定的成长,冬去春来,从此茁壮发展,前途不可限量。以人事比拟,只要锲而不舍地继续奋发进取,就有奠定公侯基础的有利条件,所以说“有攸往,利建侯”。
因为,屯卦最下方开始的“初九”,是在一群阴爻的下方,为这一卦的主爻,只要毅然前进,就希望无穷。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屯卦,下卦的震,是坤最下方的阴爻,变成阳爻,为阴阳刚开始相爻的形象;上卦坎,是险难的形象。因而,全卦象征刚与柔开始相爻,发生创始时期的艰难现象。然而,想要“大亨”,畅行无阻,就必须“贞”,坚定纯正的初衷。
“震”象征雷,“坎”象征雨,雷雨一旦行动,遍地大水满盈,象征这是天地初创,尚且杂乱无章的苦难时期。以人事比拟,这虽然是适宜创建公侯基业的有利时期,但也不安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是织布时理顾纱线的意思,用以比喻策画经营。以此比拟人事,君子应肩负起策画经营建立秩序的责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初九”阳爻,但在最下方开始的位置;因而,虽然刚健,却处于困顿的苦难状态。不过,下卦“震”,有动的作用,“初九”又与上卦的“六四”,阴阳相应,当然会奋发前进。然而,“六四”在上卦“坎”亦即陷、险的最下方,是危险的陷阶,以致“磐桓”,不得不踌躇。虽然如此,但“初九”阳爻阳位得正,态度坚贞,仍然有利。所以《象传》说:虽然踌躇,但志向、行为纯正,只要不高高在上,能够与基层群众亲近,就可以大得民心,获得拥戴。
这一爻,说明草创苦难的初期,虽然使人踌躇,但也正是建功立业大有为的时期;正当即有利。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阴爻阴位,而且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又与上卦的“九五”,阴阳“相应”,应当结为夫妻。不料“六二”又恰好在阳刚的“初九”上方,非常接近,以致“屯如邅如”,进退两难了。就像并列的四匹乘马,脚步不一致,难以顺利前进。又象征“初九”强横,肋迫“六二”下嫁,但“六二”贞烈,等待十年之久,才摆脱“初九”的纠缠,终于与相应的“九五”结合。《象传》说:“六二”的困难,是位于阳刚的“初九”的近上方。十年才嫁,这是反常的现象。这一爻的含义,说明在艰难的困境中,必须意志坚定,不为威武所屈,不被反常的现象动摇。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三”阴爻阳位,因而不满,想要妄动。但“六三”既不正,也不中,又与“上六”同是阴爻,也不相应,轻率冒进,必然陷入困境。以打猎追逐“鹿”来比拟。如果没有管理山林的人向导,就不免会迷失在林中了。因而,君子应当机警,不如舍弃,如果贸然前往,就会有迷失被困在林中的耻辱了!《象传》说:追鹿没有向导,是盲目地追逐猎物。君子应当舍弃,前往会无路可走。这一爻,说明应当知机,明辨取舍,不可盲目行动。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阴爻,原本与下卦的“初九”阴阳相应;但是,却与上卦的“九五”过于接近,由于“九五”“初九”相互牵制,从而使得“六四”摇摆不定,犹如脚步不一致的四匹乘马,进退两难。然而,“六四”已然注定了和“九五”非常接近,因此,只能向前追求,这样就能够相互结合,大吉大利。《象传》说:向前追求,状况才能够明朗。或者向前追求,才是贤明的态度。这一爻,说明当进退两难,抉择时困难,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唯有结合同志,向前追求,才能使状况明朗化。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九五”中正,又在最尊贵的“五”位;然而,却陷在上卦“坎”的险陷的正中央,以致行动困难。“九五”本来与“六二”阴阳相应;可是“六二”阴柔,没有力量给予应援,不足以解围。何况阴阳的“初九”,又在最基层受到拥护。以致“九五”被困重阴中,孤立无援。所以“屯其膏”,纵然有能力,也难以施展。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是小事,保持纯正,还会吉祥;如果是大事,即或保持纯正,也难免凶险。《象传》说:在这种状况下,纵然要施展抱负,前途也未必光明。这一爻,说明在孤立无援时,应当退守自保,不可逞强冒进。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上六”阴柔,却上升到极点,已经是日暮途穷的时刻。与下卦的“六三”,同属阴爻,不能获得应援,以致陷于进无可取,退无可守的绝境;因而忧惧,血泪涟涟。《象传》说:在这种状况下,又怎么能长久呢。
“总结”
屯卦,阐释天地草创,接下来的,是秩序尚未建立、混乱不安的苦难时期,但也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当此草创时刻,危机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努力奋进,就会如同破土待发的萌芽,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列子汤问》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第二天,早晨,愚公就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
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这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的行为,看似愚蠢,其实却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肯狠下心来,不要被创业之初的困难所吓倒,然后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中国有句古话,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