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易经 > 第五章 兑宫八卦

第五章 兑宫八卦

作者:红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贵妃不待宣召,到翠华西阁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见唐玄宗不承认,便话题一转,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说得玄宗一时语塞。而杨贵妃则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说:“这里乱七八糟,床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为何欢睡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她竟然说,妾要留在这里,等唐玄宗上朝回来。

唐玄宗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杨贵妃见他只是闷在床上装睡,便故意撒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而去,回娘家去了。

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便派侍使想把她接回宫中,然而,却遭到了杨贵妃接二连三的拒绝。最后,杨贵妃开出条件来,那就是让玄宗皇上彻底断绝与梅妃的往来。玄宗无计可施,只得应允。于是,杨贵妃才姗姗回到宫中。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梅妃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由此,而引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惶逃至马嵬驿。当时,军士哗变,誓要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和祸国殃民的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一代红颜落了个悲惨的下场,实在可悲!可叹!

8.小过卦--过犹不及,庸而持之“原文”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字词义”

过:是过度的意思。

祖:本意是指祖父,在当亡父的意思。

妣(bi):原意亡故的母亲,有时未亡之母亦称“妣”。

戕(qiang):是杀害的意思。《左传传公十八年》的记事中说:“本国的臣杀害君,称作弑;他国的人杀害君,称作戕。”

弋(yi):是带绳的箭,射出后可以拉回。

离:与“罹”相同,是罹难的意思。

亢:是高亢的意思。

“释义”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这一卦,与中孚卦的阴阳相反,彼此是“错卦”,过度因为自信,自信容易过度,相互交错。《序卦传》说:“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亦即行动就难免会过度。此卦,有四个阴爻,二个阳爻,是阴过度的形象;阳大阴小,所以是“小过”。一说,小过是阴爻错过,不能相遇,不是过度的意思;相反的,“爻辞”中通过的意思,而“大象”则清楚地解释成是阴爻过度,其本身有亨通的含意,但必须固守正道,对小事可以,大事则不可以过度。又,这一卦的卦形,中间的二个阳爻。是鸟身,上下的阴爻,是翅膀,与鸟飞形象相似,而且,前一卦的“中孚”是孵化的意思,这一卦的鸟,已经孵化。就像鸟飞过,只留下叫的声音,不会发生作用;又像鸟不宜往上飞,要往下飞,才能找到栖息的地方。亦即在小有过度的时刻,不可以好高骛远,应当务实,才会大吉大利。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小过”,是说小事可以亨通。亦即,阴爻通过,可以达到愿望。所以亨通。但要想通过,必须坚守正道,行动能够因为适当的时机,才能有利。这一卦,上下卦都是柔爻在中位,所以,小事吉利。又因为两个刚爻,“九四”不正,“九三”不中,所以,大事不可以。这一卦又有飞鸟的形象,飞鸟只留下声音,不能发生作用,更不宜向上飞,应当往下飞;因为往上飞,逆行困难,由上而下,则顺当,所以大吉。亦即在行为小有过度时,朝向积极方向,会有危险,在消极方向,才能顺利。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这一卦,下卦“艮”是山,上卦“震”是雷,在山上有雷,雷声必然过小,所以,是小有过度的形象。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行动应稍过于恭顺,服丧稍过于哀伤,用度应稍过于俭约。亦即在消极行为方面,就当克己,但也不可以过分。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初六”阴柔,与上卦的“九四”相应,因而一心想飞,但好高骛远,不知收敛,当然凶险。所以《象传》说:无可奈何,不可救药。这一爻,告诫应知收敛,不可好高骛远。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由于“二”与“五”相应,“六二”因而顺利升进,但应当相应的五位,却不是阳爻,而是阴爻,所以说,错过了祖父,遇到祖母;不能到达君王面前,遇到了臣。然而,虽然没有遇到所期望的应援,但仍然可以得到协助,所以无咎。《象传》说:与“二”相应的,本来是“五”,虽然是不相应的阴爻,但也不可以错过。这一爻,说明在消极方面,稍为过度,虽然不能发挥积极的功用,但仍然有益。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九三”阳刚得正,是刚直的君子,所以勇往直前。但与“九三”相应的“上六”,却是阴柔的小人,如果“九三”谨慎不过分,就可以防止;如果屈从,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象传》说:这是多么大的凶险。这一爻,强调过与敛的分际,应当明辨。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九四”刚爻柔位,刚而兼柔,不会逞强,所以无咎。“九四”与“初六”相应,“初六”是阴柔小人,一心想侥幸高升;但“九四”刚柔并济,不会过分,虽然相遇,仍然可以相安无事。如果嫉恶如仇,要积极地扼阻,就有危险,不可不警惕;更不可永远固执自己的正义,应当跟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象传}说:“九四”处在与“初六”相应的不当地位,不能不相遇,但“九四”刚爻阴位,不会用强,如果是阴爻阴位,也许就会处置过当。但采取积极的态度,会有危险,必须戒惕。这一爻说明刚与柔、过与敛,必须因应变通,不可固执。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六五”在君位,但阴爻力弱,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从事积极的事业,所以说密云不雨。云属于阴,西是阴的方位,“六五”阴爻阴位,因而用“密云”、“西郊”比喻。于是,这一君王,拿着绳箭,钻于穴中,将与其相应的“六二”捉来,辅佐自己。穴属于阴,“六二”是阴爻,所以,说在穴。这一爻,虽然没有占断吉凶,但“六五”与“六二”两个阴爻在一起,明显的不足以成事。《象传》说:已经过高了。阳下降,阴上升,阴阳交合,才会落雨,但“六五”阴过高,不能与阳相遇,所以不下雨。这一爻,告诫过度强求不足以成大事。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上六”是阴柔的小人,也是这一阴过盛的极点,没有遇到任何阻挡,以致飞升过度,终于触及法网;就像鸟飞到天上,没有安身的地方,遭到被射杀的凶险。“上”与“初”杀相当于鸟的巽,所以是用飞鸟比喻。因而,说是天灾,实际上却是自找人祸。《象传》说:这是小人升得过高,已经到尽头的缘故。这一爻,告诫极端过度,必然招致灾祸。

“总结”

小过卦,阐释过与敛的道理。凡事必有两面性,有信心固然是好事,但是,过于自信,就是自负,这样容易在主观判断上有所偏差,行动上过于急躁;内敛的优点是谨慎,但是,过于谨慎则容易造成缺乏魄力,胆小怕事,对突发其来的事件不能妥善解决。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认真克服反应过激和行为过度的倾向。要面对现实,考虑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局限,不过分去做超能力、超负荷范围的风险事。只要小心谨慎,为自己确立一个基本行为准则,可以少犯或不犯过错。

过犹不及,庸而持之《论语先进》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段话揭示出了一个道理:过犹不及。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既不能锋芒毕露,也不可含而不露,一切都应以中庸之道作为法则。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庸往往被解释成了平庸,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是天地之根本。那么,什么是“中”呢?文中进而解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换句话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即是“中”。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其实,这句话折射出来的光芒,正是中庸之道的人生大智慧。

据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叫雍的人,自幼善于观察,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上,便可判断出他的心理活动,几乎准确无误,因此很有名气。

一天,他在街上散步,忽然指着一个人说:“他是个小偷,快抓住他。”人们听了,一拥而上,抓住那人,把他送到官府一审问,果然是个小偷。大夫荀林父问雍:“你走在街上,并没有看见那个人偷东西,怎么断定他是个小偷呢?”

雍回答说:“那个人在街上来回走了好长时间,并不像买卖人,于是引起了我的注意。不久我发现,他一看见人们卖的好东西,就面露贪婪之色,总想占为己有,转来转去,恋恋不舍。当卖东西的人警觉地看他时,他很不自在,举止尴尬。他看见我一直在注意他,便表现出害怕、恐惧的样子,很想立即甩掉我。因此我判断,他肯定是个小偷。”

荀林父听了,心中十分佩服。

不久,晋国遇到了荒年,粮食颗粒无收,农民生活极为贫困。很多人因为缺吃少用,被迫当了强盗,一时间偷盗抢劫频频发生。

官府多次派人四处捕捉盗贼,虽用尽酷刑,也不能禁止偷盗的发生。面对偷盗的日趋猖獗,官府毫无办法。这时有人推荐雍说:“郤雍善于察言观色,可任用他来捕捉盗贼。”

当时大夫羊舌职听说朝廷要让郤雍当巡警队长,非常遗憾地对手下人说:“让郤雍来捕捉盗贼,确实很有功效。但郤雍过于聪明认真,很快便有大批盗贼被捕,这必然会引起更多盗贼的痛恨。而且只靠郤雍一个人来捕盗,纵使他再有本事,也不会抓尽盗贼,郤雍不久必死无疑!”他手下的人听了,半信半疑。不到三天,果然传来郤雍在郊外抓贼时被杀的消息。

郤雍死,再次告诫了我们,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当然,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倡导中庸之道的目的,并非是让大家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而是希望大家在行为处事的时候,能够避开激进的冲动,又能很好地调动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