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73]天道宁论:天理如何评说呢!
[74]蜉蝣一梦:言人生短暂。如蜉蝣朝生夕死,似梦幻梦醒即逝。蜉蝣,昆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
[75]“生意”三句:像那毫无生机的枯枝,已无意于尘世俗事。前二句典出东晋殷仲文事,参见第二出注释[46]。等闲,寻常;平常。
[76]“当日里”二句:言从前的仕宦生涯就像春天林子里的啼鸟是那样一次次的变化着,今后到寺中出家后听到秋蝉的鸣叫只会更加悲凉。迁次,古时指依次提升官职。
[77]生花铁树:开花的铁树。铁树,植物名。苏铁的通称。一种常绿乔木。叶聚生于茎的顶端,花不常开。宋黄庭坚《采桑子·赠黄中行》词:“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78]“迤逗”句:言拖累阿黎树叶落了。迤逗,连累;拖累。阿黎,也作“阿梨”。即波斯皂荚。
[79]轮回诸苦:生死交替轮回中的各种苦痛。轮回,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原意是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善恶业因,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有如车轮般旋转不停,故称。也称六道轮回、轮回六道。《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80]捻指成佛:言转眼间成佛修成正果。捻指,犹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成佛,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81]太和: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太和元年,即公元827年。按,本剧写十郎中状元时是元和皇帝(宪宗李纯),这里用唐文宗的年号,表明已过去十多年。但按剧情所叙来看,似乎未过如此长时间。
[82]十方:佛教指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是个方位。
[83]辟支: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因其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故亦意译为“缘觉”;因其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意译为“独觉”。
[84]四果四向:四果,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即预流果(或译:须陀洹果)、一来果(或斯陀含果)、不还果(或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四向,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85]梵王帝释:梵王,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也泛指此界诸天之王。帝释,即帝释天。佛教护法神之一。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
[86]八部: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87]发念:犹发愿。指在佛前表示誓愿。
[88]阿閦婆的省称。意为无动、不动、无瞋恚。《法华经·化城喻品》:“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
[89]宝相:佛的庄严形象。
[90]无量寿:指无量寿佛。为“阿弥陀佛”的意译。西方净土的教主,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对象。《观无量寿佛经》:“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91]微妙声:指寺庙僧众诵读精微深奥之佛经的声音。微妙,精微深奥。
[92]威王:指威力无穷的佛主。
[93]恳祷:恳切祈求。
[94]斋:吃斋饭。
[95]朝鸡:早晨报晓的雄鸡。
[96]禅谛:禅宗真谛。
[97]空人相:徒具贵人之相。
[98]天花:佛教语。天界仙花。
[99]海香焰:指焚烧海上的龙涎香时出现的烟火。
[100]日华:太阳的光华。
[101]怖鸽禅枝:指惊怖的鸽子栖落的禅院树枝。怖鸽,佛教传说:一鸽为鹰所逐,飞向佛旁,佛以身影蔽鸽,鸽乃不怖。
[102]香炉誓:指对神佛焚香起誓。
[103]乞水焦牙:言虔诚渴望向佛。
[104]“花宫”句:还记得佛寺中的白莲池。花宫,指佛寺。白莲池,东晋释慧远于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称白莲社。
[105]金门步:指出入金马门。比喻担任官职或担任官职的人。
[106]玉板师:笋的别名。
评析:
《皈依》一出写杜黄裳返京途中路经章敬寺,因寺中住持四空禅师是其旧交,所以前往拜访。四空禅师是一位有着108岁高龄的得道高僧,他因黄裳年轻时曾在寺中与自己谈禅说偈,透出高世之怀,故拟在这次见面后点化黄裳,使其“早寻证果,永断浮花”。见面后,四空以百年人生现身说法,使黄裳顿生人生“只是蜉蝣一梦”之感,并决定回京后即辞官前来静修。
本出情节正是造成《紫箫》一剧在未最后完成时即“是非蜂起,讹言四方”(《紫钗记题词》),以至最后辍笔。时论认为若士以杜黄裳影射权相张居正。其实,本出剧情是剧作者受佛道思想影响在创作上的表现。在本剧中,这种消极出世的思想有一条极为清晰的发展脉络:霍王入华山修仙—杜秋娘于西王母观修道—尚子毗避居昆仑—杜黄裳辞官出家,加上十郎偶尔也流露出“功名苦,只落得青楼薄倖,锦字支吾”(第二十四出)之类的消极思想。可见,对消极出世的宣泄,并非剧作者一时的兴起。
由于所叙剧情的缘故,本出的语言时不时给人一种沉闷之感,如四空对黄裳谈论人生百岁的苦辛及法香请佛的祷告这两段较长的白语,搬用了不少佛经典故,令人不堪卒读。这是汤氏初作传奇,对传奇文体不甚谙熟,加上他恃才自傲,喜掉书袋等原因所致。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