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他老人家的“文革”实在是搞得一团糟……他亲手去摧毁自己建立的党,去摧毁自己建立的国家,去摧毁自己建立的信念和秩序,再摧毁自己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然而这毕竟是中国革命世界革命的一次人民大狂欢,是一次毛泽东的诗意盎然的狂想曲。毛泽东称自己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建立了新中国,一件事是文化大革命,这绝非偶然。从中可以看到他老人家是怎样地看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狂欢,超前思维的狂欢,这是意志的狂欢,概念和语言的狂欢,创造历史即追求历史的一点新意社会的一点新意的狂欢……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狂欢,更正确一点说一次狂欢的实验……毛泽东使青年一时间解放到了极致,去掉了一切绳墨规矩,轰动了全人类,激发了全世界。这有点残酷,一切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对于生命对于青年就不残酷了吗?文化大革命确实尽兴。所以西柏林的“墙”上写满了联邦德国红卫兵的标语,美国加州伯克利市建立了伯克利人民共和国,法国文化部长、作家马尔罗对毛泽东敬佩备至,后来,许多年后,全世界的拳击爱好者都在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泰森的手臂上刺上了毛主席头像……
我曾经非常看重我的“季节系列”写作,我相信再没有一个人真实地而又是理解地,切近地而又是超拔地,热烈地同时仍然是冷峻地,尖锐地却又是多情地书写这一切。我置身事中。我超然物外。我有情有义。我无挂无牵。我上了天入了地革了命当了官打入了另册成为了宝贝蛋或者眼中钉。写这一切我有血有泪有笑有欢有骄傲也有耻辱,有熟熟的套子更有新见。我是有童子功的共产党员又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咏叹者。在大风大浪中我是弱者在情感、智力与经验上我相当强,我丰富得不得了。在掌握权力上我习惯于贫而且乏,在掌握语词造句上我富可敌众而且得心应手。我不写谁写?我不书谁书?就任凭那些爆料的牛皮,那些涂抹的粉饰,那些非理性的咒骂或者自吹自擂,那些党八股或者反共八股们编造——我说是伪造——生活的脚印吗?
不。有老王在,休想!
我从生命,生活,人的角度来见证这一切。我是一个见证者,见证荣耀与艰难,荒唐与坎坷,步伐与代价。我不是审判者、控诉者、鼠目寸光的苦主、贩卖者,也不是趋奉者、投机者、赶车者与化妆师。我从不躲藏。人最宝贵的是生活,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一切历史都是生命的历史人的历史生活的历史。治国理政都要以人为本了,党的政治思想工作都要强调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了……我们的小说还害怕写出活人写出生命来吗?
从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九年,我一直在写“季节系列”,我把它看作我的历史责任。在北戴河创作之家与威海东山宾馆,在德国与美国,香港与内地,在雕窝村的农家房舍,在凄风苦雨、春寒料峭、玫瑰阁楼与山脚海滨,我连续八年不忘从这个季节到那个季节,每天坐在电脑前哭哭笑笑,想想敲敲,摇摇摆摆,吁吁叹叹……仅仅每部季节的命名也花了我太多脑筋。每一部书都是写到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处才确定了题名,而一旦确定了题名,底下的书写就势如破竹起来。从纯小说的角度看它不无遗憾,然而,它是无可替代的,它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和理解。例如我的最好的朋友之一李子云,她接受“失态”与“踌躇”两个“季节”,盛赞“失态”的命名,却无法接受“恋爱”与“狂欢”的神经兮兮。我的最热忱的评论者郜元宝,再没有哪个像他那样认真地阅读了文本,他作出的辨析仍然显得单薄与直线。就前面那段讲毛主席的话,谁还能写得出来?谁能真正看懂?满纸荒唐言,孰解其中味?
这是一套小说,这是一套以小说家言面目出现的历史。当然,钱文担负不起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重任。就像贾宝玉担当不起代表封建中国的重任一样。宋江也绝对代表不了中国的农民起义。小说就是小说。不会有第二个人了,至少目前没有第二个人,亲历而且积极参与,上了天也入了地,知之深痛之深爱之深解之深,正视而且彻底,建设性而且大局,讽刺入骨而又爱恋有加,冒着傻气,费力而未必讨好,绝对不取巧,倾吐块垒,拨弄词藻,长太息以掩涕,呼风而又唤雨,写了“建国”又写“反右”,写了“调整”又写“文革”,写了豪情满怀又写哭笑不得,写了事出有因又写了匪夷所思,写了必然也写了偶然巧合,对于健忘者、躲避者、大言者、谎言者、螳臂当车者……它将永远是一个不可抹杀的记述。
28.笔走烟云我有时候会写一些自己也说不清晰的东西。它是生命的躁动与升腾,它有一点恶作剧的心理,有一种试验一下文字的可能性的意图,有一种开开自己的玩笑,开开小说的玩笑,开开读者的玩笑的不恭,有一种凛然的冒险:言语的冲击会不会形成一种灵魂的冲击呢?言语,能不能制造一个真正的精灵,制造一串惊雷,制造一个梦境,一个花园,一个陌生的宇宙,一道道闪电白光蓝光呢?
在《大块文章》中我谈到了《铃的闪》与《致爱丽丝》,特别是我自己也解读不清楚的《白衣服与黑衣服》,我相信这几篇是有意义的,总有一天会有人读它们读出点玩意儿来的。而在九十年代,我写了《满涨的靓汤》,它被《中华文学选刊》所选载,并在网上广为流传。如果仅仅从表面形式上看,它确有一点“恶搞体”滥觞的意味。
李先生终于得到了董事长汤公请吃饭的口信……汤公现年四十一岁……身高一米九一,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妩媚的大眼睛带几分女性的魅力,睫毛长得令人沉醉……
奇怪,这是一九九八年的作品,我写的对于眼睛的印象却像三年后对一个国际著名人士的眼睛的观感。我指的是……我还是不提他的名字吧。
李生心喜,精神旺盛,朝气蓬勃……当晚成就好事后,搂住李太的脖子,款款软语之:“卿卿知否?喜从天落。汤公有邀,当在周末……卧薪尝胆,软泡硬磨……忍辱负重,石出水落。我他妈的,总算入了道了,也就是快要出道了也!”
胡言乱语,梦呓热昏,忽悠着对于人间主仆关系的嘲笑。还表现了李生的奴颜婢膝、蝇营狗苟、攀攀爬爬、摧眉折腰、可羞的永远摸不着底却又身不由己。
李太神思,敏捷过人……“我要旗袍,我要小袄,我要项链,我要珍宝儿,我要香水香粉香液香波,我要法国化妆品郎口玛系列长把芳容保……”
加上了对于夫妻或性际关系的恶评了。
李生到老板家赴宴,忽有忽无,忽约忽废,莫知就里,哆哆嗦嗦,这才是老板的厉害,让你永远七上八下,心中无底。大人虎变愚不测。古人认为君王就跟老虎一样,它的皮毛花纹随时变化莫测,所以又说是伴君如伴虎。一切(生死存亡,荣辱进退)老板做主,一切你不到最后一分钟都是憋到闷葫芦里。
这可以说是“满”作的第一主题。
最后好不容易吃上了“老板汤”,菜如铜铁,不能咀嚼,不能下咽,不能提问,不能为难。而众宾客吃了个感激涕零,屁滚尿流。尤其是汤公的招牌菜名汤,根本打不开煲盖,所有略图开盖者都倒了霉,不饮不思饮而称赞不已者,乃取得了好感。这是在挖苦什么呢?
……赵秘虽然打了招呼,该周末汤公并未赏饭,临时取消,令李生失魂落魄,肾寒鸟蔫。如此约了再废,废了再约,多少回合,多少冷热,多少销魂,多少梦寐,不但苦了李生,更苦了耐不住的李太。终于,一月又三周后,李生如愿以偿,来到汤府……同去者同僚二十名,都与李生同样受宠若惊,同样汗流浃背,同样欢欣雀跃,同样垂涎三尺,同样面有菜色。二十人围着一个特大号圆桌坐定,兴奋之呼吸此起彼伏,录下音来,竟被认为属于“黄”毒焉。
一位编辑说是此作品虽如天书,读来颇感痛快。
汤公笑如春风,先由摇滚乐队奏《必胜曲》《凯旋颂》《我公司天下无敌赞》与《祝君生日快乐》……掌声雷动……奏《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玫瑰玫瑰我爱你》与《大约在冬季》。一奇瘦的侍应生着燕尾服紫红领结上,行霹雳舞步,上菜……娃娃鱼、果子狸、穿山甲……瞧人家这气派,禁止吃什么偏有什么,你保护什么我就捕猎什么……再看侍应生,身高两米,手如黑鹰爪,瘦骨嶙峋而又拳屈难伸,手指如锥如钳,如刀如钻,睹之惊心动魄……又奏《嚼你没商量》《我把你背影啃个够》《发财在今朝》《你明明是在骗我》……众宾客笑容可掬,频频点首,唯无人敢举箸也。
鸿门宴已是我国宴会的一大奇观,那么,我写的老板请吃饭,又是一次什么样的饭局呢?还有这种中西合璧、今古混同的仪式,又会让读者想起什么呢?
……吃得香甜吃得忘情吃得感激涕零,又吃得谦恭吃得忠顺吃得遵纪守法。乐队改奏《快乐的寡妇圆舞曲》与《尼姑思凡》,汤公下令:“上汤!”……略带愠意……想起了避讳教导,已是不安,再看到汤公神色,便都吓得自椅上跌落下来,匍匐觳觫。汤公……笑曰:“……可以箸无菜,不可口无汤!浩浩汤汤,固若金汤,天不下汤我煲汤,地不涌汤我即汤,万物皆备于汤,众美俱出于汤,延年益寿全靠汤,滋阴壮阳唯凭汤,汤中自有美天堂,汤中自有颜如玉……汤中自有天与道,汤中自有悲与壮……!”
这里有对于煲汤的忽悠,有对于一种文化——动辄想煲一锅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靓汤——的警示。更有一次游牡丹江镜泊湖的经验,多年前那次,众文友喝了许多汤,用汤造了许多句子。头上顶着雨,在船上,赏汤观汤喝汤讲汤自嘲,其乐无穷。
以某汤(或其他)包治百病是不可能的,或者这是“满”作的第二主题。
……鼓声大作,众乐齐鸣,军号声声中,八个穿金线制服壮丁抬着一口巨煲,整齐地踏着正步前来,一二三,预备起,上了一巨煲汤……但见煲身盘龙舞凤,巨耳如轮,煲釉金光闪闪,煲头如虎如豹,煲盖盖得严丝合缝……煲内发出呼呼之声,如火如荼,如雷如风,如潮如汐,如做爱如分娩,如便秘如深翻地……李生不敢造次,用箸头轻轻一触,只觉煲盖重若千钧,同时盖处发出一声闷吼……默念敕勒嘿南无阿弥陀佛……不敢正视。
这里边有什么用意吗,或者只是信口胡诌吗?这里表达了五体投地吗?这里表达了满不在乎吧?
老板的煲盖子不可能随便打开,不可能很容易打开,不可以造次试开。这样讲,没有啥不好懂的吧。
你可以不太费力地将这些文字解释为对于黑箱作业的夸张与讽喻,很尖刻也很搞笑,算是第三主题。但是这样的解释会不会如我多次讲过的那篇报纸副刊文章,将白居易的《花非花》解说成是一个以“霜”为谜底的谜语,从而将白诗杀死了呢?
其实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同时,也可能大大减少作品的丰富性、开放性、动感与活性、生长与变动的可能。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是在主题上最众说纷纭,也最难以解释透彻的。
王某认为:文本如同大地,阅读如同行走与浏览,主题如同景致、景点、景的命名与导游说明书。当然是移步换景最好,时有新行走新体会新发现最好。固定化局限化简单化标准化了不好。
……董事长家的盛宴令李生获得了大震动大启示大鼓舞大打击……其威仪,其盛情,其服务,其氛围,都称得起刺刀见红,棒喝当头,枪枪十环……餐非餐,食非食,菜非菜,肴非肴……汤公盛宴如梦如雾如烟如露如影如幻……其学问之深奥,教训之丰富,场面之宏伟,态度之郑重,都是本世纪与下一个世纪初没有先例后例的。
夸张它个天花乱坠,语言如吃醉了酒,是调侃吗?是撒癔症?怎么语式这样熟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可是一位大人物给另一位也挺大的人物写的条幅。我把这条干货写给你啦。荒诞也是一种保护,嘻笑而已,岂有他哉!
汤虽然没有尝出味儿来,喝汤的过程已经振聋发聩,千奇百怪,气势万种,令人心悦诚服。
……他十分后悔,当时,他为何不冒险掀开煲盖子一看……即使看完……自己化为汤料汤汁汤渣,也该看完了再死,死而瞑目……好奇心折磨得他不吃不睡不做爱,他见人就想打听……
李生被自己的好奇心折磨得得了类精神病。
折磨与被折磨,在事业中、性爱中、政治斗争中、企业经营中、学术研究中,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折磨与被折磨,都是人生的必然,人生的必要。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曹雪芹。
折磨与被折磨,说到底也许还是互补,是互相需要,是谁也离不开谁。
于是李生……接受医生的心理测试,医生给了他一张试卷,内容有:“你爱喝汤吗?”他答对。问:“你怀疑汤料吗?”答不。问:“你爱你的公司吗?”答对。问:“你失眠吗?”答不。问:“你爱你的太太吗?”答对。问:“你常常觉得门没有锁好所以要不断地检查锁子吗?”答不……该是的都对,该否的都不……他被认定业已痊愈,乃出院……
李生出院后成了靓汤铺的老板,为造天下第一汤,他又拼命、奋斗、过分、无所不用其极:
李生出院后……酸辣汤、甩果汤、鱼头汤、粟米汤、松仁汤、萝卜丝汤,汤店生意日好,遂扩大了铺面,增加了山鸡胡桃洋参枸杞汤、水鱼石蛙珍珠粉汤、大鲍翅汤、银耳燕窝高丽红参汤、猴头黑蚁金针木耳椰茸汤、白莲南北杏天麻地黄汤、香狗肉汤等等。并请外籍厨师做了乌克兰红菜汤、法兰西乡下洋葱浓汤、德意志土豆香肠汤、奶油鸡茸汤、番茄奶油汤、阿拉伯苦尔达克与肖尔帕汤……
我喜欢在小说中列账单,列表格与准表格,卖弄一些鸡零狗碎的知识贯口。我发现德国人的作品亦喜此道。一九九六年我访德时,德方举办我的作品朗诵会,朗读《冬天的话题》的德语译本,就专门选了我关于沐浴学的贯口,如下:
……他费时十五年,写下了七卷《沐浴学发凡》,内容包括“人体与沐浴”“沐浴与循环系统”“沐浴与消化系统”“沐浴与呼吸系统”“沐浴与皮肤”“沐浴与毛发”“沐浴与骨骼”“沐浴与心理卫生”“沐浴与青春期卫生”“沐浴与更年期卫生”“沐浴与家庭”“沐浴与国家”“工矿沐浴”“战时沐浴”“沐浴与水”“浴与肥皂”“浴盆学”“浴衣学”“搓背学”“按摩学”“沐浴方法论”“水温学”“浴巾学”“沐浴的副作用”“沐浴与政治”“沐浴的历史观‘沐浴与反沐浴”“沐浴与非沐浴”“沐浴的量度”“沐浴成果的检验”“沐浴学拾遗”“沐浴学拾遗续一至续七”等章,堪称洋洋大观,走在了世界前列。
朗诵这一段时念者与听者一起大笑,似乎十分过瘾。
接着说李生:
……他的第一步是召开国际汤学大会。会议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中一五星级饭店举行。会议收到各国汤学专家论文一百余篇。东西方前后现代专家一致认为突破现在的汤模式,创造非中非西、非补非泄、非荤非素、非甜非咸、非浓非淡、非汤非非汤的新型汤……此种新型汤亦即汤的新纪元,应该包括所有的引力场、所有的光电子、所有的毒素与解毒素、所有的营养与废料、所有的语词语法逻辑非逻辑、所有的味道与反味道、所有的哲学光学生物化学史学地理学比较文化学医学体育文学艺术电脑程序的研究成果……各与会者包括记者与宾馆工作人员昼夜品汤数十种,即兴举行国际汤品大赛,并列第一名者共有汤品四十余种……
信手一击,亦非空穴来风。中国外国,论坛研讨会对话会多了去了,有多少是真有内容真有意义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发誓要造一种经天纬地功德圆满登峰造极的天一巨靓汤。汤公留下来的两千万美元终于被造汤事业用罄,李生乃卖掉自己的靓汤店,又卖掉几处房屋……为了炼汤,他光是高炉平炉转炉就进口了十几套……巨汤渐成,奇妙无比,唯专家说是仍缺人气人精神。李生决绝,愿以肉身以生命换不朽之伟汤。乃高唱巨汤颂,自割双耳,抉一目,割九指,割大腿一,投入巨煲。还不够,乃割双睾丸。人残汤全,人丑汤美,是谓极品……彩色照片,刊登在各国十余种新闻杂志的封面上。李生当选为当年的世界风云人物,上了最最畅销色情刊物《花花公子》的封面。欧洲共同体首脑决定授予他金骑士勋章。太平洋大西洋联盟授予他双洋伟上奖。而李生……抬在担架上,主持天一巨靓汤开饮典礼。
鸣礼炮,唱亚欧美澳南极洲歌,阅兵,升旗,各饮汤代表团入场分列式,少年儿童献花,男女青年献花,大型团体操,叠罗汉,走钢丝,运动员跳伞,直升机拉烟成标语:“天地悠悠,唯汤为大”,“大道止于汤”。又有诗人赛诗,诗曰:“煲如六合汤如海,饮罢巨汤腾宏宇,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李生入汤煮!”“吾愿纵身汤煲里,痛饮巨汤三千许,饮罢化作香汤料,更令旁人嚼我体!”……你是疯牛,你是艾滋病毒,你是传染瘟病的鼠!你是鲜花,你是山泉,你是林间的麋鹿!你是李生的汤哟,你是诗的渊薮!你是我的幽灵与肉脯!
王蒙老矣,他受不了任何的自恋、极端、绝对、自我膨胀、自吹自擂、自我作古、哗众取宠、装腔作势、封闭玄虚、吹牛冒泡、自命圣贤、自我造神,他看透了这一切,他干脆替你吹冒个够!瞧你还能闹腾出个啥来!
这是第四——与前边的三并列主要主题。
……突然,一人喝道:“我的娘哟,太不好喝了呀!”
李生闻听此言,一跃从担架上飞起……一只手扼住贵宾的脖子,发出一声凄厉怪叫。幸得保安人员将二人拉开。这声叫唤震动山河,天昏地暗。怪叫声中,众客人还是把汤喝了下去。
未几,五大洲四大洋的人众分成两派,一派说是巨汤好得很,一派说是巨汤好个屁……
好得很与好个屁,来自红卫兵两派斗争的启示。当时某省红卫兵分成了H派与P派,即这么来的。
有把汤公评为阴谋家把李生树为英雄的。有把汤公树为先哲,把李生评为南霸天,将批评巨汤的人树为英雄的。有把汤公说成狐狸,把李生说成虎豹,把批评者说成豺狼的。有说汤公乃智者,李生乃仁者,批评者乃勇者的……各种排列组合应有尽有。天下从此多事……
“天下从此多事”,我喜爱这种表达方法,英明却又无奈。我受这样的句式感动已经相当晚,是六十年代,我读田汉的《谢瑶环》,那个剧本里有这样的预言。
又,不久前,李生的后妻提供了一李生遗稿,李生称自己壮志凌云反被凌云壮志误,不该将虚做实,将无做有,尤其不该打破汤公不开煲盖的规矩。他预言自己为制造新型巨靓汤而付出的代价愈大,造出来的汤质量愈好,其结果必然就愈悲惨……他建议在他死后焚汤书坑汤儒,灭绝汤学……这部文稿拿到商行拍卖,起价一百五十万美元。但拍卖中途被搅乱了,盖多年无声无息的李生前妻突然出现,白发苍苍,声情并茂。前妻称她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这份遗稿纯属小老婆伪造。前后两个太太,大打出手,并各自请了律师,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各无聊传媒为此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许多吃饱了没事干而失落良好的自我感觉的人也跟着闹哄了一阵子,又是站队又是表态又是声明又是怒斥悲愤又是上书著文签名画押。有的称为前后(妻)之变,有的称为大二(太)之争,红火了半年多,忽然大家又觉得是上了当,多没劲呀!可不是吗?于是人们改斥之为泡沫为狗屎……热衷于建立全新的汤学体系,审父跨父,他们深信现如今的汤学造诣早已超越了汤公李生的形而上的哲学化或形而下的工业化传统,现在的世界是他们的,现在的汤学是后殖民后科学后革命后权威的汤学了,至于旧汤学的出路只能是博物馆要不就是垃圾堆……派别虽多,背后仍难免前妻后妻大太二太的山头迹象。纯粹学者对此种说法虽痛恨万分,愚众却总是忍不住往二女之乱上想。愚众的搅和使汤学之争无法深入进行,汤学学者莫不摇头叹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