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赵玫自选集 > 武则天(选章)

武则天(选章)

作者:赵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篇  她叫武曌。  那是她后来为自己起的名字。而那时候她并不知道这未来的名字意味了什么。  此刻她正端着铜盆站在自己房子的木门前。她张大着惊奇的眼睛,看着眼前急匆匆川流不息的女人和那些被阉割过的男人们。在永巷,在永巷灰暗的巷道里这些拥来拥去的人就像是一股灰色的潮。他们匆匆忙忙做着自己的事情,好像并不认识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的人。天空是灰暗的,映衬着枯的枝杈和阔大的伸展出来的屋檐。那屋檐高傲庄严地向灰暗的清晨翘起,垂挂着的串串风铃在早晨的冷风中发出幽暗而凄凉的响声。还有乌鹊阵阵兴奋的鸣叫。  武曌在进宫后的第一个早晨第一次看到这些。她觉得这里的一切她全都不喜欢。一切灰蒙蒙的,她无法看清,唯有风铃的响声和鸟的叫声能带给她一丝人间的感觉。连空气都是凝固的。她不懂这皇宫为什么会如此幽暗,幽暗得令人恐惧。她收敛了满脸的明媚,小心翼翼地被人带进这宫人和侍女们居住的掖庭。她被指定住在甬道两旁无数笼子般小房子中的一间。她走进去,但却有一种被关押进去的感觉。并没有人锁住门,但她还是觉得被锁住了。她觉得屋子里阴森森的,她像是被窒息似的需要大口大口地喘气。那么陌生的幽暗,她害怕极了。然后,她又在那些被阉割的男人透骨的目光中,穿上了那套色泽黯淡的宫廷的服装。她被改变了。然后是深夜。那么静。有昆虫冰凉凄冷的叫声。枯草在摇动。她静静躺在木板床上看悬在屋顶的木梁。她还听到了报时的沙漏那细沙流动时细碎的响声,然后是从遥远巷道的那一端传来的隐隐约约被压抑的哭泣。武曌害怕极了,她惊恐万状,她不知这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木板床在她的辗转反侧中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偶尔有戴着帽子穿着棉袍的那些去势的男人从她的门前晃过,脚步声慢慢地消失。武曌开始想念母亲,那么想,母亲送别时的哭声仿佛依稀就在耳畔。  妈你哭什么,我又不是去地狱,我这是要进皇宫……  可是,孩子……母亲苦苦而诉,长跪不起,那一番绝望的告别和撕扯是武曌所不能理解的。  后来,她便在对母亲的怀念中睡着了,睡得很死。她毕竟只有十四岁,所以,清晨从终南山飞来的鸟的鸣叫也没有能把她吵醒。她是被木门上的一阵猛烈的拍击惊醒的,猛地坐起,懵懵懂懂,使劲睁开眼睛才发现这里已不是自己的家。她看见昏暗的油灯接连亮起,一盏一盏从门前穿过。井边是拥挤成一团的黑乎乎的宫人们,她们用冰凉刺骨的井水洗脸,然后,便对着木架上那面已生出绿色锈迹的铜镜开始为自己梳妆。  那一张张苍白麻木的脸。  武曌刚刚进宫,平日无事可做,于是,她便总是走出她的小屋,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她身边的人和事。  武曌不知道这掖庭是为所有失宠或终生未曾受宠的女人准备的永恒的住地。这样的女人一旦走进来,就再也离不开这座人间的地狱。这些宫人们其实都很美丽,即使已经白发苍苍,岁月的痕迹也依然掩饰不住她们曾经拥有的美貌。但是,她们却被弃置在这片苍白的灰色中,被皇室遗忘,直到有一天,连她们的肉体也真的死亡。武曌还不知道,唯有去过势的男人们才可粗暴骄横地同这些被遗忘的女人们混在一起。这是他们以阉割欲望为代价才换取的在石榴裙中穿行的权利。但是他们觉得不公平,所以,他们仇恨这些女人,用皮鞭、沙哑尖细的喊叫和脚上的靴子来对付这些女人,以此来显示他们曾经是男人的威风。  十四岁的武曌当然不可能懂得这些,但是在短短的几天里,她听够了那些宦官对老宫人的呵斥和咒骂。那天,她还亲眼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女人,因到井边打水时稍慢了一点。就被看守井台的宦官一把推开,摔倒在井边的凉水中。  武曌想跑过去扶起她,但被身后的一双手拉住了。武曌扭转头,她看见的是个美丽成熟的女人,她很冷静地对武曌说,这不是你的家,你不要去管这些闲事,没人去管的。果然,武曌发现,周围没有任何人去帮助那个白发的老妪。她们好像根本就没看到她被推倒了,也没看到她是怎样费力地独自爬起。武曌有点想哭。她神情沮丧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尽管弄不懂,但她已凭本能感知到,这个掖庭是一个非常险恶的地方。  而她,是哪怕拼着性命,也要竭力离开这阴森的地狱的。这时候,有人轻轻推门走进来。武曌认出她就是那天早晨在井边拉住自己的那个女人。她进门便说,我叫腊腊。十年前就进宫了,一直住这儿。我看你年轻气盛,不懂掖庭的规矩。知道吗?那些乌鸦是得罪不得的。什么乌鸦?那些宦官呗,你看他们灰衣灰袍的,不像终南山上的乌鸦吗?武曌笑了,这是她进宫以来的第一次笑。她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个叫腊腊的浓妆艳抹的女人。她觉得腊腊已不再年轻,但确实很美丽,而且无拘无束的,使人容易接近。我很害怕。腊腊坐下来,她说她要跟武曌讲讲后宫的事情,她刚刚想说,其实这里都是争风吃醋的女人……她的话就被武曌截断了。武曌问,腊腊,你来宫里这么久了,你同皇上亲近过吗?腊腊的脸上一片惨白。  那时候她还没有见到过他。她也还从未走进过那座巨大阴冷的太极宫,她不知道那宫殿中所发生过的各种故事。那是座真正的殿宇,宏大庄严,犹如一头潜伏在那里随时准备出击的雄狮。而这座殿宇的主人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那头雄狮,那头猛兽。他叱咤风云,征战南北,在金戈铁马、鲜血淋漓之中,终于杀进了长安城,杀进了这座前朝皇帝隋炀帝的宫殿,将一个崭新的帝国握在手中。  以后,没有谁再见到过这座两朝数代皇帝在此献演伟大史剧的舞台。现在,这殿宇早就不复存在了,连残留的遗迹都没有。岁月无情,它不管这座宫殿曾是怎样地恢宏雄伟,也不管这宫殿曾给美丽的武曌留下了多少切肤的苦痛。  然而,就在武曌正面对着那个已生出绿色锈迹的铜镜,模模糊糊地辨认出她自己的青春时,那个将她召进宫中的太宗李世民已从后宫的寝殿动身,他在左右侍从的簇拥下,向早朝的太极宫大殿走去。他神色严峻,目光深沉,但一身的英武之气却无论如何掩饰不住他内心深处的不尽苍凉。那是种凋敝的景象,也许因为已是严冬。他走在凄冷的回廊上,他觉得他只是履行义务地去上朝,他已经不会再有当年的勃勃雄心和豪言壮语了。  五更的天色依然灰暗。天气奇冷,大地和枯枝被冻得僵硬,空气中飞舞着透明的冰霰。紧闭的宫门外,早已聚集了赶来上朝的文武百官。他们来回跺着脚,将手揣在宽大的棉袍袖子里。他们一律铁着被冻得蜡黄的脸,等待着那个打开宫门的时刻。  然后,那个看更守夜的侍官,在最后的困顿与清醒中,终于姗姗走来,打开了那两扇沉重的宫门。于是,门外的官员们蜂拥而入,并开始在城内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快步行走。他们默默无语,神色匆匆,闷着头一直向前,好像被什么人追赶似的。他们的脸因这一阵匆忙的小跑,已由在城门外等待时的愚钝、麻木而骤然间变得紧张、庄重乃至于生动起来。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上朝时的位置,他们严阵以待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候着他们的君王上场。  于是,李世民气宇轩昂地走上大殿。他是整个上朝议政的庞大仪式中唯一可以坐在椅子上的人。那椅子便是皇位,他唯有坐在那把椅子上,才可以是至高无上的,也才能够主宰自己,并能冷静而缓慢地审视他眼前这支庞大官僚队伍中每一个人的脸和每一个人的心。他为此曾付出过极大的代价,他不仅驰骋南北,推翻了隋炀帝,而且杀死了与他争夺皇位的手足弟兄。他至今没有忘记那一层层用尸体和血水垒砌的红色阶梯。他常常为此感到恐惧。  这时候坐在龙椅上的太宗李世民显得有几分倦怠。这至少逃不过离他最近的那几位近臣扫视的目光。这使他虽身为皇帝,但仍是觉出了几分不自在,他将目光游离开,他开始心不在焉地听着大臣们的汇报。  皇帝为什么倦怠?这在满朝文武心中是个不言而喻的忌讳。特别是作为外戚的长孙无忌,更是深知其中的奥秘。长孙无忌不仅是朝廷的重臣,还是一年前撒手人寰的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他深知唐皇李世民是怎样地深爱着逝去的皇后。尽管后宫美女如云,皇后的离去还是使他感到了孤单和失落。那是一种失去了亲人的疼痛,那疼痛是深入骨髓的。李世民从此意志消沉。他甚至也有了那种寻寻觅觅、无所事事,又总是慨叹春花秋月、物是人非的心情。他总是凭栏远眺皇后长睡的昭陵,并大声悲叹不能长久与之相伴。从此他便消沉下去,甚至不再关心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了消除孤独寂寞,他开始在龙床上同各种不同风格情调的女人做爱。后来,后宫的女人也不再能使他满足,他便派出宦官,到民间招募美女,而武曌就是为使他获得更新鲜的刺激而被召进后宫的。但无论怎样荒淫无度,都不能抵消太宗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怀念。这怀念很深而且很久远,因而变得扭曲,变得使他痛苦不堪。  谁都看出了皇帝在彻夜与女人交欢。  李世民在倦怠中干脆不去想国家的大事。他觉得在不疼不痒中上朝的时辰已经够长了,于是,他把他倦怠的目光转向他的儿子们。他即刻敏锐地发现在他一长串的十四个儿子的队伍中,唯独没有由长孙皇后所生的那个已册立为东宫太子的皇位继承人,他的长子承乾。于是,他立刻警觉起来,并声色俱厉地询问,太子的病难道还没有好?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大殿上鸦雀无声。这时候,专门负责辅佐太子的太子太傅一路小跑地走上来,猛然跪倒在大殿前,叩头不已。  为什么?李世民怒目而视。  老臣不敢欺君,昨日太子便已离开东宫到秦岭狩猎去了,老臣阻拦不住。  李世民愤怒已极,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他的脸由严厉变得苍白而又无望,他的心则如浇了一盆凉水般变得冰凉。承乾的举动已经越来越不像话了,他身为长子、身为储君,却没有对王朝一丝一毫的责任感。他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令李世民失望。李世民在愤怒之中将目光依次落在同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另外两个儿子李泰和李治的身上。在皇嗣的问题上他长期无法作出决断。但,承乾肯定是靠不住的了。李世民突然从他的龙椅上站起,并气愤地将手一挥,宣布退朝。  朝臣们开始无精打采地退出大殿,唯有太子太傅依然跪在地上。他知道自己此刻既得罪了皇上,也得罪了太子。但作为朝臣他既不可以不忠,也不可以不谏,哪怕他自身的安全会受到威胁。  太极宫尽管恢宏威严,但却阴冷潮湿,不见天日。而此时冬日的阳光,已透过枯硬的枝杈,斑斑驳驳地照射在了殿外庭院中的石板路上。  巍峨壮丽的秦岭确实使太子承乾心旷神怡,他觉得唯有骑着马在崇山峻岭中奔跑,他的心才能宁静,他紧张的神经也才能松弛。  承乾在恣意奔驰之中,想到了此番不辞而别来秦岭狩猎会在朝中引起的震动。他可以想见父亲的那一番愤怒,还有那个亲兄弟李泰暗中得意的窃笑。承乾凶狠残暴地射杀一切从他眼前穿过的动物,包括那些宁静善良的小鹿。他眼看着它们抽搐而死,他早已不相信这世间还有什么善良的事物。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已不顾手足之情,决心将他从东宫太子的位置上赶下去,并且阴险狡诈费尽心机,他承乾还有什么可顾忌的?此刻,他与那个夜夜与之同床共枕的十四岁的乐童称心一道前来狩猎,这才是他作为太子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那是种幸福,是比未来获取王位还重要的一种幸福。  而朝廷是什么?不过是一个屠宰场。承乾尽管读书不多,但他对此还是看得清的。本来他自懂事就已牢牢坐在了太子的位子上,出生的时间使他幸运地成为当然的王位继承人。所以,他有恃无恐,放荡不羁,而这些明明都不该威胁到他储君的地位,可那个亲兄弟李泰竟不顾一切地见缝插针,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顷刻便获得了父皇李世民的赞赏与宠爱。承乾并不否认他这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才华超众、智谋过人,他精通经书,修史研志,但问题是李泰把这些全当作了取悦于父皇的资本,他最终的也是最险恶的目的,则是踏进东宫,要取代他承乾。而父皇竟然会被李泰的这些权术与计谋所蒙蔽,甚至也流露出要废掉自己的意思,这才是使承乾最最愤怒和苦恼的。他怨恨父亲。所以他不顾朝廷的规矩,不辞而别,把那个盛怒中的皇帝尴尬地丢在满朝文武中间。承乾想到这些,心里便有了种幸灾乐祸的快意,他于是两腿一夹,纵马在浩莽的秦岭中更快地奔跑起来。  每当承乾射中了空中的鸟或是林中的兽,都是那个俊美的称心飞快地跑过去,把插着利箭的那些猎物拖回来。他在山林中追逐着承乾。他奔跑着,笑着,高声呼喊着,他那童稚清脆的嗓音在山谷里引出阵阵回声。他尽情地奔跑之后,总是喘着大气,两颊被山野的风吹得通红。然后,他仰起头,用一种迷茫的梦幻般的目光去看那个马上的男人李承乾,那么清纯可爱,就像大自然一样使人赏心悦目。承乾无法抵御称心的诱惑,于是他一把将这美少年拉上马背,然后跃马扬鞭,在奔驰中把称心紧紧地紧紧地贴在胸前。在无限的温热中,承乾直抵林中皇室狩猎休息的那片木屋,并急不可待地在滚烫炭火的烘烤中与称心亲近。  承乾对称心变态的宠爱,在东宫已成为尽人皆知的秘密。但没有人敢把这一层说出去,就是皇上亲自派来教育太子的太子太傅和近臣们,也没有谁敢把承乾的这种不光彩的隐私泄露给皇上。而承乾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变本加厉。他不再回避,也不再克制自己,他就是喜欢这个称心,喜欢看着他,喜欢与之同床共枕,喜欢与之交欢。他身为太子,有巨大的权力,他何以就不能拥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少年呢?承乾的倾心于称心,其实最初只是为了消遣。那时候他很苦闷,任何女人都不再能使他兴奋。于是,有人对他说何不找个美少年来试试?于是称心来到了他的寝殿,并睁大了那双天真无邪又迷茫梦幻的眼睛看着他。他觉得那种感觉奇妙极了。那是任何女人的妩媚所不能比拟的。相比之下,女人反倒令承乾反感了。很快这刺激变成了一种感情,一种肌肤之亲之后难舍难分的那种感情。他要每日每夜每分每秒地看到称心。他要感觉到称心的呼吸,他要伸出手就能触到这个男孩的身体。从此称心不离左右,同行同止。而承乾的这种变态的行为,很快引起了太子太傅以及身边官宦的警觉。他们认为,承乾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无论怎样纵欲贪欢,只要是同女人,便都不是问题。但关键是,太子竟与一个男人陷在这种荒唐的情感纠葛中,那就真是大逆不道了。于是他们反复委婉地向承乾进言,但都被承乾粗暴地驳回。此时承乾对称心的宠爱,已经一发而不可收,进入了一种几近疯狂的状态,已经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了。  于是,在这茫茫秦岭的木屋中,承乾忘了朝廷忘了寒冷而只是紧抱着称心。他把称心冻红的小手紧贴在自己火热的胸膛上,并不停地去亲吻他细嫩的脸颊。一天的劳累奔跑使称心很快就在承乾的怀里睡着了。承乾在幽暗的灯光下凝视着称心,他完全陷入了一种非常古怪奇异的迷恋之中,而从他眼中闪出的光辉也是极为温暖极为柔和的。他知道他自己对称心的爱是发自内心、是超越一切的,也是无论谁都不可能改变的。在称心的面前,王位已不再重要,那个阴险谋位的李泰也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这个天使般的男孩,他才是承乾生活和生命中的一切。父皇可以丢弃他废黜他,但称心不会。称心是会永远同他在一起的。幸亏在王位之外他还有称心,这是承乾深深为自己庆幸的。  他从心底对身边这个熟睡的男孩涌起无限的感激之情。他觉得毕生有称心陪伴,真好。  秦岭峡谷间的风吼叫着。夜越来越深,远处是野兽的哀号。那个承乾与称心同住的山岭上的小屋摇摇欲坠,在北风的狂暴中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直到天明。  另一个不为朝廷上任何事件所动的就是武曌。她依然懵懵懂懂,在掖庭的永巷里走来走去。她试图找到一扇门,找到能走出这阴暗、通向光明的门。她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腊腊告诉她,那个女人名叫徐惠。她比你进宫早不了多少,一开始也住在你这样的鸽子笼一样的房子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但很快她就受到恩宠,不停地和皇帝睡觉。然后没有多久,就搬到那个小院去了。还有专门的侍女伺候。听说皇上常送来礼物,就是说,徐惠还有继续往上爬的可能……  往上爬?她现在只是个才人,慢慢还可以升为美人、婕妤、昭仪,贵妃,说不定还能当皇后呢。这才是后宫女人最高的位置,是你我这辈子也不要做的梦。为什么?我怎么就不能当皇后?你疯了吧?腊腊认真地看了看武曌的脸。哦,说不定你行。不过要等等。  哎,你看,那个风一吹就会倒的妖精来了。谁?徐惠呗。呸!腊腊以她年深日久所积累下来的对后宫受宠女人的仇恨与忌愤,狠狠地朝徐惠走来的那个方向吐了口唾沫,便昂起头扬长而去。  武曌认真地望着走来的徐惠。她承认无论如何,这些天来,在众多的宫人中,最引起她注意的,还是这个女人。她尽管并不十分美丽,但看上去却亭亭玉立,彬彬有礼,瘦削的肩与瘦削的脸颊使她气质非凡,格外与众不同。其实她同武曌的年龄差不多,但她却显得端庄文静,仪态万千,一派大家闺秀的气度,这是武曌不得不叹服的。徐惠走起路来温文尔雅,说起话来也是轻言细语,而且对掖庭的所有女人都会报以永恒、灿烂的微笑。但这更引起腊腊她们这些老宫人的愤怒。她们每每见到徐惠,不是吐唾沫,就是大骂一声妖精,很明目张胆地欺侮这个女人。而就是面对这些,徐惠也依然是一团和气地面对着每一个女人。唯有掖庭中一向蛮横的宦官们对徐惠另眼相看。他们除了对她很客气之外,还竭尽巴结、阿谀之能事,尽量为徐惠的生活提供便利。  腊腊说,这个妖精不过是凭着会写几个臭字就骗住了皇上,你看她就像一根木棍,你比她可漂亮多了,你干吗不跟她争一争呢?你不该坐着等死,就像我们这样。  于是武曌满怀激情与热望。她本以为青春和美貌是可以战胜一切的,但是慢慢地,她发现后宫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而与徐惠这样的女人比个高低,又谈何容易。  徐惠是因其才华被召进宫里并封为才人的,而她武曌则是以其美貌来到掖庭。她们进宫的时间尽管相差不多,但徐惠不仅已屡受恩宠,而且还搬进了别院。而武曌则连皇上的样子还没有见过,可见这个皇上对女人的美貌已不感兴趣,他此刻更欣赏的,可能是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出自名门的女人。武曌虽也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武士彟又是高祖李渊的朋友,但父亲在做官之前,毕竟只是靠着个人奋斗,以木材生意发达的商人,没有世袭的爵位。而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尽管父亲娶了有贵族血统的隋炀帝的近亲为妻,但依然无法提高身份和地位。母亲的血统是无法改变武曌卑微的门第和出身的。所以,尽管她也从小读书,聪慧过人,且美丽绝伦,却依然无法真正跨入上流社会的大门。就是被召进宫内,也仍是比出身高贵的徐惠低一等,这一重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家庭背景,以及那个时代顽固的门阀观念,无疑会给武曌的未来蒙上痛苦的阴影。这与生俱来的卑微,使武曌在徐惠这样高贵的女孩子面前,第一次感到了自卑,感到了被歧视,同时也感到了回天无力,感到了这是命运对她的残酷捉弄。  于是一种在掖庭后宫抬不起头来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还仅仅是开始。  但武曌的天性是争强好胜,这又使她不肯败下阵来。她觉得只要有机会她就一定能打败这个徐惠。所以她心里尽管很拿徐惠当回事,表面上却尽力做出极不屑一顾的样子,就是与徐惠擦肩而过的时候,她也从不对徐惠微笑。她不理睬徐惠投过来的任何友善的、平和的、亲切的乃至于恳求的目光。结果,这一次徐惠就停在了她的对面,并且对她温和地微笑着。  徐惠说,你刚来吧,你比她们讲的还美丽。  武曌说,这我知道。  你叫什么名字?  这和你有关系吗?  徐惠有点难堪,但她想了想还是平和地问:想家吗?  武曌说,这也是我自己的事。  徐惠又说,你看,在掖庭的东北角上,有个内文学馆,书很多。我常去那里,有空你也可以去读读书。  那些书我全都读过了。  徐惠依然和颜悦色,她说,这后宫的是非很多,许多人就把青春全浪费在这是非中了……  武曌说,我知道就是你没消耗青春,就是你不是非,那你干吗要来找我?  我只是觉得你刚来肯定很多事情不习惯。再有,我真的是一见你就很喜欢你,我希望你来我的屋里玩儿。  武曌说,我不会去的。说完就绕开了挡在面前的徐惠。武曌大步离去时把头颅昂得很高。  后来腊腊听说了这一番对话,她认为这是徐惠故意在武曌面前炫耀。她带着长达十多年的偏见,总是妒火中烧地仇恨一切能与皇帝亲近的女人。而且,她也是看准了徐惠的善良单纯,才敢放开胆子欺侮她的。  腊腊所代表的,几乎是掖庭里所有被遗弃的女人的看法。所以徐惠尽管在皇上那里受宠,但在掖庭中却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