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豹”愣怔了一下,立刻像支箭一般蹿到宿舍外面去了。她跟了出去,看见他拎着提包,站在男女宿舍之间的过道里。“他在叫狗,并没有叫我。”见他将“黑豹”抱起,亲爱地抚摸着,她这样想。他对她笑笑: “我应该感谢你,小狗长大了不少!离开这么几天,我还真想它呢!”同样是离别,他心中想的只是狗,一句话也不问到她。她的心被挫伤了。她习惯地在他面前垂下了睫毛,一声不响地退回宿舍。一会儿,他来到了女宿舍,送给她一些从家中带回来的糖、花生、瓜子。“我不要,你自己留着吃吧。”她拒绝收下。她把这些东西视为他给予她的报酬,因为她替他喂养了几天小狗。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他把那些东西放在火炕上,转身就走。那天深夜,外面又刮起了西北风,像是一头怪兽在嘶叫。她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她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委屈,仿佛又受到了什么人的欺负。她哭了,开始哭声还很低微,后来哭声渐渐大起来,无法克制。 第二天早晨,她端着脸盆走到宿舍外面倒洗脸水,他跑步回来,拦住她,问:“你昨天夜里为什么哭?”“我没哭。”她低下头,想绕过他身边走进宿舍。他挡在宿舍门口,固执地问:“是不是你一个人在连队的几天里,有谁欺负你了?你不告诉我,我就不让你进去!”她摇了摇头。他又说:“你为什么不信任我呢?像信任一个大哥哥似的。你……简直不像一个女知识青年,像一个小女孩。我是很愿意在什么事情上帮助你的,真的!” 她还是默默不语。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对任何人都越多越好,那就是友情。”听了他这句话,她渐渐抬起头,第一次那么勇敢地面对面地正视他的脸。她的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疑问。他脸上的表情是真挚而坦率的。于是,她喃喃地说:“我……怕……”“怕?怕什么?”“怕……夜晚……”“夜晚有什么可怕的?你不是已经一个人度过好多夜晚吗?”“那些夜晚,有小狗和我做伴。现在你回来了,连小狗也不肯和我做伴了。”他的心弦被她低声说出的话语拨动了。对面前这个出于怜悯而想给予一些关照的少女,他是多么缺乏理解啊!当天,他在男女宿舍的墙上各凿了一个小孔,将一根绳子穿过小孔,抻到女宿舍来。 “你要干什么?”她瞪大眼睛看着他这样做,很奇怪地发问。他将绳子引到她的铺位前,绳子的一端交在她手中,说:“我在绳子那头拴了一个小铃铛,向大车老板要的,马铃铛,就吊在我头顶上。你睡时,手里握着绳子,做噩梦也不会感到害怕了,梦中我肯定会像天神一样降临你的身边,解危救难!”他因为自己竟想出这样一个哄小孩的主意,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真逗……”她也笑了。她果然天天晚上手里握着那根绳子睡觉,果然从此不感到孤独,也不怕夜晚,不怕西北风的呼啸了。知青们陆陆续续地返回连队了。绳子被她收起来了,小铃铛他送给了她。他依然是男排的排长。她依然是女知青中最沉默寡言的一个姑娘。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虽然如此,她还是真实地感觉到生活对自己来说发生了些什么变化。这感觉是朦胧的。正因为是朦胧的,似乎发生了但又似乎并没发生的变化,才既令她入迷,又令她感到新奇。她是怀着连自己都难以解释清楚的微妙的心理,去细细体验这种新奇的变化的。她战栗地期待着更重要的变化某一天突然发生。她究竟期待的是什么呢?期待着一种什么意义上的变化呢?将会发生什么呢?怎样发生呢?……她什么都不能回答自己,然而她又的确体验到了什么,的确在期待着什么,的确被什么诱惑了。也许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也许什么都不存在,也许令她内心骚动的,不过是虚幻缥缈不可捉摸的憧憬…… 女排排长郑亚茹最后一个返回连队,她超假半个月。一回到连队,她就立即向党支部补交了一张诊断书——她在探家期间生病了。诊断书证明这一点,但女排的姑娘们却都看得出来,排长绝没有生过病。并不是从排长外在精神状态得出的结论,而是她处处不自禁地有所流露的内心情绪的真实色彩告诉了她们。一个姑娘若被许多姑娘加以研究,那她内心是难以隐藏住什么秘密的。何况,女排排长早就成为她的战士们的重点“研究项目”了。她们在对她加以诸方面的研究之后,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呢!经验告诉她们,排长准是在爱情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不,更准确一点说,是在爱情的“拉锯战”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被征服了的一方,当然是男排排长曹铁强了。她们既替曹铁强惋惜(未免被攻克得太轻松了些吧!)同时,也不无对郑亚茹的嫉妒。瞧她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时,那种自信劲儿!瞧她那双被内心的爱情之火燃烧得多么明亮的眼睛!瞧她浮现在脸颊上的那种幸福的红晕!瞧她独自呆坐,凝眸出神时那暗暗得意的模样!唉!唉!哈尔滨的小伙子那种刚愎和高傲哪去了?怎么就招架不住姑娘的一二个回合呢?在她们面前,他对郑亚茹像块百炼钢,说不定背人时,就变成了绕指柔呢!小伙子们差不多都是这德性吧! 曹铁强的确是被征服了,被情愿地征服了,在和郑亚茹一块儿探家的短短十几天中被她征服了。有谁会想到,小伙子刚愎高傲的性格的茧衣内,包裹着一颗充满情感矛盾的心呢?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小伙子对北大荒的开拓事业那种特殊的崇敬呢?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北大荒的第二代创业者。父亲原是东海舰队某舰的轮机班长,母亲原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医务所的护士长。父亲是随着十万转业官兵的行列来到北大荒的,当上了开垦雁窝岛的第一支垦荒队的队长。为了给垦荒队踏勘出一条道路,他牺牲在绵亘的大沼泽里,连遗体也无法寻到。母亲哭了三天。三天后,将刚刚背上小学生书包的儿子寄养在老上级家中,自己也坐上了北去的列车。母亲一到北大荒,就坚决要求到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那支垦荒队去。她不久成为中国最早的几名女拖拉机手之一。她驾驶着父亲生前驾驶的那台拖拉机,追随着垦荒队,驰骋在北大荒。艰苦并没有把这个刚强的女性从男子汉们的队列中甩掉。她终于像父亲一样赢得了他们的敬佩,担任了父亲生前的职务——垦荒队队长。她是中国第一名女垦荒队队长。她曾出国参加世界劳动妇女联欢节。以后,她成为中国第一名女农场场长。曹铁强永远也忘不掉九岁时看过的一部影片——《英雄战胜北大荒》。他当时比看任何电影都更加被吸引、被感动。虽然,他没有从银幕上看到爸爸和妈妈,但顶着暴风雪向荒原挺进的垦荒队出现在银幕上时,他相信其中有一台拖拉机一定就是爸爸妈妈驾驶过的。他对北大荒的向往,他对垦荒者们的崇敬,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用手绢兜着种子,跟在父亲身后,向肥沃的土地点种……这是影片的一个镜头。他对那小女孩多么羡慕多么嫉妒啊!他在寄给妈妈的信中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妈妈,我要到北大荒去!”妈妈的回信很短:“孩子,你要学好文化知识,你要长大以后再来!妈妈在北大荒等待着你!”他没有因为妈妈的信写得这样短而沮丧。他完全能够理解,刚刚建立起来的农场,需要创业者们做多少事情啊!何况妈妈不但是创业者,而且是农场场长…… 他长大了,每天都带着一种迫切希望自己早些长大的心理一年年地长大了。母亲那封信至今他仍保留着,但母亲,却已长眠在地下数载了。 批判会。批判修正主义建场路线,批判“黑劳模”,批判中国第一个女农场场长。第一个,这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哥白尼是第一个向全人类大声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人,结果支持他的布鲁诺被教皇下令烧死了。除了耶华,教会是不能容忍人类还在其他某方面产生什么“第一个”的。中国人虽然相信上帝的不多,原来却有许多人同样具有不能容忍“第一个”的劣根性。 对中国第一个女农场场长的批判形式是别出心裁的。父亲生前开过的那台英雄的拖拉机被用黑漆画上了“×”,母亲被迫令驾着这台拖拉机来到批判会场接受批判。拖拉机像坦克一般冲乱了会场,碾过会台。母亲将拖拉机一直开到山崖畔,她纵身跳下了山崖…… 这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农场场长的结局!这就是十年动乱中发生在北大荒的一幕悲剧! 刚满十八岁的曹铁强没有哭。他在全校第一个报名要求到北大荒去,他要见识见识北大荒那一片吞没了他父亲的沼泽!他要知道母亲是从哪一座山崖跳下去的!他要擦掉父亲和母亲都开过的那台拖拉机上的黑“×”!他要告诉每一个北大荒人,他是谁的儿子,他来了! 他的要求竟没有被批准。 他哭了。只因为此。 代替父母像抚养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了他十年的恩人,母亲生前的老上级,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位当时也遭到政治厄运的副院长,陪同他第二次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驻哈联络处。 老人大声质问:“你们为什么不批准他?” 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他母亲的问题……还没有最后作结论,我们政审很严。”“可他也是他父亲的儿子啊!他父亲的烈士碑还立在北大荒!”老人的手杖使劲捣着地板。接待人员搓着手说:“我们……做不了主啊!” “烈士的儿子,竟连继承烈士遗志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老人叹息一声,突然拉起他的手,愤慨地大声说,“我们走!北大荒不要你,我带你到五·七干校去!” “等等!”那接待人员叫住了他们,走到他跟前,拍着他的肩说,“如果你决心到北大荒去,不批准你也可以去嘛!当年转战北大荒的十万官兵,都知道你的父母,都非常怀念他们……” 得到这种暗示,几天之后,他混在第一批奔赴北大荒的知识青年中间,乘上了开往最北边陲的列车…… 虽然他是“混”到北大荒来的,但并没有因此被遣送回城市去。北大荒用沉默的诚意接收了他。只有他,才能体察到这种沉默胜过热情的诚意。一下火车,多少人在那一批知识青年中寻找他,握他的手,对他说“好好干”,或者“别给你爸爸妈妈丢脸”。他们,有的认识他的父母,有的并不认识他的父母。他们都是《英雄战胜北大荒》中的那一代创业者。他们从十几里,甚至几百里地外赶来,只是要在火车站见到他,握一下他的手,对他说一两句话。他一个也不认识他们,连他们之中一个人的名字都没有记住。 他要求把自己分到雁窝岛,他的要求没费口舌便如愿以偿。可是,雁窝岛并不像他在《英雄战胜北大荒》中所见的那么荒凉了。那里已经建立起了农场。荒原已经被征服,吞没了父亲的那片沼泽,已经变成水库。来到雁窝岛的第一天傍晚,他独自伫立在水库闸坝上。赤红的晚霞燃烧着淡蓝色的水面,水面浮现出了父亲的容貌。父亲生前经常用口琴吹奏《水兵之歌》,他耳旁仿佛又听到了这支歌那充满火热激情的欢快节拍。口琴是父亲任何时候都揣在衣兜里的爱物,肯定和父亲一起沉没在当年的沼泽底了。父亲的碑就立在水库闸坝的一端,他沿着闸坝走到碑前,仰望着碑顶那台石雕的翘首的拖拉机,心中默默地说:“爸爸,我来了!”他心中突然产生一种悲哀的遗憾。他但愿眼前没有这水库,而仍是一片狰狞的沼泽!对于吞没了他父亲的那一片沼泽,他心中有种强烈无比的挑战情绪,甚至可以说是复仇般的征服意志的啊!但它却已经被征服了。不是被他,而是被别人!他扑倒在岩石碑座下,痛哭了一场。附近没有一座山。不必问什么人他也知道,母亲并非是在这里遭到了那次不公正的批判。有人主动带他来到了机车库,告诉了他哪一台是他父母生前开过的拖拉机,它已经旧了,但保养得很精心。在并列的十几台拖拉机中,它最洁净,黑“×”被用汽油认真擦掉了,还看得出被什么东西认真刮过的痕迹。 带他来到机车库的陌生人告诉他:“这台拖拉机仍保持着当年的作业效率。” 此话对他是多么大的宽慰啊! 第二天,他悄悄地告别了雁窝岛。 他要在北大荒做一个像父母那样的创业者,而不甘仅仅做一个继业者! 于是他被重新分配到了最边远的刚刚开始组建的三团…… 他也像所有的知识青年一样想念过家吗?想念过的,不唯想念,更其惦念。虽然军事工程学院的老副院长并非他的父亲,虽然老院长的女儿并非他的妹妹。但他们与他有着父子一样的、兄妹一样的感情。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担虑着那善良而正直的老人将会进一步遭到什么迫害,担虑着那脆弱的、因小儿麻痹而残疾了一条腿的异姓妹妹的处境。 和郑亚茹一块儿探家回到城市后,他才得知老人确诊为肝硬化后期。他不忍离开他们了。假期一天天接近,他烦躁,他彷徨,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才对。一天晚上,在省军区大院,郑亚茹的家中,在她的房间里,在她关心而温柔地询问下,他向她讲起了自己的父亲、母亲,讲起了老院长父女,讲起了他对他们的感恩之情,倾吐了他内心的矛盾。他想要留在城市照料老院长父女,但又怕连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理解他,把他视为北大荒的“逃兵”。 他讲完才发现,她早已泪流满面。她忽然像个小孩子似的哭了。她是深深地被他讲述给她听的这一切所打动了。他第一次向她讲述了这么多这么多,而且讲述的都是内心最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她不仅感动,同时感激。同学三年。她那一天才知道,他有那样的父亲,那样的母亲!他能够把这一切都毫无隐瞒地告诉她,这足以证明,她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毕竟高于所有那些他所认识的姑娘们! 她擦干眼泪,盯着他,问:“今天你对我讲的这些,从没有对任何人讲过吗?”他发誓般地回答:“没有。”“如果不是我,换一个人,比如,另外一个你认识的姑娘,你也会把这一切统统告诉她吗?” 他沉默片刻,摇摇头:“不,绝不会……” 她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低下头微笑了。 当她送他走出家门时,说:“你明天有时间的话,我希望能和你一块儿到江畔去走走。”见他犹豫,她又补充了一句:“我有重要的事和你商量。” 第二天,两人徐徐漫步在松花江畔。她默默地和他并肩来回走了许久,才靠着一根栏杆站住,告诉他,省里的几所大学已经开始试行招收工农兵学员,她要尽一切努力为他争取到一个名额。如果争取到了,他就可以有三年的时间,一边在城市学习,一边照料他的恩人父女了。他感激得紧紧握住她的手,不知说什么话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她听凭他握住自己的手,将脸侧转向松花江,瞭望着冰封的江面,说:“你应该明白,我是因为爱你才这样做的。”他没有回答她这句话,但他在自己心中暗暗立下了誓言:我今后要开始爱这个姑娘,我再也不能挫伤她对我的爱情!全连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郑亚茹超假半个月,是为他在城市多方奔走。不久,连里收到了由团部转来的一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曹铁强要离开北大荒,去上大学了!消息在全连传开,所有的知识青年都感到意外。他们从那一天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审视他了。那种目光向他表明,他们怀疑他过去是否值得受到他们那么多的尊敬。他是怀着一种悲凉的心情离开连队的。只有一个人为他送行——郑亚茹。当夜住在团部招待所里,已经十点多了,忽然有人敲门。他打开门,见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的知青。 “你是曹铁强?”他点点头。对方走进房间,说:“我想和你谈几句话,你接到了一份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吗?” 他迟疑了一下,点点头。他觉得并没有隐瞒的必要。“你热爱医生这种职业吗?”“……”“你愿意毕业后还回到北大荒吗?”“……”“你能够成为一名北大荒所需要的出色的医生吗?” 他生气了,反问:“你是谁?我根本不认识你,你有什么权利这样质问我?” 对方缓慢地从兜里掏出一盒烟,缓慢地抽出一支,叼在嘴上。缓慢地擦着火柴,缓慢地吸了几口,眯起眼镜后面一双沉静的眼睛瞧着他,用缓慢的语调说:“我叫匡富春,团部的卫生员。谈到权利,我不但认为我有这种权利,而且认为,任何一个北大荒人都有这种权利。北大荒需要医生,需要出色的医生。争取到一个上医科大学的名额是很不易的,如果被一个对医生毫无职业感情的人,或者被一个仅仅想利用上大学的机会离开北大荒,回到城市去的人占有了这个名额,那未免太令人失望和遗憾了!” 对方的表情和语气,都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嘲讽,甚至侮辱。但对方所说的这番话,又是那么理直气壮。令人丝毫也不能怀疑这番话有任何不光明磊落的企图或动机。 他虽然感到受了难以容忍的嘲讽和侮辱,但他还是容忍了。他第一次觉得在别人面前心中有愧。 对方又开口说:“这个名额本是我争取到的。我曾给医科大学写过一封信,向他们反映了北大荒缺少医生的实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请求,允许我去自费学习。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而且是很出色的医生。我从小热爱医生这一职业。我向他们提出请求,没有任何个人目的,我只是想成为北大荒所需要的一名出色的医生。我相信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可以成为一名好医生。他们回信答应了我的请求。可是最近他们给我的又一封信中解释,由于某种原因,答应了我的名额,被我们团里的另外一个人顶替了……” 他怔怔地望着对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并不想责怪你,更不想和你吵架。我只是来对你说,不管你是否已决定将来当一名医生,我希望你能珍惜这一次学习机会,希望你三年后还能回到北大荒来。北大荒需要出色的医生……”对方看了他一眼,缓慢地抬起手,用食指朝鼻梁上推了一下眼镜,没有任何告别的表示,一转身走出了房间…… 第二天,他又回到了连队。 可想而知,郑亚茹对他这样做恼怒到何种程度!无论他怎样向她解释,都不能求得她的谅解。 他几乎是把匡富春对他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给她听,一遍又一遍,但却只能愈加激起她的恼怒。 “你多高尚啊!可我是为了谁?我在城市四处奔波,拉关系,挖路子,走后门,求爷爷告奶奶,就差没给别人下跪了!整整半个月,两条腿都跑细了,舌头都磨短了,为了谁?!团长心里记着你一笔账呢,根本就不同意让你上大学!也是我一次次跑到团部替你说情,装哭、耍赖,连一个姑娘的自尊心都不顾惜了。可你,你倒成了无比高尚的人,我倒成了顶顶卑劣的人了!高尚不过是一种自我表现欲,这一套我也会。我从明天起要每月给这个匡富春寄拾元钱,写一封信,要写得情意缠绵,鼓励他为北大荒好好学习!他会比感激你更加感激我!” 她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就给匡富春寄出了一封信和拾元钱。不过信中写了些什么,是否情意缠绵,他却不知道了。 他和她又一次闹僵了…… 发枪了! 随着边境局势的恶化,全团几个重点连队,包括工程连,组建了“战备分队”。真枪实弹,代替了每天清晨出操训练时的木枪、木手榴弹。枪,比镰刀,比锄头,比拖拉机和收割机更使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感觉到,他们不同于一般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的特殊价值。 这种特殊价值是他们每个人自我意识的支撑点。他们早已不满足于一年四季仅仅播种和收获了。他们渴望着浴血战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因为他们是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当初,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正是为了这两个字,放弃了到离家较近、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村插队的机会,而千里迢迢奔赴北大荒的。他们不怕死、只要能做英雄。他们就怕平凡的生活,艰苦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的就是平凡的,而“平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软性的挑战。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力应付这种挑战。渐渐冷却的政治兴奋在他们身上转化成追求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的激情。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获得战斗武器。枪,只能发给“红五类”。这是内定的原则,但战备形势报告会上的动员令,却是向每一个知识青年发出的。于是一份份申请书由班排长递交到连部。连部讨论通过的申请书,附上鉴定和意见,密封后报到团军务股审批。裴晓芸也写了申请书。那不是一般的申请书。那是用指血写成的申请书。别人,钢笔写的字,尽可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但她不可以,她是入了“另册”的,她十分清楚这一点。只有用血来表达。她想:一腔血都洒在战场上,乃是她心甘情愿的。在烈士队伍中,也许是没有“另册”的吧?她这样相信。她没有按正常程序将申请书交给排长郑亚茹。晚上,连部开会,讨论确定“战备分队”的战士名单。老指导员一份接一份地翻阅申请书,忽然问郑亚茹:“裴晓芸没写?” 女排排长点点头。 指导员又问:“是不是写了没交?”能不能被批准为“战备分队”的战士,和有没有这种要求,意义是并不相同的,每一份申请书,都要作为一种忠诚的证物入档案的。“根本没写,或者写了没交,对她还不是一回事吗?”女排排长不以为然地回答指导员的问话。“这不一样。”指导员很严肃。“你有必要去问问她。”曹铁强看着郑亚茹说。“我认为没有必要。”郑亚茹顶了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