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 那时的山里红笑在脸上,心里却在流泪。眼前的宋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人,眼睛望人时温温和和的,说话的语气也是温暖的。山里红很爱看宋先生说话的样子。 宋先生就是北镇人,靠教私塾过生活。父亲就教了一辈子私塾,父亲去世后,宋先生便也开始教私塾。生活算不上富裕,却也能混个温饱水平。宋先生已经二十有九了,至今仍没结婚,业余时间,读读诗文,看看戏,别的便没有什么了。自从山里红出道后,他只看了山里红一场演出,便喜欢上了山里红这个角儿。于是,他走进了戏班子,走近了山里红。 只要有戏班子唱戏,都会有宋先生的身影。他静静地在一角站了,入神入境地看着台上的山里红,样子仍那么斯文。 不管宋先生站在什么位置上,山里红只要往台上一站,她也总是能看见宋先生的身影。两道目光相碰了,宋先生就笑一笑,用手指一抬礼帽,算是打过招呼了,山里红也回敬一个灿烂的笑。接下来,山里红唱戏的感觉特别的好,仿佛她唱出的所有戏文不是冲着人山人海的观众,而是冲着一个人,那就是宋先生。她觉得,那些锦绣戏文,情情爱爱,悲悲壮壮只有宋先生一个人能听懂。 有几次,戏班子到离北镇较远的村屯里演出,山里红没能在人群中发现宋先生,她唱起来显得没精打采的,在不经意间,她还唱错了两句戏文。戏迷们没有发现,牤子却觉察到了。牤子说:你这是怎么了,戏迷要是发现了,会倒台的。倒台就是喝倒彩,如果再遇到那些刁钻的戏迷,会起哄着把戏子哄下台。角儿就砸了。 直到宋先生出现,山里红才又一次振作起来。好在宋先生仍隔三岔五地来到后台,来教牤子和山里红新创作的“小帽”。每每这时,山里红总是会显得很高兴的样子,有说有笑的。这一点被牤子看得一清二楚。牤子有一天对山里红说:小红,你这样可不大正常,别忘了小香是怎么倒的台。 提起十里香,牤子的眼圈红了。现在十里香只能唱一些串场戏了,自从不是角儿之后,人似乎也换了一个人,整日没精打采的,没事时就帮助别人洗洗衣服,烧烧饭。 说到十里香,山里红的心里也灵醒了一下,她冲牤子说:牤子哥,这我懂。 牤子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自从十里香倒了台,牤子经常叹气。山里红能够理解,十里香和牤子配了六年戏。不论怎么说,山里红几日不见宋先生,心里仍没着没落的。 五如果事情这么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是山里红倒台子了。确切地说,山里红的嗓子倒了。在山里红嗓子倒之前,发了一次烧。按老拐的意思,山里红发烧,戏班子就歇息几日,等山里红的病好了再说。 没料到的是,北镇盐商贾六指,娶第三房姨太太,点着名地要山里红出台庆贺。贾六指是北镇一带数一数二的富户,老拐得罪不起就来征求山里红的意见。那时,山里红的烧已有些退了,便说:叔,我去吧。 戏班子便搭台演出了。演出一直从傍黑儿演到夜深。那一天,刚开始时山里红的情绪很好,她又如约而至地看到了宋先生。宋先生一如往常地关注着台上的山里红。 夜深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就不安分了,嚷嚷着让山里红和牤子唱《十八摸》,不答应就不让散场。山里红没办法,便硬着头皮唱《十八摸》。唱《十八摸》时宋先生就退场了,山里红看到宋先生退场了。那一刻,她的心里有股说不清的滋味。就在这时,她的嗓子倒了,噼噼啪啪的,已唱不出一句了。台下“轰”的一声就乱了。山里红的角儿就倒了。 那一年,山里红刚满十八岁。十八岁的山里红痛不欲生。她又是以前的春芍了。 春芍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刚成了两年的角儿,一夜之间便啥都没了。 也就是说,从此,春芍就要告别梦想中的戏台了。春芍不吃不喝一个劲儿地哭。老拐此时显得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像一匹磨道上的驴一样在春芍面前转来转去。这种苦楚,老拐一清二楚,他就是当年倒了嗓子,才改拉二胡的。对于他们这些吃张口饭的戏子来说,倒了嗓子就等于失去了左手右臂。他任凭春芍汹汹涌涌悲悲切切地哭着。最后老拐蹲下了,蹲下的老拐一边用拳头擂着自己的头一边说:我老拐白活了半辈子,我老拐不是人呐。 老拐此时千遍万遍地后悔当初不该答应贾六指去唱戏。此时老拐比春芍还要痛苦,他知道春芍的嗓子倒了,戏班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角儿接替春芍,那样的话,戏班子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戏班子所有的人都围在老拐和春芍身旁,他们低垂着脑袋,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这时没有人说话,他们知道,这时说什么都没有用。他们只能任由春芍和老拐两人低一声高一声地哭。 哭了一气,又哭了一气。不知什么时候,宋先生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宋先生一出现,春芍烦乱的心情似乎轻松了许多,她哽咽着,眼泪巴巴地望着宋先生。宋先生就说:嗓子倒了也好。众人惊愕不解地望着宋先生。宋先生只冲春芍一个人说:戏是不能唱一辈子的,早不唱比晚不唱好。 春芍不哭了,她平平静静地望着宋先生。春芍也说不清为什么宋先生一出现,她就没有那么多悲伤了。此时,她的心里仿佛是一泓秋水,宁静而又高远。 此时的老拐也不哭了,他愣愣怔怔地望着宋先生。宋先生不望他,只望春芍一个人,两人就那么望着。后来宋先生说:你们出去吧,我一个人和春芍姑娘说会儿话。老拐站了起来,他也不知道宋先生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悲痛的春芍止住哭声。他相信,宋先生有能力让春芍从悲痛中走出来。于是,他背着手先走出春芍的房间,众人便都随着走了出去。这时,屋里就剩下了春芍和宋先生两个人。春芍见到了亲人似的,哽哽咽咽地叫了一声:宋先生。泪又流了出来。 宋先生背了手,在屋地中央踱了两步,然后又立住道:我知道,你早晚会有这一天的。春芍不解地望着宋先生,宋先生在她的泪眼里一片模糊。宋先生又说:你嗓子就是不倒,也早晚要离开戏台的,你说到那时你又该怎样? 这句话把春芍问住了,这些问题,她似乎想过,又似乎没有想过。她现在只知道唱戏,别的,她就看不清了。只要是戏班子里的角儿,她是不能成家的;不是角儿了,那时是什么时候,她自己说不清楚,她不知道。但她隐隐约约地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有那么一天的。 宋先生就又说:戏是不能唱一辈子的,可日子是要过一辈子的。现在,春芍真正地冷静下来了,她再看宋先生已经很清晰了。宋先生说:其实这些话我早就想说了,从认识你那一天我就想说了,可那时说你会信我的话么? 春芍怔怔地望着宋先生。宋先生的每一句话在她的心里都丁是丁卯是卯。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和她说话,混沌迷蒙的心里,突然一下子豁亮了,有一缕阳光照进来,啥都没啥了。 宋先生:早不唱比晚不唱要好。春芍:以后我就要在戏班子里吃闲饭了。宋先生听了春芍的话笑了笑道:为啥还要留在戏班里?春芍:我娘死了,爹走了,戏班子就是我的家。宋先生向春芍走近一步,一双目光很深地望着春芍道:春芍,我要娶你。这话让春芍一哆嗦。自从发现宋先生的目光开始,她只觉得宋先生这人很亲切,一日不见宋先生心里就空落落的,可她连想也没想过自己要嫁给宋先生。因此,宋先生的话让她一惊。宋先生说:春芍你就嫁给我吧,这辈子给你当牛做马都行。说完宋先生就跪下了,他把自己的头伏在炕沿上。春芍想说什么,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宋先生抬起头,此时他已经泪流满面了。他哽着声音说:春芍,你知道我为啥看戏吗?我是在看你呀。一句话,把春芍的心扔到了沸水里。童年的往事如烟似雾地涌到春芍眼前,她想起了父母为了看戏而吵架,让日子变穷。宋先生的心,她完全能理解了。她知道,为了她宋先生啥事都能干得出。一辈子,要是有这么一个男人相守着,还怕啥! 春芍软软地叫了一声:宋先生。便把自己的一双小手放到了宋先生湿漉漉的大手里。 老拐得知宋先生要娶春芍的消息,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一个唱戏的,能早早地找一个归宿比什么都强。春芍的嗓子倒了,不能再唱戏了,留在戏班子里也只能打打杂,还多一张嘴争饭吃,今日不嫁人,迟早也会嫁人的。 老拐以嫁女儿的心情,隆重地把春芍送到了宋先生家。又在宋先生家门口,搭了个戏台,张张扬扬地唱了三天大戏。 北镇方圆百里,都知道戏班子昔日的名角儿山里红嫁人了。 六年近三十的宋先生娶了如花似玉的春芍,缠缠绵绵,磨磨叽叽地过日子自不必多说。 宋先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对女人就多了层理解和呵护,怕春芍冷了,怕春芍累了,总之,宋先生对春芍关爱有加。宋先生用一个识字的男人心烘烤着娇娇嫩嫩鲜鲜亮亮的春芍。 春芍对北方的男人是了解的,虽从小就生活在戏班子里,可他们的戏班子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戏迷。北方的男人在女人面前大都很霸道,集英雄主义与男人主义于一身,男人把女人打一顿骂一顿是家常便饭。春芍从小就领略了父母的吵嘴骂架。 春芍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先生会对她这样,她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幸福之中。春芍在起初的日子里,知足了,满意了。 宋先生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咿咿唔唔地教一些孩子识字,春芍就搬了个小凳坐在院子里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看宋先生教孩子识字。太阳暖暖地照着这个小院,小院的空地上种了一些丝瓜和豆角,青青绿绿地爬满了小院,有几只蝴蝶在飞来绕去的。春芍就想:嫁人的日子真好。 此时此刻的春芍,恍恍怔怔仿佛走进了梦里,那是一个多么美妙动人的梦呀。 晚上,春芍和宋先生躺在炕上,一盏油灯明明暗暗地在他们头顶的凳子上飘着。宋先生又说:我给你唱段戏吧。春芍不信任地:你还会唱戏?宋先生笑一笑:我看了那么多戏,咋的也能唱几句,没吃过肥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呀? 接下来宋先生就唱了,他唱了一段《王二姐思夫》,接下句的自然是春芍,春芍的嗓子倒了,小声哼哼还是可以的。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就体会到了无限的甜蜜和快乐。 最后,春芍一头扎在宋先生并不宽大的怀里,羞羞喘喘地说:过日子真好。 宋先生也是幸福着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天上会掉下个“林妹妹”。以前他爱看春芍唱戏,春芍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牵着他的心,那是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吸引。那时的春芍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现在他搂着春芍是那么的实实在在。他的手在春芍的身上游移着,他下意识地哼起了《十八摸》,他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学会的这种下流小调。 春芍抬起头有些吃惊地望着他道:你也会唱这?宋先生笑了笑说:当初你在戏台上唱这些调时,别提我心里有多难受了。春芍就哧地一笑。日子周而复始。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春芍就觉出了几分寂寞。新婚时哥呀妹呀的冲动填补了她许多的寂寞,那时她也不曾想过寂寞。现在渐渐地,她品出了这份冷清。她在戏班子里整整生活了十年,戏班子里永远是热闹的,走街串镇地演出,那时,她不会感到寂寞。 春芍觉得宋先生对自己的热情也不如以前了。每到晚上,宋先生总要在灯下看会儿书才上炕。春芍就在那一刻觉出了日子的冷清。那天,两人躺在炕上。春芍说:哎,哪天咱们去看戏吧?宋先生:你演了那么多年戏还没够么?春芍:我想戏班子那些人了。宋先生:好吧。没过几日,北镇戏班子在北镇郊外的一个屯子里演戏,他们就去了。十里香在春芍走后便又成了角儿,她依然如当年那么风光。人们又看到了昔日的十里香。当牤子和十里香往台上一站,春芍的泪哗啦一声就下来了。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流泪。那份激动,那份渴望,不可遏止地涌遍了她的全身。她哆嗦着身子,嘴也一张一合的。 戏一开场,春芍又找回了当年唱戏时的那份感觉,她浑身上下的每个细胞都活跃了,台上的十里香在那唱呀扭呀的,仿佛不是十里香在唱扭,而是自己。台下一阵阵叫好声,也似冲着自己。春芍在那个晚上亢奋不已,浑身上下都被湿漉漉的一层汗浸透了。 回来的一路上,春芍一句话也不说,匆匆地走在宋先生的前面。宋先生提着长袍走在后面一遍遍地问:你咋了?春芍不回答。直到春芍走回家,躺在炕上,才放声大哭起来。这哭声,仿佛压抑许久了,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哗哗啦啦地流出来。宋先生不知所措地在一旁看着。春芍哭了一阵。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哭,她只觉得心里憋得难受,哭出来了,就好受了许多。渐渐,她止住了哭声。宋先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你还是忘不了戏班子呀。默了一会儿,宋先生又说:等明天有空就回戏班子看看吧。春芍点了点头。春芍回戏班子探望是宋先生陪着去的。戏班子一如既往还是昔日的老样子。在不演戏的时候,乱乱哄哄的,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练唱。他们见了春芍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半年没见,他们似乎有许多话要问春芍。十里香拉着春芍的手说:好妹子,结婚成家过日子多好哇。腊梅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多亏了你嗓子倒了,要不你哪有这样的福分呀,再生个孩子吧,就啥都有了。……春芍不说什么,亲切地看看这,摸摸那,她喃喃地说:还是戏班子好哇。老拐听了春芍的话,就动了几分真情,他想起了春芍在戏班子里时的那些日子,老拐就说:春芍,戏班子就是你的家,没事就回来看看。春芍怔了怔还是说:哎——我知道,咱唱戏人这辈子,不管到啥时候,都离不开戏了。从那以后,春芍一有时间就往戏班子里跑。宋先生不说什么,由她去。 只要她愿意,宋先生就高兴。宋先生白天要教学生识字,晚上还要读书。 戏班子回北镇城里,没有演出时,也会集体地来看春芍,他们挤在屋子里又说又笑的,他们亲眼看到了春芍的日子,都表现出了由衷的高兴。十里香就说:妹子,看你多好哇,有家有室的。 十里香想到了自己那个夭折的孩子,眼圈就红了。 春芍苦笑一下:姐呀,日子好是好,就是有些闷。 十里香就叹道:妹子,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哇。 春芍隔三岔五地回戏班子坐一坐,有时戏班子的人也来看看春芍,日子就平静地过着。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变故。 七春芍知道宋先生对自己好,她也知道,北镇的女人没有几个人能过上她这样的日子。可她仍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太平淡,平淡得她凭空会生出许多愁闷来。 就是这种平静的愁闷给她带来了生活上的变故。 奉天城里,张作霖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为了牢牢地控制住东北这块地面,他到处收编着队伍,包括那些占地为王的胡子。 马占山就是北镇一带有名的胡子头儿,手下有百十号人马。北镇一带屯屯落落没有不知道马占山的。远在奉天城里的张作霖也知道了马占山,于是差人给马占山送了一副帖子。帖子上写了要收编马占山的事。 那时的大小股胡子大都投靠了东北军,他们知道靠自己的力量折腾不出多大动静,他们归属东北军就感到日子有了着落。当胡子是为了口饭吃,如果投了东北军吃不愁穿不愁,名正言顺了,再也用不着在深山老林里过野人似的生活了。 马占山毫不例外地被东北军收编了,马占山被张作霖封了一个团长。于是,马占山带着百十号人马下山了。下了山的马占山和以前就不大一样了,衣服是东北军发的,枪呀弹的自然也是东北军的。做了团长的马占山堂堂皇皇地进驻到了北镇城里,号地号房子,动静弄得很大。 自然少不了搭台唱大戏,马占山点名让北镇戏班子为自己唱戏,他不但点北镇戏班子,还要点名让山里红为自己唱戏。山里红在谢家大院唱红的事他听说过,后来还下过几次山,偷偷地混在戏迷中看过山里红这个角儿了。那时,他曾发誓,有朝一日把山里红抢到山上天天为他唱戏。这回,他明目张胆地要山里红为自己唱戏,有关山里红倒嗓子、离开戏班子的事他并不知道。 当马占山得知山里红已离开戏班子,他喷了好半晌嘴,摸着脑袋说:那丫头水灵呀,可惜了。戏照例是要轰轰烈烈唱的。春芍自然也知道戏班子在北镇城里为马占山唱戏,她也去了,戏台前都被马占山的队伍严严实实地围了,她只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 第二日,春芍仍然坐在院子里做针线活儿,她听着宋先生教孩子们识字的咿呀声。她早就对这一切司空见惯了,她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在心里哼着《大西厢》。 就在这时,他们的小院里走进一个人,那人穿了一身东北军的军装,袖着手就那么愣愣地看着春芍。春芍一抬头也看见了那人,那个人有四十多岁的样子。春芍觉得这个人眼熟,不是一般的眼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可她一时想不起跟前这个人到底是谁。 那人在春芍眼前立了一会儿,然后就干干硬硬地叫了声:春芍呀——春芍听见了这一声,手里的针线活儿就掉到了地上。她眼前“呼啦”一下子就亮了,她想起来了,眼前这个人就是十几年前离家出走的爹。父亲见女儿认出了自己,便忙上前又叫了声:我真的是你爹呀!那一瞬,春芍的心里一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在心里她早就忘了眼前这个爹了,那时的爹对她是那么的无情无义,日子过不下去了,说走也就走了。八岁的她,在那一刻,她就发誓忘记爹。这么多年,她果然再也没有想起过自己的父亲。没料到的是,父亲却从天而降,她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父亲又叫了一声:春芍我真的是你爹呀!春芍这时已经清醒过来,她冷下脸道:你来干啥?你不是我爹,我爹早死了。说到这儿,春芍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她想起了自己娘,想起了这十几年漂泊不定的生活。父亲一下子就给春芍跪下了。父亲也已经泪流满面了,眼前的春芍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么多年他也一直在想自己的老婆、孩子,他没脸也没有这个能力回到北镇。这次马占山被收编,他便义无反顾地跟随了马占山,他要回北镇。他一回北镇就到处打听女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曾经是北镇戏班子的角儿,于是,他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女儿春芍。 父亲跪在地上说:春芍,以前都是爹对不住你呀。父亲在哭,春芍也在哭。宋先生听到了院里的哭声,便走了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骇住了。他早就知道春芍的身世,很快就猜出了眼前这是怎么一回事。想到这儿,他忙走过去扶起了春芍的父亲,他说:爹呀,你这是干啥,有话到屋里说去。 春芍哭过了,也恨过了。她闭口不谈母亲,在她童年时父母吵架的事,给她留下了太多太多灰暗的记忆,她不愿意提起自己的童年。她只冲父亲叙述进入戏班子以后的事情。父亲一边听,一边哭哭笑笑,他已经被女儿春芍的命运打动了。 当他看到眼前春芍已经成家立业,宋先生这个人也算体面,日子也过得下去,他长舒了口气。父亲后悔万分地说:是爹对不住你们娘俩,爹有罪呀。这下好了,爹回来了,就再也不离开你们了。那一天,父亲坐到很晚才走。春芍送爹出门时,心里仍说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滋味。马占山也在寻找春芍。马占山戏也看了,可心里怎么也不踏实。他看戏时,眼前总是出现春芍的身影。十六岁时的春芍,给马占山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当他得知春芍就在北镇城内,并且嫁给了一个教书的先生时,马占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看见一朵花插在了牛粪里。 当马占山打听到春芍的住处,并得知自己的随从老于就是春芍的爹时,马占山笑了。他差人叫来了自己的随从老于,笑一笑说:老于呀,你投奔我一场,我也没啥封你的,从今天起,你就做我的副官吧。老于做梦也没想到,转眼就成了副官。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是梦里还是现实,只是不停地点头说:好,好,谢谢团座。马占山不笑了,他一字一顿地说:我要见你的女儿山里红。老于也不笑了,他被一连串的变故打蒙了。 八在那个秋高气爽的上午,于副官陪着团座马占山来到春芍的家。这次老于做了副官,心里有了许多底气,他还没有走到春芍的门口,便扯着嗓门喊:春芍呀,爹来看你了! 春芍推开门的时候,先是看到了穿着一新的父亲,接着就看见了马团长。春芍眼里的马团长很是个人物,足有一米八的块头,很黑的头发,一双眼睛看人时也很野。她当时并不知道,当年家喻户晓的马胡子就是眼前的马占山,春芍的第一感觉是,马占山很魁梧,还有几分英俊,当然还有野气。 于副官进门时,自然是把马团长让到前头。马团长见了春芍便没有把眼睛移开,他望着春芍。春芍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说变了,是春芍变得更女人了,凸凸凹凹的地方都那么恰到好处,人胖了一些,当然也就更丰满了。说春芍没变,是因为春芍还是那么水灵,还是那么年轻。马团长没这么近地看过春芍,此时,他甚至嗅到了春芍身体里散发出的阵阵体香。马占山在心底里咬牙切齿地说:他妈的,这丫头老子要了! 进门以后,于副官就忙不迭地说:这是我们马团长。春芍轻“哦”了一声后,搬了把凳子放在马占山面前,又说了声:马团长请坐。坐,坐。马占山就笑眯了一双眼睛。春芍又为马占山倒了一杯茶后,便欠着半个身子坐在了炕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