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两个多月过后,罗顺年出院了。
法院的判决也下来了,柏家赔偿了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总计五千三百元,这让罗顺年觉得,总算挣回一些面子,毕竟官司赢了。但他以后肯定做不动什么重活了,以前能在小镇跟着建筑队做点小工,可这件事过后,只怕没有包工头愿意用他了。因为政府征用,全家土地已从六亩多减少到三亩多,只能勉强温饱。以后经济上将会愈发困难,水莲五十多岁了,洗衣做饭后再操持农活,也实在太累了。
罗顺年思来想去,开始劝说女儿,“小幻,你退学吧,就算父母求你了!不要怪我狠心,你看家里这情况,明摆着已经没能力供养你们三个了。没有经济来源,一点地仅能解决吃粮问题,头疼感冒,人情往来,油盐酱醋,这些开销都要钱,我以后不能打零工,这日子可就难死了!再说,你即使考上大学,也没钱供你。即使贷款,等你工作后再还,可家里负担这么重,你要赚到多少钱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早点退学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好歹能让两个妹妹念完中学吧。说起来,你也应该知足了,一个女孩能念到高中已经不错了,也是没办法,你要理解啊,行吗?”
听到父亲这番话,她流泪了,却还是点了点头。她深知,父亲已经做出的决定,她根本无力改变。她是个懂事明理的女儿,其实,自从父亲住院以来,她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三姐妹都上学,家里早已不堪重负,为了父母和两个妹妹,她不能自私地只顾自己,也该为家里出点力了。
柏青得知她要退学,顿时急坏了,找到她再三追问:“为什么,再苦再难至于非要这样吗?”
“这是我想来想去最后的办法了,我们家实在太难了。不像你,有大城市工作的哥哥姐姐可以帮衬,你就是读到博士都没有问题。我却不行,要想家里过得好些,让两个妹妹继续上学,我必须打工赚钱。不过,我想找老师商量,先办理休学,看看再说,要是情况好转,也许明年可以接着念下去。要么业余报个自考也行,有个好文凭,可以找个好工作。你放心,到时会有办法的,只要你考上大学就行了。”
高考结束,柏青考取了南京大学。
罗小幻很是高兴,能上这种重点大学,必然前程大好,却也不免有些伤感,深知自己以后的人生,将与柏青完全不同,就像两条轨道的火车,已经没有交汇的可能了。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个毕业名牌大学,一个小镇土妞儿,天上地下,走到一起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
她无力对抗父母的死命反对,知道父亲在这件事上说到做到的极度顽固,在父母和柏青的两难选择中,她只能选择前者。如果成全了爱情,亲情就此决裂,年复一年的谩骂羞辱、冷漠埋怨,这些将会如同慢性毒药,侵蚀他们的幸福。
她心智上比较早熟,从小看到听到很多类似的故事,一对男女,如果城乡有别,地位有异,即使相爱,也难以扛住父辈亲人以及身边所有世俗的眼光,最终很容易遭到扼杀。因此,她再三告诫自己,即使这份伤痛使她鲜血淋漓千般万般不甘心,也要学会自我修复,真正坚强起来。所有痛苦都是源于修练不够,可真要做到并不容易。夜深人静时,她总是默然落泪,却又明知必须放手,必须学会隐藏疼痛,直到所有过往都缓缓地沉于心底,一直沉到不愿触碰最为隐蔽的角落。
她到市区一家服装厂做了工人,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每天加班加点,每月能赚到三百八十元,自己仅留五十元零用,剩下的都在每月回家时悉数交给母亲。然而,渐渐地,她觉得自己的心灵正在慢慢地变得空荡而失落。
她开始厌倦这种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工作,开始寻找灵魂的寄托与安慰,于是,看书就成了她最大的爱好,这为她打开了新的世界,让她找到了心灵家园。她惊奇地发现,书中的天地如此广阔,莎士比亚、屠格涅夫、路遥、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拓展了她的视野,打开了她思想的闸门,她一次次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写起来。
为了能有自我掌控的时间,她辞去了服装厂的工作,又通过职业介绍所找到了一份保姆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她对待每篇稿子都像母亲对孩子一般的虔诚,每次寄出后都是满怀期待,杳无音信后就会怀疑丢了,于是改寄挂号,仍然石沉大海。在她将要放弃时,却意外收到一本《浦州文学》杂志,惊喜地看到自己一篇三千多字的竟然发表了,这似乎使她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她再接再厉,很快又写出一篇五千字的。一周后,她收到《浦州文学》主编高志的来信,让她抽空到市文联去一趟。
她欣然前往,没想到竟是坏消息:“不好意思,杂志要停刊了,总是欠着印刷费实在无法维持了。唉,文学这东西只能业余爱好,执迷不悟就惨了。你应该学点美容理发之类的手艺,也好解决以后的生活。不过,要是你真想走上这条路,应该到北京进修,B大学那个文学班很不错,全年三千元费用,吃住自理,我们文联可以为你出具一个证明……”
她沉思一下,点头说道:“进修的事,我会考虑,因为我喜欢码字这种工作。但是,我家经济不太宽裕,父母也并不支持。不过,经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倒是觉得应该去北京打工,也许能快点攒出进修的费用。”说着便告辞了。
她走在路上,心里思虑着,去北京打工,是否真的值得?在陌生无依的都市里,自己能否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她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走出小镇终究不是坏事,毕竟能够开阔眼界,总比井底之蛙好得多。
谁都喜欢家的港湾,不想远走他乡奋斗挣扎,但对她来说,在这种小镇小城,她这样底层小户的女儿,无钱无势,也无从“拼爹”,也许走出去才是更好的出路。大都市起码文明开放,规则透明,虽然残酷,至少相对公平,不同于老家事事讲人情,处处拼关系讲门路。
就这样,她作出了远去北京的重要决定。
多年后,罗小幻回想自己这个决定并不后悔,自由迁徙已是社会现实,尽管很多走出家门的人一直不能享受到更多公平的国民待遇,背后仍有根深蒂固的制度问题,但死守固土毕竟难有更好的发展。生活以其固有的流速前行,不会加速也不会放慢,不能过于沉溺于不满或痛苦,只能让心灵裹着厚茧坚强地走下去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