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田园喜乐 > 第六十章 招弟

第六十章 招弟

作者:沈瑞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一个两个都是赔钱货,我可没那闲粮闲钱养你们!”吴氏骂骂咧咧间见枣儿站在门口,便指桑骂槐的挤兑枣儿不检点“你要是能有别人家的本事,今儿有阔少爷捧着钱要纳你当妾,明儿有富家公子要娶你过门当少奶奶,我就是养你十年八年也行!没本事就给我滚远点,别再我眼前给我添堵!”

枣儿懒得理会吴氏,只拿眼打量被吴氏打得浑身是伤的小姑娘,果见她一张脸和自己一模一样、宛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再一见她哭着喊吴氏“阿娘”、求吴氏不要赶她走,这才恍然大悟、记起金氏曾经说过的一件事———金氏曾说过当年吴氏生了初娘后,又接着生了一对孪生女儿,我这大的便是过继给大房的自己,小的则送去给一户无儿无女的人家当养女。

看来这人便是当年被吴氏送走的夏四娘,早前齐临救的人不用说也是她了……只是这夏四娘不是给别人当养女了吗?怎么无端端会跑回来,还求吴氏不要赶她走?

枣儿心里正纳闷呢,夏四娘突然跌跌撞撞的冲了过来,直接跪在齐临跟前、楚楚可怜的哀求他“公子,我知道你是个好心人,不然先前你也不会救我,求求你救人救到底、带我回去吧,不然我会被我阿娘打死的……我愿意做牛做马的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齐临一脸冷漠的看着夏四娘,目光里有着不加掩饰的鄙夷“你明知我救你是把你当成别人,为何一路上都不曾明言,也不主动澄清身份?”

“我……我……”

夏四娘顿了顿,须臾间便替自己寻了个借口“我是怕你不愿意救我,才一直不敢开口,”说着怯怯的看了枣儿一眼,自责道“我不该故意不把话说清楚,让你误把我当成姐姐,我当时实在是怕极了,我怕没人管我、我会死在半道上……”

枣儿虽有些同情夏四娘被吴氏往外赶,但却对她主动冒充自己一事没好感,况且这是二房的事与她也不相干,便不再多管闲事、推着小车进了自家这边的大门。

齐临本就是来找枣儿的,一见枣儿走人便也丢下夏四娘跟了进去,让原本一脸可怜相的夏四娘眼底闪过一丝阴霾,放在身侧的粉拳下意识的紧握,只觉得枣儿心狠、连带影响了齐临,让齐临对她见死不救。

枣儿却是不知自个儿无端端的招了夏四娘的怨恨,一见金氏出来帮着搬小推车上的东西,便指了指门外的闹剧,问道“阿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是四娘吧?怎么突然跑回来了?还哭哭啼啼的求二婶娘别赶她走?”

金氏一脸同情的望了望门外,叹道“对,回来的是招弟,也就是四娘……唉,她也是个可怜的,早年许家明明说好了抱她去引娃,和咱家约好将来引了娃也不会把她送回来,谁曾想这才过了八、九年他们便反悔了,现在一个劲的把招弟往外推……”

原来乡间有一种习俗,如果家里养的母鸡不下蛋,主人家就会在不下蛋的母鸡窝里放一个蛋,俗称“引蛋”———顾名思义,就是放个蛋在窝里引母鸡下蛋,据说还真挺管用的,慢慢的便有人把这个习俗用到人身上,便有了“引娃”一说。

这招弟和枣儿一样都是吴氏所生,吴氏当年能对枣儿那般狠心,对招弟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隔壁村的许氏夫妇成亲后一直怀不上孩子,想抱养招弟放家里“引娃”,又许了不少银钱给吴氏,吴氏当初连招弟也想一块儿溺死。

许氏夫妇把招弟养在家里后,还是一直没能怀上孩子,一直到招弟八岁才生下一个女儿,许氏夫妇一有了亲骨肉,招弟也就失去引娃这个作用了。这年头养个孩子本就不易,更何况是替别人家养孩子,且还是养一个将来需要嫁妆的赔钱丫头。

许氏夫妇如此一打算,便生出把招弟退还给夏家的念头,对招弟自然大不如前,打骂挨饿是家常便饭,这回正好又赶上招弟生病,他们不想费钱替招弟治病,便以招弟得的是会传染的恶疾为由,硬是将她送回白蒲村,把人往村口一搁便撒手不管。

许家虽没提要把当年抱养招弟的钱要回来,但吴氏向来重男轻女,从小养在她身边的夏初娘她都一直不待见,更别提打小就送人的招弟了———一吴氏早就不当招弟是自己的闺女,一听说送出去的闺女要送回来给她养,死活都不肯接纳、捞了扁担就把招弟往外赶,全然不顾招弟不但病着身上还带着伤。

金氏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外面的打骂声也慢慢的停了,隐约听得招弟说着感激的好话,似是终于说服吴氏将她留下,让枣儿感到十分意外“二婶娘居然留下招弟了?这可不像是她会做的事。”

“许是她突然良心发现了吧!终归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金氏感叹了句便不再提二房的事,冲堂屋方向指了指“齐公子难得来我们家做客,你不是正好买了不少好菜回来吗?好好整一桌出来待客,可别怠慢了我们家未来姑爷!”

金氏最后那句打趣的话让枣儿顿时满头黑线,跺脚娇嗔道“阿娘!您再胡说八道,我这就去把齐公子撵走,省得招人说闲话!”

金氏一面勺了几瓢的水浇到盆里洗板油,一面乐哈哈的和在淘米的枣儿闲话“哟,阿娘不过是说两句玩笑话,你这就急了?”

枣儿说不过金氏,淘完米把饭做上后,便提了个竹筐并竹竿溜了出去“我去打些桂花回来,做桂花麦饭!”

金氏笑着让枣儿手脚快些,自个儿则把板油搁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块,一股脑的倒入烧热的大铁锅里,一面看着火候一面拿铁铲挤压板油块,把板油块里的油靠出来,不多时锅里便飘出一阵诱人的油肉香!

金氏见油靠得差不多了才翻出两个干净的瓦罐,将清亮淡黄的肉油并油梭子一起舀进罐子里,这两罐子油等油温降下来后,就会凝结成雪白的凝脂,炒菜做饭时连着油梭子勺上一勺,既给菜添了油、油梭子又能添些肉味儿。

金氏才靠完猪油,枣儿便拎着一小筐桂花回来,取一大把淘干净,撒上盐,拌上白面便摊蒸笼上蒸,并趁着蒸头一笼的功夫,把早前买回来的馒头撕成片剁成馒头末儿,撒上葱花和盐,拌匀了放到一旁等着上灶蒸第二笼。

枣儿做的这麦饭是前世流行的麦饭,闽地并未见有人做过,枣儿一心想让齐临吃个稀奇罕见,做了桂花麦饭和馍花麦饭后,又用碎辣椒拌白面、大肉片子拌白面,分别做了辣子麦饭和肉麦饭,打算一口气蒸上四笼,反正这麦饭也不会坏,隔天还能再蒸来吃。

枣儿把四种麦饭都捣鼓好后,见金氏那头已经开始准备她的拿手菜蒸鸡,还拾掇了一条鱼,心里合计了一番后对金氏提议道“荤菜有鱼有鸡,饭食有干饭稀饭还有麦饭,我看再做两个素菜就够吃了吧?”

村人请客大多会炖上大块大块的肉,因此金氏觉得若是没上道肉便是怠慢了齐临,点了点菜又补了句“再做个红烧肉,这样才算是齐整些。”

枣儿早上正好买了好两条三层肉,听了金氏的话便取了一条出来,切成方块,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搁到一个砂锅里,再把砂锅架到平日里用来煎药的红泥炉子上,用文火慢慢的把肉闷烂;

随后枣儿又取了一段莲藕,洗净、削皮,每两片一组切做连刀片,中间填上调好味道的肉酱,撒上椒盐,用面糊封口,放到油锅里慢慢的油煎,等到面糊作金黄色,再往锅里加点热水,盖上锅盖把水闷干,香喷喷的藕夹儿便能起锅上盘。

藕夹儿的香气不多时便从厨房飘了出去,诱人的香气在小小的院子里打转,枣儿才刚刚把藕夹儿端上桌,还没进厨房端第二个菜,便见分居时砌的矮墙上探出吴氏脑袋“枣妞儿,这才一分灶你家就做好吃的?”说话时一脸馋相,眼睛频频往厨房瞄。

枣儿故意拿话呛吴氏“可不就等分灶后做才正正好?省得便宜了那些厚颜无耻的人!”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话?”说话间枣儿又端了香喷喷的红烧肉出来,吴氏见了再也忍不住,双眼放光的冲枣儿嚷嚷道“你家这是闷肉吃啊!哎哟,足足有一大海碗呢!这么一大碗你们一家四口也吃不完,来,夹几块给二婶娘尝尝呗!”

枣儿自是不会理会吴氏,自顾自的往屋里上菜,一转身见吴氏的脑袋飞快的消失在墙头,猜到吴氏这是想直接过来打秋风,立时飞奔到大门边,二话不说的合上门、插上门拴……果然才把门拴紧,就听得吴氏在门外“啪啪啪”的直拍门,枣儿才不会放吴氏进来打秋风,充耳不闻的自顾自走了。

待菜上齐后齐临果然双眼一亮,第一筷子便去夹那藕夹儿,吃了后虽没直接称赞,但却伸手夹了第二块……金氏见了心里暗喜,一面热情的用干净的筷子给齐临夹菜,一面不忘卖力的推销大厨枣儿“齐公子喜欢就多吃点,这些菜都是我们枣儿闲来无事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不是我自夸,随意拿出一样也不比那酒楼差!”

齐临笑着谢过金氏,中间略微提了提游家的事“……他们怕是还不死心,你们这几日要多加提防。”

夏大海听了立时拍着胸脯让齐临放心“我们这几日把大门关紧了,我也不出门了,叫上老四一起在家守着,怎么也要护枣儿周全。”

金氏则一个劲的谢齐临专程前来提醒,一家人轮着给齐临夹菜,吃完又热情的把齐临送到村头方才打转回屋……

而齐临这头才刚刚提醒枣儿一家,第二天游家那头果然便传出消息,说是连夜又给游大郎说了一门亲事,且竟还学朱家那样对对方隐瞒实情、只字不提游大郎的病情,诓了新请的一个长工的闺女嫁给游大郎当填房,摆明了是要骗对方给游大郎冲喜。

那长工是新近才来游家干活的,对游大郎的病一无所知,加上游家和村里人打过招呼、让村人不许走漏风声,村人畏惧游家财大势大,便都闭紧了嘴不去管这桩闲事、免得惹祸上身……枣儿得知后有些看不过去,便拉着夏大郎商量,想偷偷的给那长工递个消息,别叫他白白被人诓来当冤大头。

谁曾想夏大郎还没寻到机会给那长工递话,游家就出了事———那长工是一路从西边逃荒过来,和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闺女相依为命,虽落脚在游家打工,但对闺女却是宝贝得紧,平日里只自己干活挣钱养活闺女,只让闺女在家做做针线活、舍不得让她跟着干那些粗重的活计。

那长工又是个暴脾气,一得知游家竟黑着心肝算计他家闺女,立时像被点燃的炮仗,也不和游家人理论,而是寻了个机会把柳氏给打了一顿,打完又趁夜放火烧了游家方才解气!长工干完这些事后,连夜带着闺女往北边逃去,一路躲躲闪闪倒也平安无事,此乃后话不消多提。

却说那长工那一把火虽没把游家给烧个精光,但却也让游家损失惨重———游大郎也不知是被烧死还是终于撑不住了,还没等火救完就没了;而游大郎一没,柳氏也跟着疯了,成日疯疯癫癫的在村里四处乱跑,逮到和游大郎一般大的小子便扑上去直喊“儿”,吓得村里的小子远远的见了柳氏便绕道。

游家最终的结果让枣儿倍感唏嘘,直叹一报还一报,叹完又想起齐临貌似也一直关注游家的事,不由暗暗怀疑是齐临给那长工透了话,以此来帮她出一口气、让游家吃了苦头……如此一想,心里不由有些怪怪的,哪里怪偏偏又说不上来。(未完待续)

(中文 )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