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田园喜乐 > 第三章 拣果子换钱

第三章 拣果子换钱

作者:沈瑞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枣儿的话让夏大郎面色一僵,遂急急的安抚枣儿“你别听那几个臭小子胡说,那就是些骂人的混话罢了,你别放在心上。”

夏大郎的话说得含含糊糊的,枣儿侧头想了片刻,问道“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我的八字不好,生来克亲?阿娘出事那会子,那些三姑六婆一直冲我指指点点,说甚么阿娘的病是被我克出来的……”

枣儿的话让夏大郎眼里满是心疼,恨不得把那起子爱嚼舌根、揭人伤疤的三姑六婆再狠揍一顿,说出来的话更是掷地有声“哪个敢胡乱嚼舌根、说你八字不好?!你八字好着呢!早年就有路过我们村子的高僧替你掐算过,说你这八字旺夫旺子,是个有福气的人!”

夏大郎这么一说,枣儿心里更加不解“那他们怎么说我……”

“那些三姑六婆说的话有哪句能信?你别把她们的话放在心上,成天胡思乱想、自找烦恼,”夏大郎说着指了指前方、将话题岔开“那不是阿舅吗?”

原来枣儿兄妹说话间已经走到海边,才刚刚走到金家那条船边,就见舅舅金守福担着两个圆木桶迎了上来,一见枣儿兄妹二人便卸下担子,满脸担忧的问起金氏“我听说你们阿娘又犯病了,现下好些没?”

夏大郎答道“已经清醒过来了。”

金守福闻言如释重负,拿了网兜往木桶里一搅一提,手上很快握了一条甩着尾巴的海鱼,再熟练的抽了根柳条串了鱼嘴儿,打了个结递给枣儿“正想着送条鱼给你们阿娘补补身子,你们来了正好自个儿把鱼拎回去。”

金守福是金氏唯一的兄弟,一家五口都住在泊在海边的渔船上,平日里靠出海打渔为生,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海物。

枣儿和金守福一向亲厚,见金守福把鱼递给她故意缩着手不肯接,只笑嘻嘻的缠上金守福,摇着他胳膊撒娇“阿舅顺道帮我们把鱼拎到家里去成不?我们还要去拣果子呢!”枣儿说着惦起脚尖往渔船上张望“大表哥他们呢?阿舅快把他们喊下来,去晚了可就只能拣烂果子了!”

金守福自家没有闺女,对枣儿这个外甥女一向都稀罕得紧,枣儿一发话他立时冲自家渔船吼了声“元宝你们几个兔崽子还不快滚下来?”

大渔船须得停在水有点深的地方才不会搁浅,金守福一家想要上岸,就得先从大船上放下一块小竹筏,再用竹竿撑着竹筏划到岸边……眼下金元宝、金银宝两兄弟正撑着竹筏往岸边划来。

枣儿心里惦记着那满地的野果子,一见两位表哥上岸、闲话都顾不上说一句就拉着他们往后山赶,几人赶到时已有三两个孩子在拣野果了,把枣儿急得立刻给几位哥哥分工“我们分头行事,东西南北四角我们各去一角!”

说完枣儿抢先行动起来,拖着竹筐一路走去,见到野果便拣起来丢到筐里,夏大郎等人也紧跟着分头行动,临走前夏大郎不放心的叮嘱枣儿“阿妹你仔细些,身子要是吃不消就坐下来歇歇,果子没你身子重要。”

“阿哥放心,我晓得轻重。”

枣儿答话时动作可是一点都没放慢,这回被台风刮落的野果比往常要多,还有一些原本埋在土里的竹笋也被刮得露了头,把枣儿乐得见牙不见眼,举着一把小锄头、一见到笋头便挖,不多时拖着的竹筐便装了一半……几人分头拣了小半天,各自的竹筐就都装得满满的,让他们很快就按原路返回。

四人一打了照面,枣儿一见那满满四竹筐的东西便十分兴奋,拉着几位哥哥一鼓作气的跑下山,打算把拣到的野果等物卖给货郎———这些乡间野果城里的果子行是不收的,只有走街串巷的货郎会低价收购,收回去简单的加工成蜜渍果子或腌果脯等,自个儿再挑着到别处叫卖。

枣儿几人才跑到村口,就见身穿着蓝褂子、肩搭大口袋的李货郎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枣儿见了急忙拉着夏大郎钻进人群里,把背上那筐果子往李货郎跟前一放,甜甜的唤了李货郎一声“李大叔,这些果子您瞧瞧能不能收!”

枣儿虽是乡间长大的丫头,但却生得粉雕玉琢、白净秀气,加上枣儿一向嘴甜会哄人,李货郎不过是和她打了几次交道就十分喜爱她,一见她送来四筐野果,立时乐呵呵的全都收下“能,我瞧着这里头还有不少夏笋和蘑菇……就在以往的价钱上再多给你十文钱,可好?”

往常枣儿一筐子野果能从李货郎这儿换得二十文钱,如今一筐能换得三十文钱,四筐可就足足有一百二文钱,都能这换成一分银子了!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枣儿占了便宜,把枣儿喜得眉眼弯弯,小嘴儿越发像抹了蜜般甜“成,李大叔您回回都多给我好几个钱哩,听您的我准不吃亏!”

李货郎被枣儿哄得笑容满面,爽快的摸了一吊钱出来,从上面捋了一把下来,数了一百二十个塞给枣儿,塞完又切了一小条麦芽糖,用油纸包了送给枣儿解馋。枣儿甜甜的道了谢,收好那包麦芽糖又向李货郎讨了根红线,将那一百二十个铜板子儿串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贴身藏好。

办完正事后,夏大郎三人匆忙赶去村头的私塾上学,枣儿闲来无事便索性跟在李货郎身旁打转,饶有兴趣的看他如何做买卖———只见李货郎身前摆着两只大竹筐,竹筐里装满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纸糊灯笼、风车、泥人儿并磨喝乐等玩具;

有一些从富贵人家管家那儿淘来的二手货,还有一些半旧不新的衣裳和麦饼、麦芽糖等小吃食。

除此之外,李货郎肩上还悬挂着一根竹扁担,扁担两头用红绳串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有妇人用的各色头花首饰,有样式新奇、花色不一的络子,还有纸墨笔本等东西。

枣儿把李货郎卖的东西打量了一遍,目光最终停在那些头花首饰上头,默默的在心里拆分了几遍,觉得这些头花首饰扎法都不难,只要拿在手上仔细的研究一番,枣儿自信她就能依葫芦画瓢的扎出来,甚至还能扎出一些新颖的样式———枣儿在前世可是diy各种小饰品的高手呢!

心思辗转过后,枣儿觉得她误打误撞又摸出一条挣小钱的路子,跃跃欲试的指着那些头花首饰问道“李大叔,帮你扎这些头花能不能挣钱?”

“怎么不能?看扎的头花难不难,简单的扎二十个给十文工钱;难一些,扎出来较为好看、好卖的,二十个能给二十文工钱呢!”李货郎本就经常赊些珠子、软铜丝、假花等材料给有手艺的妇人,借她们的巧手做成成品,验收时再按件给工钱。

枣儿一听挣的不比拣野果少,葡萄似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挑了朵做工最为复杂的头花问道“要是扎出来的样式新颖不常见,还比这朵还要好看呢?”

“样式新颖不常见的稀罕着哩,那些大户人家的婆子、丫鬟最是喜欢———你婶子每回一送些样式新颖的头花过去,她们就抢着掏钱要买下这独一份儿!”李货郎简单的和枣儿讲了讲头花的行情,又随口给枣儿许了个高价“要是你扎出来的头花稀罕好卖,大叔每个给你二十个钱当工钱!”

枣儿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便拿自个儿的小手去拍李货郎的大手“行,我们拍掌成交!李大叔可要说话算话哦!”那人小鬼大的模样把李货郎哄得眉开眼笑。

枣儿见李货郎笑吟吟的允了,便蹲下身从一兜材料里挑了些能用上的赊了回去,打算闲暇之余扎几个头花换钱……

枣儿一抱着材料回到家,就撅着小屁股把藏在床底下的小陶罐扒了出来,将先前赚的一小吊钱扔了进去,再掂了掂小陶罐的重量,觉着比前几日重了不少才心满意足的将它藏回床底,再一抬头见差不多到做午饭的时辰了,便转身进厨房忙活起来。

夏家并不富裕,枣儿做饭时只敢从米缸里勺了一碗不露尖的糙米,洗净倒进锅里后加了大半锅的水,又扔了把洗干净的野菜进去,才将锅架在灶上。

枣儿塞了几块干柴并干树叶到灶膛里,起了火取了根竹管架在灶膛口,对着灶膛使劲的吹气,吹了一会子就听得灶膛里的干柴“噼里啪啦”的烧了起来。

见灶膛里的火渐渐旺了起来,枣儿才从墙角扒出十来个红薯扔进灶膛,再拿了根树枝搅拌了下、把它们全都埋在柴火底下,这样才能一边煮粥一边把红薯闷熟了———夏家四房人加到一块儿,大大小小也有十四、五口人,一锅稀粥加那十来个红薯远远不够一大家子吃,枣儿还得在做些麦饭才行。

闽地之人虽喜吃稻谷、吃不惯北边人喜欢吃的小麦,但这小麦却比稻谷要便宜不少,因此每年夏家收了粮食都会匀出一部分换更多的小麦回来屯着,平日里用小麦做些麦饭来填饱肚子,否则光靠稀粥和红薯垫肚子,下地没挥两下锄头就饿了。

这麦饭做起来倒也简单,枣儿先把已经泡了一宿的麦子捞出来晾干,再放到石臼里捣,捣到麸壳脱去、麦仁出露,才摊笼屉里架到大锅里蒸。

趁着大灶小灶都在煮东西的功夫,枣儿把金守福送来的鱼捞了出来,先把鱼两面的鳞片刮了,又开膛破肚把鱼拾掇干净,最后将鱼头斩下劈半另搁在海口大碗里,切了几块豆腐下去,又撒了葱姜等作料,打算做碗清炖鱼头汤。

忙完这些枣儿点了点正在做的几样吃食,见午饭有稀粥、麦饭、番薯并鱼头汤,便不打算再费柴火、油盐做别的菜了,只惦着脚把高高悬挂着的竹篮托了下来,抓了几片鱼鲞装了两碟子,又从腌缸里取了两瓣子咸菜,细细的切了一碟子打算用来就粥吃。

更新快 饭得了夏家人也全都回来了,众人都是干了一早上的农活、肚子早就饿空了,一上桌就狼吞虎咽的扒着饭菜……

二房的吴氏向来爱占便宜,一上桌就抢先把那碗鱼头汤挪到自个儿跟前,专挑鱼肉勺走一大碗,往夏五郎面前一搁,语气理所当然“我们小五正在长身子哩,得多补补!”

新书求包养,请大家不客气的大力包养瑞雪吧~记得收藏投票哦!(未完待续)

(中文 )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