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上苍授予的人生 > 第33章 梦中善良的三叔叔

第33章 梦中善良的三叔叔

作者:哑巴爱撒人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由于我擅于浮想联翩的能力,才导致我悲壮人生的一大原因。可是,依然擅于浮想联翩的大脑,不免的想起来了,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里的一段精彩情景。

所有欣赏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们,都是清楚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意义,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还并且,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所以,由于物资短缺,普遍饥荒,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互让一块面包,瓦西里坚定地告诉妻子道:“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并且,渐渐地演变成了一句世界名言。

因此,这不免的让我想起来了在上个世纪的1971年春季的青黄不接的某一天,父母亲发生了一场最为激烈的争吵。

“唉,当家的,粮食已经见缸底了,怎么办?”母亲看看父亲的脸色,非常忧愁的说道。

“还怎么办?您怎么肇蹬(縢城市方言,就是消耗的意思)的这么快呢?”被生活的重担,严重困压的父亲,像是有些为难了。所以,就不讲理了呗。因此,这真的是冤枉了我们勤俭持家的母亲了。

“我也是舍不得吃呀,张嘴吃饭的多,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孩子吃不饱吧。”母亲非常委屈的争辩道。

父亲一脸的无奈道,“唉,家家户户都是吃不饱地,我去谁家的嘴边夺去呀?”

“那,咱们全家就扎上脖子吧。”说着说着,母亲就掉泪了。

就要断粮了,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父母亲那个急呀。所以,就不停的争吵呗。

父母亲的争吵声,可能是被我们家后边的爷爷、奶奶和三叔听见了吧。

于是,奶奶就端着一大瓢的高粱,来到了我们家。

“您们别吵了,谁家有饭吃。”奶奶非常心疼的劝说道。

看见奶奶送来的粮食,母亲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便左手擦擦泪,右手接过了奶奶手里的一大瓢火红的高粱。

特别孝敬爷爷奶奶的父亲,可是不好意思了,很是无奈道,“娘,您们怎么吃呀?”

奶奶非常温柔的说道,“我们还行,别管稀一点,稠一点,还能填饱肚子。您们就想办法,千万别饿着小孩子。”

母亲掂量着一大瓢高粱,高兴的哟,比如今的小康生活,收到一万块钱的奉送,还喜出望外呢。常言道:有饭送给饥人。何况,我们是爷爷奶奶的亲孙辈。并且,还常言道:饥饿无情人有情。

据老人们讲,在那个饥寒交迫的艰苦年代里,一个地瓜面粉的窝窝头,就能够换一位漂漂亮亮的,还又非常贤惠的好媳妇呢。

可见,这物质的价值,并非是绝对地。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波动的。可不是嘛,以事实所见,物价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尔非绝对的价值。一句话可以概括说明,正是急需的,就是最贵地,也是最好地。

所以,奶奶的一大瓢高粱,不但化解了父母亲的争吵,更是给我们全家,送走了饥神,送来了爱神,好让我们高兴哟!便情不自禁的异口同声说道,“还是爷爷奶奶好!还是爷爷奶奶疼我们!......”

父母亲的争吵声,算是停息了。可是,就听见奶奶家里,传来了三叔叔的嚷嚷声。可是,由于墙壁的阻挡,所以,就是听不清楚嚷嚷的是什么事儿。

于是,母亲非常疑惑道:“是不是因为奶奶送给我们家高粱的事儿,你三叔叔生气了?”

父亲非常疑惑的说道,“不可能吧?这三弟弟从来都是非常大方地,怎么会因为这一大瓢的高粱生气呢?”

于是,特别怕惹事的善良母亲,非常担心道,“我去看看再说吧,要不行,送过去就是了,咱们就吃稀一点的呗。”母亲嘴里说着,也就颠着裹脚出去了。

特别孝敬母亲的我,特别随母亲小心眼子的我,最怕的就是母亲有心事,最担心的就是母亲生气。

所以,看着母亲脸色非常难看的出门了,我便紧随其后,母亲走的有多急,我就追的有多快。

并且,我还是哭哭啼啼的。所以,我的动静,自然被母亲听见了呗。于是,母亲转身生气道,“你个死容妮子,跟我来干嘛,快点回家。”

如果回家,可就听不见“新闻”了,于是,便灵机一动道,“娘,我听听三叔叔为什么嚷嚷的,您给我爹说的时候,我给做证明呀。”

母亲打我左肩膀一下,还气忿忿的说道,“你个死容妮子,小小年纪,就是心眼子多。”

母亲一边生气的说着我,很快,就来到了奶奶家的门口了。

于是,特别孝敬的我,便赶紧一步,走到母亲的前边,就要推开奶奶家的大门了。

平时里有点粗心的母亲,却是说道,“你个死容妮子,怎么没心眼子呢,先听听嚷嚷的什么再家去呀。”

哎呀呀,还是母亲想的周全,我连忙点点头,把耳朵贴在大门上,仔细的听着奶奶家的动静。

这时,三叔叔的声音更高了,“......娘,再问您一遍,我大哥家,几张嘴吃饭,您就给那一瓢高粱,够吃几顿的?......”

奶奶非常无奈的小声道,“我再说一遍,咱们三口人,也要吃饭呀。”

爷爷非常温和道,“小三孩,您小点声,您大嫂这么孝顺我和您娘,要是听见了,多伤心呀。......”

看来,我父亲分析的,是相当的准确。三叔叔就是一个非常大方,非常疼爱我们的好叔叔。

于是,满眼含泪的母亲和我,便选择了转身离开。

我一边擦泪,一边紧紧地跟在唉声叹气的母亲身后,回到了我们的家里来了。

果真,就在父母亲无语有泪的时候,奶奶又一次端来了满满的一大瓢的高粱。并且,还送来了一个非常舍不得的神情。

母亲当然是太需要了,所以,就高兴的说道,“娘,您又送来了,好呀!还是奶奶疼孙子孙女地。......”一边又一次里慌忙双手去接奶奶手里的高粱。

这时,父亲“吭哧”一声,母亲吓的马上就缩回来了手。并且,就在奶奶和母亲交接高粱的时候,奶奶还差一点失手,幸好有惊无险呀。如果的话,我们全家人会心疼极了的。一定会非常仔细的给一粒粒的全部捡起来的。

母亲非常难为情的眼神,看看父亲,看看奶奶,又看看等待衔食喂哺的小燕子似的我们姊妹几人。于是,母亲的神情里,便有说不出的无奈味道。

“娘,您就拿回家吧,您们也不能饿着呀。明天我就去西戈集市上,好好地买回来一些粮食,就还给您们,我不能让您们挨饿呀。”我正直父亲的声音,简直是犯难极了。

“哎呀,给您们的粮食,我还能要回来吗?就别在说道这件事了,您们挨饿,我们心里也难受呀。”奶奶却是特别温柔的说道。

奶奶又一次放下一大瓢的高粱,就转身回自己的家了。

这时,父亲向母亲一努嘴,母亲顿时便明白过来了。于是,母亲就端着这一次送来的一大瓢高粱,向奶奶家走去了。

可是,看母亲的眼神和表情,是极其不情愿地。

因为父亲的意见,从来都是不可更改地。所以,母亲就算是再不舍得,也要按照父亲的意见去办理。

故事敲击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了一个经常的梦境。

梦境是这么演绎在我的记忆里的:我们鲁南地区,根据屋的方位,屋的两边分别俗称之为,东屋山头和西屋山头。我们家的这个东屋山头呢,大约有一间房子的面积,是用来存放柴禾什么的。并且,还有一座地窖。但凡北方长大的朋友们,都知道农村家家都是有地窖的。这个地窖的用途,主要是贮存越冬的地瓜,土豆等等什么粮食蔬菜的,以备整个冬季的安全吃食。或者,是存储怕冻的鲜姜什么的经济农作物。

我经常的梦境道,就是在这个地方,听着奶奶和三叔叔在不停的争吵。清楚的记得一次里,我坐在墙头上,听着三叔叔和奶奶在争吵。争吵的是什么,我记忆不起来了。反正是,就在我们家的这个最东边的位置上,听着奶奶和三叔叔在争吵。有时,在这个位置,就梦见一些枝繁叶茂的美丽花草。具体的梦境,大同小异。

为此,我想给母亲说道这个美梦,可是,一项嘴巴严实的我,就是没有说出来。依我的深思,可能是我代表姊妹几人,在报答三叔叔的疼爱之恩吧。也或许,是这次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沉睡的时候,感恩的记忆细胞,便沐浴在脑海里了吧。

总是有人们说道,梦境是胡扯八卦地,是不可以相信地。我却是对梦境与现实,表示真实的相信。因为,我所有的梦境,都与我的生活现实完美的吻合了。尽管,这一次里的梦境与现实生活吻合中,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毕竟是一个非常小小吻合之意义重大之美梦。

这真的是:饥时送粮,至今饱尝。美梦灵现,自然感恩。♂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