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四百七十一章:步入正轨

第四百七十一章:步入正轨

作者:浴火新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沈浩的腿居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长好了。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沈浩只是一个月,准确来说是二十六天,就恢复了。

这一刻的沈浩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莫非他魂穿后的身体,真就这么强么。

哪怕是断清源老爷子见多识广,也只能说一句沈浩的体质,异于常人,天赋异禀。

而恢复后的沈浩,立刻便加入科学院的各个立项中。

一个月期间。

科学院做出了太多大事。

单单此次雇佣的劳工,就超过万人。

百姓们......

子泉在朝堂之上宣布立太子为帝,自己退居幕后辅政,表面上看是功成身退,实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将朝堂与军权牢牢掌控于掌中。三皇子虽为辅政王,但其权力早已被架空,朝中大事皆需经子泉点头方能施行。朝臣们虽有疑虑,却无人敢言,毕竟子泉的手段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就在新帝登基的第三日,一封密信悄然送入子泉书房。

他展开信纸,神色微变。

“北疆边军异动,周世昌密令诸将,暗中调兵,意图南下。”

子泉缓缓将信纸放下,目光沉静如水。他知道,周世昌终究还是不肯低头。表面上归附,实则仍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反扑。

“果然,人心难测。”他低声喃喃。

翌日,子泉召见心腹将领,沉声道:“传令北疆,命周世昌即刻入京述职,若迟疑不前,视为谋逆。”

将领们面面相觑,皆知此令一旦发出,便是与周世昌彻底撕破脸皮。周世昌乃先帝旧臣,手中握有十万边军,素有“铁血将军”之称,若真起兵南下,京城恐将陷入动荡。

子泉却神色平静,淡淡道:“若他真敢起兵,我便亲自率军北上,一举平定。”

将领们虽仍有疑虑,但不敢违命,纷纷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三皇子亦察觉到局势异样,召见子泉,低声道:“七哥,周世昌若真起兵,京城恐有动荡,你可有对策?”

子泉微微一笑,道:“殿下不必担忧。周世昌若真敢起兵,便正中我下怀。他若不动,我亦可借机削其兵权。”

三皇子闻言,心中一震。他知道,子泉早已布下棋局,只等周世昌入局。

果然,数日后,周世昌收到诏令,面色阴沉,召集诸将议事。

“七皇子果然不容我等。”他冷声道,“他若掌权,我等皆无立足之地。”

副将沉声道:“将军,若真起兵,恐难胜。京城有五万精锐,且子泉用兵如神,若贸然南下,恐遭围剿。”

周世昌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我意已决,明日便起兵南下,直取京城。”

话音刚落,帐外忽有一人快步而入,高声道:“将军,不可!”

众人转头,只见一人身披风尘,正是周世昌的心腹谋士。

“将军,京城已派密使前来,言七皇子愿与将军和解,许以北疆节度使之位,永镇边疆。”

周世昌闻言,脸色微变:“此话当真?”

谋士点头:“千真万确。七皇子言,若将军愿归附,他可保将军北疆之位,若将军执意起兵,恐将身败名裂。”

周世昌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七皇子,果然非同凡响。”

他最终未起兵,而是派遣使者入京,向子泉表示归附之意。

子泉接到使者,亲自设宴款待,言语间极为谦逊,称自己只是为国效力,若周将军愿归附,他必保其北疆之位。

使者回北疆后,周世昌果然未再有异动,最终上表归附。

至此,子泉彻底掌控朝堂与军权,三皇子虽暂理朝政,实则已无实权。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皇帝驾崩已近三月,太子仍未登基,群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立太子,有人提议由三皇子继位,更有甚者,暗中联络其他皇子,意图另立新君。

子泉知,若再拖延,恐怕局势将彻底失控。他召集三皇子,低声道:“殿下,如今局势已稳,若再拖延,恐生变故。不如趁势立太子,以安社稷。”

三皇子闻言,神色复杂:“七哥,你真愿意让太子继位?”

子泉微微一笑,道:“太子年幼,若能立,自当立。若不能立,亦需有人辅佐。殿下若愿共掌朝局,我亦无异议。”

三皇子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好,那就依你所言。”

翌日,朝堂之上,子泉亲自上奏,请求立太子为帝,由三皇子辅政,自己则退居幕后,辅佐朝政。

群臣震惊,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愿辅佐太子,共扶社稷。”

皇帝年仅七岁的太子,终于在众臣跪拜之下,登上帝位。

三皇子为辅政王,子泉为太傅,辅佐朝政。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权力,仍在子泉手中。

他已悄然布下棋局,等待着下一个对手。

而他,也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七皇子。

他是真正的执棋者,是南疆平定的功臣,是京城权谋的掌控者。

他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王道。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

子泉在新帝登基之后,表面上退居幕后,实则仍在暗中操控一切。他深知,三皇子虽已失去实权,但其影响力仍在,若不彻底将其压制,终将成为隐患。

于是,他开始逐步削弱三皇子的势力。

他先是奏请朝廷,设立“军政监察司”,由自己亲信担任主事,负责监察京城内外军政事务。此举虽名义上是为了整顿军纪,实则却是在三皇子的势力范围内安插眼线,随时掌控其动向。

随后,他又以整顿吏治为由,对六部官员进行大规模调整。凡是三皇子的亲信,皆被调离要职,或贬谪边疆,或明升暗降,彻底失去实权。

三皇子虽察觉到局势不对,却无法反抗。他数次召见旧部,欲图反击,但每次行动皆被子泉提前察觉,一一化解。

终于,在一次密议之中,三皇子的谋士建议他联合北疆周世昌,共起兵事,以夺回权势。

三皇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写了一封密信,命人送往北疆。

信中写道:“周将军,七皇子已起杀心,若不早作打算,恐将身败名裂。若将军有意,我愿与你联手,共扶社稷。”

信件送出后,三皇子长叹一声,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安。他知道,此举虽可暂时稳住周世昌,但若子泉察觉,恐怕局势将彻底失控。

果然,数日后,子泉便察觉到三皇子的异动。他并未立即揭破,而是在朝堂之上,以极为平静的语气,向群臣宣布:“近日边疆局势不稳,北疆需加强防务。我已下令,命周世昌将军率军南调,驻守京城外围,以保京城安全。”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周世昌若率军南下,京城将彻底落入子泉掌控之中。三皇子脸色微变,却未当场反对,只在朝会之后,召见子泉,低声道:“七哥,周将军若率军南下,恐怕会引起边疆动荡,若敌军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子泉微微一笑,道:“殿下多虑了。北疆边防,自有副将镇守。周将军若能驻守京城,更能震慑宵小,保京城安稳。”

三皇子沉默片刻,终究未再多言。他知道,子泉已布下棋局,自己若再妄图挣扎,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然而,真正的风暴,却在暗中酝酿。

周世昌接到调令后,脸色阴沉,召集诸将议事。

“七皇子果然不容我等。”他冷声道,“他若掌控京城军权,我等皆无立足之地。”

副将沉声道:“将军,若真南下,恐将落入其圈套。京城有五万精锐,且子泉用兵如神,若贸然南下,恐遭围剿。”

周世昌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我意已决,明日便起兵南下,直取京城。”

话音刚落,帐外忽有一人快步而入,高声道:“将军,不可!”

众人转头,只见一人身披风尘,正是周世昌的心腹谋士。

“将军,京城已派密使前来,言七皇子愿与将军和解,许以北疆节度使之位,永镇边疆。”

周世昌闻言,脸色微变:“此话当真?”

谋士点头:“千真万确。七皇子言,若将军愿归附,他可保将军北疆之位,若将军执意起兵,恐将身败名裂。”

周世昌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七皇子,果然非同凡响。”

他最终未起兵,而是派遣使者入京,向子泉表示归附之意。

子泉接到使者,亲自设宴款待,言语间极为谦逊,称自己只是为国效力,若周将军愿归附,他必保其北疆之位。

使者回北疆后,周世昌果然未再有异动,最终上表归附。

至此,子泉彻底掌控朝堂与军权,三皇子虽暂理朝政,实则已无实权。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皇帝驾崩已近三月,太子仍未登基,群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立太子,有人提议由三皇子继位,更有甚者,暗中联络其他皇子,意图另立新君。

子泉知,若再拖延,恐怕局势将彻底失控。他召集三皇子,低声道:“殿下,如今局势已稳,若再拖延,恐生变故。不如趁势立太子,以安社稷。”

三皇子闻言,神色复杂:“七哥,你真愿意让太子继位?”

子泉微微一笑,道:“太子年幼,若能立,自当立。若不能立,亦需有人辅佐。殿下若愿共掌朝局,我亦无异议。”

三皇子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好,那就依你所言。”

翌日,朝堂之上,子泉亲自上奏,请求立太子为帝,由三皇子辅政,自己则退居幕后,辅佐朝政。

群臣震惊,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愿辅佐太子,共扶社稷。”

皇帝年仅七岁的太子,终于在众臣跪拜之下,登上帝位。

三皇子为辅政王,子泉为太傅,辅佐朝政。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权力,仍在子泉手中。

他已悄然布下棋局,等待着下一个对手。

而他,也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七皇子。

他是真正的执棋者,是南疆平定的功臣,是京城权谋的掌控者。

他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王道。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