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164章 心急如焚

第164章 心急如焚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许有些烦躁的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他来之前真不知道陈逸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如果知道陈逸在此地,他绝对不会过来投奔王芬。

只是现在人已经到了冀州,如果现在告辞离开难免又会得罪王芬,许做一时之间也有些难以决断。

许你在洛阳的名声很大,加上他跟袁绍的关系,自然也会结交一些冀州的士人,现在许他来到了冀州,这些人自然是要过来见一下的。

只是还没等许攸走亲访友,皇甫嵩就带着军队来到了邺城,接替王芬成为冀州刺史。

许他想起了曹操的话语,王芬这个冀州刺史肯定干不长久,但是他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被罢免,弄得皇甫嵩好像是追着他来似的。

王芬有些尴尬的看着刺史府的属吏拜见新任冀州刺史,朝廷还没有宣布对他的下一步安排,他现在就属于被罢免的情况。

至于说怨气,王芬内心也是有的,但是看看接任者是皇甫嵩,王芬内心的怨气也消失的差不多。如今大汉境内能压皇甫嵩一头的人没几个,这其中肯定不包括他王芬。

冀州刺史、前中郎将,假节,单拎出来一个身份已经能够在冀州横着走,更别说皇甫嵩还是携带五千中央军前来,了解情况的人知道皇甫嵩是过来赈灾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皇甫嵩这是过来平叛的!

“沮授见过使君。”冀州刺史别驾沮授向皇甫嵩行礼。

沮授是广平沮氏出身,举孝廉之后又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现如今担任冀州刺史别驾从事。

别驾从事史,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刺史是朝廷派过来监察地方的职位,但是地方豪族林立,刺史也不想得罪这些豪族,一般情况下为了办事更顺利一点,都会任命本地豪族代表作为别驾,帮助自己稳定治下,算是一种政治交换。

“起来吧。”皇甫嵩看了沮授一眼,随后平静地说道。

“谢使君。”沮授起身。

余下的刺史属吏一一拜见,皇甫嵩全部见过一遍后,又与王芬交接政务,随后王芬带着个人物品离开刺史公署,皇甫嵩正式入住刺史公署。

刺史虽然只是一个六百石的职位,但是按照惯例,新任刺史到任后各郡郡守都是要派人过来拜见,表示对刺史的尊重。

不过皇甫嵩并没有在刺史公署等待,简单查看了一下各地汇报上来的水患情况,随后直接带着人开始巡视冀州,检查各地粮价与赈灾情况。

即便遭遇了水患,但冀州这片地方还是有人卖粮食,不过这个时候的粮价可就不是过去的一石两三百钱,翻五倍都是大善人级别的善心,翻十倍乃至百倍那才是正常情况。

毕竟人总是要吃粮食的,就这个价钱爱买不买,不买那就等着饿死,谁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现在能卖粮食都是大发善心,多要你两个钱怎么了?

有些人已经有了大赚一笔的准备,不,应该是大赚三笔。

高价粮食这是眼前就能拿到的利润,也是最直观的利润。

因为买不起高价粮食,灾民只能卖田地房屋、卖儿卖女、卖身为奴,等到水患结束,这些东西可就全到了豪族大户手中,这是第二笔细水长流的利润。

在买卖过程中使劲压价又能提供一笔隐形的利润,毕竟现在卖身为奴的人那么多,买方肯定得精挑细选使劲压价,不然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三重利润之下,遭遇灾情的百姓被敲骨吸髓,豪族大户能够趁着这次水患吃的盆满钵满,等到灾情结束,还有一部分人能混上一个大善人的称呼。

百姓不是木头人,他们也想活下去,既然朝廷和豪族不给他们活命的机会,那他们也就只能舍了烂命一条,用手中的武器给自己讨一个公道。

皇甫嵩是领命过来赈灾的,他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面对高价粮食,皇甫嵩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军上门直接当众斩首,用手中的权力强行抑制粮价上涨,给百姓一条活路。

假节给了皇甫嵩不经审判直接杀人的权力,冀州也没有人能够阻止皇甫嵩行使这种权力,即便是各郡国的郡守国相,只要皇甫嵩觉得有需要,都可以直接斩杀,事后再向朝廷解释这么做的理由。

面对皇甫嵩的强力镇压,冀州豪族并没有产生放弃庞大利益的想法。既然你皇甫嵩不让我们卖高价粮食,那他们索性直接就不卖粮,反正粮食放在手里也坏不了,他们能等下去,那么灾民可等不了!

“使君,情况就是这样。”沮授恭敬地将最新的情况汇报了上来,等待着皇甫嵩的回应。

于此同时,刚刚到达青州的刘备遭遇了麻烦,没有活路的百姓已经开始了造反,他现在就得立即拿出粮食给这些灾民。

“去请城中各大家族族长过来。”刘备并没有慌乱,直接对着迎接大军入城的县令说道。

“使君,卑职已经试过了,他们没有放粮的打算。”县令满脸苦涩的说道。

倒不是说他有多么勤政爱民,而是只要出现灾民起事的情况,那他这个县令事后肯定都做到头了。他也尝试过请城中各大家族的主事者开仓放粮,让饥肠辘辘的灾民有活下去的希望,但是被各大家族直接拒绝。

现如今这个年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比卖高价粮食更让人绝望的是没有人卖粮食了!

现在大家也都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灾民已经有了起事的意图,谁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场灾荒又会持续多长时间?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大家心照不宣的停下了卖粮食的举动,准备屯粮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青州的灾民直接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他们已经没有食物了,再不吃东西的话就得饿死。

“派人去请,以青州刺史的名义去请!”刘备脸色不变,对着县令说道。

“卑职遵命。”县令见刘备坚持,也只能应了下来。

刘备没有心思在屋舍里等待,他带着人来到城墙,看着城池外面正在铺设粥棚以及维持秩序的部队,以及远处聚集在一起的灾民群体。

大军来青州的时候也带了粮食,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大军的军粮,专门用来赈灾的粮食并没有多少,现在由大军拿出粮食来赈灾只是权宜之计,大军的粮食也不够喂饱这些灾民的肚子。

必须得让本地豪族大户拿出粮食赈灾,给朝廷从其余州郡运来粮食争取时间,不然饿疯了的灾民绝对会起兵造反。

即便已经饿的心慌,但是兵器甲胄在身的军队对灾民还有一定的威慑力,灾民并没有直接冲过来抢粮食。

“黄巾?”刘备将望远镜放下,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是亲自跟黄巾打过交道的,也正是因为黄巾他才闯入殿下的视线,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本以为黄巾已经消失,但是没想到现在在灾民中又看到了黄巾的装扮。

饿疯了的灾民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更别说还有黄巾妖人在一旁煽风点火,如果不能让灾民的肚子填饱,那青州再度爆发黄巾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朝廷这是要赈灾?不知道能有多少粮食?”灾民群体望眼欲穿的看着不远处的军队,他们贪婪的嗅着带着粥香的空气,肚子已经泛起了酸水。

“维持好秩序,让百姓过来领粥吧。”见粥棚那边示意粥已经熬好,刘备也直接下令放粮。

灾民们一拥而上,想要尽快吃上热粥,但是在军队的打压下,还是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长队,踮着脚尖看着前方的队伍长队,估摸着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县令脚步匆匆的来到城墙,对着刘备行礼。

“不用多礼,人都到齐了了吧?”刘备摆摆手,随后转身准备去县衙见一下城中的各大家族。

“只.......到了一半。”县令语气吞吐,他也知道这种情况肯定会让这位上官勃然大怒。

但是刘备并没有显露出什么情绪,只是步伐慢了一点,随后扭头对着孔融说道:“文举,我先去与这些人商量借粮事宜,请人这件事由你负责,如果你也请不过来,再来禀报于我。”

“唯。”孔融拱手回道。

“带路吧,先见一见这一半过来的人。”刘备再度对着县令说道。

县令默不作声地跟上了刘备的脚步,因为孔融的存在,更加证明了刘备青州刺史的身份。

刘备到现在还没来得及与原青州刺史焦和交接政务,因为他刚进入平原,就被灾民拦住了脚步,只有先解决了平原的问题,他才能放心前进。

“还不快快拜见使君?”进入屋舍,县令对着众人大声说道。

连县令都跟在身后,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自然一目了然,但是没有县令开口,也没有人直接行礼,万一认错人那多尴尬。

现在县令已经确定了眼前这人是青州刺史,众人也就直接行礼拜见刘备。

“诸位不用多礼。”刘备面色平静的回礼,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多谢使君。”众人这才起身。

“某姓名备,现担任北军射声校尉,又被朝廷委任为青州刺史负责处理水患事宜,今后要在青州待一段时间,还需诸位父老多加抬爱。”刘备先自我介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不敢!”众人连忙说道。

刺史可以放低姿态,但是谁要是相信这番话语,那就是纯纯的大傻子!

而且人家现在不仅是青州刺史,还是射声校尉,无论是哪个身份,都是需要他们仰望的官职,谁敢在这个时候不给刘备面子?

“诸位坐吧。”刘备随后示意所有人坐下说话。

“朝廷在得知青州爆发水患之后,也是立即组织人手钱粮准备赈灾事宜,太子更是心急如焚,承蒙太子信任,派我来处理青州水患,想要让青州百姓尽快度过这次难关。”刘辩接着说道。

“备是日前才进入青州,对于青州局势也只是稍微了解一点,诸位都是本地人,应该比备更清楚情势有多严重。”刘备扫视所有人,缓声说道。

听到刘备这样说,所有人脸色一暗,就连领兵而来的刺史也对城外的灾民没有办法吗?

“今日备也无心与诸位谈论风花雪月,城外的灾民还在等着粮食救济,备此行来的匆忙,所携带粮食不足,请诸位过来也是为了粮食。”

“朝廷的粮食还在运输,等运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某请诸位过来,也是想从诸位家中借粮供应百姓吃食,等朝廷粮食运到以后,再将粮食还给诸位。”

“若是诸位觉得信不过某,某也可以直接拿出钱财直接购买诸位手中的粮食,绝对不会让诸位吃亏。”刘备也没有与这些人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这些人从卖粮和借粮之中选一个。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今天必须得拿到粮食!

各家族主事人对视一眼,内心闪过几个念头,但都没有当出头鸟的打算,默不作声地坐在原位,仿佛没有听到刘备话语一样。

“诸位若是有什么意见,也可与某直说,在某的权限范围之内,定然全力为诸位父老解决后顾之忧。”刘备见没人说话,随后又放宽了条件,让对方提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那他都能答应。

只要能现在拿到粮食,朝廷这边吃一点亏也没什么。

“不知使君需要多少粮食,这价格又是如何?”一老者站起身,对着刘备拱手说道。

“在备来青州之前,太子曾对备叮嘱,诸位父老为国事分忧,不能让本地父老吃亏,粮价可以比近些年的粮价上浮十钱,无论诸位有多少粮食,备都可以拿出足够钱财来购买。”刘备朝着洛阳方向拱手说道。

此话一出,堂中更是静悄悄一片,再也没有人说话。

很显然,他们看不上这个价钱,才十钱够干嘛的?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