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考科举 > 80-90

80-90

作者:桃花白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任用贤能。

虽说科举本就是为任用贤能而生的。

可今年乡试的考题, 关于这方面的也太多了。

既然强调贤能的重要,还隐晦地提起国君任用贤能会如何。

今日有一题甚至还说了,虞国国君不用百里奚,就亡国了。

纪元忽然睁开眼。

这些考题,都是主考官定的。

而天齐国的主考官虽然也是京城而来,但大多会低调行事。

监临官负责外面的事情, 主考官负责的就是考题的布置等等。

天齐国的主考官大多低调, 也是因为他们要深居简出,省得透题。

这样封闭的环境, 考题很能代表主考官的想法。

这哪是考题。

分明在隐晦地抱怨。

抱怨什么呢?

不言而喻。

纪元稍稍侧身,整个考场的席舍已经吹了灯,除了外面的火把之外,内里都是一片漆黑。

真的,如他所想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皇上又会如何做。

纪元敢肯定,自己这样的政治菜鸟都能看出问题,官场上其他人更能瞧出不同寻常之处。

三年前他考童试时,不少考题都跟律法相关。

之后纪元也知道,是他们一个律科进士夫子出的题目,那位虽是进士,却并未做官,而是在府学做个辅科的夫子。

即便如此低调,他还是在考题上,显露出自己的偏向。

那这次的乡试?

纪元深吸口气。

没关系,他只是个考生。

就算皇上看出什么,也是乡试之后的事了。

而且多半不会牵连到考生。

再说,或许皇上不会太生气?

虽说他未跟皇上有过接触,就连在翰林院待过的殷博士,也只是在殿试的时候远远见过皇上一眼。

可从天齐国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来讲,或许不会有事?

上次乡试,不受皇上喜欢的徐大人似乎都过得好好的,便是再生气,也只是让他来出趟差而已。

若说以小见大,再看前朝书库都能打开,让天下书商印出。

可见,皇上或许没有那么小心眼。

谁又知道呢。

伴君如伴虎,此话不会有错。

纪元再次深吸口气。

没关系,他只是个考生。

主考官的怨气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啊。

安抚好自己之后,纪元才睡了过去。

这点敏锐,也让他比其他学生睡得晚了一点,早上起来的时候勉强打起精神。

换班过来的士兵看着纪元,眼神终于有了一丝释然。

他就说!

哪有考生不紧张的!

纪元也不能例外,看他没睡好的样子,肯定是紧张了啊!

对啊,这才像个少年人啊。

纪元使劲揉揉脸,把昨天晚上的想法抛到脑后。

好好考试吧,这才乡试的第二天而已。

昨天晚上睡觉前,已经把文章构思好了。

但是写到大备,盛德也。

纪元叹口气。

一个拥有完美礼节的人,就拥有了最好的德行。

这样的人还不重用吗!

纪元又笑,一篇文章写完,精神便上来了。

他的样子让旁边士兵快抓狂了。

方才还觉得他发困呢,怎么越写越来劲啊。

难道写文章还能提神?

想到他上学那会,士兵赶紧摇头,算了吧,这会想想都要睡着了啊。

后面春秋的两篇文章。

看到里面讲周公如何任用贤能,某某国君如何厚待臣子。

主考官的想法,真的跃然纸上!

其实也没有那样夸张,只不过纪元发现了一个问题,从而能细看出来而已。

如果不把题目串起来,就是正儿八经的考题。

下午吃过饭,纪元就把最后一篇完成,并誊抄好了。www.wenxuezl.com

剩下的时间竟然空了下来。

两天考试时间,纪元松松快快地写完文章,用了一日半。

毕竟他平时就是按照一日考试时间来训练自己的。

其他考生没有纪元那样快,但速度也不算特别慢。

乡试第二日的下午,大家基本已经完成了七篇文章。

都在做题的时候还好,题目做完,不少人开始活动,引得监试官频频提醒。

大家是不敢说话,但在席舍活动活动也行。

下面还有四天时间呢。

而且天气慢慢变冷,动一动也是好的。

那边监临官跟主考官商量后,允许写完的考生提前交卷。

但交卷的考生也不能在席舍内活动,除非你的前后左右全部交上试卷,否则只能稳稳坐着。

这是害怕考生活动的时候,影响其他学生的做题,更是怕传递消息。

还好,纪元附近的学生快傍晚的时候,全都交齐了考卷,终于可以在席舍内动一动了。

当然了,不许跑跳,不许出声,不能影响他人。

纪元干脆做了套简单的广播体操,算是活动活动。

第二日的考试结束,考场内的气氛没那么紧张了。

可看得监试官们频频皱眉,估计是觉得考场有些不对。

纪元看着他们的表情,大约知道,接下来应该不会再给这种活动时间了。

八月二十,乡试第三日,科举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

昨天考生们休息得充分,而且也算适应考场环境,试卷发下来之后,都显得很活跃。

第二场考试,要考试论一道,诏、浩、表一道,判词五条。

这有些像应用文,考的是格式,要求,用词。

不太要求文采,更重要的是用词准确。

算是技能要求了。

基本就是给一件事,然后开始写公文格式。

一定要斟酌用词,算是以后当官的基本技能。

也不对,不会写没关系,身边也有文书。

但考试,还是要考的。

因为第二场考试依旧是两日,纪元把这些内容平均分成四份。

一个是精益求精,二是不要让时间过的无聊。

是的,无聊。

从第一场考试就看出来了。

他放松心情,放松时间,也仅仅用了一日半,下面的半日还是起身活动活动。

很多人并不怕有事做,就怕太过无聊,那样考试的情绪都会被打扰。

他们今年这批考生到底不同。

三年来,全都以为三日内要考完所有内容,所以平常学习备考的时候,有意锻炼自己的能力,快写也好,快些思考也好,都是平常的功夫。

突然让他们把速度降下来,其实也是一种为难。

如果不安排好时间,那节奏就乱了。

人一乱,时间就会更难熬。

第一场考试,那么多内容,他们都能提前完成。

这第二场考试内容少了许多,纪元估计着,大半人明天上午就能交卷。

果然。

八月二十一上午,大部分考生已经做完题目,只等着考官再给放松要求,提前收卷,提前活动。

可惜中午发饼子的时候,监试官直接讲:“不许乱动,不许交头接耳,严禁跑跳。”

啊?

前天不是还可以吗?

前天那会确实可以。

可不管京城来的官员,还是本地官员,都觉得在考场活动不成体统。

这是科举考试,不是自家的院子,还是要肃穆恭敬为先。

有些事,临时想想,可以松口气。

但经过系统商量,那就不行了。

跟前日松快的情况不同,早就写完卷子的考生们百无聊赖,整个人都蔫了。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

放在之前,他们都能出考场。

这会,还被困在里面。

纪元拿最后两道判词打发时间,务必把这“案子”判得明明白白。

考场内。

白和尚作为禅修的和尚,闭上眼默念佛经,也能打发时间。

李锦跟蔡丰岚闭眼养神,复习明日后日要考的内容。

岳昌有些坐不住,但想到自己的情况,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之前在优渥环境下读书的贾昊则像凳子上长了钉子一样。

年纪稍大的赵云天也坐不住,整个人强行压抑住烦躁。

考场的气氛逐渐变得焦灼起来。

六天的考试,考的不仅是学生们的知识,竟然间接也考了大家的耐性。

这对考生们来说,确实是一种煎熬。

就拿平常的考试来说。

一场数学考试,正常来说两个小时结束。

但学校突然说,今年要考六个小时,不到六个小时不能交卷。

这是什么感觉?

是卷子写完了,整个人恨不得睡过去的感觉。

睡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眼巴巴看着表,熬着时间赶紧过去。

乡试考场上的学生,甚至连表都不能看,打发时间就更难了。

蔡丰岚他们还能靠着纪元说的那句撑着,便是:“规则对大家都一样的,咱们难熬,别人也是这样。”

现在比的,就是大家的定力。

这种焦躁的情绪,在第二场考试的试卷收了之后,才稍稍缓解。

终于到了八月二十二。

很多考生已经有些意志力模糊了。

在这四天了,竟然四天了。

此刻跟第二日的轻松,已经完全不同。

在场的考官跟侍卫们还能来回换班,他们不行,他们只能强撑着精神进行最后一场的考试。

八月二十二,第三场考试开始。

试经两题,史两道,策论五条。

到了最后一场考试,已经有考生琢磨出来,把这些考题分两天答出。

说是这样说,大家习惯了平时答题速度,突然慢起来,人肯定会焦虑,更会想东想西。

前四天的时间,已经消耗了他们的精神,最后两日,这种消耗更是成倍增加。

不说考场里面,考场外的人都是如此。

像东市第一街的商铺都说:“以往考三天就结束了,现在考六天,总觉得怪怪的。”

“竟然还没考完,关在那个狭小的房间里六天?这也太折磨了吧。”

“听说里面伙食不好,睡的也不好,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房间里。”

众人想了想,总觉得自己是撑不下去的。

他们还只是想想,再看到有考生又被抬出来时,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有熟悉乡试的人道:“之前也没抬出过这么多人。”

“好像有人还生病发热了。”

“别是风寒就好,风寒会传染人,周围考生就完蛋了。”

也不知道是谁的乌鸦嘴,二十二日晚上,天气骤变,考生们带的被子都不够厚,那席舍还四面漏风。

纪元看着这场景,心里更好笑了。

这简直跟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差不多啊。

四面漏风的房子,不够厚的被褥。

那会还有小黄在。

说到小黄,纪元是真的想回去看看了。

他那会又瘦又小,不是小黄的存在,他估计跟小纪元一样,直接归西。

好在现在他身体强壮,这点寒风,对他根本没什么。

纪元甚至还好好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手心还是热的,丝毫没有冷的感觉。

在纪元身边的士兵都要绝望了。

你这个小书生,怎么看着还面色红润了很多。

你不觉得冷吗?

有些考生都打喷嚏了。

不过再仔细看,士兵发现,这学生有锻炼过的痕迹,那手臂绝对不是真正弱不禁风的书生。

锻炼过?

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啊。

还抢他们习武之人爱做的事。

若有机会,他肯定要打听打听这书生是谁家的公子,这么培养后人,还要不要人活了。

对乡试考生们来说,八月二十三,终于到乡试最后一天了啊啊啊啊。

熬过今天,下午就能出考场。

这破地方他们绝不能待了。

考场内屡屡传来咳嗽的声音,听着很是不好。

蔡丰岚脸颊通红,咬紧牙关写了最后一题。

他这席舍位置不算好,正在通风之处,昨天晚上刮进来的风,被他尽数吃了个干净。

此刻整个人有些发蒙,视线都有些模糊,可他必须写完,不写完的话,对不起供他读书的家人,也对不起对他有期待的周家。

更不对小芷。

时间煎熬地过去。

纪元这边都要压住冒头的情绪。

最后半日了,不能出错。

纪元写完最后一题,深吸口气。

这六日,确实难熬。

好在终于熬过来了。

听着周围的咳嗽喷嚏声,纪元微微摇头。

考生们心理压力本来就大,又闷在这好几日。

昨日的寒风一吹,心力交瘁之下,生病很正常。

今年突然改变的乡试细则,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是一场磨难。

时间推迟,到了八月下旬,天气自然越来越冷。

估计建孟府的事也不是一例,全国大家都是如此。

那也没办法,必须补上考试时间不够的补丁。

没想到补上一个补丁的时候,突然又多了其他漏洞。

不出意外的话,这补丁还要继续打。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规则,全都要慢慢摸索。

只不过纪元希望朝廷摸索的时候,考虑一下实际情况?

正想着,外面钟声响起。

考 试结束了。

整整六日。

天齐国头一次六日的乡试。

终于结束了。

虽然考生们没说话,但大家莫名感觉到,好像所有人都齐齐松口气。

试卷被一一收上去,所有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就连监试官都当没看到。

反正卷子收上来,大家也没了作弊的可能。

今年乡试一共三千一百多考生。

所有人的试卷收到官员们手中。

考试结束了。

这次是真的结束了。

听着监试官说,秀才们可以依次离开考场的时候,纪元听了隐隐抽泣的声音。

还有更加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这次考试,让建孟府的秀才们,身体亏损了大半。

纪元快速收拾好东西,按照顺序出考场,也在回头找李锦,蔡丰岚,白和尚他们的位置。

走到外面,才发现蔡丰岚已经出来了。

李锦,白和尚也是萎靡得厉害,不过见到纪元在前面,还是快步过去。

不等他们说什么,只听前面道:“蔡兄,蔡兄?”

周家大少爷周中恺在外面等着,看到蔡丰岚就迎过来,只见平时只爱读书,没什么旁的情绪的蔡丰岚双目通红,脸颊也红肿,嘴唇颤抖道:“对,对不起。”

说罢,人就晕了过去。

纪元等人快步跑过去,摸了摸蔡丰岚额头。

烫的这样厉害?!

“送医馆,快!”

大家来不及说什么,那边周家的马车也在,先把蔡丰岚送医馆再说。

等去了府城的药铺,好不容易安顿好蔡丰岚,外面一批批的考生过来,要么是精神不佳,要么感染风寒。

农历八月二十多,确实有些冷了。

蔡丰岚所在的席舍,又正好是风口,里面的考生感觉到冷的时候,他已经吹了好几日的风。

周中恺气道:“这考试怎么这样。”

好好的乡试,竟然变成磨难了。

赶来看情况的殷博士道:“但凡考试,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殷博士见大家看过来,半是安抚,半是叹气:“我曾有一次乡试,前面的考生席舍出了大问题,平白出现一个洞。”

“那洞一看就是年久失修,老鼠啃的,但负责整理考场的官员没有发现。”

“等看到的时候,学生已经进了考场。”

“那怎么办?”

“能怎么办,清出考场,下次再试。”殷博士叹气,“没有直接说他作弊,已经很好了。”

他们压低声音说着,蔡丰岚已经醒了,也是听到殷博士的话。

殷博士讲的“故事”,跟他席舍在风口是一样的。

都是无妄之灾。

但也没有解决的方法。

别说这只是刮风,今年没下雨都是好的。

若要是遇到一场雨,体弱的秀才们,能直接折进去大半。

这就是科举。

拼实力,也拼运气,甚至拼体力,也拼意志力。

蔡丰岚见大家担心,还是道:“前两场我尽力答了,只有最后一场昏昏沉沉的,至于能不能考中,听天由命吧。”

像蔡丰岚这种情况的,不止一个。

今年的乡试确实多变故。

还是那句话。

所有考生,基本在经历同样的变故。

当然,蔡丰岚还有同一排的考生,都是最倒霉的。

可是乡试结束了。

贡院那边已经锁门,不管发生了什么,里面的阅卷官都不会在乎。

他们要尽力批改试卷,要在八月三十这天出成绩。

三千多人的乡试,要在八天内誊抄,封名,阅卷,选出最好的七十人,随后再进行排名。

无数考官从白日到黑夜,每日每夜地阅卷。

第一批,卷面有污点的,直接废掉。

第二批,大致看一遍有没有犯忌讳的,也给过掉。

第三批,才开始看文章的好坏。

也有人道:“不怪我们只喜欢看初场的试卷,这么多文章,谁看的过来。”

时间紧张,任务繁琐。

可即使这样,评选文章的优劣,也要慎重。

乡试,关乎太多学子们的前途。

他们手里并非试卷,而是学生,乃至学生家族的命运。

出了考场的乡试考生们,大家都在家中休养。

还有人在互相打听对手的情况。

能被贾昊,赵云天家里称作对手的,自然是纪元。

他们也好,他们家里也好,自知比不上纪元的文章,可心里还觉得,纪元或许只是文章写的好。

再者,今年情况多变,纪元十四岁的年纪,扛得住那么大的压力吗?

贾昊家道:“今年又是延长考试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