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我国民事审判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即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就宣告终结的制度。当事人对一审的民事判决不服,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启动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或裁定而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所适用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为终审程序或者上诉审程序。
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审理请求,要求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诉讼行为。上诉与起诉一样,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不符合法定条件上诉的,不能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
(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对象。法定的上诉对象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提起上诉的判决或裁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按照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作出的第一审判决以及法律明确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可以提出上诉。可见,当事人的上诉只能针对特定的裁判提出。
就判决而言,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对民事案件作出的判决,在法定期间内,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二审判决,基层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得提出上诉。
就裁定而言,只有法律明确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定,当事人才能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对管辖异议作出的裁定和驳回起诉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
(2)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主体合法。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具有合格的主体。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均必须是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判决承担民事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间的计算,应当从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后的第二日起算。各方当事人收到判决书、裁定书的时间不相同的,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4)必须提交上诉状。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上诉原则上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且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如果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人民法院。
民事上诉状的格式如下:
民事上诉状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
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上诉理由。
此致人民法院上诉人:
(签名盖章)年月日附:本上诉状副本份。
案例介绍一起交通事故中,村民梁某开车将何某和杨某共有的一辆“解放牌”大货车撞坏。关于赔偿问题,双方不能达成协议。何某和杨某作为共同原告将梁某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3万元。法院对案件审理后作出判决,被告梁某应当赔偿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18000元。审判人员送达判决时何某表示不服并当时口头表示上诉,但是在上诉期内却并没提交上诉状;杨某当时表示算了吧,上诉恐怕也不会有结果,但是在上诉期内却递交了上诉状;梁某当时未作任何反应,但是他却在上诉期限届满前一天把上诉状送到邮局,到达法院时上诉期已经超过了。请问:甲、乙、丙的行为是否为有效上诉?
案例分析法律规定,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如果对一审的裁判不服的,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提交上诉状,启动第二审程序。一审宣判时或判决书、裁定书送达时,当事人口头表示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内提出上诉状。如果未在法定期间内提交上诉状的,视为没有上诉。即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上诉无效。本案中,何某虽然口头表示上诉,但未向法院提交上诉状,所以其上诉行为无效。杨某的上诉有效,虽然杨某当时口头表示不上诉,但他却在法定上诉期内递交了上诉状。梁某的上诉也有效,因为梁某采取的是邮寄方式上诉,上诉状的提交应当以邮局的邮戳日为准,梁某将上诉状交给邮局时并未超过法定上诉期。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