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王莽君臣都惊呆了,眼睛紧紧盯着烟火笼罩的未央宫门口。老黄门的身影消失了。除了噼噼剥剥的声音,什么动静也没有了,大家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好半天,才见一个火人在烟火中挪动。王兴、王盛一见一起冲进火海,才看清火人还拖着一只铜箱。两人赶紧把火人和铜箱接应出火海,众人赶紧用水浇灭三人身上的火。老黄门已被烧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只是用手指了指铜箱,头一歪,再没有醒来。
王莽脱下身上的龙袍,亲自盖在老黄门的尸体上。然后挪动脚步,走到铜箱前,慢慢地打开。箱内有一套天青色的衣服,一把青铜古匕和玉玺。他把衣服取出来,笨拙地往身上穿。众人都不解其意,茫然地望着,也没有人帮助皇上更衣了。王莽好半天才把衣服穿戴整齐,又取出铜匕和玉玺。才用低沉的声音道:“朕的御座呢?”
御座当然被火烧掉了。左右臣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说。但总不能让皇帝站着,有两个黄门慌忙跑到前殿,好不容易搬来一张凳子。放在王莽身后,王莽坐稳身子,左手抱玉玺,右手举匕首,眯着眼睛打量着从后官烧到未央宫的大火,长长的火龙翻转着,扭动着吞噬着宫里的一切。他突然用悲怆的声音喊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那把青铜匕首则是古时虞帝斩妖伏魔的武器,王莽是在表示君可杀不可辱的气节,还是要显示杀身成仁,宁死不屈的人格,或者是再现“逝者如斯夫”的超越现实痛苦的精神?如此悲哀而又悲壮的场面,使每个人的内心都震撼不已。
未央宫一片火海,大火漫过未央宫,又向王莽所在的前殿逼来。仿佛是象征着刘汉的火舌总跟着这位篡位者似的。王兴、王盛没读过书却也明白皇帝此时行套打扮和所作为,一定是他最痛苦的表示。因此,眼看大火要烧过来,却不敢惊动王莽。
正在这时,忽然一阵马蹄声响,只见大司马王邑单人匹马,一身是血,直冲到前殿内,滚落到王莽跟前,哭叫道:“陛下……”
王莽眼皮微抬,低沉的声音说道:“天文郎不在了。大司马不是也通天象么,请观看朕的吉座在何方?”
王邑这时候哪有心思看什么天象,哭丧着脸道:“陛下,京城四门失守,宁始将军史湛、大司空张邯、卫将军王林、中郎将(上带下足)恽以身殉国。汉兵正向皇宫逼来,陛下快逃吧!”
王莽好像没听见,自言自语道:“吉座在何方,朕要统御万方……”
臣僚们听说汉兵攻来,无不胆战心惊,惶然失色。此时,未央宫的大火扑过来了,烈焰炙烤着垂死的人们,前殿显然呆不住了。可是,王莽还在自言自语:“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丝毫没有感到烈焰炙热。
王邑见情况紧急,忽地站起来,大声道:“王兴、王盛两位将军保护陛下上渐台,各位大人请随我抵御汉兵。”
王兴、王盛都怕再次激怒皇帝,听到王邑的话,再也顾不得许多上前架起王莽就走。一千多惊慌失措的臣僚受到王邑勇气的鼓舞,全都各寻兵器,跟着王邑往南冲去。因为他们很清楚,像他们这样的王莽重臣,一旦落入汉兵之手,必死无疑,与其屈辱而死,不如奋起一击,也算是为新朝尽忠了。
王兴、王盛来到沧池,两人涉水把王莽背上渐台。高耸的渐台既可防止火攻,又可以作为居高临下防御敌兵的阵地。王邑选准这个地方把王莽弄来,算是对了。此时的皇宫大内已是一片火海,一片混乱。几百个宫廷侍卫守卫在沧池的周围。他们大多受过王莽的非常恩惠,因此,愿意以死保护王莽。
可是,仅凭沧池渐台和几个心腹侍卫是挽救不了王莽覆亡的命运的,王莽刚刚登上渐台,后官就传来阵阵厮杀声。几个浑身是血的宫廷侍卫跑到渐台下,哭叫道:“不……好了,暴民冲……冲进宫来了。”
“快,叫他们顶住!”王兴大声叫道。
“顶不住了……”侍卫哭喊着,这时,成群的侍卫、黄门郎败退进来。众民则紧紧咬住他们不放,直向渐台逼来。杀得最凶的就是杀猪出身的杜虞。他一边挥舞大刀,一边大叫:“弟兄们,杀呀!谁砍王莽的狗头就得十万两黄金的赏钱。”这是汉军许下的王莽脑袋的赏额。
沧池边的几百名侍卫人人抱定必死之心,立即加入战斗。王兴、王盛也在渐台上指挥侍卫们放箭。双方的伤亡都在增加,可是,后面的民众还在源源不断地冲进来。没多会儿,就把侍卫围在中间,喊杀声、惨叫声、刀剑碰击声,搅在一起,汇成一曲悲壮的战歌,鲜血像一条条小溪,流向沧池。鲜红的池水涨满了。
终于,杜预和几十个人杀到渐台下,开始向上攀登。渐台上,侍卫们的箭枝用光了,王兴、王盛把王莽挡在身后,两个人手握大刀,瞪着血红的眼睛,等待民众的到来。
“杀!”
杜预一声大叫,第一个冲上渐台,其余的民众也一拥而上。王兴、王盛和侍卫们各举兵器,展开了殊死的拼杀。民众大多没习过武功,仅靠身强体壮拼杀,自然讨不了便宜,片刻功夫,已有好多人被砍翻。只有杜预略通武术,又仗着铁板一样的身子,只受了点轻伤。可是渐台下的民众又陆续冲上来。杜预来了精神,大吼一声,又和王兴、王盛纠缠在一起。渐台上的民众越来越多,侍卫们渐渐落在了下风,王兴、王盛还要保护王莽的安全,也是险象环生。
前门的汉军此时已攻破宫门,向宫中杀来,王邑率众臣僚、侍卫、黄门郎只拼上一阵,就被杀得七零八落,死伤过半。其余人只好且战且退,退往前殿。汉军紧紧咬住不放。混战中王邑剥下一名汉兵的衣服换上,急忙退往沧池。远远看见渐台笈笈可危的王莽。慌忙撇开汉军,奔向渐台。此时的汉军也从民众的叫喊声中得知王莽在渐台,无不争相向前。汉军、臣僚、侍卫搅在一起,向渐台滚来。
渐台上,侍卫们一个个战死了,王兴、王盛杀得浑身是血,拼死保护王莽。两人见一名汉兵冲上渐台,心知大势已去。正要背着王莽一起跳下台去。忽见那名汉兵挥舞利剑,刺倒几名民众,王兴、王盛大喜,合力把杜预迫退。三人站成三角形,把王莽护卫在中央。王兴认出是王邑,着急地问道:“大司马,陛下怎么办?”
王邑苦笑道:“还能怎么办,咱们惟有以死效命了。至于陛下,听天由命吧!”
此时,渐台下的侍卫、臣僚死伤殆尽。无数汉兵涌上渐台,杜预大喜,又呼喊着民众上前厮杀。民众、汉兵挤满了渐台。王邑、王兴、王盛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每一刀砍下去,都是拼命招式。三人杀了半个多时辰,汉军和民众的尸体堆满了渐台。三人精疲力尽,可是,汉兵和民众还是如潮水般涌上来。终于,王兴、王盛力竭,被砍倒在地,实现了他们以死效忠王莽的誓言。剩下王邑一人再也顾不过来王莽。杜预见汉兵正缠着王邑、忙一步跨到王莽跟前。这个杀猪出身的屠儿从来没有见过王莽,很想看看这位新朝天子的模样。他一手持刀,一手揭开王莽脸上的轻纱,看到的是一位相貌衰老的老人。
“哈哈哈……”杜预一阵大笑,狂傲地叫道:“王莽老贼,想不到你也有今天,落在俺老杜的手里。”
王莽依旧微闭双眼,纹丝不动,嘴角却在轻轻歙动着。杜预想听听他说什么,便把脑袋凑到王莽的胸前,却听王莽低低的声音说的是:“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扁担长的“一”字都认不得的屠儿听不懂什么意思,懊恼地站起来,骂道:“他奶奶,死到临头还嘀咕什么事儿。俺老杜不管,先取下你的狗头再说。”边说,边抡起大刀。
“休得伤我陛下!”
忽然,王邑撇开四周的汉兵,奋不顾身,一跃而起,手中长剑直刺杜预后背。杜预毫无防备,大刀还没有落下,就被王邑一剑穿透了后心,而王邑身后,刀剑齐下,也把王邑砍成数块。
长安城破,王莽被杀。新朝残余势力或者降汉,或者被歼灭,迅速土崩瓦解。驻守新丰的新朝波水将军窦融归服更始帝的大将赵萌。赵萌任窦融为军中校尉,见其处事果断,有谋略,又欲举荐为钜鹿太守。
窦融,扶风平陵人。祖上为汉文帝外戚。其高祖父曾做过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熟悉河西的风土人情。当赵萌欲举荐窦融为钜鹿太守时,窦氏兄弟都因归服汉室得到重用而高兴。窦融却道:“更始政权初立,东方骚乱不止,天下之势未定,河西殷富,以河为固,张掖属国控弦万骑,一旦有变,切断河津,足以自保。河西才是窦氏立足之地。”窦氏兄弟以为有理。窦融于是求赵萌为其进谏,改钜鹿太守为张掖属国都尉。更始帝准允,窦融携吏属归河西。
更始帝得知这一消息,将建洛阳的任务交给了刘秀。刘秀欣然地接受了,因为这是他韬光养晦,保存自己实力的大好时机。但正所谓新婚燕尔,刚刚才和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儿结婚,这就要分离。两个人谁都舍不得。最终还是阴丽华识大体,她亲口提出要离开刘秀回到娘家生活,这样才不会拖累刘秀,才能让他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大事上。
刘秀很感动,挥泪告别了自己的新婚妻子。
刘秀用人得当,在民间更是体察民情,为民做主,体谅下属,这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民心。河北的百姓只要想起刘秀,就觉得一阵温暖。在刘秀的带领下,没多长时间就建好了都城。上书启奏更始帝,请其移都。更始帝接到刘秀的奏折,非常高兴,立即下令移都洛阳。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