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张居正 > 第九回 说子粒田慈圣动怒 唱岭儿调玉女伤春

第九回 说子粒田慈圣动怒 唱岭儿调玉女伤春

作者:熊召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误差不会太大。”

李太后立刻盘算起来:慈宁宫在宛平县的子粒田一百七十多公顷,若征三分银上交国库,一年差不多要拿出五千多两银子,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她知道,如果自己带了这个头,天下所有子粒田的拥有者,则都不敢违抗。仅此一项,朝廷一年就多了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张先生为天下计,方有此议,自己断不可为些小私利而不支持他,何况这天下又攥在自己儿子手中。主意既定,她便对张居正说:

“张先生心忧财政,本是替皇上操心,哪一个想当英明君主的人,不想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一个丁门小户的人家,打开门来尚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大事,何况一个国家?手上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咱看你提议的财政改革,就从子粒田改起。每亩加征三分银,这数码儿不大。你回去让户部拟条折子送给皇上,让皇上批旨允行就是。”

张居正没想到李太后答应得这么爽快,感动地说:“太后如此通情达理,臣惟有披肝沥胆报效皇上。国家财政,只要开源节流,一方面杜绝贪墨侈靡之风,另一方面针尖削铁广开财路,臣保证不出两年,财政拮据的状况,就会根本转变。”

“有你这句话,咱就放心了,皇上也就放心了。”李太后说着浅浅一笑,又道,“本当说今天到大隆福寺来散散心的,谁知又扳起面孔谈了这半天的国事,咱真是有些乏了。”

“是臣烦累了太后。”张居正一脸歉意说道,“请太后回大内歇息。”

“还有事儿没办完呢。”李太后忽然咯咯地笑起来,问冯保,“冯公公,人带来了吗?““带来了。“冯保答罢朝张居正诡谲地一笑,已是闪身出门。

客厅里,只剩下李太后与张居正两个人。忽然,两人都感到有些不自在。李太后瞅了瞅正襟危坐的张居正,脸上泛起了红晕,她伸手抚了抚云鬓,问道:

“张先生,咱刚才发脾气的时候,样子很难看吧?”

张居正不禁诧异:太后怎好拿这样的话来问一个外廷的大臣?但他还是老实答道:

“臣当时一门心思只想如何训斥金学曾,倒是没有注意到太后。”

李太后娇甜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失望,又问道:“你想知道刚才你论述国家财政时,咱在想什么吗?”

“臣想知道,请太后详示。”

“咱在想,这位张先生脑瓜儿怎么这么好使,那么多枯燥的数字全都记得,张口就来,连顿都不打一个。仅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你是个忠忱为国勤勉政事的人。”

“太后过奖了。”

“咱说的是实情,”李太后感叹道,“当皇上的,最怕大臣文恬武嬉,有张先生作文武百官的楷模,皇上再不用担心朝局了。”

张居正心底明白,太后嘴上说的是皇上,其实最担心朝局的是她自己,便回道:

“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个英明君主。”

“但愿如此,”李太后心存感激,投向张居正的目光也就更为大胆,“天底下的母亲,有谁不想自己的儿子成器?咱身为太后,这份担忧更不同常人,幸好钧儿在张先生的教导之下,虚心好学,勤研政事,已有一个好的开端。”

张居正赶紧纠正:“臣不敢教导皇上。”

“老师对学生,不是教导又是什么?”李太后真情流溢,感叹说道,“作为母亲,咱看得清清楚楚,对钧儿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隆庆皇帝,另一个就是你!”

“太后!”张居正不知所措喊了一声。

“张先生不必紧张,这是咱的肺腑之言,没有半点虚假,咱毕竟是太后,在这个身份上,还用得着虚情假意巴结人吗?”

李太后火辣辣的目光,灼得张居正浑身不自在。但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哽咽答道:

“太后如此器重下臣,臣无以为报,当结草衔环,誓死效忠皇上。”

同刚才议论国事慷慨陈辞相比,这张居正好像换了一个人,面对首辅的这份拘谨,李太后仰面吁了一口气,又问:

“张先生,你觉得太后不像一个女人么?”

“不……”张居正语塞了。

“不,不什么?”李太后追问,不等回答,她又问道,“你觉得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太后端庄贤淑。”

“还有呢?”

“太后美而不艳,媚而不妖。”

“这是张先生的真心话?”

“是真心话。”

张居正已是浑身燥热,嗓子干得冒烟,却又想不到喝水。李太后看着他的窘态,忽然有了一种很大的满足感,说道:

“骆宾王的《讨武曌文》,骂武则天‘入门见嫉,狐媚偏能惑主。’这是穷酸文人的滥言!狐媚是女人的本钱,天底下没有不吃鱼的猫儿,也没有不喜欢狐媚女子的男人。张先生你想一想,皇帝身边美眷如云,后宫嫔妃尽是佳丽,你若不狐媚,又怎能技压群芳而获宠?不能获宠,作为一个女人,你岂不要把一盏青灯守到白头?当然,狐媚只能作为获宠的手段,若要固宠,还得端庄贤淑。所以说,狐媚与端庄,乃是一个女人的两面,二者不可偏废。”

这一番奇论,张居正闻所未闻。不过也让他就此找到了李太后当年在后宫脱颖而出的理由。他觉得眼前这位年不过三十的美丽太后不但可敬,而且可爱,不免由衷赞叹:

“太后真乃巾帼英雄!”

谁知李太后不领情,把嘴一噘,讥道:“张先生,你这一评价,咱就俗了。”

“啊?”

“想当英雄的女人,那还叫女人吗?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要能够博得男人的欢心。”

张居正的心怦然一动,他看到李太后眼光中有某种企盼,便小声言道:

“太后作为一个女人,也许寂寞了一些。”

“是啊,”李太后的心思被勾动,只见她眼眶中溢出晶莹的泪花,感叹道,“作为女人,咱有七情六欲,但作为太后,咱又不能不把这些七情六欲扼制下去。”

“太后母仪天下……”

张居正本想说一句安慰的话,出口又觉得不像,便打住了。这时,只听得门外有一声轻轻的咳嗽。

“谁呀?”

“是咱。”

冯保的声音,他出去喊人,本用不了这长时间。但他看出李太后有单独与张居正多呆一会儿的意思,就在外头磨蹭了半天。

“人带来了吗?”李太后问。

冯保隔着门答:“带来了。”

“进来吧。”

门被推开,冯保一让身子,让一个穿戴入时的年轻女子打前走了进来,张居正注目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他宠爱的玉娘。

“怎么会是你?”张居正情不自禁站起身来。

玉娘也看到了张居正,但来不及打招呼,只见冯保指着李太后对她言道:

“这是慈圣皇太后。”

玉娘赶紧跪下磕头,李太后紧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才吩咐赐座,然后笑着问张居正:

“张先生,没想到吧?”

“臣……”张居正脸色躁红,不知说什么好。

却说在前几日的一次闲聊中,李太后从冯保口中得知张居正宠上了一位叫玉娘的小女子,她顿觉好奇。在她的印象中,张居正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正人君子,没有想到他也会花前月下情意绵绵。今天上午到了大隆福寺后,与张居正谈话时,她突然灵机一动,想把玉娘找到这里来见上一面,于是在中午用膳时偷偷吩咐冯保派人去办这件事。

乍一见玉娘,李太后惊叹她的美貌,看她走几步路儿,袅袅娜娜,却没有轻薄之态,又问了她几句闲话,无非身世籍贯之类,玉娘也不怯场,大大方方应对无误,心中对她已是产生了几分好感。看到张居正在一旁局促不安,李太后笑道:

“张先生,听说你身边多了一位玉娘,咱就想看看是何等的一个标致人儿,所以今天就让冯公公去积香庐把她请了来。”

张居正一听李太后什么都知道,心里头有些紧张,不安地答道:“臣行为不检点,有失大臣风范。”

“先生不必自劾,”李太后以少有的亲热语气说道,“咱这个太后不是呆板之人,前些时,看到张先生为国事如此操劳,咱还寻思着,在宫里头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赐给张先生,让她好好儿的侍候你。谁知宫女还没选出来,这位玉娘倒捷足先登了。这是好事,你不要自责。”

“谢太后。”张居正心存感激。

“玉娘,你过来。”李太后忽然喊道。

玉娘起身走到李太后跟前,李太后拿起她的手摸了摸,又看了看她的一双扑闪闪的杏眼,白皙圆润的下巴颏儿,叹道:

“看你这副长相,也是个有福的人,跟着张先生,不致败他的运。”

“多谢太后夸奖。”玉娘蹲了个万福。

李太后朝张居正瞥了一眼,又对玉娘说:“咱若不是太后,肯定就要起你的醋意儿,玉娘,从今天起,你就算从我身边选拔的宫女,好好服侍张先生,不可耍娇使性子,你记住了。”

“奴婢记住了。”玉娘羞涩地一笑。

“记住了就好,没事儿的时候,咱会宣你进宫拉拉嗑子的。”李太后说着,又问,“听说你很会唱曲儿?”

“奴婢学过几支。”玉娘谦虚地答。

“现在,你给咱唱一支吧。”

“不知太后要听什么?”

“你这妮子,正是怀春的年龄,你就拣怀春的曲子唱一支吧,张先生,你说可好?”

“臣听太后的。”

说话间,冯保让人将玉娘随身带来的琵琶拿进来,玉娘略一沉思,就捻指弹唱起来:

念多情,抛不掉他的情意儿厚,清晨起闷悠悠,桃红纱帐挂金钩。

孤孤单单无陪伴,懒对菱花怕梳头。

热扑扑的离别恨,把奴的魂勾。

谁能够把情留、把情留?

背地里,奴的泪双流。

奴是一颗实落心,生生教你温存透。

温存透、温存透,可恨奴家无来由,梦赴阳台把佳期凑,醒来却是孤孤单单在绣楼,看天边,残月如钩……

玉娘唱的是《岭儿调》,凄切哀婉。唱着唱着,她已是泪流满面。冯保在一旁观察,只见张居正眼睑低垂,负疚之情已在脸上显露。而李太后受到的感染更深,几颗晶莹的泪珠,正滚动在她的发烫的脸颊上。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