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在奥斯陆大学图书馆翻到了袁枚的《子不语》。
特喜欢袁枚,喜欢他诗词里那种清雅隽永的脱俗,更加喜欢他大俗大雅的生活,杂家大儒的修行,出人意料的行事,豪放不羁的个性。读他的书,是从父母书柜里那本《随园食单》开始的,那个时候家里虽穷,但藏书甚丰。而我虽懒,但逢书必读聊以消磨孤独的暑假。我至今不知道那繁体竖排的古旧陈书是喜欢文学的妈妈的藏书,还是因为满纸精辟食家之言而成为烹饪的爸爸的专业指导。但是我非常明白,这本书的确是我识知繁体字,一目十行看旧体竖排版书的启蒙教材。
真的非常怀念小学暑假里,人微言轻睡到自然醒,懒懒躺着,一边看《随园食单》一边想象书里罗蓑肉,醋搂鱼,虾子勒鳌,一边吮手指的日子。这幼年时期读的食单奠定了我今生注定是馋虫食客的坚实基础。
扯远了。
其实今天分外沮丧,我发现,我已经丧失了读古书的全部兴趣。
不知道为什么。把《子不语》借来,心却不在其上。翻开书,突然发觉这竖排版的繁体字一个个那么别扭,竟然也开始像现代文盲们一样看竖排版窜行,天啊,我是怎么了?奈何字如珠玑妙语连珠却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说实话,我真的慌了。
下午没有打工,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静思良久,自省。
发现,这段时间是不对,竟然不自觉丧失了读书的冲动和热情,读书,而不仅仅是读古本。我很久没有读书了,上课学习以外的课外书,我也很久没有思考,那种自我心灵的思考。每天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时间“哗啦哗啦”地过去,不着痕迹。
我给自己总结借口:英语不怎么好,挪威语没有怎么学,看杂书也只喜欢看中文,然而中文里,二○○○年后的书大多如同快餐面,花哨,勉强做充饥killtime用,但是没底蕴,耍文弄字就那么点功夫。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家,数来数去那么几个,张贤亮、梁晓声、铁凝、刘心武、王蒙,算上王朔、苏童,代表作在我没有读完高中的时候就早早看光了,一帮受年龄阅历限制的中老年人啰啰唆唆,北京胡同知青下放小痞子混饭就那么点子事好啰唆。再往前数,张恨水倒是挺有时代特色,半古文半白话,看他的文字就能想到五四运动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读了他六七本小说之后实在受不了他叙事的节奏,看白话古文间杂的十几页,少爷还没有把纸团扔给读了几天私塾的女学生。钱钟书、林语堂倒是狂赞的,那有限几本他们的通俗读物爱不释手,但巍巍泰斗高山仰止,那本《管锥编》害我高中时候晕了半个学期,实在不是浅薄如我的人所能窥。再数下去,余光中的书我爱看的。但是,似乎也有限。
晚清的东西我着实喜欢,但是却又耐不下性子,宁可舍了史书,去看宁静和马大嘴演的《孝庄秘史》。
我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肯读书的理由,到头来却发现,这些理由其实不是理由,最大的问题是自己静不下心来,空虚浮躁,总是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丝毫不去体会读书的乐趣和作者的思想。
小时看杂书,喜欢华词丽句,后喜人行文巧思,再后来欣赏文人文风品行,到后来,却发现,读书,要读的是别人的思想,花鸟鱼虫固然是天然趣,仁孝廉礼立的是忠义魂,此间要参透的,是高尚悲悯的人性,矜贵持重的品行,洞明豁达的修养,锲而不舍的理想和追求。
§§第六部分生为女人○○○○○◎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得很大。
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得很轻。
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得很满。
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