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1企业财务制度的内涵
1.理解企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按不同主体可以分为广义的财务制度与狭义的财务制度。
(1)广义的财务制度广义的财务制度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办法以及企业内部财务规范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制度制定的主体有国家和企业,相应地按制定主体划分为宏观财务制度(如《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等)与微观财务制度(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同层次的财务制度体现的是不同主体的利益。
[2]财务制度的本质是财务管理者意志的体现,表现了财务主体在财务管理上的能动性,是处理财务关系、约束自身财务活动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3]财务制度总是与特定的条件和时间相联系,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4]财务制度随理财环境的变化而发展,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财务制度的设计与选择对理财主体就越发具有决定性意义。
(2)狭义的财务制度狭义的财务制度即为企业财务制度,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财务主体的具体范围。即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明确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等。
[2]划分内部财务管理的岗位,明确相应责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体制的确立、财务机构的设置、财务管理岗位的设立、内部分工、各岗位责权及其相互衔接关系。
[3]财务管理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销货与收款、工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的管理、牵制办法与程序,以及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
[4]规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单位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
[5]规定财务规划与财务评价的方法与程序。具体包括企业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评价的程序、方法、时间,各经营单位在规划和评价中的任务和责任等。
2.财务制度的三个层次我国的财务制度,包括有以下三个层次:
(1)企业财务通则。
[1]企业财务通则是财务规范体系中的基本法规,在财务法规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是设立在我国境内各类企业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财务通则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财务制度与国际通行财务制度相衔接的需要。
[2]企业财务通则是财务法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统一依据。财务通则对全国的财务工作、全国范围内的财务行为具有行政或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联结国家财经法规、财务政策与企业财务活动的中介。
[3]企业财务通则是制定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的根据。各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在财务通则确定的共同原则与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与企业特点,制定出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从而保证财务制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2)行业财务制度。
[1]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资本筹集、资产占用、成本与费用开支、营业收入与利润构成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要使财务通则的规定便于全面贯彻实施,还必须结合各行业特点,制定一些具体的财务规定。这些分行业的财务规定,就是行业财务制度。
[2]行业财务制度在整个财务法规制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是根据财务通则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行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财务制度,它是各行业企业进行财务工作遵循的具体规定。行业财务制度是财务通则的原则规定与各行业财务活动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行业财务制度由财政部制定,保持了财务通则与行业财务制度的一致性。
(3)企业财务制度。
企业财务制度在财务法规制度体系中起着补充作用,是由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