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战空中的鹰——战机 > 4.2 历史上的轰炸机

4.2 历史上的轰炸机

作者:铁血工作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4.2.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轰炸机概览2.轰炸之王:“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中轰炸尽管规模不大,航程也不长,但最初的以双翼、木结构、布蒙皮及少量的载弹量构成的轻型轰炸机,还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对英国本土空袭的德国“哥塔”G系列重型轰炸机,成为世界最早的战略轰炸机,并成为当时德国轰炸机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英国人研制的DH-4也是在一战中相当有名的高速轻型轰炸(兼侦察)机。

但一战中最著名的轰炸机还是俄国“伊利亚·穆罗梅茨”,该机以其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当时的“轰炸之王”的美誉。

(1)研发相关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俄国人就已经意识到飞机终将取代飞艇。因此,俄国率先开始研制轰炸机,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就,就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4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伊利亚·穆罗梅茨”。

“伊里亚·穆罗梅茨”是一种双翼机,机内装有驾驶和领航仪表以及轰炸瞄准具。飞机上安装的机枪最多可达到8挺,并曾做过在飞机上安装76毫米机关炮的试验。机身内可挂航空炸弹,并且首次采用了电动投弹器。史学界公认,“伊里亚·穆罗梅茨”堪称当时大型飞机之最。因为在一战期间,无论是敌国还是盟国都不曾制造出可与之媲美的重型轰炸机。

“伊里亚·穆罗梅茨”对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当时,很多飞机设计师都对是否能够制造出多发动机飞机表示怀疑,因此,“伊里亚·穆罗梅茨”的研制成功无疑是一个创举。

(2)辉煌成就1914年12月10日,俄国最高当局决定组建“飞船大队”,这是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1915年2月15日,1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首次轰炸了德国本土,投掷炸弹272千克,从此拉开了重型轰炸机参战的序幕。

从1914年到1918年,俄国共制造了73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其中有一部分双发动机。还有一部分飞机安装了浮筒,成为水上重型轰炸机。由于“伊里亚·穆罗梅茨”自卫能力强,加之“飞船大队”成功地运用了空中编队防御战术,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被德歼击机击落。

从国内战争结束到1924年期间,苏联将部分“伊里亚·穆罗梅茨”改装成运输机,曾飞过莫斯科至哈尔科夫航线。1914年2月,西科尔斯基驾驶该机创造了一项纪录——载运15名乘客进行了成功的飞行。1916年6月,“伊里亚·穆罗梅茨”再创辉煌:从基辅起飞,中途仅着陆一次,以14小时38分安全飞到了1000千米外的彼得堡。

4.2.2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轰炸机大显神威的年代。战前,人们就认为轰炸机会大有作为。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轰炸机推向了顶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盟军轰炸德国就出动轰炸机144万架次,投弹量高达270万吨。而轰炸日本时的美军轰炸机更是风头出尽,原子弹的投放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1.美国轰炸机(1)B-17“空中堡垒”(FlightFortress)B-17是波音公司为美国陆军航空队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雷达瞄准具、能在高空精确投弹的大型轰炸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大型轰炸机之一,A~G型的总生产量达到12000架以上,在战场上损失了约4700架。

战略轰炸的概念基本上是由B-17飞机开创的。1940年, B-17因白天轰炸柏林而闻名于世。实际上,欧洲战场上大部分的轰炸任务都是B-17完成的。“空中堡垒”具有优良的高空性能与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往往在遭受到巨大的战斗创伤后仍能继续飞行,在后期的型号中,更是装备了强大的防御武器,能在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火网中生存下来。

(2)B-24“解放者”(Liberator)B-2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生产最多的大型轰炸机,也是使用最多的大型机种。它是那一时期欧洲,同时也是非洲、亚洲广大海空战场上的空中霸王,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独具光彩的一页。

B-24轰炸机和B-17轰炸机一起,同样成为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主力。B-24参与了对汉堡、柏林、法兰克福、鲁尔等重要地区的轰炸战役。最著名一次战役的是B-24机群大规模远程空袭普罗耶什蒂油田,给纳粹的能源供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战争后期,B-24更多投入远东战区,不仅执行战略任务,也参加战术打击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B-24轰炸机被作为剩余物资提供给美国的盟国。此外,B-24还用于越法战争、朝鲜战争等局部地区冲突中。

(3)B-29“超级堡垒”(Superfortress)B-29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它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等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其命名延续先前有名的B-17“飞行堡垒”。其优秀的设计架构后来继续延伸,发展成美国空军的B-50,而苏联用逆向工程复制了B-29成为Tu-4.

B-29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也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B-29的崭新设计包括有:加压机舱、中央火控、遥控机枪等等。B-29的最初设计构想是作为日间高空精确轰炸机,但在战场使用时B-29却多数在夜间出动,在低空进行燃烧轰炸。B-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焦土空袭的主力,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掷原子弹的任务亦是由B-29完成,因此它在日本有“地狱火鸟”之称。

(4)SBD“无畏式”(Dauntless)SBD是道格拉斯公司开发的舰上俯冲轰炸机,主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活跃于太平洋战场上。它与F4F“野猫”及TBD“破坏者”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时美国三大主力舰载机。

比起TBD破坏者的开发,SBD的金属蒙皮技术更为成熟,兼顾了结构强度与俯冲时机身稳定性,不像德国的容克斯JU-87与日本的九九舰爆必须额外加装维持稳定的副翼与固定式起落架维持稳定,收藏式的起落架比起前两者减低了更多的风阻,虽然飞机重量高于国外同级产品,但仍能维持相同速度。

在珊瑚海海战与中途岛海战中,SBD创下了空前战绩,尤其是击沉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海上主力: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空母舰。至1944年由于后继机种SB2C地狱俯冲者的服役,才慢慢退居二线。而1944年SBD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列,在北海对抗德军的U型潜艇,同时SBD也以A-24之名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地中海战场上打击德国与意大利的装甲部队。

(5)TBF“复仇者式”(Avenger)TBF为格鲁曼公司开发的舰上鱼雷轰炸机,与SBD一样活跃于太平洋战场上。1939年,由于现役鱼雷轰炸机TBD“破坏者”性能落后,美国海军便向各大航空制造产业公司征求新一代舰上轰炸机,最后由格鲁曼公司出线,此机型在1942年进入量产阶段。比起原本的TBD,TBF的性能有着明显大幅的提升,除了加大马力的发动机外,新设计的流线形坐舱配备防弹玻璃,机身的防弹装甲也前所未有的坚固。而机翼能够向上折起的长度比起其他类型舰载机也更长了许多,更减少了在航空母舰机舱内所占的位置。

1942年8月,TBF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击沉了日本的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11月又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重创“比睿号”战舰。1943年,新型的TBF-3开始支援大西洋战场的猎杀德国U型潜艇任务。1944年6月于菲律宾海海战击沉了日本的航空母舰“飞鹰号”,随后于莱特湾海战及隔年的坊之岬海海战先后击沉了大型航空母舰“瑞鹤”,以及象征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的“大和”与“武藏”两艘战舰,可谓战功彪炳。

2.前苏联轰炸机(1)图波列夫TB-3(TupolevTB-3)TB-3是1930年开始研制的重型轰炸机。平直机翼,固定式起落架,机翼蒙皮为漆布,机身蒙皮为波纹铝板。作为全世界第一种四引擎下单翼重型轰炸机,在那个时代的航空界是超前的。

虽然TB-3是一种老式飞机,但在苏联空军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1933年,苏联开始组建远程航空兵军,到1935年已拥有400架TB-3.1938年5月已建立三个特种使命航空兵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中编有2个重型轰炸航空兵旅,每个旅有TB-3飞机150-170架。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不过由于1936年后的肃反扩大化,重型轰炸机部队的建立逐步停顿,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TB-3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若干局部战争:1938年苏日哈桑湖冲突;1939年哈勒欣河战役;1937年后援助中国6架,参加了抗日战争。而卫国战争中,TB-3很少作为轰炸机使用,主要是作为运输机。1940年6月前苏军入侵摩尔达维亚时,曾使用4个TB-3飞行团、170余架飞机,对比萨拉比亚地区空降了3个伞兵旅,切断罗马尼亚军队的退路。1942年1月的维亚济马空降战役是TB-3参加的最后一次作战。由于战斗机掩护不力,慢吞吞的TB-3损失严重。从此,TB-3开始退出现役。

(2)佩特利亚可夫Pe-8(PetljakowPe-8)Pe-8是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唯一一款四发动机重型轰炸机,其性能与同时期欧美四发重轰炸机接近,后期配备新型汽油发动机之后整体性能更加稳定。但是在租借法案援助的飞机性能皆超越Pe-8的情况下,这款飞机的存在价值大大降低,且由于政治原因,Pe-8产量极少,所以1944年春季之后便已退出一线作战。

Pe-8比较显著的战斗纪录为81长程轰炸机航空师于1941年8月11日对柏林的轰炸。这次轰炸动用了12架Pe-8,但因为发动机故障和迷航等因素,最后仅有4架完成任务,轰炸宣示性大于作战实质效果,而1941年9月以后苏联飞机再也没有出现至德国领空,直到1945年前苏联反攻为止。

(3)图波列夫图-2(TupolevTu-2)1940年,苏联红军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格局,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轰炸机。新飞机的性能要求为:双发动机;速度和战斗机基本一致;内置炸弹舱,可以携带重磅炸弹;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远;可以进行俯冲轰炸;强大的自卫武器。当时,前苏联许多杰出的工程师都因为“大清洗”关押在集中营里,图波列夫也是其中之一。图波列夫领受了这一任务,带领一批“囚犯”工程师从1940年5月1日开始该计划,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图波列夫由此获得斯大林奖金并重获自由。

1944年初,Tu-2开始服役,是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最好的中型轰炸机,比同时代的盟军和敌军的任何一种中型轰炸机都好。Tu-2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52年,在苏军中服役到1955年后被IL-28喷气式轰炸机取代。

3.英国轰炸机(1)蚊式(Mosquito)“蚊式”是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款双发动机轰炸机。它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有几大奇特之处:一是采用全木结构(有“木制奇迹”的绰号),这在20世纪40年代飞机中已很少见;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蚊”式飞机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

在整个战争期间,仅皇家空军轰炸机军团中的“蚊”式轰炸机就出动过39795架次,投下十多万颗炸弹,其中仅有254架被击落,每2000架次行动仅损失1架,创造了敌地上空空袭的最低损害纪录,战损率只有千分之六点三,还不及一般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纪录。

(2)贼鸥(Skua)“贼鸥”是英国海军航空兵(FAA)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所使用的一种单发双座舰载飞机。作为FAA所拥有的第一种全金属结构的单翼飞机,“贼鸥”装备了可收放的起落架以及全封闭座舱,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的设计。

1939年9月26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3架“贼鸥”在北海上空击落了一架德国的道尼尔Do18飞艇,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击落敌机的英国飞机。1940年4月10日,16架从奥克尼群岛起飞的“贼鸥”击沉了入侵挪威的德国巡洋舰“柯尼斯堡”号,而该舰也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的第一艘敌舰。

尽管“贼鸥”在挪威和地中海对抗敌方轰炸机时表现良好,但在面对现代化的战斗机(如德军的Bf109)时却损失惨重。因此,该机从1941年起逐步退出了第一线的战斗任务,由火力更强且速度更快的飞机予以取代。

(3)剑鱼(Swordfish)“剑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使用的主要机型之一,被戏称为“细绳袋”。在服役初期,剑鱼式装备于航母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而到了战争中后期,剑鱼式飞机被改装为反潜和训练机。尽管剑鱼式轰炸机设计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但它仍然得以使用,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地区战火熄灭。

4.德国轰炸机(1)亨克尔He17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没太大作为,唯一成批装备的重型轰炸机只有亨克尔公司研制的He177,但该型机却由于本身问题多多被认为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的最不成功的作战飞机,由于早期型号的引擎容易起火,所以空勤人员将戏称其为“德国空军的打火机”或“燃烧的棺材”。He177不但产量很小,而且多数从未投入过实战。

He177的构想源于德国航空省(RLM)1936年完成的重轰炸机规格计划书——BomberA,该计划预定设计一种比道尼尔Do19更加先进的轰炸机,在载弹量不少于1000千克的状况下飞行航程要达到6695千米或飞行半径超过2900千米,搭载2000千克炸弹则要超过1600千米的作战半径,除此之外该机种的最高飞行速度必须达至540千米/小时,机体强度足以执行中角度(60度)的俯冲攻击。这种规格以现在的观点来说极为不合理,对1936年的航空科技而言也是不可能的任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He177使用了出许多先进的技术,包括一对表面蒸发冷却的引擎及遥控防御机枪炮座。

(2)道尼尔Do217Do21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的一种双引擎重型轰炸机,主要用于替代性能已逐渐落后的Do17.Do217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是Do215的放大版。不过,虽然两种飞机都使用DB601发动机作为动力,Do217在许多设计细节上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Do217各方面都比较成功。它可以携带的炸弹比Ju88的早期型号或是He111都多,而Do217的速度也很快,在最大平飞速度这一项上甚至超过了Ju88.在近两年的时间里,Do217是德国最大的轰炸机,直到He177问世后这一纪录才被打破。在意大利投降后,Do217参与拦截了试图向盟军投降的意大利舰队,并使用FritzX滑翔炸弹击沉了意大利战列舰“罗马”号。

然而,Do217也有一些严重的问题。由于它几乎达到了双发飞机的尺寸上限,其机动性远远不如早期的Do17轰炸机,操纵也显得笨拙。另外,最初飞机的稳定性也存在问题,直到在机翼前缘安装了固定翼缝后才基本解决这个问题。

(3)容克Ju88(JunkersJu88)Ju8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空军所使用的双引擎中型军用机,在战争中担任过许多不同的任务,被昵称为“全方位工作机”(TheMaidofallWork),又被称为“万能博士”,它在大战期间成功地扮演了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夜间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侦察机、重型战机等角色。尽管在开发过程受到种种的延误,但Ju 88仍成为德国空军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共生产了15000架Ju88,远超过德国任何一架双引擎军用机。

Ju88参与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法国战役和不列颠战役等,还加入了东线战场。1940年5月10日至13日期间,第3航空舰队下属第51轰炸航空团的Ju88混成轰炸单位取得了击毁233到248架的盟军飞机的战绩;1941年夏天,进攻前苏联前夕大部分的轰炸机单位都是He111和Ju88.事实证明Ju88对于东线的德军而言是个无可言喻的珍贵资产,它对于扮演低空轰炸与机场攻击的角色甚是成功,可以在承受机身损伤的情况下造成敌人巨大的损失。

4.2.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美国B-58“盗贼”(Hustler)B-58是美国康维尔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一种超音速轰炸机。该机有着以前任何轰炸机都不曾拥有的优异性能和复杂的航空电子设备,代表了当时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准。虽然在服役过程中未曾投掷过一枚炸弹,但它依旧是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20世纪60年代最主要的空中打击力量。

由于该机追求超音速飞行而使用了许多不太成熟的新技术,使得故障率出奇的高,116架B-58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行动,却自己坠毁了26架。加上当时美国内“导弹派”占上风,B-58退役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

(2)前苏联伊尔-28(Il-28)Il-28是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20世纪40年代末研制的一种喷气式中型战术轰炸机,也是前苏联第一种投入大量生产的同类轰炸机。由于其设计极度成功,除了前苏联和中国以外,该机还服役于其他国家的空军。20世纪90年代,仍然有几百架该型号飞机留在现役中,而这时距该机首次出现已经间隔了40年的时间。

该机为常规布局,两台克利莫夫喷气引擎置于平直机翼的下方。投弹手位于玻璃机头内,在机尾则是装有两门机炮的自卫炮塔。如果加以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轰炸机几乎如出一辙。唯一较为新颖的设计是带后掠的水平尾翼以及提供给驾驶员的水泡座舱和弹射座椅。因此,Il-28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新旧两个时代技术特征的飞机。

(3)英国“火神”(Vulcanbomber)“火神”是原霍克·西德利公司研制的中程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三角翼轰炸机。它曾经与另外两种轰炸机“勇士”和“胜利者”一起构成英国战略轰炸机的3大支柱(通常称为3V轰炸机)。该机开始用作执行中程战略轰炸任务,后改为执行常规轰炸任务。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火神”从阿森松岛起飞,在“胜利”加油机的配合下,经过3次空中加油成功地轰炸了马岛的首府斯坦利港,创造了老旧装备在现代高技术战场上成功运用的范例。

(4)法国“幻影”IV(MirageIV)幻影IV是冷战期间西方阵营中唯一非美国设计制造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也是现代世界上最小巧的现代战略轰炸机。由法国“达索”公司于20世纪50~60年代研制,主要负责法国核威慑和核反击战备任务。

该机总体布局沿用了幻影系列传统的无尾大三角翼的布局,双轮纵列式的主起落架。1956年研制工作开始,1964年批量投产,法国空军共采购了62架。第一架预生产型飞机用作轰炸试验,于1961年10月12日首次飞行。第二架用来研究导航系统,与KC-135F加油机配合进行空中加油试验。第三架是完全的实际服役型号,装两台“阿塔”9K发动机以及包括机头空中加油受油管和武器在内的全套设备,于1963年1月23日首次试飞。基型的主要武器为半埋在机腹下的一枚50000吨级核弹,或16枚454千克炸弹,或4枚AS。37空对地导弹。正常载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