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稷山县志(1991-2008) >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作者:《稷山县志》纂委员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节基层建设

1991年-1993年,县委政法委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配合县委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机构,充实“两会一队”(基层治保会、民调会和巡逻队)。全县11个乡镇200个村都建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增加常年治安巡逻队19个。1994年,县委制定出台《社会治安整治方案》及3个《整治规划》,抽调120人组成工作队,分赴各点开展工作。全年抓获人犯96名,破获刑事案件15起,打掉贩毒团伙1个,查处治安案件47起,收缴赃款10余万元。1995年,重点实施“群众自治、基层自理”的“双自”工程,以1镇54个村为试点开展工作。在城关、翟店、西社3镇办起“学法帮教所”。全年按《村规民约》处罚223人,进学法帮教所学法150余人,群众自治组织调解各种矛盾纠纷313起。

1996年,中共稷山县委、县政府将“双自”工程列入全县八大重点工作之一,出台《社会治安整治决定》及《实施方案》,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先后调解纠纷923起,按《村规民约》处罚213人,全县有3个乡镇、158个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101个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三无村”(无民事案件,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达144个,占总数72%。开展“双评”、“双十评”活动,对3020户3513人给予表彰。1997年-1998年,继续引深“双自”工程,在全县创建了6个安全文明小区。1999年,县委政法委以“两创一争”(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创建安全文明村镇、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和单位)为工作目标,成立了“两创”领导组,对县城65个家属院,采取12个乡镇领导包干的办法,制定创建目标,责任到人,广泛开展“两创”竞赛活动。2000年,进一步引深基层“创安”活动,对7个“地级安全文明小区”和49个“县级安全文明小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防范功能。创建了一个“地级安全文明示范乡”(蔡村乡),24个高标准“安全文明示范村”。

2001年-2002年,县委政法委针对撤并乡镇后矛盾纠纷,组织300名党员干部开展大宣传、大调研、大排处活动,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58起,调处化解350起。开展了“百人百村百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会战”,对61起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进行了调处,处置了一批突发性、群体性案件。2003年,县委政法委实施“一村(区)一警、一警四员、四联防”工作机制,先后对全县200个行政村的“两会一队”进行整顿,使每个村都建起5人-10人的老年巡逻队、村干部义务巡逻队。110、巡逻队、反扒小分队共处理治安案件16起,处置群体性事件3起,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救助危难群众20余人次。整改企业安全隐患47起。成立稷山城市治安巡逻大队,将县城划成东城区、中城区、西城区3片,全天候巡逻。对流动人口实行“四管齐下”和“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建档立制,规范管理。2004年-2005年,以创建“平安稷山”为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现110、119、112三台合一和交、巡警合一,实行“综治110”。落实“两议五公开制度”,开展“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双评”、“双十评”活动,使安全文明创建活动达标工作有了新开拓。至2005年底,全县已有5个乡镇、2个社区、27个单位达到县级安全文明创建标准。在全县所有学校都建立健全了综治矛排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了治安保卫力量,规范了法制副校长的聘请管理工作。在铁路沿线开展了“五查五整治”(对盗窃铁路运输物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整治;对收购铁路器材窝点进行查处整治;配齐道口监护人员及警示标志;清理铁路保护区违章建筑;强化对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

2006年,县委政法委继续引深“平安稷山”创建活动,9月8日在西社镇召开“平安稷山”现场会。明确各乡镇一名副职领导干部为乡镇综治办主任,并分4批对基层综治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全县5742名流动人员信息全部纳入电脑管理。

2007年,平安创建进入民营企业,范围拓宽。实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社会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2008年,围绕“稳定、争先、创新”的工作目标,以“奥运安保”工作为重点,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月,以县委办、县政府办、综治委、政法委文件制定下发了有关稳定工作的11个文件,8次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奥运安保”工作,确保万无一失。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将各级各部门领导抓综治的责任纳入考核范围。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技防上实施“天眼”工程建设,在人防上组建了专职巡逻队,强化了季节巡逻,积极开展铁路护路工作。

第二节依法治警1991年,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在政法系统开展执法队伍大整顿。各单位分别成立整顿领导组及其办事机构。全系统发出征求意见书1025份,设举报箱6个,举报电话5部,走访群众5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5场次。摆出问题290个,纠正280个,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9.6万元。立案9案9人,其中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案2人,党纪、政纪处理3案3人。共清退不合格人员7名。同年被地委政法委授予“执法队伍整顿先进县”。1993年,在全县政法系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作风纪律大整顿。1994年,查处违法违纪干警2人,辞退治安队员10人。1995年,在政法队伍整顿中,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书1700余份,征求意见22类。干警自查自纠,揭摆问题。先后立案5起并进行了查处。

1996年,在政法系统开展“三抓一清、三查三把关”(抓领导,抓学习,抓发动,摸清底数;查表现,查来源,查档案,股长把一般干警关,政法“四长”把股室长关,领导把整体队伍关)活动,辞退24名临时人员。1997年,在政法队伍建设上开展了“大练兵、大学习、大比武”活动。针对存在问题集中整顿,解决5类10余个问题,辞退临时民警40人,处理临时民警6人。1998年,在集中教育整顿政法队伍工作中,通过揭摆事实,着力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对前两年所办的案件全部复查,对有问题的116件全部予以纠正;查处一批违法违纪干警,清理清退一批不合格人员。共查15案18人,处理违法违纪人员15人,清退7人;坚持正反两方面教育。树立“政法系统十佳干警”并予以表彰;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1999年-2001年,结合“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活动。2002年,开展了以“赛学习、赛团结、赛勤政、赛廉洁、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赛一树活动,开展了“作为一名干警如何为稷山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大讨论。山西电视台对稷山县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的先进事迹予以专题报道。

2003年-2007年,在政法队伍建设上,深化首问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政法干警中开展学习任长霞活动,并组织了演讲比赛。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对5名干警进行立案调查,辞退1名协警。

2008年,围绕公正执法这条主线,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行严明的奖惩办法。全年共受理群众投诉和上级批转的干警违纪案件4起,办结4起,对8名违纪民警进行了党纪政纪处理。

第三节综治机构县委政法委在县委大楼办公。1991年有工作人员6人。同年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02年机构改革后,政法委核定行政编制6人,工勤编制3人。同年7月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为县委政法委领导的事业机构,核定编制3人。2007年10月增编为6人。(政法委书记名录见十八卷第一章中共稷山县委第八至十一届常务委员会领导任职情况表18-1)综治办历任主任:王水源(兼)、薛怀锁(兼)、宁玉仁、薛吉利、贺晓云、兰屹。

矛排办历任主任:贾长青、王梅珍。

§§第二十二卷军事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