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这一天,在北京章士钊住宅书房,章含之坐在书桌旁裁着红纸条。章士钊坐在桌前,用毛笔恭敬地在新出版的《柳文指要》上题字。
章士钊说,我头一本是送给毛主席,是他支持我出版《柳文指要》的。第二本是送给周总理。
章含之说,爸,你自己花钱买了上百册,都送谁呀?
章士钊说,我心里有个名单,你给我裁好一百张红纸条就行了。
章士钊在书扉题好毛泽东、周恩来的字后,抬起头深沉地说,含之,见不到国共和谈、祖国统一,是我一大遗憾。我这一生最后的一个愿望就是台湾的回归啊。
章含之劝慰道,爸,你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尽了心意了。
章士钊说,自从九年前去了趟香港,因为“文化大革命”,这项工作就停顿了。我还想再去一趟,作点最后的努力。你一定要向总理汇报我的愿望啊。
在中南海西花厅,章含之向周恩来报告父亲的最后愿望。周恩来听了感到十分为难,说,行老的爱国热情可敬可佩!与台湾方面对话,行老去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俗话说,九十不出门,你父亲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啦。何况行老前几年从病床上摔下来造成骨折,只能靠轮椅代步,怎能作长途旅行呢?
章含之说,他很固执,不知向我念叨多少次了,要我一定报告总理。
周恩来感动地说,行老热心热肠啊,我跟主席商量一下吧。
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书房,周恩来对毛泽东说,与台湾方面的对话,行老去是再适合不过了。过去1956年、1962年、1964年行老三次赴港,做了大量工作。可惜后来中断了。但是,行老已九十二高龄,恐怕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了。
你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但行老的作用又是无人可代替的。毛泽东想想说,想想办法。如果准备得好一点,比如说派架专机送去,是不是可以呢?待我征求一下行老家属的意见吧。
1973年春天,毛泽东在书房学完英文,突然问章含之:行老还有没有去香港这个念头?
章含之说,有是有,老人常念叨。不过,总理和我都觉得他年龄太大了,恐怕去不了。
毛泽东征询道,我们如果准备得好一点,是不是还可以去呢?譬如说派个专机送去?他是人大常委嘛。
章含之一时不知如何表示,没有说话。
北京医院章士钊病房。章含之对父亲说,主席支持你去香港呢。
章士钊很高兴地说,毛主席懂得我的想法。我给他写好了一封信,你带过去。
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书房。章含之把信交给毛泽东,说,主席,我父亲给您的信。
毛泽东拆开念起来:“……与其让我僵卧北京,不如到香港动一动……”
毛泽东得意地对章含之说,怎么样?我跟你父亲的心是相通的吧?我批给总理去办。他拿起红粗铅笔写了起来。
在北京医院章士钊病房,周恩来来看望他,说,行老,毛主席指示派专机送你去香港。我们已跟港英当局联系好了。
章士钊说,感激政府对我的照顾。
周恩来说,说哪里话!你这是为政府做工作呀!到香港要好好休息,我们的对台政策不会变,你可以在那里做做对台工作。
章士钊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了却平生心愿。
周恩来体贴地说,你与殷夫人分别多年,也应重聚团圆了。
章士钊感动地点头。
1973年5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有几百人参加的空军民航两级领导班子的改组动员大会。大会一开始,周恩来就当着全场问:张瑞霭同志来了没有?
张瑞霭立即站起回答,我来了!
周恩来对张瑞霭说,经毛主席批准,你要执行一项专机飞行任务,送章士钊先生去香港探亲。你准备使用什么飞机呀?
张瑞霭说,用三叉戟飞机,噪音小。苏式飞机不能去,因为一是噪音大,二是香港启德机场没有苏式飞机的保障设备。
周恩来说,章先生九十二岁高龄了,怎么样保证他飞行途中的健康?
张瑞霭说,在航线上选一个适合高龄人的平稳的高度层飞行,那样会让章先生感到舒适的。
周恩来点头说,好,你做好准备,亲自驾驶,保证安全。
1973年5月下旬,章士钊启程赴港,一行人向北京机场候机厅走去。跟随他的有周总理派的警卫和北京医学院内科张惠芳主任及护士小丁。除章含之和她大哥章可外,章士钊还带了一个秘书、一名家中女厨工。他们一行推着轮椅走进候机厅贵宾室。
周恩来已在贵宾室等候。他握住章士钊的手殷殷嘱咐,行老,你到香港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
坐在轮椅上耳聋的章士钊侧耳听着,不住点头说,总理,我此次赴港一定要完成中央交给的特殊任务。
周恩来说,行老,不要急,对台工作急是没用的。今后可能拖下去,我们这辈子如看不到祖国统一,下一代或再下一代总会看到的。
章士钊点头说,我这辈子可能看不到了,但我不甘心!
周恩来笑说,我们只要播好种,把路开对了就行。行老,你就一直在做开路的工作嘛!
章士钊:是你和毛主席指挥我开路的。
周恩来紧握着章士钊的双手叮嘱:行老保重啊!
章士钊眼眶湿润了,抓住周恩来的手,久久说不出话,半晌,才说出:请总理放心!
5月25日,一架中国民航专机载着章士钊,破天荒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香港机场英方当局高兴地对张瑞霭说,中国民航第一次来港,飞得不错。
飞机一路平稳飞行,章士钊感到舒服,下机时满面笑容,拱手和机组人员致意。
九十二岁高龄的章士钊,在专门的医生护士及亲属陪同下,乘着轮椅被人抬下飞机舷梯。
许孝炎、宋宜山这些老朋友趋前迎接。他们都苍老了,相见免不得一番感慨唏嘘。
在驶往市区的车内,宋宜山说:行老九十二岁还来香港,为国事操心,敬佩啊,惭愧呐!
章士钊淡然一笑:这次来是探亲,也顺便看看老朋友。
许孝炎会心一笑说,今天本港的中、英报纸,都以极大篇幅报道了行老将到港的消息,并且有种种猜测,很多记者都说行老带有和谈使命。
宋宜山诚恳地说,和谈不是早就被蒋公拒绝了吗?可惜呀,可惜!不过,我们都愿意通过各种途径来促成国共两党的高级谈判。
章士钊郑重点头说,宜山兄已作过努力,也受过委屈,以后还要借重哟。
香港五六月份的天气十分闷热,章士钊的住所在闹市区一幢楼房的底层,并不太宽敞,也没有花园可以透点新鲜空气。特别是室内的冷气空调,使老人受不了。
章士钊到达香港后情绪并不热烈和兴奋,而是出奇地冷静,甚至很严肃,说话不多。他似乎意识到他是在履行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伟大使命,他是在一场最后的拼搏中使尽自己的最后一点余力。
许孝炎走了进来,坐下后感慨地说,行老,我为过去几次没能成功地促成谈判感到惋惜。我会继续努力的,通过各种途径向蒋先生进言,以促成两党高级谈判。
章士钊不住点头说,许先生,我带来的中共和谈条件,你要尽快转给台湾方面呀!
许孝炎回答,一定,一定!
章士钊此次赴港所带的中共中央关于和谈条件与过去大体相同,即尽快举行国共两党谈判,台湾承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共可给予台湾省类似当年陕甘宁特区的地位,经费不足可以由中央政府负担。如果台湾认为谈判条件不成熟,可以先进行官方或私人及团体互访,做一定接触,暂不举行谈判。
许孝炎刚站起要走,宋宜山走了进来。章士钊正与宋宜山交谈着,老翁童冠贤又走了进来。
客人走后,殷夫人劝道,行严,你这么大年纪了,要休息些日子,不要急着找人谈。
章士钊说,正因为年纪大,我才急不可待啊!
章含之带女儿妞妞离港回京,临行前,走进父亲房间辞行。
章含之说,父亲,在这儿待了一个星期,我和妞妞要回去了。
章士钊说,含之,你回去转告毛主席和周总理,我很好,正在联系各方关系。我在台湾的一些老友如于右任老先生等都已经去世,我正在接触其他一些朋友。
章含之劝说道,爸,你一定要注意休息,总理不是跟你说了,不要急嘛。
我在香港最多停留三个月就要回北京。他深情地对女儿说,告诉周总理我很想北京,事情办好我就回去,叫总理不要忘记派飞机来接我啊。
嗯嗯。章含之不知怎么产生了一种悲哀情愫,对老父亲依依不舍。
章士钊也一反常态,特别动感情,舍不得妞妞,再三抚摸她的手和脸,喃喃说,三个月后来接外公!嗯?
妞妞拉着外公的手,不住地点头。
这是他与女儿、外孙女最后的握手,最后的告别。章士钊到香港后不到一个月,便因频繁的活动、过度的兴奋及对香港气候的不适,再加年事已高,到6月下旬便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病情迅速转重,虽经医生尽力医治,却始终不见好转。
章士钊从昏迷中醒过来,示意家人拿来纸笔,颤颤悠悠地费尽全身力气,才在纸上写下几句话:“赶快报告总理,接我回去,回北京。”
写毕,他又昏迷过去了。
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对章含之说,我已指示医疗队紧急赴港,嘱咐了医疗队长,要尽一切办法稳定病情,然后护送章老回京治疗。你也立即赴港!
章含之含着眼泪说,谢谢总理!只怕来不及了。
周恩来立即指示医疗队紧急赴港,然而,当北京的医疗队风尘仆仆地赶到香港时,章士钊已于7月1日与世长辞。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促成国共两党重开谈判,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香港各界隆重公祭章士钊。
许孝炎、宋宜山、童冠贤等国民党故旧及港澳同胞一千多人参加了公祭仪式,深切悼念这位为祖国统一奔走至死的老人。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