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统一大业 > “四可”“四不可”

“四可”“四不可”

作者:郭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海峡两岸国共之间第四次秘密接触,是从1960年开始的。

由于炮击金门激化了美蒋之同的矛盾,使得大陆与台湾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重新找到了共同点。中共中央在政治上支持台湾对抗美国的同时,决定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保留了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接触点。根据毛泽东的命令,福建前线炮击金门形成规律,单日打,双日不打,使蒋军运输补给获得了一定保障。蒋介石逐渐明白了中共的意图,谨慎小心地逐步作出回应。

1961年4月18日,台湾当局宣称无论如何将维持对任何“两个中国”政策的不妥协立场,如果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将退出。5月,台湾官方报纸乘美国副总统约翰逊访台之机,连篇累牍发表《美国对华政策之批评》的文章,集中攻击“两个中国”的各种方案,要求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停止美国国内关于“两个中国”的讨论,停止对“台独”活动的支持。6月13日,蒋介石称,“两个中国”及“中立主义”的幻想,不明事实,不明道义,不负责任,美国不应对此事加以考虑。“两个中国”会使台湾当局的“神圣使命”失去基础。

毛泽东立即抓住海峡两岸出现的这一转机,不失时机地向台湾当局发出信息,提出了一系列跟台湾和谈的原则。毛泽东表示: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指蒋介石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他专门请人转告台方:“蒋不要怕我们同美国人一起整他。”“他们同美国的连理枝解散,同大陆连起来,枝连起来,根还是你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你的一套。”关于军队,毛泽东说:“可以保存,我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在此基础上,1960年,国共进行了第四次秘密接触。在这次接触中,周恩来把毛泽东的上述原则归纳为“一纲四目”。

1960年9月,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受丈夫委托,秘密地从美国飞到了香港。

郭德洁对程思远说:“德邻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回到大陆去。他总是在重复着那句话: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这一次回来,他一定要我把一些珍贵的文物交给你,要你务必转给祖国。”

文物从纽约运到香港后,程思远立刻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马上安排有关部门派人去香港,将这批文物运到北京。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与办公室正、副主任童小鹏、罗青长在商谈。

罗青长汇报说:“中央调查部派人取回李宗仁的这批古董,种类很多,除有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这些近代名家的字画外,还有文徵明、郑板桥、何绍基等历代名人书画。遵照你的指示,召集故宫博物院专家进行了鉴定,大部分是赝品,仅值三千美元。”

周恩来听了很感意外,说:“赝品?李宗仁给程思远的信上说,这些文物,是他花了十一万多美元购买的。”

李宗仁在北平的确搜集了不少字画,有假也有真。他是抗战时期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抗战之后,出任北平行辕主任,手握重兵数十万,治下直辖五省一市,真是威风八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附庸风雅,自然应和者众。李宗仁在中南海怀仁堂一带的帝王故宫之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一时斯文翰墨,都被他网罗殆尽。

有一次,李宗仁特备一席盛筵,把当时名满东亚、身居故都的“中国十大名画家”邀拢一桌。应约而来的有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溥儒,可能张大千也在其内,真是集中国艺坛一时之盛。众名家酒酣耳热之余,主人乃着人取来画具,由十大名家即席联合挥毫,完成两巨幅松石花卉的中堂,呈献李宗仁将军和郭德洁夫人以为纪念。

这十大名家轮流执笔,何人画松,何人画石,分工明确,各施其技。齐白石是最后执笔之人,他把全画端详了一会儿之后,忽然提起笔来,在一朵花卉上加了一只蝴蝶。笔头只稍稍“点”了几下,为时不过数秒钟。郭德洁也是学画之人,她在客人离去之后,把这两幅画仔细看了一下。她嫌齐白石那只蝴蝶翅膀稍微短了一点,乃调墨润笔,把齐白石蝴蝶的翅膀加长了一些,使它飞起来更为有劲。有人认为她这是狗尾续貂,但不管她续得如何,这十大名家的联作,也将因郭德洁的“加工”而更有情调、更具诗意,也更有市场价值。只可惜这幅画不在李宗仁的献画之列,因为经济拮据,李宗仁把这两幅中堂属于他的那一幅,在纽约以三百元美金卖掉了。

这属话外,当时童小鹏说,那可能是他受骗了,三千美元跟十一万美元可天差地别。

周恩来说:“那我们给他三万美元吧。”

童小鹏吃一惊:“是字画价值的十倍呀。太大方了。”

周恩来说:“我请示主席看看。”

周恩来立即打电话:“主席,李宗仁那批字画……”

毛泽东拿着电话哈哈大笑,慷慨地说:“噢噢……哈哈哈,恩来呀,我们做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十一万多,就给他十二万美元!这叫投石问路嘛。”

电话里周恩来问:“这笔钱从哪里出?”

毛泽东对着电话说:“国家的事嘛,我让财政部长李先念从国库里提出十二万美元现金。”

周恩来挂上电话,得意地对童、罗说:“怎么样?主席在我的数目上翻了四番。”

童小鹏不能不佩服:“还是主席、总理慷慨大方,站得高。”

这天夜晚,在中南海紫光阁,周恩来再次接见在北京的程思远和刘仲容。周恩来说:“经毛主席同意,政府给李先生这批藏画十二万美元的补偿。”

刘仲容吃惊地说:“给那么多!”

周恩来又说:“李先生的藏画,有些是真的,大部分是赝品。但政府体念李先生的爱国热忱,将送他一笔赴欧洲的旅费,以壮行色。”

程思远感动地说:“政府太宽大为怀了,我将告诉李先生。”

周恩来对刘仲容说:“仲容兄,请你设法将十二万美元现钞交到李先生手中,不要经过银行,也不要经过外人,要直接。”

刘仲容答应:“我一定办妥!”

程思远说:“我女儿林黛回来对我说,李先生很不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总想早点回国。”

周恩来说:“对李先生我们有‘四可’原则,你可转告他。”

程思远问,哪“四可”?

周恩来说:“一,李先生可以回来在祖国定居,他决心回来,我们表示欢迎;二,可以回国后再去美国;三,可以在欧洲暂住一段时间,再定行止;四,回来后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意回来,仍可以再回来,一句话,来去自由。”

程思远从东北访问回来,周恩来再次在中南海紫光阁宴请他。作陪的有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童小鹏、罗青长等。

席间,周恩来问程思远:“这次去东北参观,有什么感受?”

程思远激动地说:“不到东北,就不知道祖国的伟大。了不起!在建国之后这么短短的十年时间,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实在是很伟大的。”

周恩来笑着摇手:“现在,还不能说那么伟大,只不过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开始。你可要多提意见哟!”

程思远却说:“总理,李宗仁想回来,心情越来越迫切。”

周恩来想想说:“李先生要回来,我们是欢迎的。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适当的时候,李宗仁先生可以到欧洲去走走。你去见一见李先生,把你在大陆见到的一切,都好好谈一谈。到欧洲有地方去吗?”

程思远回答:“有,可以到瑞士的苏黎世。李夫人郭德洁女士的弟弟郭德风在那里开饭馆。”

周恩来笑说:“那好么,瑞士有这么个开饭馆的亲戚,李德邻去时可就近照顾一切。”

程思远说:“我将照总理的指示,尽快去见德邻,转告一切。”

周恩来强调说:“他的欧洲之行,最要紧的是按时回到美国去!”

程思远不解:“为什么呢?”

周恩来浅浅一笑:“将来他会明白的。”他忽然轻松地问程思远:“你有个女儿叫林黛,在亚洲影展中得了奖,是吧?”

程思远一愣,说:“是的,1957年是《金莲花》,1958年是《千娇百媚》。”

周恩来笑说:“二连冠呀,是个才女。”

章士钊说:“是影后。这是我告诉总理的。”

程思远说:“我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每个周末都要去李宗仁家做客,对李家情况很了解,是她告诉我李先生在美国住不惯,很寂寞,总想回国。”

章士钊说:“我建议争取你的女儿回大陆来发挥。”

张治中插话说:“总理,你不知道,思远早已同林黛的母亲离婚了。女儿通常总是听妈妈的话,思远怎么可能对林黛施加影响呢?”

程思远笑而不答。

周恩来笑道:“嘿!文白先生,你同思远都是‘三青团’的,当年都当过国民党‘三青团’的处长,所以你帮他说话哩。”

大家哈哈大笑。

周恩来说:“思远,你明天同我去游览密云水库吧。我接待完日本朋友松村谦三,要与你深入谈谈。”

他们一直谈到东方欲晓。临别,周恩来十分客气地送程思远到门外汽车旁,依依惜别,殷殷嘱托,令程思远十分感动。

第二天,周恩来、程思远乘汽车来到密云水库,下车登堤。放眼四望,大坝耸立,群山环抱着万顷碧波,举目尽收,令人心旷神怡。

周恩来指着库区说,9月16日,毛主席曾在这里游泳。

程思远说:“听说毛主席游技很高,横渡过长江。”

“是的,他游长江胜似闲庭信步呢。”周恩来点头说,“我们上游艇吧!”

程思远边跟周恩来往坝下走边歉意说:“总理,十分惭愧,你1956年对我说的话,我做得非常不够。”

周恩来体谅地说:“不要这么说,水到渠成嘛!”

周恩来邀程思远等登上白色的游艇,观赏景色。

在湖光山色中,他们继续昨天的国共合作话题。

周恩来说:“李宗仁先生回来,我们欢迎。思远先生回来,我们也欢迎。这一条适合所有的海外人士。昨天我已经说过,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在这个问题上,李先生是会相信我们共产党言而有信的。他可以回来定居,也可以回来又走,可以住在欧洲,也可以回到美国去。”

程思远说:“总理曾概括为‘四可’呢!”

周恩来说:“噢?就是‘四可’,你背下来了吗?”

程思远说:“背下来了!”

周恩来说:“总之,是来去自由。还有‘四不可’呢?”

程思远回答说:“要李先生不可介入中美关系,不可介入美台关系,不可介入国共关系,不可介入第三势力。”

周恩来说:“好,都记住了!李先生回来后的工作、生活和旅游,我都为他设想好了。”

程思远犹豫着说:“有件事不知能否问总理?”

周恩来说:“问吧,你还有顾虑?”

程思远说:“听说总理对台湾蒋介石方面也做了联络,不知有无进展?”

周恩来坦率地说:“有所接触,反反复复。我和毛主席商讨认为,对蒋介石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给下一代去做。要蒋介石现在回来也有困难,问题是要有这个想法,逐步地创造一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

程思远瞭望着辽阔水面,沉思着颔首。

在美国新泽西州李宗仁住宅,看完程思远的信后,李宗仁得意地说,共产党不简单,是识货的。

郭德洁笑说:“是识你这‘老货’,并不是你那些宝贝。”

李宗仁说:“夫人要尽快去香港会见思远,以探亲的名义,去接收这笔美元。自从思远在北京公开露面后,他的行踪已经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他跟我的信函也不时中断。你要小心!”

在香港街上,程思远夫人石泓驾着汽车,以游玩的样子向市郊开去。驰至一拐弯处,看见躲在树下的来香港晤面的郭德洁,忙停了下来,迅速把郭德洁拽进车里。郭德洁正待说话,程思远忙以手捂嘴示意,并小声说,等车开起来。

程思远在飞奔的汽车后座上,对郭德洁说,“那边汇来十二万美元,你取走吧。”

郭德洁说:“这么多,还是共产党识货!”

程思远说:“什么呀,字画大部分是假的,这是人家对李先生的援助。”

郭德洁感慨说:“政府想得周到,太感谢了。”

程思远说:“关于李先生的事,更有周到的安排……”

程思远见迎面驰来一辆可疑汽车,便停止了谈话。等迎面汽车驶过去,他接着说:“约定在瑞士的苏黎世会面,李先生以旅游的名义前往,不会引人注意;我以参观古罗马名义飞往罗马,然后转道瑞士……”

在美国新泽西州李宗仁住宅客厅,李宗仁正与从香港回来的夫人闲聊。患有气管炎的他抽口烟,咳嗽起来,郭德洁忙给他捶背,又拿片洋参让他含在嘴里。

李宗仁说:“夫人,你自从到香港与程思远见面回来,好像换了个人,对我的身体格外关心了,体贴入微。”

郭德洁说:“德邻,香港有个算命先生说我是正宫娘娘的八字呢。”

李宗仁笑说:“可能他认识你吧,拍你的马屁。”

郭德洁抱屈地说:“不认识呀,我报的是假名字。”她忽然指着窗台说,“看,铁树都开花啦!你是不是要东山再起呀?”

李宗仁口气沧桑地说:“德洁,莫胡思乱想了,我再不要做官了。做了几十年早够了,不能老是坐轿子,应当抬抬别人了。”

郭德洁故意问:“抬谁?毛泽东还是蒋介石?”

李宗仁说:“当然是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喽,蒋介石我早看透了他。”

郭德洁说:“听说你写了信给新上任的肯尼迪总统,周恩来还托程思远传了话给你?”

李宗仁敬慕地说:“周恩来聪明绝顶啊。我写信给肯尼迪是劝他改变对华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周恩来劝我不要对肯尼迪寄予幻想,肯尼迪政权困难重重,不可能在他任期里对中国采取新的立场,要我超然一点,这样安全。你看,他想得多周到,多体贴人呀!我佩服他。”

郭德洁说:“你跟了蒋介石几十年,他何曾关心、体贴过你一次!”

李宗仁深沉地说:“莫提起他,提起他我就伤心。德洁,我已经下决心了,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我已年逾古稀,再不能和蒋介石一起,背着狼藉的名声载入中国的史册。”

郭德洁:“周先生对你不是有‘四可’吗?”

李宗仁坚决地说:“我只要‘一可’,允许我回去。”

郭德洁说:“不但允许,连路线都设计好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