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趣味心理学 > 得寸为什么能进尺

得寸为什么能进尺

作者:刘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逐步提出要求不断地缩小与大要求的差距,人们则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此外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种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做是喜怒无常的人。

《伊索寓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位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让我进去吧,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想看你怎样将石头做成汤。”于是她答应了。穷人到路上检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煮,这时他又对厨娘说:“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此碎菜叶,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锅里。当然,你已经猜到,这个可怜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到路上,然后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乞丐一开始就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吧!”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显而易见,他恐怕连踏入富人家门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是一锅新鲜的肉汤。

这个故事是对心理学上“留面子效应”的形象解释。

“留面子效应”同时又被称为“登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还有很多研究都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例如加拿大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如果分两步提出要求,前一天先请人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愿意捐款的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了一倍。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逐步提出要求,不断地缩小与大要求的差距,人们则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此外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种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做是喜怒无常的人。因此,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又发生作用了。那么如何使用登门槛效应呢?很多商家深谙此道。

在商场中,你相中了一件大衣。一看标价,800元,太贵了。你只好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得准备走开。此时精明的售货员发现了你的眼神。“小姐,喜欢这件衣服吗?”,“喜欢是喜欢就是有点贵”你惋惜地说。“没关系啊,小姐身材这么好,不妨穿着试试,我们这可以免费试穿。”禁不住她的再三劝说,你还是穿上了这件衣服。衣服款式不错,而且也合身。但是想到价格,你还是打算放弃。此时的售票员极力的夸赞,“小姐皮肤多白啊、身材又好,我们这件衣服就是为小姐量身定做的”,“既然都穿上了,就别脱下来了,穿着走吧。”说完,将你的旧衣服迅速包好。最后,你还是咬咬牙把这件已经穿上的衣服带回了冢。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抵触情绪强烈的个体之间——比如您和您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经常找借口不做作业,不打扫房间。此时您先提出的如果是个容易完成的要求,可能就有利于说服他们做进一步的行动了。比如,要求孩子和您一道做会儿作业;或是让他们先把心爱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如果孩子自愿同意了要求,而不是被您的权威所迫,那接下来要求他们完成全部任务就能水到渠成了。

要求自己时也一样,先不要制定难以达到的目标。就比如减肥,先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如在街上散散步,这样自己都找不到借口不做。之后慢慢加大运动力度,最终塑身成功。孔子曾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许这是我们从沙发里起身,大步向前走的最好动力。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